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八章 想詐降也難
  王葉獻上的計策乃是先詐降,再設計讓宋軍自困手足,接下來便可臨陣之時暴起發難。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如今緊要之事便是詐降。

  待到降表皆已經準備妥當,耶律大石便吩咐人請了王葉過來說話。

  當下二人見禮已畢,分賓主坐下,耶律大石便開口了:“賢弟,降表皆已準備妥當,又當何時送往宋營?”

  王葉便開口道:“若是冒充地方士族前去宋營遞送降表,隻恐遭遇盤詰之時會露出破綻。林牙休急,倘若在下猜測不錯,想必童貫很快就會派遣使者北上。此時正可使人沿途投之,使者必不起疑。”

  耶律大石看了王葉一眼,開口道:“兩軍對峙已一月之久,除哨探外,從未有宋人過河者。賢弟何以斷定宋人必派使者?”

  王葉笑了笑,開口道:“唯人心而已!千古以來,諸事皆變,唯有人心不變。童貫既已至軍中,定當有所動作。此其一也!何況童貫身為趙官家心腹,必得想趙官家之所想,急趙官家之所急。趙官家定下了招撫的國策,即便童貫一心動武,亦當先遣人前來一試招降之事。此其二也!如今趙官家下了詔書,遼地卻無一人響應,如此趙官家的臉面又當置於何地?童貫身為近臣,必得探明虛實,方好給趙官家一個交代。此其三也!故此,在下料定,宋人必會派出使者。”

  說完之後,王葉心裡默默的盤算了一下,接著開口道:“如果在下所料不差,也就在這幾日了,必有宋國使者前來。”

  負責軍中機密文字的,大多是文學之士。自古以來文人相輕,一邊的李睿雖然沒開口,不過臉上的神色明顯的不信。

  此時門外一聲雲板響,親衛來報:“探子送來最新軍情。”

  如今大戰一觸即發,雙方都派了不少探子。

  童貫帥帳內的機密事情探聽不到,派使來遼這樣的非機密事情,以及童貫頒布的榜文、軍令倒是能輕易打聽到。

  耶律大石接過密信一看,頓時就像見了鬼一樣。密信一開頭就是宋軍準備派使前來的消息。

  若不是派了人監視王葉,知道王葉這幾天既沒有出過軍營,也沒有同宋人接觸過,耶律大石必然會懷疑雙方是不是事先約好的。

  當下耶律大石一目十行的看完後續的榜文,便順手將密信傳給了王葉。

  王葉接過密信看了一遍,遞回耶律大石,呵呵笑著開口道:“於老種來說,童貫不愧為豬隊友。老種既然被架空,西軍軍心必沮,我等又憑空多了幾分勝算。臨陣之時,在下再略施妙計,管教西軍無心抵抗。”

  耶律大石接過密信,順手又遞給了旁邊的李睿德。

  李睿德身為軍中機密文字,乃是耶律大石的心腹,本身就負責這類密信的歸檔。

  接過密信一看,李睿德頓時也是瞪目乍舌。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何況這王葉乃新人。

  眼看著自己心腹的地位不保,加之又被這一手震了一下,李睿急於搬回面子,急忙獻計道:“林牙,既有宋人使者前來,我等何不順勢詐降?又何必多費手腳。林牙乃大遼宗室,國之肱骨。倘若林牙肯降,於宋人使者來說,實乃大功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隻怕彼連析津府都不肯前去,便直接替林牙引見童貫。想來童貫亦必樂見此事。”

  說完之後,看了王葉一眼,意思是詐降就詐降,你弄這麽多事情出來幹嘛?

  耶律大石閉上了眼睛,

開始斟酌此事。  可別把詐降弄成了真降,還指望著你來玩三國呢,遼國君臣若是真的降了,亂世也要馬上結束了,我找誰玩三國去?何況又豈能讓李睿德將風頭蓋過?豈能讓事情脫離自己的掌控?

  王葉便開口嚇唬道:“隻怕未必。童貫有意招降遼地民眾是真,招降遼國官員是真。至於遼君乃至宗室,隻怕未必肯受。”

  耶律大石看了過來,開口問道:“賢弟此話從何而來?”

  王葉呵呵大笑起來,開口道:“月初宋人皇帝曾下過聖旨,林牙可曾知曉?”

  耶律大石點了點頭,表示看過。

  王葉接著開口道:“方才童貫頒布的榜文,林牙又如何看?”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無非是老調重彈而已!”

  王葉呵呵笑了數聲,接著忽悠道:“關鍵便在此處。宋人皇帝的詔書曰‘詔下燕京管內官吏軍民百姓等’,其對象為官吏軍民百姓,無有遼君及宗室;童貫的榜文之中,也不過想招降地方官員及豪強。縱觀宋國君臣二人,無一有招降遼君及宗室之意。遼君即便想降,宋人亦未必肯受。”

  看了看耶律大石疑惑的表情,王葉便接著開口忽悠道:“正如前言,遼太祖開創基業,傳至如今亦已二百余年,燕雲之民數代為遼臣,民心已附。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隻要遼君乃至宗室仍在,死灰複燃輕而易舉。故此,遼國一日不亡,遼君一日不死,宋人雖奪燕雲亦必不能有之。此其一也!童貫已經位極人臣,所求者,唯封王而已。如今十數萬大軍盡出,倘若戰事未開而遼君已降,人必曰功在宋皇,童貫不過靡費軍餉而已。如此,則童貫封王之夢頓成泡影。此其二也!故此,童貫必不肯招降遼君。”

  壓低了聲音,王葉又繼續開口嚇唬道:“於遼國君臣計,亦萬不可真降。林牙可知南唐後主故事?”

  李煜降宋後被毒死一事,如今已是街知巷聞,耶律大石便開口道:“賢弟說的有理,隻可詐降,不可真降!奈何為兄身為大遼宗室,看來想詐降也得大費周章!”

  王葉又把話倒轉來說:“好在林牙雖說身為遼國宗室,同天賜帝之間卻已經出了五服,無有繼位的可能。雖則如此,貿然投降隻怕難以取信。唯有燕地漢人豪強紛紛遞送降表,童貫必以為遼國大勢已去。若以此為鋪墊,林牙再去詐降,則童貫必有三分相信。”

  耶律大石便接著開口道:“剩余七分又當如何?”

  王葉便開口道:“若有一可信之人力證,則童貫必有七分相信。”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可信之人何在?”

  王葉笑了笑,指了指自己,開口道:“可信之人便是在下。在下身為南地漢人,倘若前去相投,童貫必不起疑。若是林牙見準,在下當盡以林牙軍中虛實相告,以此取信於彼。待到童貫深信在下,再為宣帥招降林牙。如此便有七分把握。”

  耶律大石也笑了起來,良久之後,開口繼續問道:“即便如賢弟所說,亦隻有七分,另外三分又當如何?”

  王葉便開口道:“到了此時,便是該林牙表明誠意之時。但凡童貫所求,林牙可一概允之。可允許宋軍派小隊前來白溝河北岸巡邏,每隊不許超過三十人,最多三隊。除此之外,可以允許宋軍檢閱咱們的軍械、人數,甚至可以允許宋人派使者常駐新城。”

  耶律大石想了想,點了點頭,開口道:“如此,童貫想不信也難。隻是宋軍過河巡邏之事,似是不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