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三百一十三章 再入涿州
見得蕭後搖頭拒絕,王葉心中大笑。看來蕭後還不知道什麽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世上能同艱苦的人很多,然則能共富貴者卻極少。何以故?除了個人的性情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待到富貴之時,你手下有一批死忠,我手下也有一批擁躉,然則利益就那麽一點,一旦雙方手下為了那點利益起了爭執,為首的又能如何?
  若強行折損自己麾下利益,倒是能暫時維系一時。然則你可以折損一次,可以折損兩次,還能無限制的折損下去?如此一來,麾下人馬又豈會服你?
  若出面替麾下爭奪利益,便不可避免地同對方懟上,一旦對方也是如此,雙方必然齟齬漸深,到得最後,結局便是不能“共富貴”。
  解決的辦法也有,這裡先不說。
  如今南京道已失,雲中府未下,大軍客居於此,正是同艱苦之時,故此蕭後尚且能同耶律大石和平共處。
  一旦佔據得雲中府,又有得湖鹽利益在那裡,蕭後麾下一大幫勳貴,耶律大石麾下一大幫地方豪強,雙方都盯著那些利益,又當如何分配?自己再稍加挑撥,就不信蕭後同耶律大石鬥不起來。
  於自己而言,替遼國辛苦了如許之久,自也不願白費功夫。自當扶持耶律大石掌控遼國軍權之余,尚且扶持得蕭後掌控得遼國政權。
  也算是給自己立一個雙重保險,今後若是同雙方都不翻臉最好,萬一迫不得已同某一方鬧翻,尚且有另一方作為後手,不至於影響自己在遼國的利益。
  前文便已經說過,分而治之乃馭下之道。如今王葉客居遼國,同蕭後、耶律大石雖無上下之分,卻也不妨將此招化而用之。
  故此見得蕭後拒絕,王葉也不再開言相勸。
  正所謂久別勝新婚,自大軍出行之後,到得如今也有近月,二人分別許久,隻溫存一次又哪裡夠?
  又是一番胡天胡帝之後,王葉便要起身告辭。
  好不容易才重溫舊夢,蕭後自欲乘機定下下次見面時日。
  王葉自是以欲要前去宋國一番相對。
  蕭後聞言無語良久,雖心中不舍,卻也知男兒志在千裡,若拘於石榴裙下,隻恐必消其氣意,何況王郎此次前去正為替天祚帝之事。
  正是有心留人,無顏開口。蕭後也自無語,只見身子緊緊依靠在王葉懷中。
  兩人依偎良久,眼看著天色已中,王葉入得帳內也近兩個時辰。若是再行逗留於此,隻恐必引外人生疑。
  故此王葉也隻得輕輕將蕭後推開,翻身下得床來,便欲要著衣離去。
  蕭後見狀便也翻身下地,替王葉取過衣裳,細細服侍其穿戴起來。
  須臾著衣已畢,王葉便起身往外行來。
  此地人多眼雜,方才不得以才以謄抄佛經的借口私下相見。此事卻也不能拖延許久,故此蕭後心中雖十分不舍,卻也不得不起身將王葉送出。
  二人於寢帳內溫存款款,一旦到得前帳,卻又是尊卑有序,客套的很。隻蕭後眼角的春意,卻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住。
  好在帳中侍女多為黃花閨女,未曾經歷男女之事,雖見得蕭後隻轉眼間變光彩照人起來,卻也未曾多想。
  當下王葉出得帳來,便趕緊前往魔理沙營帳而去,分離許久,如今好不容易才回到大軍,自然要前去報到一番。
  卻說赫魯回得營來,此事便已經傳入魔理沙耳中。聽得情郎已回,魔理沙心中歡喜無比,想著情郎回營之後第一件事必定是前來與自己相見,唯恐情郎撲空,魔理沙便哪裡也不肯去,隻精心打扮一番後,便呆於營帳之中苦苦等候。
  這一等便是許久,直到得午時已過,才見得情郎前來相見。
  魔理沙心中雖有幾分幽怨,卻也不肯表現出來,雖同情郎歡笑不已,隻神色間到底也有幾分勉強之意。
  小綿羊又如何是大灰狼對手?見得魔理沙神色有異,王葉已知其心中存了何事。又見得魔理沙唯恐自己不喜,便隻將委屈藏於心中,不肯明言。
  王葉見狀自是心疼不已,當下便細細解釋了一番,隻言自己正有公事前去面見蕭後。為人之道,自是先公而後私。
  魔理沙也不疑有他,聽得王葉此言,心結頓去,當下又開始沒心沒肺地傻笑起來。
  安撫得蕭後同魔理沙之後,王葉隻於營中休憩得一晚,第二日一早,複領著韓德往蔚州而來。
  此去不過是通知童貫領人前去接應得天祚帝,無非是送個信而已,原本不用王葉親去。
  唯有此事關乎王葉大計,又有得趙良嗣在彼,但憂此事正有反覆。
  當日間王葉靠得一招驅狼吞虎之計,以護送天祚帝歸宋這個美差為誘餌,便誘惑得郭藥師出面,以詭辯贏得此局,這才使得童貫下定決心。
  如今郭藥師既然被指派了假扮天祚帝這件苦差事,自然不會再出面支持迎取天祚帝之事。
  少了郭藥師這個對手,又加之趙良嗣正為童貫依為謀主,若是趙良嗣一再進言,隻恐童貫耳軟改了主意。
  故此王葉不得不親自勞動一番,以防此事脫離自己掌控。
  以地理而論,應州西南便是蔚州,此地正同宋國交界。
  當年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獻於契丹,以換取一個“兒皇帝”之名。待到後來炎宋立國,前後數度北伐,欲要奪回燕雲之地。
  宋真宗年間,便有宋朝大將魏震收復得靈丘、飛狐等地,將蔚州三分之一的地盤收入宋國囊中。
  緊接著便是檀淵之盟,自此以後宋遼雙方再無征戰,邊界也就此固定了下來。
  如今蔚州之地,可謂宋遼兩國共管。
  自蔚州東去,入得紫荊關,便是易州,再東行數十裡便是涿州,正為童貫如今駐扎之地。
  當日耶律大石引得天祚帝東來,乃是自東勝州、雲中府、奉聖州而入居庸關,算是繞了一個半圓,行程千余裡。
  而王葉自應州入蔚州,經由紫荊關前往涿州,正如走直徑一般,隻得三百余裡便可。
  耶律大石舍近求遠,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則要將天祚帝這隻豬仔賣於宋人,更重要的便是要營造一個天祚帝逃入析津府的假象,如今蔚州為兩國共管,易州、涿州又已經為郭藥師所獻,歸了宋國。故此自不能經由這條路徑,隻得繞圈自居庸關而入。
  自金人興起,遼國大地已經鼎沸,然則王葉同韓德入得蔚州,卻陡然發覺此地一遍太平景象,端得安樂無比。
  正緣由此地乃宋遼共管,雖則金人佔據得雲中,屠盡得西京道,隻唯恐引起宋金開戰,便單單放過了此處。
  前文提及的東勝州乃三國交界之地,宋夏又互為死敵,這國的盜賊便是那國的英雄,那國的盜賊又是這國的英雄,乃至於宋、夏雙方都有暗中扶持盜賊之事,故此東勝州自是亂成了一鍋粥。
  然則蔚州卻不一樣。
  自檀淵之盟後,宋遼兩國便是兄弟之邦,兩國之間再無爭戰,若說要有不和諧的聲音,也無非是文官們爭風吃醋,打打嘴炮而已。
  且宋遼兩國共有盟約,正如後世的引渡條例一般,但凡越界為盜者,均當擒之以還。
  再加之兩國皇帝都嚴令底下武將不得擅開邊釁,雙方都盡力剿滅盜賊,故此此地治安良好。
  一路無話,過得數日,二人已經入得紫荊關,正式進入易州。
  到得此處,情形又為之一變, 盜賊漸漸多了起來。
  如今蕭乾正領大軍於境內剿匪,燕山山賊抵擋不住,有心投誠,然則蕭乾又不肯招撫。
  為求活命,便隻得潛入太行山山脈之中繼續為盜。
  然則童貫麾下此時隻得六千余人馬,眼看著蕭乾領大軍正要來攻,自顧尚且不暇,又哪有余力前來剿匪?
  故此易州、涿州等地已經變得東勝州一般,亂成了一鍋粥。
  王葉二人一路行來,沿途倒是遇見盜賊無數。
  一則裡面也有許多馬擴的人手在,自然不肯前來打王葉的主意;二則王葉有得文官這張附身符,盜賊們為盜也不過是為生活所迫,平日裡多以打劫富商旅客度日,不敢前來招惹有官身的士人,以免引起宋國朝廷發狠剿滅。
  見得易州、涿州盜賊四起,王葉不由得心中大喜。至少到時候遣人劫取耶律達魯之事自然了許多。
  此次名為將天祚帝獻於宋人,實則不肯與之。又豈止是天祚帝,即便耶律達魯王葉也不肯與宋人,實在是此人尚且有大用。
  待此次破得金人之後,王葉自當入得宋國聯宋攻夏。若得宋遼聯手,自然無需懼怕金人。然則聯盟事成之前卻是一段危險期,未得宋人為助,隻恐耶律大石無力抵擋金國。
  故此王葉便不得不效仿當年徐庶走馬薦諸葛,引得趙良嗣為耶律大石所用,此事且容後再表。
  卻說王葉二人隻一路行來,又過得數日,便已經入得涿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