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使得M甸在南下擴張並融合孟人時,遇到比泰人更多的挑戰。
控制“他彼河平原”,也就是素叻地區所獲取的地緣優勢,其實比想象中還要大。
比勞山脈在這個位置已然勢衰,他彼平原西側與印度洋之間,並沒有高大山脈阻隔,其源頭處,距離安達曼海的直線距離,僅有10公裡。
這使得,控制了素叻平原的泰人,很容易就能夠向西,獲得印度洋出海口,並使之成為唯一一個能夠,地跨兩洋的亞洲大陸國家。
在泰人獲得的印度洋海峽線中,不僅包括普吉山與鑾山之間部分,還包括普吉山西麓的岸線。
在這段長約,700公裡的印度洋海岸線中,最為後世人所知的當屬普吉山南端,在印度洋中的那個突出部——普吉島了。
當然,這本身與其印度洋的位置並沒有關系,而是與緯度有關。
在他彼平原以東的T國灣一側,同樣低緯度的蘇梅島,也是體驗熱帶海島風情的目的地。
只是相比之下,T國在印度洋一側的海島數量,要更多罷了,除普吉島之外,還有瑤諾島、帝王島等很多選擇。
可以說,如果比勞山脈再往南延伸一些,能夠與馬來半島的大漢山脈對接,而不是在中間拉開一個空當的話,不僅會讓後世的泰國損失不少綠色經濟,更有可能,
大大壓縮“克拉地峽”計劃的想象空間,如果不完全歸屬一個國家的話。
事實上,以他彼河平原為依托,泰人還進一步向南壓縮了馬來人的空間。
如果一定要為中南半島,與馬來半島找一條地理分割線的話,鑾山其實比克拉地峽更為合適。
鑾山不僅與普吉山-比勞山脈之間,拉開了一個他彼河平原這個空檔,與大漢山脈之間也是如此。
這片位於鑾山東麓的沿海平原,行政上包含有後世泰南的洛坤、帕他侖兩府,以及宋卡府的北部。
區域內最引人注目的地標,是身處帕他侖、宋卡交界處的大湖——鑾湖,整個平原地帶中南部的河流,
基本都是先匯入此湖,以及它的附屬湖泊“宋卡湖”,然後再注入曼谷灣的。
為此,我們也可以將鑾山以東的這個地理單元,標定為“鑾湖平原”,雖然平原北部洛坤境內的河流,實際都是獨流入海的。
在M六甲海峽,成為東西方海上交通的主航路之前,亞洲東部與西方之間的海上貿易往來,
多是經由克拉地峽以南至大漢山脈之間,以鑾山為中心的這兩條平原帶之間來進行的。
從印度洋方向而來的商人,會盡量沿河深入內陸,然後在河流分水嶺附近登陸,再將貨物通過陸路,
轉運到太平洋流域河流上的船隻,以“海-陸-海”形式打通物流通道。
基於鑾山在其中起到的核心作用,我們可將這條貿易通道稱之為“鑾山通道”。
最先發現這一商機的是來自南印度的商人。
隨著貿易規模的擴大,印度人也在這個鑾山通道,建立了一系列貿易城邦,並為之帶入了以印度J、佛教X仰,為表現形式的印度文化。
進入中世紀後,隨著東南亞本土勢力的崛起,印度文化雖然在中南半島,及南洋群島仍然具有很深的影響,但卻逐漸退出了地緣Z治舞台。
基於鑾山通道的海洋經濟屬性,在海洋經濟中有先發優勢的東南亞M族,將最有機會從印度人手中,奪取通道的控制權。
在東南亞諸政權中,做到這一點的是來自蘇門答臘的三佛齊。
位於通道居中位置的“洛坤”地區,
曾經是這個海上貿易強國重要的貿易中心。後世這座城市最古老、最重要的歷史遺產,就是三佛齊時代,留存下來的佛塔(約公元8世紀)。
13世紀,隨著三佛齊帝國的衰弱,以及素可泰王國的崛起,馬來人逐漸喪失了,
在這個樞紐地區的控制權,南下的泰人成為了洛坤,以及鑾山通道的控制者。
至於中南半島的另一個競爭者,則還在為融合,下M甸及德林達依海岸的孟人而努力著。
耐人尋味的是,雖然三佛齊是佛教的傳播者,泰人的最終X仰也是佛教,不過,兩者之間的選擇,卻仍然有很大區別。
三佛齊所傳播的是大乘佛教J義,而泰人和中南半島大部分M族所接受的,卻是“上座部佛教”,即小乘佛教。
同樣,選擇小乘佛教的錫蘭,同時遭受過三佛齊入侵,是T國佛教的重要傳入地。
這背後所蘊含的地緣Z治意義,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另外,安南北部的佛教徒,所X仰的也是與中南半島其它M族不同的的大乘佛教,與天朝相同。
這一選擇,同樣與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
總的來說,擁有海、陸兩條滲透路線,並且內部更容易整合為一體的中南半島M族,最終在控制“鑾山通道”的問題上,更具優勢。
14世紀中葉崛起的T國第二王朝(大城王朝),不僅將泰人Z治中心南遷到湄南河三角州,
也隨之加強了對他彼、鑾湖兩大平原帶的控制,並試圖進一步向M六甲方向擴張。
不過,稍早一點,來自爪哇的“滿者伯夷帝國”已經崛起。
這個馬來-印度J國家,不僅征服了大漢山脈周邊的馬來人城邦,更幾乎統一了所有進入文明序列的“馬來世界”。
中南半島與馬來地區的地緣Z治分割線,大體也正是在大城王朝與滿者伯夷帝國時期形成的。
當然,後世的T國控制線,實際還要再向南一些,而馬來世界的地緣結構,包括Z治結構,也與滿者伯夷時代有所變化。
由於湄南河平原,在滲透馬來半島的問題上,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中南半島M族,
能否在對抗馬來勢力北上的問題上佔據優勢,取決於湄南河平原,
是否能夠整合為一個強大國家,而不是僅為某個帝國的邊緣地區。
暹-羅兩地,統一為泰人國家之前,湄南河下遊地區,屬於高棉人與孟人勢力相爭的緩衝之地,戰略上比較難做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