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無數來自北方的征服者,都沒有能夠征服泰米爾地區,這是為什麽呢?
南印度的歷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基本是一片空白。
比如,後世提到印度電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位於孟買的“寶萊塢”,並認為,這就是印度電影的全部。
這些電影,給國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裡面不僅主角膚白貌美,一眾配角和群演,也大都帶有較明顯的高加索人種特征。
由此,也經常會有人和現實中見到的印度人相比,覺得電影的欺騙性實在太大。
甚至認為,那些拍印度電影的演員,都屬於高種姓。
其實,這中間更多,只是個地緣背景的因素,因為寶萊塢所處的位置,是在北印度,所能代表的,只是北印度電影。
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北印度的Z族特征,相對會更接近歐洲人的感覺。
從語言的角度來說,寶萊塢電影,又可稱之為“印地語電影”。
通行於北印度的“印地語”,在印度的地位,大體相當於普通話。
然而卻並不能認為,北印度各地的語言,都屬於目前定義的“印地語”。
象孟買所屬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在語言上,就屬於與“印地語”不同,但同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的馬拉蒂語。
所謂“印度語族”,通俗點講,就是“印度-雅利安語”。
只不過,基於各地的地緣特點,在南亞北部分化出了不同的語言。
在後世全印度,僅中央和地方規定的法定語言,就多達20多種,包括英語。
許多語言之間的差別並不大。
比如通行於印度西北部,在B基斯坦被定位為國語的“烏爾都語”,與印度的國語“印第語”,其實是一種語言。
前者因為宗J和地緣位置原因,吸收了更多來自阿拉伯語、波斯語、突厥語的詞匯,並且用阿拉伯字母拚寫。
後者則更希望保持印度特色,還在采取梵文字母拚寫,梵文就是古“印度雅利安語”。
這一幕,在後世世界很多地區,都在上演,比如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地亞語。
如果天朝不是采用表意文字,而也使用拚音文字的話,現在內部的語言類型,應該不會比印度少。
就印度內部的語言分類而言,有一個規律可循:
在北印度,但凡靠近邊境或者海洋的邦,比如西孟加拉邦、古吉拉特邦、旁遮普邦等,
因受外部影響較大,都分化出了D立的語言。
而以恆河平原為核心的北印度內陸邦,則都屬於以“印地語”為母語的地區,有4億多以印地語,為母語的使用者。
搞清這些語言彼此間的差異,對普通人來說意義也不大。
大家要知道,印度可按語言類型分為,北部的“印度語族”區。
以及,南部的“達羅毗荼語系”區就行了。
地緣上的南印度,即是指,德乾高原及其周邊沿海平原帶的,達羅毗荼語覆蓋區。
顯然,德乾高原是這些印度原住民,得以不被徹底同化的天然屏障。
不過,這並不代表,達羅毗荼人是一個高地M族。
真正幫助達羅毗荼人,保持種群優勢的的,依然是那些沿海低地,及切割高原的谷地,而不是德乾高原本身。
從地形圖上可以看出,德乾高原周邊,大片平原帶出現在,東、南兩個方向。
這與德乾高原,西高東低的地勢有關,這樣的地勢,使得高原東南沿海地區,
能夠得到大部分的高原之水,以及順水而下的泥沙。
這片印度南部最大的平原帶,
依地緣特點,可分割為安得拉平原,及泰米爾納德平原兩塊。兩大板塊之間的分割點,也是高原與海洋最接近的點。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得後世,泰米爾納德邦的主體M族“泰米爾人”,以及“安得拉邦”主體M族,
泰盧固人所使用的M族語言,即泰米爾語、泰盧固語,成為了最主要的達羅毗荼語。
兩大語言的使用人口數,不分伯仲。
在達羅毗荼語族2億出頭的使用人口中,合計佔比高達75%左右。
相比之下,印地語人口在北印度的相對優勢,就要明顯的多,其它語種都只有千萬級的使用量。
上述語言結構特點,也反映在了後世印度,最顯性的文化代表——電影上。
北印度印地語一家獨大的情況,使得寶萊塢成為了唯一的電影中心。
而基於南印度泰米爾語、泰盧固語,雙強並立的特點,南印度的電影中心,也有兩個:
一個,是位於安得拉邦首府, 海德拉巴的“托萊塢”,以及泰米爾納德邦首府,欽奈的“考萊塢”。
另外,還有兩個市場份額較小的,用其它達羅毗荼語的“莫萊塢”和“桑達塢”。
前者位於喀拉拉邦;後者,則位於第四個南印度邦“卡納塔克邦”首府,印度著名的軟件基地——班加羅爾。
順便說下,這些看起來,山寨味濃濃的帶“塢”別稱,的確是從米國的好萊塢,變化而來的。
其實,國人對南印度電影,也並不陌生,只是不一定知道罷了。
比如,後世有部印度大片《巴霍巴利王》,這部神片,就產自泰盧固電影的基地“托萊塢”。
另外,非常紅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南部的考萊塢也有同版權的作品,到國內被翻譯成《三傻大鬧寶萊塢2》了。
其實,南北印度拿同一版權D立拍攝,供應各自的受眾,是非常常見的事。
這也是為什麽,後世國人看到的很多印度電影,會在名稱裡,畫蛇添足般的加上“寶萊塢”一樣,如《寶萊塢機器人之戀》。
透過分析印度電影分布結構,相信大家對印度的南北差異,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當然,這並不代表這些差異,就一定會導致印渡的F裂。
在綠教入侵北印度之後,南印度儼然成為了,印度J和印度文化的守衛者,並由此拉平了,與北印度地區的心理差距。
類似的情況,在天朝也存在,數次北方入侵,所導致的衣冠南渡,使得長江以南,
包括嶺南地區,對華夏傳統文化的信仰程度,甚至可能高於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