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齊霸春秋》第25章 家無糧草
  家裡一下多了十乘車馬,小白家的馬廄居然不夠用了!

  起初,於輪發現家裡一口氣多出了這麽多車馬,歡喜的嘴都咧到耳朵後面去了。

  可不一會兒,他就連蹦帶跳的跑來找小白,一進屋門,他就大喊:

  “公子!你快來看看吧!咱家房子不夠用啦!”

  哈?小白聞言一愣?馬上想到的是:

  我住在五十畝大小的房子裡,你居然告訴我房子不夠?

  旋即,他又想了想,失笑起來。自己以為的畝是後世的畝,這兒的畝只能算作十分之一畝。五十畝地也不過後世的五畝呢?

  可還是不對呀?小白再一想,小白自己加鮑叔牙還有一乾親隨,也不過二十幾個人。

  莊園裡的隨從仆役都是莒國國內征發的奴隸和徭役,都是自帶乾糧前來服役的。這幾天又沒其他的隨從回來,什麽時候住不下啦?

  小白一頭迷糊地被於輪拉到房子後面,一看這狀況才反應過來,還真是裝不下!

  小白家裡本就養著二十匹馬,十二頭牛,平日裡用來拉戰車,運輸商貨。

  這三十多頭大牲口本身就佔地不少,每日所需的糧秣芻稿,吃得比人都多。

  現在一口氣又加了四十匹馬,可不是把馬廄都擠滿了嘛!擠滿了也住不下多一信的馬匹呀!就算能住下,每天照顧馬匹的人都照顧不來了!

  小白從齊國跑來莒國後,莒君待小白談不上熱情,但也沒冷落小白。莒君特賜小白一座莊園,幾十號奴仆前來莊園裡聽用。這座莊園就成為小白的安身之所。

  在過去,小白的收入主要依靠鮑叔牙在外面主持。靠販運齊莒之所欠缺之貨物作為財物補充。

  齊國的綺繡聞名天下,就把齊國的絲綢綺繡販至莒,一來就能獲倍利。

  莒國多產漆、羽毛、木器,將此販至臨淄,往來約得三倍利。

  這也是小白能過得很舒服,還有余財交往諸多齊國、莒國貴族的原因。總之一句話,小白雖然時刻缺錢,但小白並不差錢。

  但這十乘車馬一來,還真讓小白犯愁了。多出了十乘車馬,小白並不打算賣掉,有了這十乘車馬,剛好方便小白回齊。

  好在前些天小白造馬車時還有多余的木料板材。幾個會做木工的當奴仆主力,其它人當輔工,用木料板材靠著牆邊,架起一排木屋當馬廄。再用稿草和上泥當頂篷。架上幾塊板瓦,忙活了兩天,總算把馬廄建好,將馬匹安頓下了。

  剛安頓好沒兩天,管理家裡糧食的粟山又急急來報,家裡的糧秣不夠啦!

  小白這下可火大啦!人以食為天!沒糧食了怎麽辦?喝西北風呀?因此用手指向著粟山罵道:

  “沒了糧,你怎麽不早點說?不對呀!現在才月中,不該此時無糧呀!”

  往常小白莊園裡都甴莒國國庫按季耒派發舂好時的粱米,以往從來沒短少過,怎麽這會兒就短缺了呢?

  粟山也委曲呀!他也不知道為什麽粱米會下得那麽快,就是有耗子幫著吃也能呀!何況他還檢查過了,沒有老鼠洞。一個也沒有!

  往年冬天也沒有這種情況呀!還是庖子名叫廚的站出來說話了:

  “公子,以前我們家裡隻吃早晚兩餐,佐以時蔬、水果、肉干、羹湯,粟米雖吃,但吃得較少。

  但今冬您要服喪,大家都要相陪,不沾葷醒,您又吩咐大家可以一日三餐。

  這三餐只能光吃粟米了,要不是用菽代替了一部分,

只怕上月就斷頓了。”  哦,小白明白了,這是因為油水吃得少了,人的胃口勢必會變大。但不到春天莒君並不會再派人送粱米來,看來隻好再去找莒伯禮想想辦法。

  小白請鮑叔牙去一趟莒伯禮家,向莒伯禮借些米糧來,順便再加些芻稿。家裡多出了四十匹馬也要準備好馬料才行。

  雖然莒伯禮去年帶著他手下的領民們跑去煮鹽了,但那畢竟是在農閑時分居多。田裡的粟和菽都種下了。秋天回來的及時,他的領民應不缺糧給他繳賦。

  今年因為小白發明出了豆腐,一下子使不值錢的菽價值猛增一倍,雖然後來又降下去了不少,但這就為多種了菽的莒伯禮有了個發財的機會。所以,莒伯禮今年過得還不錯。

  其實,到了他這樣的大貴族,在吃喝一事上花錢再多也不過小事一莊。估計他家至少存著夠他全家吃三年的粟米。

  存糧是這頭貴族們的基本操作。史書上經常見某座城池被圍個一年半載,也能支撐,直到易子而食都未被攻克。之所以能支撐,是因為這年代都有存糧備荒的習慣。

  所以屯積糧食是歷朝歷代都願乾的事,誰讓古代糧食才是最大的硬通貨呢?

  一旦戰爭開始,或是饑荒爆發,在圍城的時候有一甕糧食和一塊黃金, 二選一你怎麽選擇?小白是因為在莒國沒有田地,如果有的話他早種滿冬小麥了。

  果然,下午的時候鮑叔牙回來了,帶回來五車粟、五車芻稿。也沒提錢的事,很大方地送給小白了。

  不過帶回來粟米沒脫殼,需要用舂臼來脫掉包在外面的那層皮。臼是有凹陷的石頭,舂是個大頭木杆兒。脫下皮來的米就是粱。被脫下的米糠叫做秣。糧秣就是指米和米糠。

  粱米就是脫去殼的谷子了,也就是北方種植的小米和黍子。小米粒小,現在一般用來滾小米粥。黍子粒大,較黏,口感較差,用來做糕,蒸糕、煮糕都有。

  而芻稿其實就是糧食作物的秸杆。此時北方的多粟黍,叫做谷草。南方多稻,叫稻草。

  將芻稿切碎伴上豆秸和秣就是一般的粗飼料。用於喂養牛馬這種大牲口。如果是戰馬,或是明天要用馬車,一般還要在晚上加點精料。

  中原地區的馬種此時經過人工的馴養其實要比草原上的蒙古馬要更高大。因為此時有大片荒野可供飼養馬匹,供他們繁衍和擴大種群。還因此出了成語,叫“風馬牛不相及”。其實本意就是發情的牛馬不會找對方的意思。

  而人工的選擇和精致的飼養使得馬匹發育的更好,更溫順,體型也較大。都說“馬無夜草不肥”,要想照顧好驕貴的馬兒,不比照顧小孩容易。

  有這五車芻稿,總算可以支撐家裡這幾十匹馬過一陣子了。小白也不打算讓這些車馬都呆在家裡。

  因為眼看就是春天,也該為未來做個打算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