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上煙雨》第170章 貪念1欲助賊生
只是高仙芝一時猖獗,心頭暢快,正要回安西享受那掠奪而來的滿庫金子時,卻被天寶皇帝解了職,罷掉安西節度使之位,留守長安,不得出行。

 遠在西域的新羅人高行得知消息,搖頭冷笑,原是一切盡在薛懷義掌握之中,高仙芝前腳攜功勞入京受封,高行後腳便倒插一刀,將高仙芝的作為傳到皇帝耳邊。李隆基得知高仙芝陽奉陰違,蒙蔽自己,便罷了他的節度使職權。

 那一年的漫長歲月,不知高仙芝軟禁在長安,獨自面對聖上隱而不發的怒火,整日提心吊膽,是否猜透了高行所藏陰謀,總之當他再次踏上西域土地之時,性子變得收斂,敬小慎微了許多。

 節度使府內,薛懷義與高行猖狂冷笑,對坐飲酒,薛懷義對眼前這行事縝密而果決的義子十分滿意,又對自己的計策頗為得意,喟他說道:“高仙芝不過一介高句麗人,終究還是小國寡民,沒得見識,老夫曾為武後寵信,盛極一時,什麽珠寶財物沒見過,更是浸淫官場多年,深諳君臣之道,而今略施小計,便離間了皇帝對他的信任,讓他回長安解了職。”

 “離間了一個高仙芝,西域還有一個封常清,況且我年紀太小,升遷太快,於軍中很難服眾。”高行神色淡漠,不似薛懷義那般得意忘形,而是不苟言笑,仿佛天性如此,極少大喜大悲,多是冷靜而又凶狠。

 “區區封常清,不足為懼也。只要封常清死了,你便是安西節度使。”

 “怎麽,你要殺他?”高行語氣冷冽,直視薛懷義,捏碎一片金葉子,那是從石國國王殿抄家而來的珍稀,精美非凡,卻絲毫吸引不到此人目光。

 “有些難,這廝其貌不揚,武功卻不在高仙芝之下,尤是他生性警惕,護衛隨身,老夫很難得手。”薛懷義卻與高行大為不同,抓來一盒大食紅杉木雕刻成的香盒,掏出盒中鬥大夜明珠細細把玩,蒼老的皺紋下隱藏著深深貪婪。

 “那怎麽辦?”

 “等,我們只需等,機會總是有的。”

 於是二人一明一暗,暗人潛藏在安西四處,明人追隨副節度封常清做事。期間高行甚至掛印府上,去了一趟劍南道,助劍南道節度使楊國忠鏟除異己。薛懷義平定益州,滿意離去,倒是高行暗中追殺方霖,竟被她斬去一條手臂,損失慘重。

 高行灰頭土臉,面色陰沉,回到安西,空蕩蕩的袖口令薛懷義與封常清頗為驚詫。而後又等了半年許,薛懷義未找到刺殺封常清的機會,二人卻是等來一樁意想不到的結果。

 一年多前,高仙芝受高行蠱惑,發動對石國的不義之戰,令西域流血漂櫓,卻是斬草不除根,遺落下了石國一位王子,石國王子懷著滔天怨恨,一路西逃,逃到黑衣大食,為大食所接待,得知安西節度使的卑鄙之舉後,不禁大喜,派人護送石國王子,讓他將這樁大唐卑劣之舉告知西域諸國。

 石國王子身負不共戴天之恨,在西域不斷遊說,策反各國,諸胡部落或大怒或暗喜,與黑衣大食不謀而合,借著為石國復仇,伸張正義之名聯軍反唐。一方覬覦西域廣袤土地,絲綢之路良久,一方趁機造反,欲圖擺脫大唐壓在他們身上的厚重稅貢。

 時黑衣大食阿拔斯家族命呼羅珊總督糾集大軍,共二十萬,浩浩蕩蕩,從大食趕赴石國境內。呼羅珊總督深知唐兵驍勇,且裝備精良,陌刀,弓箭,強弩,橫刀,各種利器層出不窮,戰力十分強大,而大食人只有佩劍與弓箭,圓盾,比之恐怕不及,於是急迫行軍,搶佔先機,率先佔領了石國內的怛羅斯城。

 長安得到消息後,天寶皇帝與群臣商議,安西僅有封常清一員大將,兵力比之大食可謂是稀少,且石國距長安萬裡,消息聯絡,援軍運輸極其不便,於是最終依舊將高仙芝派往安西,由他統領大軍抵禦黑衣大食。

 高仙芝不敢怠慢,複歸安西節度使之位後,快馬加鞭趕往西域,沿途招兵買馬,或是以武力鎮壓,勒令一路上的西域各國派兵援助,各國懼怕唐兵強盛,莫不敢從,盡皆發兵,故而高仙芝聚攏四鎮唐兵,以及部分西域援軍後,籠統三萬,奔赴怛羅斯城而去。

 黑衣大食呼羅珊總督立於城堡之上,見到唐兵氣勢洶洶,鎧甲似有撒馬爾罕的城牆那般厚實,橫刀比之埃及雄獅的利齒更加鋒利,又有投石車,撞城機,各種輜重翻山越嶺被他們帶來,唐軍的精銳果真並非大食可比。可呼羅珊總督曾是阿拔斯王朝開國元勳,助哈裡發推翻倭馬亞家族,蕩平大食境內叛亂的封疆大將,又怎會被不遠萬裡而來的三萬唐軍嚇住,只見呼羅珊總督黑色頭巾下的雙眼笑成月牙狀,遮住半張臉的茂密胡茬緩緩蠕動,露出潔白牙齒,而後總督竟提著一支瑩白色的尺長鏤空象牙,用中原語向著四面八方大吼道:

 “大唐來的軍隊,你們跋涉千裡,疲倦不堪,又是兵少糧稀,僅有三萬,你們的民夫跑的動山路嗎?會累死在蔥嶺嗎?沒有糧食吃飯,你們如何打仗?而我大食擁兵二十萬,怛羅斯城堅不可破,糧食無數可從西方運過來,足以吃到太陽不在升起,海水不再漲潮,你們恐懼嗎?恐懼就快快投降吧。”

 呼羅珊總督奇異的嗓門操著尚不熟練的中原話在石國山谷內回蕩,不斷回響,驚散了懸崖上的無數禿鷲,卻驚不動跋涉而來的唐軍,唐軍軍紀有素,不為所動,唯有為首大帥節度使高仙芝忍耐不住,捧腹大笑。

 “哈哈哈哈,把你城池破了,我們大唐的將士不就有吃的了,你說你們大食的糧食吃到天荒地老也吃不完,那正和我心意,本節度便代聖上收復大食的江河日月,讓你們的糧食填飽大唐百姓的肚子。”

 呼羅珊總督毫無怒意,反倒是眼神飄忽,抬頭望天,仿若神靈在東土的天空上向他招手,神靈的光芒指引他揮師東進,掠奪那富饒神秘的大唐,而後舉著象牙再次大吼:

 “狂妄的唐人,狂妄的東土大唐,你們知道,這片天地,這個世界,都是真主創造的嗎?真主為天地帶來山,則有了高不可攀的蔥嶺,真主為為天地帶來水,便有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而真主派先知下凡,讓我們有了家,我們大食人的家,東至毗鄰太陽升起之地的撒馬爾罕,西達靠近無邊汪洋的直布羅陀海峽,北臨拜佔庭的海峽,南括無邊無際的大沙漠,先知讓我們去征服從未見過的土地,大食的將士們,你們的馬蹄能踏上絲綢之路,直抵未知神秘的東土大唐嗎?”呼羅珊總督說完,副將又以大食語重複了一遍,怛羅斯城內竟然響起呼嘯吼聲,大食人的刀劍觸碰地板,發出“錚,錚”聲響,與吼聲混合在一起,一波一波,綿綿不絕。

 “吼!”

 “吼!”

 “吼…”

 “先知是誰?此人武藝通天麽?”高仙芝疑惑揣測,那真主應該是神仙了,畢竟與盤古一般,創造了天地,這先知八成便像伏羲,也是一代人皇,而後回頭向新羅人高行問道,高行亦沒聽說過,自小到大,博學多識,就是不知世上還有先知這號人物。

 “這廝不過是在凝聚士氣,振奮軍心罷了,所謂‘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我們也不能弱他分毫,來,眾將士們聽好…”副節度使封常清湊到高仙芝身邊,對他提議,而後扯著嗓子背靠三軍朝城堡大吼,粗獷嗓音盡顯漢人雄風。

 “我大唐強盛之時,北抵瀚海,東拒黑水,南臨碣石,西邁蔥嶺,何時怕了你黑衣大食一分?那突厥可汗入長安跳舞,吐蕃讚普匍匐求親,西域諸族朝貢稱臣。坐擁萬裡河山,萬國來朝,人口無數計,糧食滿倉衾,豈是爾等蠻夷之邦所能想象的。先知又如何,豈能與我高祖皇帝,太宗皇帝這等人中龍鳳所媲美,勸爾等速速放下武器,出城投降,獻出千裡沃土與百萬馬匹,當今聖上宅心仁厚,可對爾等既往不咎,饒你們一命,如若固執己見,行不義之軍,哼哼…大唐將士們,讓敵人見識見識你們的氣勢。”

 封常清喊完,隨行的兩萬安西大軍舉起手中陌刀與長戈,以刀柄撞擊大地,喝出如龍吼叫,霎時蔥嶺山谷為之震動,大地為之起伏,怛羅斯城幾乎搖晃。

 “吼…吼…吼…”

 吼聲穿透厚實牆壁,傳入城堡中,令人聞之懼怕。

 高仙芝看著身材矮小的副將封常清,不斷點頭讚賞,心道你雖長得不甚英俊,可一身氣魄還是頗為豪邁的,也不曾落了我大唐將士的剛猛雄風。

 呼羅珊總督見識了對手氣勢,那敵軍不遠萬裡,從安西長途跋涉而來,卻不覺疲憊,仍有這等勇力,不免令人心驚膽戰,總督暗罵一聲,總覺得兩萬余唐軍叫聲比他城內十萬大食軍隊還要盛大,於是將尺長的象牙重重一砸,衝山谷中的唐軍喝到:

 “你們殘忍屠殺石國,屠得一人不剩,你們才是不義之師,真主會懲罰你們,我們大食為正義而來,正義必勝。”

 而後用大食語對城堡上的守軍喊道:

 “射箭。”

 突如其來的箭雨令靠近怛羅斯城的陣前唐軍一陣騷亂,來不及退避,死傷一片,高仙芝立刻下令舉盾,一塊塊高及胸口的方形大盾舉起,阻擋箭雨,令大食人無可奈何。

 於是黑衣大食與大唐為爭奪蔥嶺以西控制權的風波戰爭便這般倉促打響了,呼羅珊總督多是據城防守,偶爾派遣輕騎出城衝殺,可大食的騎兵護鎧遠不及唐軍皮鎧柔韌,鋒銳橫刀一戳便透,又有高仙芝與封常清兩大高手親自殺敵,大食軍隊瞬間損失慘重。呼羅珊總督見唐軍銳利不可擋,便不再主動進攻,只是守城不出。

 於是高仙芝領著兩萬安西唐軍,一萬西域蕃兵,不斷鏖戰,將十萬阿拔斯遠征軍堵在怛羅斯城內無法出城。攻城攻了足有五日,卻也奈何不得大食人,兩軍僵持不下,唐軍氣勢平複下來,漸漸有了退散的念頭。

 此刻高仙芝與十萬守軍鏖戰,卻是忽視了從未逢面的另外十萬大軍,也不知其身藏何處,隻當那好說大話的呼羅珊總督僅是號稱二十萬人而已。而那薛懷義躲在暗處觀察了雙方對峙也足有五日之久。

 石國王子未死,聚眾反唐,天寶皇帝放心不下絲綢之路的安危,隻好派出高仙芝迎戰,高仙芝複歸西域統領大軍,卻將薛懷義的計劃與布置盡數打亂,本以為先前計策已讓安西節度使留在長安回不來, 卻沒想到被這石國王子與黑衣大食橫插一刀,壞他好事。薛懷義深知高仙芝驍勇善戰,精通兵法,帳下又有封常清這等幕僚為他掠陣,安西兵馬精良,銳不可當,而大食看似人多勢眾,卻與酒囊飯袋無異,恐怕並非是安西大軍對手。

 若是高仙芝贏了此戰,徹底鎮壓西域百國,甚至長驅直入,打得大食稱臣納貢,恐怕將要權傾朝野,隻手遮天。自己與高行身在安西將永無出頭之日。

 二人如何能夠忍受,暗中密謀,略一思索,覺得事態依舊留有轉機,那大食總督可是口口聲聲說高仙芝乃是不義之師,西域諸國經過石國太子遊說後,早就憤慨激昂,欲圖謀反,被高仙芝強逼而來的諸胡兵亦是如此,隨行而來的萬余西域蕃兵中,有一鐵勒部族,名為葛羅祿,這支遊蕩在天山附近的葛羅祿部雖依附大唐,受安西都護府管轄,卻最是反覆,最是不服,此番葛羅祿可汗所帶兵馬又為最多,足有數千,薛懷義與高行便趁夜尋上了葛羅祿可汗的大帳。
 還在找"唐上煙雨"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 "" 看小說很簡單!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