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九十四章 唯有瞧夏國不爽而已
  有得這五萬宋軍俘虜在手,不敢說捏住了蔡攸、童貫的小命,卻肯定是捏住了二者的前程。

  接下來,自是任由遼軍予取予求。

  自昨夜接過耶律大石謝表,第二日一早,蔡攸、童貫便又派出信使,攜帶了大量金銀珠寶往遼營而來。

  一為嘉許耶律大石投降的誠意,再則言明賞格之事宋人願意代勞,只求林牙早日送回俘虜,早日來降。唯有賞格所需銀錢數目,尚需再度商定。

  當初王葉曾經給耶律大石略略估算過,若此次大勝,似可從童貫手中敲得銅錢百萬貫,糧草百萬石。

  如今銀兩到是好說,唯有糧草不好開口。自己詐言願降,投誠之後糧草按理自是由宋人供應,故此並無索要糧草的借口。

  所謂漫天要價,坐地還錢。耶律大石乘機獅子大開口,一張嘴便索要百萬貫銅錢,以兌現部下的賞格。

  宣帥給的底線是六十萬貫,故此宋使肯定不願,但要求耶律大石取來宋人俘虜名單,一一清點計算。

  耶律大石隻托言此事過於繁瑣,頗費時日,故此不肯。

  王葉便於中間開始調停、說和。

  一番無聊的討價還價後,最終以五十五萬貫成交,此錢款當於十五日內交割。除此之外,尚且還有一堆零碎的瑣事,例如宋軍俘虜一日仍在遼營,其糧草一日便由宋軍供應。待到要回俘虜之後,宋人再行贈送遼軍糧草十萬石。拿到這十萬石糧草後,耶律大石當於三日內前往新城投誠。至於楊可世等人的家屬,當於兩個月之內悉數送來。等等。

  宋使唯恐雙方事後反悔,便又立下文書。當下便告辭離開,欲要早日返回雄州,以便早日運來糧草。

  待到宋使既去,王葉又同耶律大石商量了幾句,便取過此份文書,領著耶律大石前往楊可世營帳而來。

  自己既有心招攬西軍,除於種照容身上下手外,眼下能招攬的西軍將領,自然不肯放過。至於領著耶律大石同來,無非是做做樣子而已,自己有把握楊可世必然不會降於耶律大石。

  昨日楊可世聽得宋人使者之語,心知自己已為童貫所棄,不由得萬念俱灰。加之因自己緣故,引得西軍死傷無數,又有何面目再見世人?二種情緒交織之下,楊可世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

  故此楊可世一意求死,自昨日起便如同活死人一般,水米不進。

  二人進得帳來,複喝退身邊的親衛。走近床前,但見得楊可世瞪著雙眼,死氣沉沉的盯著床頂,眼珠子一兩柱香時間也未曾轉動一二。

  耶律大石便將身子探了過來,試探著開口道:“楊將軍?”

  楊可世充耳未聞,猶自一動未動。

  王葉心知非猛藥不能動此人,於是便在一邊開口道:“恭喜楊將軍,賀喜楊將軍,不日便能舉家團圓。宋人已經下令擒拿貴府家人,總計一百三十余口,不日便要北上與將軍團聚。”

  楊可世眼珠子轉了轉,猶自未動。

  王葉見著藥方對症,便趕緊加料上藥:“聽聞得大人幾位美妾,皆是名動一方的美人,誕下得幾位小娘子,亦是明豔動人。”

  耶律大石回頭看了王葉一眼,這王賢弟果然是視色如命,如今這種情形下,尚且惦記著對方的妻女。

  卻說楊可世聽得此語,眼睛裡面漸漸便有了生氣,臉上也漸漸的出現了憤怒的表情,終於轉頭朝著王葉唾了一口,恨恨的罵道:“奸賊!”

  有反應就好,

耶律大石便趕緊開口道:“宋人何以待將軍,想必將軍已經心知肚明。既然彼等無情,將軍又何須有義?且貴府家人本官已經命宋人送來遼國。如此,將軍何不投降於我?活命之余,尚且能一敘親情。且大石亦有聯宋抗金之意,將軍他日或有歸宋之時。如此公私兩便,大石言盡於此,唯將軍熟思之。”  楊可世想也不想便回道:“某家生為宋人,豈肯降遼?事已至此,有死而已,休要多言。”說完此話,便吃力的翻過身子,背過身去,不肯再度言語。

  耶律大石見得其意已決,乃喟然長歎道:“誰家無忠臣?用之者昌,棄之者亡而已。”便領著王葉欲要離去。

  二人來到帳外,王葉便止住了腳步,對著耶律大石開口道:“若是大人首肯,學生欲要招降此人。”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賢弟此言何意?莫非欲要以自己名義招降此人?”

  王葉點了點頭,開口道:“正是如此,隻不知此人於遼國何仇,誓不降遼。如今學生正是宋人,當可一試。且學生正為大人所用,若得此人降於學生,如此與降於大人何異?”

  耶律大石想了想,反正憑魔理沙的姿色,自能將王賢弟留在遼國。且如今王賢弟既不掌兵權,對自己一絲威脅也無,別的不說,手底下多幾個勇猛的護衛也是好事。當下便朝旁邊親衛使了個眼色,然後開口道:“既如此,賢弟盡管一試。為兄營中尚有要事,先行作別。”留下幾名親衛為王葉護衛,便領著其余親衛往帥帳而去。

  楊可世聽得響動,見得王葉去而複回,仍然側身向裡,不肯回頭。

  王葉便拖過一把椅子,於楊可世床邊坐下,開口道:“楊將軍休要見怪,方才本官口出無禮之言,不過欲要一試將軍爾!”

  楊可世猶自未動,但冷冷的吐出二字:“奸賊!”

  王葉呵呵笑了數聲,便接著開口道:“楊將軍之心事,本官已經盡知。且容本官猜測一二,楊將軍看看中與不中?”

  也不管楊可世有沒有反應,王葉便接著開口道:“前次將軍求死,乃為受童貫恩重,彼既以國士待你,自當以國士報之。今反為童貫所棄,將軍心中豈無怨乎?如今之所以棄家人於不顧,一意求死者,實則為此次犯下大錯,引得西軍死傷無數,再無面目複見昔日同僚及西軍部屬!未知本官說的中也不中?”

  聞聽得此言,楊可世也顧不上身上疼痛,呼啦一聲便轉過身來,盯著王葉開口道:“奸賊!即便你能算盡人心又如何!某家既已鑄成大錯,便當破家還之。”

  王葉撫掌大笑,開口道:“如何,果如本官所中?實話說與將軍,前日之戰,西軍死傷不過二百余人,另有五萬余人為我軍所擒拿,此等俘虜,不日亦當遣送回宋國。將軍若是不信,本官手中正有與宋使所定之文書。”

  楊可世聽得此言,吃力的將手伸了過來,王葉便將文書遞上。

  楊可世粗通文字,半猜半讀的看了一遍。看完此文書,得知西軍死傷不算太大,楊可世愧疚之心稍退,臉上的生氣又恢復了幾份,不再是先前那種死人臉色。對王葉的態度,自是也好了幾分。

  先打消楊可世的滿腹愧疚之心,去其死念。接下來便當以其未嘗之願望,激其求生之意。

  於是王葉乘機開口道:“雖然,西軍到底是受楊將軍所牽累。如此,將軍莫不乘機立功贖罪,他日亦好複見軍中同僚及部屬!本官亦知西軍同夏國爭戰百年,雙方均是死傷無數,其仇已不可解。本官今日來閑得無聊,手癢難耐之下,欲要一滅夏國。若將軍肯出力相助,自可替西軍報得此仇;日後於西軍同僚前,定能吐氣揚眉;將來死後地下,亦有顏面見於列祖列宗。”

  夏國,那是西軍心中永遠的痛!多少西軍死於夏人之手,多少西軍村落為夏人所血洗,上百年爭戰下來,二者之間的仇恨,已是不共戴天。正如後世舉國打小*本一樣,此時西人心裡,殺夏國人同吃飯喝水一樣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果然,聞聽的王葉此語,楊可世形情開始激動起來,雙眼也開始放出光來。

  也不待其開口,王葉繼續開口道:“本官以一人之力,便能助得大石林牙以二千殘卒大勝宋國十萬精銳。 將軍亦曾親身驗看過本官的手段,自知滋味如何!若本官說動得遼宋聯手,齊力滅夏,再加本官的謀劃,夏國豈有存活之理?即便是將軍自身,亦無需擔心前程,本官既能一腳將你踩於地底,自能一手將你捧上青天!”

  若能屠滅夏國,能替西軍報得此仇不說,複能洗刷自己身上的屈辱。聽完王葉這番話語,楊可世便吃力的坐了起來,朝著王葉開口道:“若果如大人所言,某家願降。唯有三個不情之請,還請大人答應。”

  王葉心中大喜,開口道:“將軍但請說來。”

  楊可世便開口道:“第一,某家祖上曾有數十人死於遼軍之手,故縱死不肯降遼,但降於大人。第二,某家隻肯同夏人對陣,縱死亦不肯同西軍為敵。第三,待到滅夏之後,還請大人為某家正名,也好讓某家能重歸宋國。”

  王葉便開口道:“本官自當不使你於宋國對敵,除此之外,若是伐夏或禦金,均需用命。”

  楊可世想了想,開口道:“可!”

  然後雙方擊掌為盟,以示永不反悔。

  待到誓約即成,楊可世便好奇的開口道:“大人既未出身西軍,何以亦同夏國仇深如此?”

  王葉哈哈大笑,裝B道:“此亦無他,唯有瞧夏國不爽而已。”

  這個道理也行?楊可世頓時目瞪口呆。

  卻說楊可世既降,當日便修書於白羊關族弟楊可武,得此書信,楊可武自是領著白羊關守軍舉軍來降。

  這四百來名宋軍不可能再回宋國,耶律大石便將其編為一隊,仍使楊可世領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