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長生不老永遠不是個秘密》第0章 前傳
  公元前269年,頻陽(現陝西省富平縣)的一處官道旁,一隊士兵正在集合,士兵們和家人匆匆告別後,小跑入列,百夫長威嚴肅立。此百夫長名王田,從他的名字即可以看出他的父親只希望他下田耕地,無饑無餓即可,怎奈嬴姓一脈,出隴東,定“天府之國”之關中,勵精圖治,“遠交近攻”意圖東方,召關中12歲以上青年入伍。而此次集合,正是為了攻打趙國的閼與之地,為秦國東出打開門戶,為後續的進一步圖強打下堅實基礎。

  王田清點完人數,向不遠處一個身懷六甲的婦女望去,決絕的扭頭帶著自己的隊伍向藍田大營出發了,此次能否安全歸來未可知,砍殺敵首建功立業不奢望,只求歸家種田養兒。經過數天的趕路,王田一行終於到達了藍田大營,面見主將,上報人數,領取戰服和武器。再過了幾日,秦王親點兵,殺牛祭旗,絕塵出發,劍指東方。

  自從王田奔赴前線後,他的妻子王李氏日日在驛館守候,希望能夠得知一點關於丈夫的信息,但一連數月不見任何官差從此路過,趕往百裡之外秦國都城鹹陽傳遞軍情。忽一日,王李氏正在做油潑面,但擀麵杖不知怎地應聲落地,她心中一緊,怕是不好的預兆。她顧不上卸下圍裙,就直奔村口的驛館。

  剛到官道旁,王李氏就看見不遠處的驛館外圍了好多人,不是還有哭聲傳來。王李氏就兩步並作一步向驛館跑去,到了驛館門口,只見一個官差被一群村民圍住,那個官差一副哭喪臉,向大家說著前方的戰事。原來秦軍被趙軍突襲,秦軍傷亡嚴重。聽完這些,王李氏騰的就坐到了地方,嘴裡似有話說但沒有一點聲音。

  不久之後,裡長來到了村裡,貼下一張告示就走開了,王李氏還是看到了不願意看到的消息,只見告示上大概寫了下此次閼與之戰的過程及結果,但王李氏都沒心情看內容,只看到第一行的王田名字,後附寫“殺敵一人,授爵一級,亡,授王李氏百石之官”,看到這些王李氏就暈了過去。

  幾個月後,王李氏生下一名男子,取名“王驁”,王李氏希望兒子能夠像他的父親,成為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光宗耀祖。但“死者無事了,活人受煎熬!”,王李氏一個人撫養著一個兒子,吃盡了世間的疾苦。王驁天生魁梧,腦子活泛,在鄰裡是出了名的“娃頭”。有一次,鄰村幾個小孩到王驁家的田裡面搗亂,王驁立即和他們動起手來,結果鄰村那幾個小孩全都掛了彩,而他沒有絲毫害怕。

  就這樣,王驁長到了15歲,嫣然已經是一個男子漢了。但王李氏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高興,因為她知道要想讓兒子建功立業,在那個年代只能從戎,就算王李氏不想讓王驁出征,那日秦王頒下禦召,征十五上男子上戰場,王李氏也只能服從。陝西這個地方自古怪異,擔心的事總會來到。

  公元前254年秋,衛國被魏國兼並,成為其附屬國。隨後,秦國不能眼看魏國吞下衛國,就出兵幫助衛國復國,而複了國的衛國,眼看無法在秦國、衛國、趙國之間保全,就依附強大的秦國。是年底,秦國派將領摎討伐魏國,並攻佔了吳城,隨後,秦王抓住信陵君魏無忌身在趙國無法回歸故國的機遇,迫使魏國委國命於秦。而就在秦軍攻打吳城之前,王驁被征入伍,到吳城前線出生入死。憑著強悍的體格,靈活的頭腦,王驁不斷取得戰功,第一戰就砍殺數十名敵軍,之後很長神機箭也未嘗敗績,

在他30歲的時候,已位列庶長,並拜在秦國名將王翦門下做將軍。  公元前236年,秦命王翦出征趙國,再一次攻打閼與、邯鄲等城,而此時,趙國與燕國激戰正酣,只能命大將軍李牧南下應敵。但怎奈兵力耗損,雖兩次打敗秦軍,仍丟了閼與、鄴、安陽等城。此次大戰,秦軍西出太行山,突襲趙國邯鄲,拉開了秦統一中國的大幕。

  此次大戰,王驁受傷但仍殺敵過百,按秦律被授“大上造”,經王翦上書秦王嬴政。下聖禦,授世襲“大庶長”,黃金百鎰(合20兩),歸頻陽南。王驁解甲歸田後,沒有坐吃山空,懷揣大量財產到頻陽北邊的耀州府及其周邊開發了大量煤礦、銅礦等,以供秦國建造宮殿、皇陵等,賺取了大量財富,還多次響應政府號召向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捐獻了大量錢財和物品, 受到了秦王嬴政的大力讚賞,並在關中乃至全國被稱為“北有王驁,南有寡婦清”,能與秦國統一後全國首富並稱,可見王驁當時財力是相當的豐厚。

  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後,為便於國家的監視和控制,強迫全國12萬戶富商、文人、政客遷至秦都鹹陽附近。王驁也在其中,遷至鹹陽後,王驁身體日漸虛弱,多次提出希望日後能夠回到頻陽,死後葬在頻陽北山鳳凰山。

  好景不長,秦王嬴政稱帝後不久,王驁撒手人寰,並留下“決不允許後人經商”的遺言。王驁死後,他的兒子遵從父親的遺囑,將王驁從鹹陽運回安葬在頻陽北山風水最好的鳳凰山下,此地後有大山,且山的東西向南延伸,前有河流,風水極好。王驁在世時,自己堪輿設計督造了一個墓地,耗金過萬金,用時兩年有余。

  從全國各地遷來的富商,看到此地風水後,想到家鄉太遠無法歸根,還不如葬於此地,所以不斷有人葬在附近,隨著時間的推移,此地逐漸形成了大量富商豪紳的墳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秦末漢初,西楚霸王進駐關中,大量被強迫來秦的人陸續回到了原住地。王驁的家族也隨著管理不善,日漸衰敗,加上昔日祖上的仇人找上門來,他的子孫不得不返回了頻陽老家。

  朝代更迭,王家人起起伏伏,清末爆發辛亥革命時,家族中多人參與其中,均喪命,王家差點滅族,一直到了新中國成立,王家人才憑著那股子乾勁逐漸壯大起來,但他們不知道,有一個千年前的禍患,快要爆發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