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三百二十一章 趙良嗣的忠心
郭藥師雖然心中不忿,奈何如今自己正是戴罪之身,前次那八十軍棍還在這裡記著呢,又如何敢出言相抗,隻心中早已經打定主意。?女?sheng?小說?網 w?

 當初自己見得西軍驍勇,又有得國士獻策。有得如此文武,想來滅遼複燕不費吹灰之力。

 既然如此,自己便當早早投誠,保得自身之余,若能助宋人複燕事成,便是不世之功,即便幽州節度使之職尚且可以一求。

 故此自己不懼生死,悍然領著三千精銳同劉延慶前去偷取析津府,欲要以性命乾取功名。

 也就是這一去,自己便發覺了宋人外強中乾的真像!

 西軍驍勇?笑話!

 舉宋國上下,無非是靠種世道那十萬西軍充面子而已。至於劉延慶麾下的西軍,只怕連民勇都打不過。

 國士獻策?瞎扯!

 前番有人數度謀劃,將自己同蕭乾算計的灰頭土臉,自己一直以為便是宋人處有國士定策。這山看著那山好,故此自己便悍然叛遼歸宋。然則待到自己歸宋之後,才發覺宋人比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照樣也是被人算計的灰頭土臉。

 再加之前番宋人對自己視若珍寶,一旦自己失勢,頓時便將自己視若敝履。

 若說郭藥師此時的心情,便好比你費盡心機才進得一家五百強的外資企業,然則卻發現裡面混亂不堪,甚至比你原來呆的企業還不如,更何況領導還一天到晚找你茬。

 若果然是這樣的情形,你怎麽辦?

 繼續跳槽唄!

 郭藥師此時也正有此心思,反正如今正是亂世,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沒了宋人,還有金人,沒有金人,還有夏人。

 此次且領命假扮天祚帝東來,若果然事成,且看看童貫給自己甚麽封賞。若是事敗,此事為金人所拆穿,乃至於自己為金人所獲,那還有什麽好說的?大不了轉頭投靠金人唄。

 便在此時,郭藥師便已經起了投金心思。此事先按下不表。

 卻說諸軍分撥已定,眾人各自散去,童貫轉身入了後帳,須臾之後趙良嗣也相跟著前去。至於劉延慶同郭藥師,自是回營前去挑選人手,準備行裝。

 童貫這才入得書房,剛剛端起茶杯,便聽得親衛來報,趙先生求見。

 今日提及耶律大石忠心之事,仲亮當時正欲開言,卻為自己所製止。想來仲亮此次前來,便是為了此事之故。

 仲亮痛恨遼國宗室甚盛,同耶律大石也是不對付的很。有得今日之事,即便仲亮不來,自己也當找時機同其解釋一番,以免日後落下心結。

 當下童貫便命人將趙良嗣請入。

 趙良嗣入得書房,同童貫見禮畢,當下正要開口。

 童貫卻已經搶先搖手道:“仲亮此次前來,可是為耶律大石之事?”

 趙良嗣點頭道:“恩帥英明!若說以前耶律大石引軍於外,於我等尚有大用。以如今情形說來,金人既入南京道,則此戰已無懸念,燕地旦夕可下。耶律大石再引軍於外,並無裨益,何不早日召回?”

 尚且不待童貫開口,趙良嗣又開口勸道:“耶律大石擁兵五萬,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此人又頗得遼地民心,若果然縱之於外,待其佔領得地盤,收攏得民眾,隻恐於我等必有不測之禍。”

 童貫聞言哈哈大笑,便開口道:“仲亮過慮矣!且不說耶律大石果然真心投降與否,即便詐降,我等亦自不懼!何以故?唯有我軍尚且有金人可為依仗!此次天機老人定下妙策引得金人東來,耶律大石又於此時西去,正為懼怕金人之故也!金人仇遼人甚,若果然耶律大石頓兵南京道,一旦金人東來,隻恐彼即便降得我軍亦不能免。若耶律大石膽敢自立,我等今日能引得金人攻破蕭乾,明日便能引得金人攻破耶律大石。此其一也!”

 趙良嗣聞言沉吟!

 童貫便又接著開口道:“隻當日仲亮於金人定下海上之盟,卻未曾約定西京歸屬。如今金人看似不要西京,其意到底如何,卻是難測!”

 趙良嗣聞聽“海上之盟”之事,趕緊跪地請罪:“下官有罪,當日同金人定盟之時,未曾將西京道商量妥當。此事請恩帥責罰!”

 其實當初商定盟約之時,趙良嗣也曾盡力。實在是金人於西京道一事態度含糊,宋國朝廷又一再催促,為了早日定下盟約,便不得不先隻定下南京道歸屬。

 隻如今宣帥提及此事,雖無徹責之意,趙良嗣也不得不跪下請罪。

 童貫見狀又是親手相扶,且安慰道:“仙人打鼓尚且有差錯之時,何況仲亮乃一介凡人!且不說仲亮替朝廷定下平遼之策,便已是不世之功;又是不懼生死,前往遼東同金人定下盟約,替朝廷結此強援。正可謂雖有小過,不掩大功。”

 趙良嗣此跪也不過虛應故事而已,見得童貫來扶,自是乘機起得身來。

 童貫便繼續開口道:“故此本官將耶律大石兵馬留於西京道,便是要使其代為試探。待到此次金人退去,當命王承旨傳本官口令,命耶律大石代為收復西京諸府。若是金人不肯理會,則燕雲十六州盡於本官手中收歸朝廷,此潑天大功,豈止太廟告捷,自當留於青史。若金人不肯以西京相與,必定領兵南下。本官猶能壯士斷臂,以耶律大石兵馬平複金人仇怨。”

 說完此語,童貫便哈哈大笑起來,朝趙良嗣開口道:“仲亮且言此計妙否?”

 童貫正在得意,唯有趙良嗣聽得此語,心下已是大急,趕緊開口道:“恩帥!此事萬萬不可!”

 若是他人敢如此無禮,童貫自會大怒,唯有趙良嗣這十數年來替自己立下許多大功,正為自己心腹謀主,故此童貫聽得此語,也隻轉頭問道:“仲亮此言何意!”

 趙良嗣趕緊開口道:“恩帥已忘西夏故事否?”

 童貫同夏國打了大半輩子的仗,這一身榮耀幾乎都是從夏人身上取來的,又豈會忘了西夏故事?

 當初朝廷立國之初,為了防范西邊的吐蕃、回紇諸部,便不得不扶持西北的黨項諸部以為策應。

 後來的事情發展就頗為好笑,朝廷重點防范的對象吐蕃、回紇自己內亂,從此一蹶不振;然則朝廷扶持的黨項卻乘機興起,成為了頭等的心腹大患。

 想得一想,童貫複笑道:“仲亮多心矣!當初夏賊或叛或降,前前後後經歷得三代,花費得數十年方得以自立。如今耶律大石若膽敢效仿西賊,朝廷又豈肯坐視數十年?金人又豈肯坐視數十年?”

 見得童貫不聽,趙良嗣心急如焚,複開口道:“如今耶律大石擁兵五萬,自立已是易如反掌。所缺者,一曰地盤,二曰強援。恩帥若使之攻佔西京道,則此地皆為其所有矣。我朝或是金人前往相攻,彼必然引西賊為強援。若是一戰滅得此人尚且好說;若是不能,雙方既然反目,隻恐其必定夥同西賊入侵,如此則我朝丟得西京道諸府不說,尚且平白添得一強敵。”

 聽得趙良嗣此語,童貫不笑了,隻沉吟良久之後,才開口道:“以如今諸事觀來,吾猶自未肯疑心耶律大石投降誠意。”

 聽得童貫此言,趙良嗣苦笑不已,無奈勸道:“恩帥!凡事當防萬一。若耶律大石果然割據西京道自立,且結交西賊入寇,則恩帥又如何面對朝廷?”

 隻前次趙良嗣曾以王葉以絕戶計相算計,童貫一直疑心這貨對耶律大石下手便是為了公報私仇。

 故此不管童貫如何信任趙良嗣,一旦涉及耶律大石之事,趙良嗣言語之效力平白便會去了一半,何況這貨所說之事全為猜測,並無半點實據。

 隻如今趙良嗣將後果說得如此嚴重,童貫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當下童貫便開口道:“仲亮有此疑心,莫非曾察覺耶律大石有何不妥?”

 當然有不妥!大大的不妥!

 今年年初,耶律大石不過是一名文官而已,手下一名士卒也無。十個月不到,這貨麾下已然有得五萬士卒,又結交得朝廷這等強援。

 前後勢力之差,不啻天淵。若說耶律大石背後未曾有人扶持,那便是鬼也不信。

 即便天機老人為了報恩,暗中出手相助。隻按理說來,頂多也是助其避禍而已,又何須費盡心力助其增長勢力?

 今日趙良嗣一再勸說童貫早日將耶律大石召回,與其說忌憚耶律大石,倒不如說忌憚其背後黑手。

 這才過得十個月,耶律大石勢力已經增長若此。

 若是再過十個月,情形又是如何?

 即便如今耶律大石忠心朝廷,待到其勢力再度增長後,誰又敢保證其繼續忠心朝廷?

 多大的勢力便有多大的野心!

 雖則自己已覺不妥,奈何耶律大石這背後黑手實在高明,行事之時簡直天衣無縫,未曾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如今恩帥讓自己找證據,自己又去哪裡找?總不能說耶律大石勢力增長過快,即便眼下忠心,今後也必定反叛?

 雖則如此,趙良嗣受童貫恩重,對其頗為忠心,自然不肯坐視其冒險,自當勉力一勸。

 好在沒有證據也有證據的辦法,那就是動之以人情!

 當下趙良嗣便拜伏於地,泣道:“當日下官為遼人所欺,旦夕且死。恩帥乃暗中攜之歸宋,此活命之恩,下官死生不敢或忘。今後十數年間,下官幾番以拙計獻於宣帥案前。非為其他,正欲以薄才以報宣帥大恩萬一。不意恩帥不以下官才學鄙薄,言聽之,計用之,叨天之幸,亦曾數度成功。恩帥既以國士相待,下官又豈敢不以國士相報?前有活命之恩,後有國士之禮,下官並非草木之人,自當為恩帥死之。”

 童貫聞聽得此言, 也不由得留下淚來,趕緊蹲下扶住趙良嗣,開口道:“本官並非昏庸之人,仲亮傾心相助,本官又豈會不知?有何話語,仲亮正可說來,本官定無不允之理。”

 趙良嗣掙脫童貫雙手,到底也是磕了一個頭,這才開口道:“下官雖無實居,卻也心知這耶律大石必成大患!恩帥萬萬不可縱之於外,更不可命之攻取西京道。”

 聽到“不可縱之於外”,童貫猶在點頭;然而聽到“不可命之攻取西京道”,童貫卻猶豫了起來。

 趙良嗣見狀,便繼續開口道:“恩帥若單為西京道一事,且待此次事了,下官願再度出使金國,到時哪怕碰死金人殿中,亦當替恩帥討回此地。”

 童貫聞言,便拍著趙良嗣的肩膀道:“仲亮且請起身,此事本官依你!待到此次事了,本官定當召回耶律大石。隻相金人討要西京道之事,能成則成,不成則罷,且休要以死相求!於本官而言,即便十個西京道,也還不回一個仲亮。”

 趙良嗣聞言大喜,若果然如此,恩帥定能避此大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