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齊霸春秋》第73章 秋收來臨
  雖然小白很希望能繼續宅在王城裡,和管仲與鮑叔牙一起談天說地,縱論天下。但隨著秋日來臨,這個在農業社會裡雖重要的季節裡,小白身為一位要有所作為的君主,即便平時再怎麽懶政,在秋收之時也要忙起來。

  因此,當高傒前來宮中告知小白,現在秋收的時候快到了,國君您應該重視秋收工作了。現在應該派人去田野裡去巡視,看看哪個地方農具不足,需要補充。趁著秋收的時候未到,國家需要增加鑄造鐮刀等必要的農具,準備好拉谷草的車馬,調動人力物力,進行搶秋。

  《荀子·王製》裡說,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民以食為天,春耕秋收就是最重要的農事活動。小白也不得不和停下與管鮑的清淡,駕車出了王宮,去催促手下們向四方巡視,檢查各地對秋收的準備工作。

  其實小白在去年就經歷了一次秋收,不過那是在莒國觀看莒人秋收的場面。那時的小白只是作為客人在莒,又沒有自己的封地封田,用不著像其它貴族那樣去監督領地的農夫去幹活。但也讓小白對此時的秋收這項農事活動的安排有所了解,不至於兩眼一摸黑。而在今年,也輪到小白對自己的經驗進行檢驗,並督促齊國百姓進行秋收了。

  小白首先派人去青銅作坊裡命他們增鑄鐮刀,樣式務求簡潔,數量要求最多。青銅就是有這樣一項好處,他易熔易鑄,只要材料足夠,可以很容易大規模量產。有了風箱之後青銅熔煉的速度更快了,也就意味著小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青銅鐮刀。

  這也是直到戰國時期秦國還在大規模裝備青銅武器而非鐵製武器的原因。青銅價格高,製成的武器還易碎,並不比早期的塊煉法制作的武器強到哪兒去。

  但在古典盛行的戰國時代,一遇到戰事就要舉國動員,全民皆兵,青銅可以很快被鑄造,能提供大量製式武器。而鐵的價格雖較便宜,但要想製作成合格的武器,需要不斷鍛打冶煉,一柄合格的長劍幾乎要耗時一月,不太適宜大規模爆兵。

  由於春秋之時還在施行井田製,農夫們雖然擁有一點生產資料,但由於賦役沉重,他們還是要靠領主提供必要的種子和工具。此時小白趕在秋收之前大量地鑄造青銅鐮刀,也是為了能在收割黍粟時借給齊國的民眾,方便他們收割谷穗和谷草。

  當然,因為青銅材料本身就寶貴的因素,小白不可能每年都送給一個農民一把青銅鐮刀。所以只是借給農民使用,過了秋收,還要原封不動地將鐮刀收回府庫裡。

  若是農夫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農田農具,還要等到戰國時期廢除井田,開阡陌,按畝收稅。要做到這種程度必須讓生產力再進一步發展,鐵器大規模運用。那時的農夫大概就可以用鐵犁牛耕治田百畝了。

  想要達到這種程度的封建社會就必須用鐵製農具代替青銅等工具,就要發展冶鐵手工業。至於小白寄予厚望的冶鐵實驗,已經能用小爐子煉出鐵水來了。但成功率只能保持在十次裡能成功一半,一爐不足百斤。即便如此,由於鐵礦未經大規模開采,冶鐵用的還是作為顏料的赭石。現在剩余的鐵礦石不足以再擴大生產規模,加之煉鐵需要消耗更多的木炭,鐵的產量實在不上規模,今年的農事是指望不上了。

  為了表現出對農業的重視,小白和鮑叔牙管仲等人駕車出城門,到城外的田野裡去視察一下今歲的收成。此時由於秋收將近,

大人小孩都忙碌了起來。大人需要在家裡壓實園圃,修築成打谷場,等到秋收之後就在這兒將谷脫粒。小孩們也被要求去田裡嚇唬鳥雀,看好自己家的莊稼,防止鳥雀來偷吃谷粟。  小白的車馬出了城門先向南行,南方雖有淄水和天齊之水等水源,但因多山地丘陵,適宜耕作的農田不多。所以他們又轉向西方,去看看西方的收成。

  臨淄正好處在山坡丘陵向平原過渡的地段,水資源豐富。無論是東方的淄水濰水,還時西方澠水時水,還有北方的巨定澤都提供了豐沛的水源。這些因水流所衝積而形成的平原地區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都十分適宜農耕,也是供養齊國人民的沃土。

  此時,小白在車上看著道路旁的井田裡的禾谷長得十分整齊,已有早熟的禾谷泛黃。但只見谷草長得又高又長,所結的谷穗卻比狗尾巴草大不了多少。小白忍不住問身旁的侍從:

  “這一畝田能收獲多少糧食?”

  車下有人回答:“能收五六鬥。”

  小白哦了一聲,心裡卻在想,十升為鬥,十鬥為一石,一石一百二十市斤,五六鬥也就是六七十斤。此時由於耕作技術落後,種收的比例十分感人,種一收十乃至種一收五是常有的事。

  戰國時期的李悝在魏變法,那時一畝的產量是一石半左右。一石約合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說魏國畝產一百八十斤。

  但魏國的畝是以兩百步為長,一步寬的大畝,而齊國的田長只有百步,畝製只有魏國的一半,也就是產量每畝只有九十斤。

  就算齊國的氣候稍好於魏國,又多用上鐵器,精耕細作一番,每畝能收獲百斤就頂天了。這可是鐵農具開始大量使用的戰國初期時的收成了,而在此時,好田裡收個五六鬥好像也不算少。

  所以那時的孟子提出理想的社會是“一夫五口而治百畝田”,君主又實行仁政,輕徭薄賦,“不違農時,谷不可勝時也”,那就能達到小康標準了。

  不過農人要徭役,不可能隨時打理農田。由於土地需要休耕,否則耕地的肥力會不足;又要種植桑麻,作為農事的補充。所以那時一年能種五十畝粟就不錯了。

  收獲了粟米,再交上十畝地的十一稅,還能留下三千斤粟米當口糧,五口之家的日子就還能過得不錯,大概就可以隔上個月吃上次肉了。

  但既然是理想,那就說明當時沒有那麽多田地,也沒有輕徭薄賦的統治者。現實中還是一夫不耕,全家都要挨餓,一女不織,全家就沒有衣服穿。

  所以在農閑之時征發勞役,役使民力不違農時也成為一個國君仁政的重要標準。農業時代大規模的戰爭幾乎都在秋收之後進行,為的就是秋收之後能有充足的糧食和勞動力去發動戰爭。

  現在北方主流的農作物就是粟和黍。稻米主要種植於南方,麥子不脫皮磨粉時口感不佳,主要用於救荒。粟和黍據說是被小白的先祖神農氏所首先馴化種植的。神農氏是早期的一個部落首領,中國南北方都有關於他的傳說,也被叫做炎帝,也有人稱他為後稷。

  粟是種淺根作物,比起稻麥來它雖然產量低,但它耐旱耐瘠薄,也不用深耕。在中國古代農業的發源地之一的黃土高原上,疏松的黃土十分適宜人們種植黍粟。黍粟不需要像麥稻那樣經常打理,只要經過播種、間苗就可以等待收獲了。

  粟米本身有層薄薄的殼,但很容易就能脫下來,粱米的口感要比麥子要好。粟又十分耐貯,只要合理貯存,可以保持十幾年不壞,谷草又是牛馬等大牲口的飼料。

  在沒有大規模興修水利設施的春秋時代之前,農業一直要靠天吃飯。氣候的變化,雨水的好壞,蟲害的多少一直影響著莊稼的收成。所以早期的人們需要大量貯存糧食,用以防備災荒。黍粟能耐乾旱貧瘠,粟米又耐貯存的特性使它脫穎而出,在農業社會早期一直是北方的主要農作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