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唐上煙雨》第178章 旌甲入夢裡
李隆基喝得醉醺醺的,打著飽嗝,唇角微揚,目中流露出的是令人沉淪的一往深情,李枺綾轉過頭來,卻見李隆基解下身上大衣,披在她身上,為她阻擋初春風寒。這上好料子的絲綢袍子,雖觸手單薄,卻比手中捂了一日的清茶還要滾燙。

“殿下…”

“本王嘗嘗。”

不等她說,李隆基彎下腰去,將她手中的紫砂小碗拾了起來,而後又將自己手中的琉璃金樽塞到李枺綾手中,紫砂杯子小巧玲瓏,隻手可握,上面刻著一首山水詩,刻得是圓潤通透,應是虞世南的字體,李隆基不禁一笑,這般精致典雅,倒是將我的俗氣金樽比下去了。於是湊到唇邊喝了一口,入舌溫熱,卻又蘊含絲絲清涼。

“嗯,好香,容本王琢磨片刻,這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茶葉條真勻齊,白毫如羽,若本王沒猜錯的話,是不是那產自洞庭湖北巴陵縣的君山毛尖?”

“殿下見多識廣,足不出戶許多年,也有這等學問,奴婢佩服。”

“哈哈哈,你以為本王只會權謀之術麽?非也非也,你不知道的還多著呢。”

於是李隆基變戲法一般,竟從寬敞袖口裡掏出一支洞簫,簫長九寸,乃和田白玉雕刻而成。李隆基坐在她身邊,微閉雙眸,唇抵音口,在望風亭上吹奏起一曲《漢宮秋月》來。

簫音綿綿不絕,傳遍四裡,仿若將整個臨淄王府囊括其中,吵鬧許久的大地仿若安靜下來,歌舞升平為之化作寂靜。李隆基喝得半醉,又吹得忘神,沉迷在曲音中,卻是不知,李枺綾離他僅有半尺,凝望他的臉頰,也逐漸忘了神。

曲罷,李隆基按下玉簫,僅僅猶豫片刻後,還是將埋藏心頭半年之久的事情說了出來。

“枺綾,你族**有二十五人或在朝堂或在鄉野,做著低賤卑微的職位,我會悉數撤去他們的奴籍,好生提拔他們,你家中有些善讀詩書,心思靈巧的後輩,也可向本王舉薦,本王會向吏部推選他們的。”

“殿下…”

李枺綾吃驚不已,立刻起身跪下,“如今新帝登基,朝中局勢不穩,四處暗流湧動,相王殿下和您身處漩渦之中,前有狼後有虎,左右掣肘,不可讓人抓住把柄啊。若為了奴婢一介私事,為人詬病,奴婢真真是成了忘恩負義之人。”

倒是李隆基將她扶起來,緊緊握住她的手,雙眼直視李枺綾心底,灑脫一笑:“你想多了,你的氏族因武曌發瘋,株連坐罪,而今武曌駕崩,該是平反的時候了,那上官婉兒都能邀功,成為陛下的昭容,執掌製誥,再度受寵,你為何不可以。況且,枺綾你跟隨了我這麽多年,我連個名分都無法給你,本王於心有愧。”

李隆基轉身離去之時,寬敞的衣袖迎風招搖,卷起片片落葉,落葉模糊了李枺綾的視線,仿若淚水如雨簾一般在眼眶中流轉,在那青雲凌志的男子離去三步之時,李枺綾擦拭眼淚,也對他吐訴出了許久不敢喊出齒間的話語。

“三郎,謝謝你…”

酒飽飯足之後,洛陽良俊們席地而睡,臨淄王府內靜謐悄然,無人得知王府一角望風亭內李隆基二人的緣定三生。只有一隻潛藏在暗處的薛懷義看到此幕,薛懷義看著那傾心鍾情於李隆基,淚目深情的李枺綾久久不語,眼前的望風亭仿若化作一片風雪,那桃李之年的女子為他照料傷勢的情形在腦海中數年揮之不去。

一句“三郎”,如同刀割一般,扎在薛懷義心頭,其疼痛比之胯下一刀也不遑多讓了。

複雜多端的眼神在面具外不斷流轉,薛懷義的拳頭捏緊又松開,往複如此,經久不息,望向亭子內的目光蘊含了人世間萬般愁緒。從此以後,自己的心願除了殺武攸寧,還多了一樁了。

這或許是二十年來頭一次情感壓過理智,為清河薑氏平反是小,給李枺綾安排個名分卻殊為不易,緣由便是前邊還擋著一道山嶽,李枺綾的主子太平公主。

李隆基再一次登門造訪,親自扣響公主府上的銅環,一直以來,皆是李枺綾為他傳遞訊息,這個親生姑姑的門庭,仿若從未來過一樣。

“你又為何事而來?”太平公主有些詫異,她與相王李旦互為帝國肘腋,平日裡敬之如賓卻又相互提防,將對方視作將來大敵,貌合神離,可對一眾後輩晚生卻還沒放在心上,幾年過去,臨淄王長大成人了,太平公主卻也隻記得他從自己府上拐跑得心應手的婢女這麽一回事。

“隆基此番是代父王為姑姑送賀禮而來,祝賀姑姑加封鎮國公主。”

說罷臨淄王掀開手中紅色帕子,露出一盞托盤,上面放著一塊精致玉鐲,玲瓏剔透,光彩照人,太平公主淡漠一笑,命下人收下。

“代本宮向相王問好,哥哥他身體安康。”

“謝過姑姑。”

二人互相表演,竟是僵持在大殿內,見李隆基遲遲不走,太平公主有些不耐,開口問道:“還有何事?”

“姑姑可還記得,七年前與侄兒立的約定?”

“什麽約定?”莫說七年前與一個懵懂少年立的約定,便是昨日小事,身為尊貴之身也不會記掛心上。

“姑姑可曾說了,待到侄兒弱冠之年,便將府上的丫鬟柳兒賞賜給侄兒,如今,侄兒已經弱冠了。”

金碧輝煌的公主府殿上頓時鴉雀無聲,落針可聞,太平公主十分疑惑的看了畢恭畢敬的李隆基數眼,突兀想笑,卻又暗自忍住。

“你這小子,整天不讀四書五經,便在惦記一些兒女私情?”

“姑姑教訓的是,有道是四書五經如簞食,人不可一日不進食,可兒女情長如衣裳,侄兒一介粗人,亦不可一日不穿衣裳,侄兒與柳兒小娘子日久生情,還望姑姑成全。”

太平公主在李隆基面前來回踱步,一時竟有些分不清楚,李隆基是真的情意暗許,還是相王李旦暗中指使他,在自己府上安插奸細。

“她不過一介庶女,身份低微,與你王子之身般配不上,值得你這樣對她麽?”

誰知李隆基憨厚一笑,對著太平公主爽朗道:“姑姑此言差矣,有道是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不能因他們宗族在武後年間一些過錯就將他們悉數貶斥為奴仆,我觀柳兒娘子此人,性善寬厚,為人不矜,是配得上我們李氏的,侄兒不在乎她是不是庶女身份。”

見李隆基這般執著,太平公主若有所思,正在心中權衡利弊,一來朝廷新定,自己與相王關系友善,還要借他去打擊囂張跋扈的五王勢力,許他兒子一些好處也無可厚非。二來那柳兒跑的野了,恐怕一顆心早已被這小子勾走,便是強扭她回來,也是適得其反。不若將她拱手送人,而今我的府內也不缺這一小小奴婢。

“你將她帶走之後,可莫要忘了老身我啊,她本是我府上奴婢,年輕人還要多多與我這公主府往來。”

“那是自然,姑姑對柳兒的知遇之恩,她是不會忘記的。”

李隆基大喜,以為太平公主這般輕易便答應他了,正要轉身離去,為李枺綾籌辦婚事,卻被太平公主一聲叫住:

“等等。”

李隆基不解:

“姑姑可還有什麽要吩咐的?”

太平公主不答他,卻是對下人耳語,仿若是要將什麽人喊來,未過多久,下人竟是領著一個未及豆蔻的十來歲女子出來,那女娃生得晶瑩剔透,粉雕玉琢,惹人生憐。

“你不是總喜歡婢女麽?本宮對你這不分尊卑的性子頗為讚賞,來罷,本宮今日再賜你一個,這是武攸止的小女兒,自小知書達理,天真爛漫,只可惜武氏衰敗,他爹死後本宮將她收作了婢女,你竟有此癖好,便將她一並收容了吧。武小小,快去認過哥哥,從今以後你便是他的人了。”

“這…?”

李隆基還未來得及推辭辯駁,那年僅十歲的武小小咬著指尖,星鬥大的眸子上下打量了李隆基片刻,又轉頭望了太平公主一眼,見她允諾,便一個箭步向臨淄王衝來,直撲進李隆基懷裡,尚至他腰身高的武小小竟十分粘人,摟著李隆基粗壯的大腿硬是不放,甩也甩不掉,場面頓時尷尬萬分。

“哥哥,隆基哥哥,帶小小走罷,小小無人疼惜。”

李隆基隻覺焦頭爛額,想將武小小掰開,可小女娃箍得他很緊,偷偷瞥一眼太平公主,卻見她似笑非笑看著自己,無奈歎息一聲,知曉今天自己演得是不錯,可還是被她擺了一道。

“姑姑,武小小她還小…”

“你拐跑我家婢女的時候,自己也才十三歲呢,而今小小看上你了,她可不是一般的婢女,自己看著辦吧。”

說罷太平公主不再多言,向後走去,步入內院,將場中尷尬留給李隆基獨自去打理。

若要得一虎,必要引一狼,姑姑何許人也,豈會讓自己那般好受,李隆基無可奈何,只能將這半人高的粘人小女娃抱回王府去,靜謐和諧的臨淄王府自此多了一股蹊蹺勁,李隆基本想去安撫李枺綾,將她族人悉數從奴籍裡拉了出來,有的委以王府官職,只不過李枺綾通情達理,對於武小小並未顯露出多少嫉妒神色,讓得李隆基松了一口氣。

武小小性子活潑,與恬淡無為的李枺綾大為不同,臨淄王府內倒是多了不少歡聲笑語。久而久之,李隆基對她的防備也便松懈下來,反倒是心生些許喜愛,畢竟一介十歲少女,怎麽琢磨也不像是太平公主安插過來的奸細,一年之後,李隆基納李枺綾為妾,八年修得共枕眠,四年之後,武小小及笄,在太平公主多次傳來口諭,李隆基便也將她納為妾。

自武曌退位,李顯登基,恍恍惚惚已經過去了五個年頭,期間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五王”勢力曾發動兵變,逼武後退位,新帝登基後卻得不到他的信任,又有韋後與武三思為之詆毀,僅僅過去一年,李顯便將五王悉數貶謫流放,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五王既沒,太平公主與相王李旦便成了韋後與武氏眼中釘,二人難能與之抗衡,隻好自降身份以圖苟全。

期間太平公主與李旦李隆基暗中密謀,使了許多法子,都未曾將韋後與武氏扳倒,反倒令得二人愈發受寵。諸如太平公主暗中派人扮成平民,在南市揭發韋皇后與武三思的奸情, 皇帝非但不曾懷疑韋後,還將那人抓起來毒打一頓,不是與武三思素來不和的一位宰相趁機詆毀武氏,據理力爭,自己的手下便要被打死了。

“這前腳剛把親娘送走,後腳又來了個韋後,我大唐的妃子,真是非比尋常啊,恨不得騎在男人頭上。”

“姑姑有匡扶社稷之志,侄兒與父王深感慚愧,身為大唐男兒,竟不能為天下人立命,而今韋後與她的女兒安樂公主張揚跋扈,覬覦皇位許久,韋後數次在陛下枕邊密語,竟要陛下冊封安樂公主為皇太女,又要將天下江山交到女人手裡,若是哪一日陛下老邁昏聵,被她迷惑了,下詔令廢太子,我大唐江山又要墜於風雨飄搖之中了。”

李隆基撫須感慨,在公主府內來回踱步,搖頭歎息,正興致勃勃間,卻見太平公主不說話了,雙眼直勾勾地望著前方雕龍畫鳳的大銅鼎,目色有三分冷冽,不禁呼吸一滯,方覺自己說錯話了,此處還坐著一位覬覦天下江山的女人呢,這可是兩位皇帝的嫡女,比之安樂公主更要尊貴,於是慌忙打馬虎眼。

“呵呵,侄兒沒有說姑姑,侄兒說得是那不知好歹,魅惑陛下的韋後與她女兒,姑姑這般心系天下蒼生,關懷江山社稷的女中豪傑,豈是韋後那等鼠目寸光之輩所能比擬…”

“我大唐的女人,的確沒有一個肯消停的,只不過本宮與她們不同,她們亂政蒙蔽,本宮明察秋毫。”太平公主盯了李隆基一眼,冷笑說道,臨淄王連連點頭,獻上諂媚,好說歹說將這尊活祖宗的怒氣給平息下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