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小農之一代天驕》第176章 天涯歌姬添香音
“掌櫃的,來來來,先來壺上好的茶,今天高興。”

 李際遇衝著王遠說道,身後的幾個差官都大馬跨步地座下。

 “李大人,真是想不到,真是想不到。”一個官差喝口茶說道,又用手抓起小點放到口中。

 “你還說,就你小子,害得老子輸了五十個銅錢。”另一個差官也跟著拿起一塊小點放在嘴裡。

 “你願意跟西城的官差打賭,與我何乾,哪個知道看門的小小差人,貪得這麽多銀兩,早知道這樣,我就到知府衙門當個小差。”差官說道。

 四周的食客聽得是抓貪官的事,都停下口中的餐食,個個都安靜地聽著。

 “幾位大人,辛苦了,可有消息,方便說來聽聽!”一個食客起身直言。

 “有你什麽事,一邊呆著去!還閑我的錢輸得少嗎?”輸錢的差官沒好語氣地說道。

 “幾位大人辛苦,這麽早就去抓貪官,擒惡吏,為百姓而奔走忙碌,今天的餐食都算小人代青州的百姓,謝謝各位大人,這些錢兩也當是大家的一點心意。”客官拿出一小袋銀兩放在桌上。

 李際遇看看客官,又看看錢兩,暗想,只要為百姓做點事,大家還是都念著好,心中不免激動,自己在青州內當差又官,不下十年,第一次有百姓給自己送錢兩。

 急忙起身說道:“謝謝客官,銀兩請您收回去,我們為百姓做點事,都是本份之事,辛苦也是職責所在,謝謝大家了。”

 “大人!”輸錢的差官低聲地說道,平日裡敲詐幾個錢財都難,今天主動送上門的還不要嗎?

 “吃飯。你輸得錢兩,我少不了你的,今天的加班的兄弟,每人加賞一貫,都記在我頭上。”李際遇低頭說道。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體恤。”四個官差齊聲說道。

 “吃飯!”

 李際遇看著四個眉開眼笑的官差,這幫小子黑老子的錢就這麽開心,不過今天自己也是開心,想不到抓幾個小小差人,就搜出那麽多的銀子,自己也沒有想到。

 輸錢的官差看著大家好奇地盯著自己,都等著聽抓貪官起錢財的大事,便開口說道:“今天這事讓人沒有想到,但是也真是順利。”

 “費話,那還不是咱們李大人指揮得好,換做是你,那幫混蛋早就跑了。”

 “那是,那是,絕對是李大人指揮有方,你們想想,就說這個看門的小差人,那個能想到這家夥會住在哪裡,你們猜猜看,猜猜看。”差官看著四周靜聽的大家說道。

 食客們都相互看看,有人說道:“一個小小差人,能在城外有個棲身之所就算不錯,混得好點,能在西城有個小住算是上好的地方。”

 “各位客官,你們說得不錯,我們也是這樣想得,害得我和西城的兄弟打賭,如果能在小差家中搜出一百五十兩,就算我輸了,賠給西城的兄弟五十文錢。”

 “看來不值一百五十兩,搜出多少錢?”客官們都好奇地聽著。

 “我們在西城,果真找到此人的住處,只是大門緊閉,已無人居住。”

 “後來呢?”

 差人喝口水,接著說道:“後來,我們翻牆而入,結果你們可想而知。”

 “怎麽樣,找到了多少錢財銀兩?”

 “銀兩倒是沒有找到,你們猜猜找到什麽?”

 “不會是欠條吧,聽說好多有錢人,都把錢借給別人,隻留下欠條為數。”一個食客答道。

 “不對,不對,再猜猜看。”

 “難道還是地契、人契不成。”

 “估計你們也猜不到,告訴你們是房契。”

 “西城的房契值不了幾個錢,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賣了也不值幾百兩。”

 “東城的房契。”

 “東城的房契!”客官們都驚呆了。

 青州城內分為四城,沿著城內四門而劃,因城內有東陽河穿城而過,東陽河以東為東城,實為城中城,也為內城,就是最早的東陽城。

 東陽城築城已久,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經成為一代名城,因為是燕國國都更是名勝一時,歷經變化,青州城人口激增,才有了現在的西城,南北城。

 民間流傳一句話,“寧要東城一處房,不要西城萬畝田。”可見東城的重要地位。

 “東城的房子,少說都在幾萬兩之上,更有甚者達到十幾萬,貴至幾十萬不等。”

 “你們想不到吧,一個小小差丁,居然有東城的房契,你們還想不到這房契的地點在哪裡!”

 “難不成在四街十坊。”

 東城之內又分為“十坊四街九重裡”,四街是東門街、丁桂街、文魁街、廟星街,東門大街最為出名,東門大街兩側的“思仁坊,思義坊、思智坊、思德坊、思賢坊”等十坊是城中首貴之地。

 “說對了,就在東門大街的思賢坊。”官差得意地說道。

 “思賢坊,那房子怕是不下幾十萬,這小小差丁怎麽可能有那裡的房子。”

 “官爺,快說說看,這麽好的房子,你們都搜出多少錢兩。”

 “多少錢,這個嗎?保密,你們自己想吧,反正我是輸了五十文錢。”官差不在理會眾人,顧著吃著早飯。

 “幾位官爺,你們做得此等大快人心的好事,我們做為一城百姓,無以言表,這些錢兩,就是我們的一點心意,請你們如何也要收下。”幾個客官都站起來行身施禮。

 “眾鄉親,都是份內之事,職責所在,真得謝謝大家。”

 “不行,今天官爺這麽辛苦,三更起,四更行,我們可都聽在耳中,記在心裡,今天碰上,我們一定也要表達下對官爺們的敬意。”

 李際遇見大家真心誠意,心裡也是頗為感動,看來只要為大家做點實事,百姓們都看著和記著,說道:“大家的心意,今天我李際遇就收下,我想用大家的銀兩,就在這“太合燒雞鋪”開個施粥的場所,大家說好不好。”

 “好,這樣好,也免得流民挨餓受苦。”

 “好,好!”

 唐天看著李際遇,想不到這個昔日裡貪財的家夥,今天能說出這翻話,真是讓人刮目相看。急忙說道:“各位鄉親,從今以後,這間燒雞鋪每天贈粥百份,算是對李大人的支持。”

 “好,好!掌櫃的,好樣的。”

 食客們紛紛捐贈錢兩,備於施粥之用,人群沸騰,好生熱鬧。

 ~~

 波光盡盡,河水潺潺。

 “唐天老弟,李大人,今天我們是該慶祝下。”

 洪俊端著陶瓷的小七巧酒杯,一飲而進,又朝著門外喊道:“掌櫃的,去把歌姬請過來。”

 唐天看著珍兒、玲兒、上官清兒,又看看李際遇和洪俊,這個洪俊真是有心之人,上次沒有讓大家聽歌賞音,今天又專程提起。

 “好好,今天就謝謝洪三少,這山外山的歌姬,那可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李際遇倒是沒有客氣,笑呵呵地說道。

 一女子推門而進,微身施禮,輕步無塵,手中器樂更是精致,未見玉口,卻彈得幾聲弦音,絲絲入耳,洞穿秋水……。

 幾指弦音,歌姬輕音柔水……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淒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這首詞唱得淒婉動聽,卻隱藏著悲感離別,這又是誰的故事?

 “唐天哥哥,好聽是好聽,怎麽有種離傷之意,柳蔭落下,人去匆匆人相送。”珍兒拖著小手看著窗外的柳樹說道。

 “是呀,我也有相同感覺,驛站梨花,寒食節至,遊子身遠,水落橋頭,看來主人是不是在等一個人呢?”玲兒看著歌姬說道。

 “曲終人散,淒淒美美,但也是柳樹輕風,月光溶溶,景色別有一番美致,大家也別想著離傷,這裡也有陽光湖水的美好生活,就像今天的正午。”洪俊說道。

 “這是周邦彥的《蘭陵王。 柳》。”上官清兒說道。

 唐天知道清兒才學可佳,自己對這個什麽周邦彥連聽沒有聽過,更別說什麽柳呀,楊的,自己能記住的,只有“夢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清兒姐姐,快說說,這個周邦什麽的,到底是怎麽回事,又有什麽故事。”珍兒不知是什麽意思,心想,這個什麽粥,應該是個有故事的人。

 “周邦彥!”玲兒看著珍兒說道,怎麽珍兒這麽搞笑,名字都記不清,還想著聽故事。

 上官清兒看看大家說道:“這個故事是個很有趣的事,實則是說周邦彥身居京城,離開時朋友相送,滿是別離之情,其實這裡面有個故事。”

 “哈哈,一定很好玩,什麽故事,快說來聽聽。”珍兒興奮地盯著上官清兒說道。

 上官清兒看著大家,心想,這個故事怕是真的不是很好聽。大宋小農之一代天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