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唐上煙雨》第129章 宮闕深深深萬重
  “安祿山此舉,雖是無奈之舉,卻也聰明,他心中知曉,契丹人不過趁火打劫罷了,是會點到即止的,至於索要賞賜,便由他去了。”

  李隆基歎息一聲,複又說道:“至於契丹人,於我大唐而言,是必定要鏟除的,遼東之地,地勢崎嶇,天氣嚴寒,易守難攻,曾經楊廣,太宗,高宗皇帝,奮幾世之力,也要殺進高句麗,令遼東臣服,道理便是如此,這契丹人,給他百年時間,沒有幽雲十六州抵擋,必定南下,是我中原心腹大患。”

  方霖沉默不言,你既然心中早有打算,卻又為何偏要我上諫,令我白白受辱,正不忿間,卻聽得李隆基放下奏折,長歎一聲:

  “只是朕昏昏老矣,已不知有幾年在世,此等豐功偉績,隻得交代後人去做了,朕…見到你英姿颯爽,不輸男兒的本事,朕心甚慰,朕想為後人留下點什麽。”

  方霖本心中疑惑,為何陛下這般信任安祿山,苦思不解之際,卻是聽到天子這麽一番話語,不由得心頭熱血滾滾澎湃,眼淚幾欲奪眶而出,已不去想,陛下是否是帝王心術用慣了,對誰都這般施以手段,收買人心,亦或是留待自己,另有所圖,此刻隻覺得自己草芥之身,一介女流,何德何能受天子隆恩。

  立刻雙膝跪伏於地,滿腔肺腑之言:

  “陛下新得神藥,萬歲永頤,臣雖肝腦塗地,難報陛下知遇之恩。”

  “好孩子,快快請起…”李隆基滿心歡喜,將她托起來,而後將一堆沒閱完的奏折推到她面前,撫須笑道:“既如此,便為朕批閱這些奏折…”

  “臣不敢…”

  “有何不敢,你是宰相,行你職責。”

  “是…”

  而後幾日,李隆基將方霖帶在身邊,出入興慶宮,在南薰殿批奏折,在花萼相輝樓要她奏琴,在勤政務本樓一同接見百姓,甚至二人一同用膳,文武百官看在眼裡,敢怒不敢言,已有性子直錚的,趁方霖不在,冒死勸諫,果不其然,龍顏大怒,被陛下轟了出來。只有夜裡,聽掖庭女官打探道,方常侍尚未與陛下共入寢宮,一眾官員方可些許安了心。

  “此等妖女,已將陛下迷的七葷八素,將來必是皇宮之內一大禍害。”

  “是也,陛下為她開了先河,拜女宰相,古往今來聞所未聞,其受寵之勢早已超過昔日妃嬪甚多。”

  亦有寥寥數幾,尚且冷靜,心性淡泊的老臣對諸人勸諫:

  “諸位莫要太過偏見,我見那女常侍,面相寬厚,耳目清朗,實乃大家閨秀,未有褒姒之媚,亦不似那楊貴妃,唇角之下一顆紅痣,是為貪狼星轉世之相,老夫觀女常侍拜相一事,罪不在她,而在授命之人爾。”卻被一人笑斥:

  “爾等《周易》學說,實乃賣藝算命爾。”

  諸人已聽不進冷靜之言,實是古往今來,牝雞司晨之事屢見不鮮,每必遇之,定是國之大難。

  “老先生莫要被妖女迷惑了,你看那楊玉環,還道號太真呢,起初恬靜端莊,而今可有一絲仙家道姑風范,蠱惑陛下

繼續閱讀!任人唯親,什麽虢國夫人,什麽楊國忠,盡數圍在陛下身邊,諂媚阿諛,令我等只能夾縫裡生存。”

  “你想死麽,傳之出去,第二日便被貶到荒郊野嶺去。”

  “依我看來,這是好事,陛下寵信貴妃娘子許久,朝廷任由擺布,

而今遇到了對手,可以與之製約,說不定,此女出現,會是我等鏟除楊氏的大好時機。”  “我看未必,陛下年事已高,此女年紀輕輕,竟負武藝,魅力更甚楊玉環當年不說,又與太子殿下交好,說不得,會成為下一個武媚。”

  “太子殿下麽…”

  一眾官員推敲方霖將來是何地位,卻盡皆逃不出宮闈之說,以有不少人,將她比之武媚看待,終有一世事洞明之人,將關鍵一語點出;

  “此人究竟是何背景,祖籍是何名門望族,怎從未聽人談及過,若他被陛下納入后宮,是否會為朝廷帶來新的‘方黨’。”

  “大人所說不錯,若是如那韋皇后一般宗族人丁暗弱,則妖女一己之力不足為懼,若是如武氏一般,家世龐大,盤根錯節,則釀成大禍矣。”

  “我等現在便去查。”

  一日,方霖像往常一樣,為李隆基批改好了大半奏折,已近暮色,帝留她共膳,方霖心知宮內人多眼雜,需當避諱,婉言拒絕,出了南薰殿大門,站在宮內平整巨大的白石地磚上,望著天際晚霞,不由得幽幽一歎,伸腰打了個哈欠,這紫金官服加身,比之身披鐵浮屠都要累,一連數日操勞國事,身心俱疲,與往日終日修煉內力相比,竟還要勞頓萬分。

  正欲回府邸歇息,卻是見得老態龍鍾的太傅仍在,太傅德高望重,為天子師,方霖自然不敢冒犯,慌忙收了舒張的雙手,向前扣拜,畢恭畢敬道:“下官見過太傅大人。”

  未曾想到昔日還算平和的太傅竟是怒意洶洶,呵斥道:“哼,不知禮數。”

  這句話人前人後已不知聽見多少遍了,方霖一忍再忍,心道自己師父從小教導自己遍讀經史子集,皇宮禮儀學得還算是快,怎麽還是不知禮數了,莫不是你們眼裡進了沙子,看人便是如此。不過想到自己在南薰殿前伸腰,應是此處違背了禮儀,觸怒了他,便按下怒意,恭敬道歉:

  “下官知錯,多謝太傅大人提點。”

  “提點無用,你乃是褒姒再臨,武媚辟世,遲早成為禍害。”

  太傅年紀一把,半身入土,出言卻依舊口無遮攔,咄咄逼人,直把方霖氣的渾身打顫,此生貞潔,最是受不得別人詆毀,躬身在原地,咬牙切齒,心道我一無犯上作亂,二無妖言惑眾,受皇帝禦詔,入朝做官,怎生就是武媚辟世了,方霖強忍住鎮星相力拍死他的衝動,語氣平淡冷漠說道:

  “太傅大人詆毀下官不要緊,可這等大逆不道的話,傳到陛下那裡,可是有殺頭之禍的。”

  “你…”

  方霖一席話,本意是指,武瞾乃是前朝皇帝,更是當今聖上祖母,私自直言其才人時被賜的名字,又這般不敬,實乃大逆不道,讓人得知,告發於陛

繼續閱讀!下,便是以他太傅之位,也難以承受。然而在太傅看來,方霖實是借陛下寵信,在他面前耀武揚威,不禁勃然大怒,正要怒斥三百遍,以《女誡》咒罵其不淑,方霖卻是拂袖走人,不與他糾纏,徒留太傅一人立在原地,恨恨不已。

  “妖女禍國殃民,無法無天,遲早生變,我等要盡快出手,以圖大事,匡扶社稷。”

  方霖行至興慶宮門口,正值情緒低落,又見得那一向看自己不順眼的兵部尚書進來,方霖不欲與他多辯,躬身拜道:“見過尚書大人。”本以為二人擦身而過,井水不犯河水,那兵部尚書竟提氣一吼,嗓門頗大:“爾等怎這般不知禮數。”

  先前受了太傅之氣,此番又是呵斥自己,方霖忍無可忍,問道:“下官怎又不知禮數了。”

  兵部尚書色正言厲,不卑不亢:“爾等現今身居宰相之位,官至正三品,怎可自稱下官,怎可向我一介六部尚書行禮,若是傳出去,豈非貽笑大方,世人皆以為,我大唐官員如胡虜一般,尊卑混亂,禮法不存,我大唐顏面何在。”

  兵部尚書一席話,令方霖啞口無言,沉默數息之後,不知作何回復,隻好再拜道:“晚輩知錯,多謝前輩教誨,告辭。”臨走之時卻是依舊聽得一聲冷哼:“哼,前輩晚輩不絕於耳,一身江湖習氣。”

  見方霖走遠,那兵部尚書回頭一望,撫須冷笑:“此女直來直去,不善隱藏,我等要鏟除此人,卻也不難。”

  數幾大小官員,但凡好事者,但凡清閑者,其中或位高權重,或人輕言微,或包藏禍心,或直言敢諫,不論是否朋黨,不論是否敵我,零零散散二十余人,聚在一起,共商大事。

  “諸君可依稀記得,昔日武媚在世,排異己,擠賢良,害長孫無忌,殺黑齒常之,任用其侄武三思統帥大軍,致我大唐數百裡肥沃土地遭契丹奪去,河北大地民不聊生。”

  “我等自然記得,高宗皇帝防了武媚一世,終究手軟,未將武氏剪除,釀成大禍,而後韋後欲圖如法炮製,登臨帝位,直至當今天子英明果斷,鏟除韋後,方能撥亂反正,未使大唐百年基業,再度落入女人手裡。”

  “這等血的教訓,歷歷在目,昔日高宗駕崩,群臣不濟,如今陛下亦昏暮了,此女未有絲毫治世之能,居於高位,常侍天子左右,實乃昔日之景再現,我等不可坐以待斃,需要為國家做些什麽。”

  “可是…她乃是退回紇大軍,救太子殿下的英雄,如今進長安不足一月,我們便行此滅絕之事,如何向天下之人交代…”

  此地亦有不少當真懷揣報國之志者,視方霖為前朝之鑒,認為她禍亂朝綱,故而前來共謀大事,而今聽他一言,確實有理,不禁沉默不語,心中有了些許動搖,無論如何,這女相確實與武媚韋後不同,是以庶民之身做了英雄之事的。

  “爾等糊塗啊,她是退了回紇大軍不錯,可那僅是她武力超絕,輔以機緣巧合,方能成事,若是賞她黃金萬兩,為她立碑立廟,我等自然附議,如何會這般抵觸,實是陛下昏聵,要拜她為相,讓她乾政

繼續閱讀!以婦孺之見,壞國家大事,我等才以頭觸柱,以死勸諫的啊。”

  “你們可知,陛下召她議事,她說出多麽好笑的話出來,她將契丹比之安西,將安祿山比之霍去病,要犁庭掃穴,直搗黃龍,當真可笑至極。”

  幾人盡皆沉默,漸漸收了同情之心,尚書大人所言不錯,古往今來,女流多為誤國,鮮有出將入相者,令她拜相,著實不妥。終是有人於心不忍,長歎一聲:“那女相年紀尚幼,況行走江湖多年,並不熟諳宮廷之鬥,爾等廢了她官爵,留她一條性命罷。”

  眾人嗯諾,敷衍一聲,留不留得住性命就看她造化了,若是斬草不除根,陛下對她流連忘返,亦是徒勞一番。

  “此事宜早不宜遲,定要在那女相奪權之前,將之鏟除,以清君側。”

  “爾等…還未查清女相身世來歷呢。這般急迫麽?”

  “有甚麽好查的,一並株連便是。”

  “有一個楊玉環就夠了,再來一個,宮廷必定四亂, 大唐必定民不聊生。”

  眾人密謀一事,卻是經由在場探子,傳入了楊國忠耳朵裡,興慶宮內滿園花色爛漫,貴妃娘子如天降謫仙一般,在一簇簇牡丹下拈花摘葉,牡丹年年盛開,楊玉環亦年年青春煥發,仿若歲月未在她臉上留下痕跡。楊國忠踱步進到院子,見她閑逸摘花,長歎一聲:

  “陛下已有幾天,未曾臨幸你了。”

  “你怎比我還急,那你去接待陛下罷,后宮妃子這麽多,又不是只有我一個。”

  楊國忠負手而立,臉色黑壓壓的,對她這般反應不甚滿意,走過去低聲說道:

  “你知道我說的不是后宮妃嬪,而是陛下新立的那位女相,陛下如今整日將她帶在身邊,已是樂不思蜀了,二人同殿閱奏,同甗用膳,就差同床共枕了。”

  “她現在,處境應該不太好吧,滿朝文武將她視作洪水猛獸,一如本宮當年一樣。”見楊國忠火急火燎自府上趕來,尋她商量對策,楊玉環卻是笑靨一開,仿若絲毫不放在心上。

  “咦。”楊國忠皺眉不解,面色疑惑,“這可不像你的性子,當年梅妃俘獲陛下芳心,你出言譏諷,被陛下逐回娘家,可是將你嚇得半死,費盡心思手段,才回到長安,而今竟對這年輕貌美的女相毫不在意。”

  未曾想到楊玉環聞言,竟是冷斥一聲,嬌容流轉,惹得片片牡丹無風自曳:“住嘴,楊釗,如今本宮與陛下已是老夫老妻了,身體皆大不如從前,往事莫要再提。”

   唐上煙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