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九十五章 遼國反應
  隨著宋人守軍的投誠,閉關近半月之久的白羊關又一次開放了來。

  如今雖說已是亂世,卻正是發國難財的時機,故此旅途上的商人們到是並未如何減少,這半個月來統統被阻在了白羊關前,少說也有上千人。

  待到關門一開,商人們自是一窩蜂的往北湧去,順帶著將耶律大石二千殘卒大破十萬宋軍精銳的消息傳遞了過去。

  至於各方勢力的探子?當初探子們探聽得此消息便火急火燎的往北方趕回,白羊關既然已經閉關,誰又知何日才會再度開放?如此重要的情報,誰敢拖延?不得不冒險於崇山峻嶺之中奔波,此時也不知有多少探子落入虎口,多少探子在深山老林之中呼天喊地。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一番陰錯陽差下來,反倒是商人們的消息先到。

  遼軍大勝消息所到之處,頓時便是一諞沸騰。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不是沒有過,勝的如此誇張的尚且是第一次。

  要知道歷史上赤壁之戰也好,淝水之戰也好,即便勢弱的一方,好歹也得有個一兩萬人。

  戰場上也不是單獨論人數比例,一萬人打敗十萬人,自是比十萬人打敗百萬人困難得多。何況耶律大石只有二千士卒,對手卻為十萬宋軍精銳,如此算來,難度更是不止上了一個等級。

  雖不知此戰實際情形如何,稍微懂點兵法的人都知道,戰陣之上,饒你兵力再如何的多,戰場總有寬度,接敵面積總是有限。

  就拿最近的護步達崗戰役來說,遼軍出動了七十萬大軍,金人總共才兩萬兵馬。然則受地形限制,爭戰之時遼軍也只有數萬人同金人接敵,剩下的六十來萬大軍被自己人堵在了陣後,只能乾等著看戲。

  待到接敵的前軍一潰敗,後面六十多萬看戲的觀眾也只能相跟著潰逃。與其說是二萬金人擊敗了七十萬遼軍,到不如說是二萬金人擊敗了數萬遼軍,順帶著趕跑了六十余萬未曾動手的遼軍觀眾。

  如今耶律大石是以二千對十萬,真要論起接敵面積來算,起碼也是三五萬宋軍圍毆這二千遼軍。換言之,耶律大石領著二千士卒,少說也是硬扛了三五萬宋軍。以一敵十,結果竟然是遼軍贏了!!!

  若是以此算來,以二萬金人精銳擊敗數萬遼軍精銳的完顏阿保機算個鳥,在二千殘卒擊敗十萬宋軍精銳的大石林牙面前提鞋都不配。

  以前咱們遼國一直打敗仗,那是因為大石林牙未曾出手。若有大石林牙出手,還有金國什麽事?老早就滾回深山老林獵鹿去了。

  此消息一旦傳出,雖說不是遼人人人傾心歸附,至少也將絕大多數遼人的目光吸引了過來。

  當初雙方勢力懸殊,遼軍一方只有二千之數,且全為七拚八湊起來的殘卒,領兵的耶律大石更是從未經歷過軍陣。反觀宋軍一方,既有十萬西軍精銳,領兵的又是宋國正當紅的一批猛將。故此人人都以為此戰再無懸念,耶律大石必死無疑。

  即便是遼國朝廷,也不過抱著死馬當做活馬醫的想法而已,糧餉管夠,士卒你自己想辦法,勝敗看天意。至於燕地的豪強們,老早就把耶律大石當成了一個死人。對於一個死人,自然不會有人來下注。

  如今戰果傳來,人人皆是瞠目結舌,死馬竟然成了黑馬!死人竟然成了活人!

  亂世之中投人也有講究,眼下勢力大的不一定能笑到最後。以如今的情形來看,憑大石林牙的才能,怎麽著也是能笑到最後的人物之一。

即便不能稱王稱帝,好歹也能成為一方諸侯。  所謂下注要趁早,與其等到錦上添花,不若早日雪中送炭。

  北地豪強們紛紛燒掉給宋國的降表,急匆匆擬定了給大石林牙的效忠文書,派出家中的得力人員,火急火燎的往新城趕來。

  就連涿州的劉家,明知道劉宗吉死在大石林牙手上,卻也一聲都不敢吭。默默的抹去了族譜上劉宗吉的名字後,眼下無人可用,老家主劉老員外便親自出馬,帶著大量禮物南下新城,欲要求見大石林牙。

  如今二子已去其一,長子又在金國任職,無法返回。好在劉老員外還有一張底牌,劉宗吉的胞妹如今正是二八年華,且長得十分花容月貌。家族延續要緊,若是大石林牙有意,也顧不上殺子之仇了,當將幼女奉上,以求得庇護。

  豪強們如此,遼國官員們也好不到哪裡去。

  當初以李處溫為首的遼國文官們眼見著宋人北伐在即,朝廷無力抵擋,便紛紛暗中聯絡宋國故舊,欲要為自己圖謀一條後路。待到此消息傳來後,文官們恍然大悟。圖個毛的後路啊,大石林牙就是現成的後路。

  消息傳來才一天不到,平日裡門可羅雀的耶律大石府邸立馬變得車水馬龍起來,門檻都快被遼國文官們踏破了,就連李處溫這貨也是一天時間便來拜訪了八次。對著府上眾人噓寒問暖的不說,有用的沒用的禮物送上了一大堆,也不知早些時候幹什麽去了。

  如此一來,倒是樂壞了耶律大石的夫人。身為話癆的蕭氏,平日裡總是沒辦法說個痛快,就連下人們聽得主母開口,亦會紛紛找借口遠遠逃開。

  如今遼國文官們正要前來拍馬以求庇護,面對著蕭氏的嘮叨,誰又肯避開去?但一個個洗耳恭聽而已。

  析津府內唯一例外的便要數天賜帝耶律淳了。 這貨生來膽小如鼠,初次聞得遼軍大捷,亦是興奮異常,待到半柱香之間一過,複又轉喜為憂,掩卷長哭。

  底下群臣以為天賜帝喜極而泣,正要上前勸慰,誰料得天賜帝又開口了:“此次叨天之幸,倒是贏了此仗。然則宋人豈肯罷休,必報此仇,到時候宋人全力北上,又當如何是好?

  底下群臣但面面相覷,無話可說。

  消息再繼續往北傳去。

  某處山寨之中,一豹頭虎眼的漢子從劫來的客商嘴中探聽的此消息,便將嘍囉悉數聚攏,開口商議道:“我等在此打劫過活,雖說快活,然則終非了局。不管金人抑或遼人最終取勝,誰又能容忍我等在此,必派大軍前來剿滅。兒郎們,既出了大石林牙此等人物,我等何不前往投之,也好博一個封妻蔭子,總好過窩在此處等死。“

  底下嘍囉轟然叫好。於是眾人燒毀了山寨,收攏了金銀,一行人日夜兼程,欲要前來投靠耶律大石。

  金人兵精而少,如今尚且隻佔據了遼地大的城池,周圍尚且有無數小城池還在遼人掌控之中,然則也是一盤散沙,但勉力自保,無力進取。

  某處城池之中,又有遼軍將領從商人口中探聽得此消息,便召集部屬道:“我等本為朝廷大軍,不意為金人所敗,故不得不蜷縮於此。朝中既出此英雄人物,複遼有望,我等既為官軍,當早日前往投之。”

  眾人被困於此地,誰肯深居敵後,故此人人皆是願意。

  將領便聚攏士卒,搜集糧草,放棄了手中的城池,繞過金人地盤,偷偷的往新城而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