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群英匯聚(1)
遼地正是亂世,原本便有得許多盜賊為亂。nv生小說網再加之蕭乾於南京道大肆清剿,便將其余十數州的盜賊也盡行驅來了童貫把持的易州、涿州。

 然則童貫麾下才得六千余士卒,保守城池尚且不足,又哪裡有能力跟著剿匪?

 到得如今,二州之地除了有宋兵把手的城池外,其余鄉間皆已是盜賊橫行。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雖則如此,道路上猶自有大把的商人往來販運。

 如今實在是發國難財的好時機!

 當日宋遼兩國於新城等地有得三處榷場,往來貿易繁盛,遼地的皮貨、湖鹽、東珠等物紛紛銷往宋國,又從宋國大量采購得糧食、絲綢、茶葉等物。

 如今榷場已經關閉,明面上的貿易途徑頓時截斷。然則市場經濟又其實如此容易操控的?既然不能於榷場之中明著買賣,自然而然地走私之風頓時便盛行起來。

 榷場關閉之初,走私之風漸起,往往便是許多人三五成群,往來販運貨物。雖則販運量不大,好在平日裡的普通貨物如今皆成了奇貨,利潤倒是奇高。

 正如食物鏈上的一環扣一環,走私的人多了,自然盜賊也就多了(這裡插一句,古往今來,許多盜賊背後都少不了地方豪強的背影)。

 所謂物競天擇,盜賊一多,三五人一夥的販夫走卒頓時便沒了活路,取而代之的便是上百人乃至上千人一夥的商團。

 平頭老百姓自然沒有這等號召能力,組織不起這等規模的商團。

 這些商團背後要麽便是某家豪強,要麽便是幾家豪強聯手。不僅人數多,裝備也不差,人人皆是刀槍齊備,隊伍之中偶爾還會有幾幅盔甲。

 有得如此人數同裝備,商團遇到不開眼的小股盜賊,自然是不用理會;即便遇到大股盜賊,也不肯前來拚個兩敗俱傷,往往是攀攀交情,再稍微交點買路錢便能安然通過;若是運氣好,萬一遇到其余小股的商隊,沒實力沒背景的那種,商團自然也免不了扮一回盜賊。

 如今眾人既然要設下妙策,欲要引動金人東來,此事自然不宜大張旗鼓。

 不管是暗中前去迎取天祚帝歸宋的劉延慶人馬,還是即將假扮天祚帝東來的郭藥師人馬,都無法光明正大地出兵。

 好在如今易州、涿州不僅大商團多,盜賊也多。

 當下王葉便同劉延慶領著這百余西軍精銳化為販賣茶葉的商團北上,而郭藥師則領著千余人馬扮作盜賊緊跟其後。

 如此一來,劉延慶的商團正可以在前面探路,而郭藥師這千余盜賊正好遠遠吊在後面以為防護。

 有得如此安排,路上其他商團不肯前來招惹,沒看到這些人都死在旦夕了麽?即便連大股盜賊也不肯前來招惹,這商團已然被他人搶先盯上,且對方勢力也不弱,自己且不妨另外找目標下手。

 再來看看金人這邊。

 完顏斡魯隻一戰便破得天祚帝青塚大營,擒獲得遼國重臣無數,連得著繳獲牛羊數十萬匹,如此自然是大勝,可惜卻讓天祚帝這廝逃得一命。

 待到拷問得眾人不得天祚帝所在,完顏斡魯無奈,也隻得遣出十數名將領,使之各領五百人馬,以青塚大營為中心四散搜來。

 事情正如完顏斡魯所料,天祚帝既然同耶律達魯引得千余人馬潛逃,其蹤跡自是難以隱瞞。很快便有將來遣信使回報,已於南面察覺得天祚帝蹤跡。

 完顏斡魯聞言大喜,便使得三千人馬押運繳獲往中京道而回,自領其余人馬火速南下追殺天祚帝。

 要說天祚帝這貨果然氣數未絕,當初逃命之時,每到得一處便遣得一名皇子或者重臣引得數十人馬分兵逃去。

 面對著這種二選一的選擇,金人前鋒每次都鬼使神差般做錯了選擇題,一番辛苦下來,也只不過擒獲得一個假貨,白白耽擱了時日。

 直待到完顏斡魯領大軍趕上,情形這才得以改觀,手下人馬既眾,天祚帝分兵逃,大不了自己分兵追唄!

 眾人隻一路火速趕來,沿途便擒拿得梁王、趙王等人,然則一直未曾追及得天祚帝。

 隻回顧天祚帝沿途留下的痕跡,正筆直朝夏國而來,完顏斡魯心下不由得大驚。

 金主原本給自己的旨意便是領兵肅清中京道遼軍殘部,自己聞聽得天祚帝所在,便悍然抗命領兵西來,這原本便已經是殺頭的死罪。

 且喜破得天祚帝青塚大營,擒獲無數,以足以贖得此罪。若能再擒拿得天祚帝這廝,自己尚且能更進一步。

 唯有金夏兩國雖無邦交,卻也未曾開戰。若天祚帝果然逃入夏境,自己又豈敢領兵入境擒拿?隻恐如此必然引起兩國交戰!

 金主的心思自己也明白的,這數年來朝廷便已經吞並得如許大的遼國,雖則將四京之地,數千萬民眾吞入腹中,卻一直未曾消化得盡,腹內尚且有得許多遼人為亂。

 以朝廷說來,當務之急便是肅清內亂為上。

 若自己膽敢擅開邊釁,引動得金夏兩國開戰,雖則朝廷兵力強盛,倒也不曾懼怕夏人,隻如此一來,必誤了朝廷的安內之計,引得金主大怒。

 到時候朝廷大軍在外於夏人征戰,腹內的遼人再乘機興風作浪,萬一因此國勢有所反覆,即便金主肯饒自己,自己有哪裡有顏面苟活?

 見得天祚帝往夏國逃來,完顏斡魯不由得心急如焚,當下也不敢再顧惜兵力,隻日夜兼程往前追來。

 如此日夜行軍,常恐有覆軍之災,底下諸將自然不肯,便再三勸諫。

 成敗在此一舉,完顏斡魯心意已決,自然不肯聽從,隻反覆催動大軍前來。

 好在這貨於軍中威望頗重,故此金兵雖有怨言,也不得不遵命而行。

 隻三日間,金人便已經到得東勝,便聞聽得有遼人引軍襲擊得夏人,故此如今夏人已然遣得重兵謹守邊境,且欲要尋遼人報復。

 完顏斡魯聞此欣喜若狂,乃仰天大笑,高呼道:“天助我也!”

 諸將也便放下心來。

 前面數日火速行軍,大軍已然疲憊不堪,再聞聽得此喜訊,蹦緊的弦一旦張開來便不可複回。

 完顏斡魯見狀也沒有辦法,便不得不領大軍於東勝休整得一日。

 要說天祚帝果然氣數未覺,金人到得東勝,這貨剛好匯合得耶律大石大軍,離開東勝往南京道而來。兩軍最近的距離不過六十裡,也就幾個時辰的路途。

 就有得金人這一歇息,平白地又將差距拉開了一天。

 接下來完顏斡魯便領大軍沿著天祚帝蹤跡而來,待到得雲中府,便得城內金兵前來稟告詳情。

 完顏斡魯聞言又驚又喜。

 喜得是天祚帝果然往這邊來了,且麾下不過三千人馬,距離自己不過一日路途。

 驚得是觀天祚帝行蹤,想必正要往南京道而去。南京道如今正是遼人的地盤,自己又依稀聞聽得蕭乾正於南京道內大舉征兵。

 若讓天祚帝同蕭乾匯合,其勢複振,隻恐大事必起反覆。

 雖則如此,完顏斡魯也不敢再度日夜兼程趕路。自己麾下雖然彪悍,卻也不得不小心行事,歷史上陰溝裡翻船的事情多了去了。畢竟對方平白無故地多了三千士卒,情形不明,自然是小心為上。

 前文已經說過,馬軍若要保持得七成戰力,每日間行軍大約在一百二十裡。當下完顏斡魯也隻敢命大軍每日間行進得一百五十裡,如此一來,只需數日便能追及得天祚帝,且大軍戰力無需太過折損。

 卻說耶律大石也是精細之人,原本便已經料得背後定當有金人追來,故此便早早於後方留得斥候。

 當下便有斥候將此等情形飛馬來報,天祚帝聞言大驚,正要催動耶律大石日夜兼程趕路。

 然則耶律大石早有計較在此,又豈肯如此冒險行事?

 後面的金人快,耶律大石便也快,後面的金人慢,耶律大石便也慢。

 兩波兵馬隻一前一後火速往南京道追逐而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