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朝第一權臣》第106章:宣紀凌覲見!
  徐珵作為一個小小的侍講,卻敢當眾跳出來說這樣一番話,其實是有著自己深遠的考慮的。

  話說這個徐珵在宣德八年便中了進士,且因為名列前茅被選做了庶吉士、授翰林編修,可謂前途無量。

  可在接下來的十幾年裡,同榜進士大多步步高升,只剩自己在原地踏步,都已經四十多歲了,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侍講。

  徐珵也並非不上進,在正統七年還精心上了一道奏疏陳兵政五事(即《武功集》),皇帝朱祁鎮看了之後非常欣賞,然後……就再也沒有然後了……

  如此一來,徐珵只能將心思放到其他雜學上,平日裡還愛給人算算命,甚至在此次大軍出征前,還私下裡對家人說過:我觀天象,此戰必敗。

  結果事情還真讓徐珵這張臭嘴給說中了,所以徐珵才敢在大殿之上說出那番話:臣夜觀天象……

  而且徐珵心裡清楚,好多大臣都主張南遷,但他們不敢在大殿上第一個提出來,無他,怕被噴而已。

  比如剛才的內閣次輔、戶部右侍郎陳循,一看他那個樣子就是主張南遷,但這個老人精就等著別人先說,到時候自己再加以依附、一錘定音,這樣既能坐享功勞,又不至於成為反對之人的眾矢之的。

  但徐珵不怕,自己就是一個侍講學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你噴我又能怎麽著?

  況且如果南遷之議通過了,到時候自己就是當之無愧的意見領袖,受到同僚的尊重擁護自不必說,沒準還能官運亨通,受到重用,豈不美哉?

  於是小小的侍講學士徐珵站了出來,第一個提出了南遷之議,無他,為了後半生的功名利祿搏一把而已!

  果如徐珵所料,當自己提出南遷的建議後,整個大殿都安靜了下來,緊接著便有一些大臣開始竊竊私語,甚至暗中不住地點頭,不過等了半天,也沒有第二個人站出來對徐珵表示明確支持。

  就在這一過程當中,在大殿的角落裡一直有一雙眼睛惡狠狠地盯著徐珵,那屬於兵部左侍郎於謙。

  事實上自從他確定了兵部尚書鄺野遇難的消息後,他的情緒便已激動到了極點:這個老人既是自己的上司,也是自己的朋友。

  他一直明裡暗裡地保護自己,在北征途中也多次對朱祁鎮極力勸諫,盡到了身為一個臣子的責任,

  另外最令於謙痛心的是,當初本應該由身為兵部左侍郎的自己隨軍出征,可鄺野卻堅持親身前去,他是替自己死的!

  一想到鄺野臨行前對自己那期冀的目光,於謙的心中就像燃燒著一團火,於是他直接站了出來,在大殿上高聲喊道,“建議南遷之人,該殺!”

  這一聲振聾發聵,使得整個大殿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於謙:這個身形偏瘦的官員並不特別高大,但他的氣勢威嚴卻蓋過了任何人,而且最為關鍵的是,他的眼中好像燃燒著一團火,細細看去,同時又有些亮晶晶的東西,那是不能輕易掉下來的淚水。

  說完這句話後,於謙便再無話語,只是站在原地,將目光從所有人身上掃過,剛才所有意欲南遷的官員全都在他的逼視中將頭低了下去。

  “殿下,如今絕不可南遷!”吏部尚書王直本就不同意南遷之意,此時見於謙率先反對,也立刻站出來對自己這位老朋友表示了支持,“定都京師,乃是天子守國門,今眾人南遷,將百姓置於何地?是要將我大明的子民全都推向異族的鐵蹄之下嗎?”

  禮部尚書胡濴身為四朝重臣,

且是如今唯一的先帝托孤大臣,本已不願再參與政事了,可面對如今這種局面,他還是主動站了出來,眯縫著眼睛顫巍巍地道,“文皇帝(朱棣)把陵墓安排在這裡,就是向子孫表示不再遷都之志。”  於謙、王直、胡濴,一個比一個有分量,話說得也一個比一個重,這時候誰還敢再提出南遷之議?

  孫太后那天被於謙懟了一句,倒是不願在朝堂上露面了,可面臨如此大事兒,她心中也焦急萬分,因此一直在大殿後面聽著狀況。

  此時她聽到於謙、王直、胡濴等人接連反對南遷之議,倒是心下稍安,於是便指了指身後的金英,示意他出去把事情給定下來。

  金英得了孫太后的授意,立刻趾高氣揚地走了出去,爾後往大殿前面一站,將手中拂塵一甩道, “太后懿旨,意圖南遷者,是欲仿效南宋舊事耶?”

  孫太后這個帽子扣得更大,誰敢讓大明朝步南宋後塵?那可是漢人幾百年的恥辱啊!於是一個個的全都不做聲了。

  此時坐在上面的朱祁鈺知道該輪到自己發言了,於是便清清嗓子道,“額……以後南遷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朱祁鈺說完,這個事兒就算是定下來了,可於謙並沒有打算就此結束,而是走到徐珵面前,看著他冷冷問道,“你為什麽想要南遷?”

  徐珵本就生得個子小,換算成後世的身高,也就一米五幾,因此在於謙的這種威嚇之下,他顯得更加手足無措,“我……我算命算出來的……”

  徐珵這麽一慫,有幾個大臣差點忍不住笑出聲來,而站在殿前的大太監金英更是看他極為不順眼,直接抬手一指道,“滾出去!”

  “誒,好,我滾出去……”徐珵點了點頭,便在眾人嘲弄的眼光中灰溜溜地逃了出去。

  不過於謙卻覺得一點都不好笑,他見徐珵出了大殿,便轉過身來看向朱祁鈺道,“殿下,如今緊迫之事,是我們需要找一個從土木堡上生還的武將,向他詢問一下瓦剌大軍的具體情況。”

  吏部郎中李賢早就和於謙商量好了,今天就把紀凌給叫到大殿上,讓他給眾人講一下瓦剌的具體情況,於是便趕忙站出來道,“啟稟殿下,後軍都督僉事紀廣之子紀凌,現任中軍都督府經歷司經歷、兼三千營坐營官,從戰場上活著回來了!”

  “宣中軍都督府經歷司經歷、兼三千營坐營官紀凌覲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