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移民全球》第769章:神賜之地(42)
1838年-1848年期間,法國和英國為了干涉阿根廷內政,又先後兩次封鎖布宜諾斯艾利斯。

 這意味著,巴拉圭同樣有機會,從歐洲列強那裡獲得支援。

 前題是這是一筆生意,殖強們如果覺得不上算是不會出手的。

 由於巴西和阿根廷兩個地區大國,同時站在了巴拉圭的對立面,英米等國,

 派出軍隊直接參戰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幫助巴拉圭人的風險過大。

 巴拉圭人所能夠期望的,最多是花錢購買戰略物資。

 只是先且不說,巴拉圭有沒有足夠的外交技巧來做這項工作,單從地理角度說,巴拉圭人想要獲取外部支撐,就存在很大的困難。

 如果,不能控制巴拉圭河至拉普拉塔河口的“河海通道”。

 問題在於,巴拉圭是一個地理封閉的內陸國,雖然憑借和平時期對航道的利用,發展了一定的水上力量,但整體實力並不強。

 在戰爭開啟之後,試圖進佔拉普拉塔河口的巴拉圭艦隊,很快就在三國聯合艦隊的攻擊下全軍覆沒。

 沒有以色列那樣的背景和地理位置,巴拉圭人貿然開啟的戰爭,在一開始就注定是一場悲劇。

 當然,也不能說巴拉圭的軍事獨裁者,沒有一點戰略上的規劃。

 之所以敢於以一敵三硬上,一是出於對自身軍事實力的自信。

 作為一架打造了半個世紀的戰爭機器,主動發起攻擊的巴拉圭人,擁有非常高效的動員能力。

 憑借已有的軍力,巴拉圭有信心利用閃電戰,在巴西、阿根廷兩國的戰爭動員完成之前,給予對手以沉重的打擊。

 二是巴西和阿根廷兩國,內部的結構也並非完全穩定,尤其兩國與巴拉圭接壤的部分省份,一直有D立的想法。

 巴拉圭寄希望於在自己的帶動下,能夠隨之D立。

 然而在博弈中,將勝利的希望,寄托於對手的低效及內鬥,本身就是一場賭博。

 很不幸,巴拉圭人所期待的變化都沒有出現。

 盡管巴拉圭軍隊的確在戰爭初期,對三國同盟造成了很大打擊,取得了一些戰役的勝利,

 但在沒有外部支援的情況下,巴拉圭有限的人力和國力,還是6年之後消耗殆盡。

 事實上,以雙方的力量對比來說,戰爭時間延綿那麽長,本身就已經意味著,巴拉圭沒有任何勝算。

 一場毫無勝算的不對稱戰爭,其過程如何並不是我們所關注的。

 巴拉圭的人口,從戰前的53萬,銳減為22萬,僅包括2萬余成年男子,就已經足夠說明戰爭的殘酷性。

 小國並非沒有可能通過戰爭改變自己的命運。

 要想做到這點,大體有三條道路。

 第一種最為古典。即通過體制建設,激發出超常的軍事效率,完成對周邊大國的逆襲。

 歷史上,從人口到經濟上,都處於絕對弱勢的遊牧民族,能夠入侵周邊文明成功者,基本都是遵循這樣的路徑。

 其通過遊牧生活不斷強化的軍事能力,使之天然擁有更高的軍事效率。

 然而必須注意的,能做到這點必須有其它條件相輔,比如你自身要先完成區域力量整合,比如準備入侵的國家正處在衰弱期。

 有鑒於逆襲的難度過大,歷史上,真正能夠成功入主中原的遊牧M族其實只是少數。

 多數歷史時期,無法形成合力的遊牧者們,最多只能偶爾去那些,富庶的農耕之地打打草谷。

 總得來說,巴拉圭還是想遵循這樣一條古典路徑,完成它的晉升之路。

 不幸的是,巴拉圭的軍事獨裁者,過於迷信了自己的軍事實力,而忽視了地緣Z治上的合縱連橫。

 要知道,即使是歷史上,曾經如日中天的蒙古人,在攻滅金王朝(蒙古各族曾經的宗主)時,也知道與南宋結盟。

 同時挑戰巴西、阿根廷兩個地區大國的做法,只能用一句英語來形容:nozuonodie。

 小國逆襲的第二種做法,是敏銳的抓住新技術革命的窗口,憑借暫時性的技術代差上位。

 在這個問題上,通過“明治維新”迅速完成工業化,並對老大帝國的中央之國發動“甲午戰爭”、“侵華戰爭”的倭國,是後世國人最熟悉的案例。

 由於越是大國,在面臨新技術革命時,舊有的內部利益越難平衡,小國往往具備“船小好調頭”的優勢,獲得先發優勢。

 只不過,要想將之轉化為地緣優勢,就必須在先發之後,完成在地緣Z治上的突破,否則,時間終將會拉平技術上的代差。

 到那個時間,決定彼此身位的將依然是人口、資源等硬指標。

 這一點,相信未能抓住歷史機遇,在21世紀不得不焦慮於天朝崛起的米倭歐幾國,最深有體會。不幸的是,巴拉圭並沒有這樣的歷史機遇。

 在南美各國D立之初,多數國家,尤其是大國,都面臨一個內部整合工作。

 比如,阿根廷的S都布宜諾斯艾利期,並非一直是阿根廷的天然代表。

 這個富庶的前“拉普拉塔總督區”Z治中心,在D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不願意帶著周邊那些,

 經濟落後省份一起發展,甚至一度脫離阿根廷,建立過“布宜諾斯艾利斯國”(1853至1860年)。

 相比之下, 在殖民時間就已經完成地緣融合、國族認同的巴拉圭,進入狀態就容易得多了。

 這使得巴拉圭能夠在工業化效率上,領先周邊國家一步,並在阿根廷內部一地雞毛時,試圖入侵阿根廷、吞並烏拉圭。

 然而,從本質上來說,烏拉圭的這種先發,並不具備代差優勢。

 無論是巴拉圭還是巴西、阿根廷都沒有完成自我造血能力。

 這一短板,在戰爭中顯露無疑。

 雖然“巴拉圭戰爭”被視為是工業革命後,軍事工業成果的第一次集中展現。

 他們在戰爭中使用了諸如:偵察熱氣球、加特機槍、電報等現代化武器,但參戰各國的裝備,幾乎都是從歐美進口。

 巴拉圭海軍迅速失去戰鬥力,很大程度便是因為自身不具備修理能力,同時無法將受傷的軍艦,送出去修理。移民全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