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南半球的其它地方,你們還能想辦法避開“咆哮西風帶”核心區的影響,
那麽,在完全處於這一區間的德雷克海峽,船隻就避無可避了。
包括最開始被命名為“風暴角”的“好望角”,實際也只在南緯35度附近。
即使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船只在經行德雷克海峽時,船員們同樣要做足準備。
相比之下,麥哲倫海峽雖然也處於這一區間,但由於大部分的航程,有兩岸的陸地阻滯海風和浪湧,情況則要好的多。
現在,將麥哲倫海峽甩在身後的金鹿號,還顧不上去考慮德雷克海峽的海況,對於將來英國的海洋戰略,有著何種影響。
進入太平洋意味著,為西班牙貢獻核心財富的秘魯,就將呈現在海盜船長德雷克的面前。
雖然今時不同往日,面對西班牙的苦心經營,金鹿號並無可能在秘魯,取得“皮薩羅式的勝利”,
但襲擊那些不設防的西班牙船隻,實在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
一路向北攻擊前進的金鹿號,沿途收獲頗豐。
德雷克最著名的一次劫掠,當屬西班牙寶船“卡卡弗戈號”(Cacafuego)。
1577年,德雷克海盜船隊再次出擊,而他此次出航,得到了伊麗莎白女王的資助。
由於英國私掠船在加勒比海猖獗一時,西班牙大大加強了該地區的海軍力量。
德雷克於是避實擊虛,率領船隊繞過麥哲倫海峽,來到南美洲的太平洋一側尋找目標。
德雷克很快得到情報,西班牙一艘滿載金銀財寶的運輸船卡卡弗戈號,正從秘魯駛向巴拿馬城。
德雷克於是在巴拿馬外海設伏,於1579年3月3日,將遠道而來的卡卡弗戈號候個正著。
經過短暫的炮戰以後,卡卡弗戈號投降,德雷克擄獲黃金80磅,白銀20噸,銀幣13箱,以及數箱珍珠寶石。
德雷克和手下花了整整四天,才把所有的戰利品裝上船。
德雷克打劫卡卡弗戈號得手以後繼續西行,利用繳獲的西班牙海圖,穿過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年多以後才回到英國,
成為第一個環繞地球航行的英國人。
1580年9月26日,德雷克船隊滿載財寶駛進普利茅斯港,受到隆重歡迎。
伊麗莎白女王登上德雷克的旗艦“金牝號”,在甲板上授予德雷克騎士爵位,並任命他為普利茅斯市長。
伊麗莎白女王對德雷克的表彰理所應當,因為她在德雷克身上每1英鎊的投資,獲得了47英鎊的回報。
那麽,在美洲西海峽如入無人之境的金鹿號,就沒有遇到一點挑戰嗎?當然是有的。
出現在美洲西海岸金鹿號,除了打劫西班牙船隻以外,甚至還襲擊了利馬的港口。
從戰略角度看,這種做法示威的成分更多。
就像1938年的我國空軍,派遣兩架飛機前往倭國本土,投下100多萬份傳單一樣。
然而,無論是攻擊港口,還是搶劫西班牙寶船,都無法改變金鹿號孤軍深入的窘境。
在船隻滿載搶劫得來的財富之後,德雷克接下來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將是如何安全回到英國。
返回麥哲倫海峽,看起來是最不可能的選擇。
即使西班牙人還沒有在麥哲倫海峽設防,金鹿號這一路的劫掠行為,也早已讓身後,被他驚嚇到的西班牙殖民地,進入了一級戒備狀態。
登陸巴拿馬,在穿越地峽後,劫持一艘西班牙船隻返回英國,也是一種選擇。
問題是,這樣做的話,德雷克又得把搶劫來的財富,再次埋到巴拿馬,並且是以後未必再有機會,探訪的太平洋海岸。
對於海盜們來說,他們寧願選擇原路返回,殺出一條血路。
最後一條可行的線路,就是沿著當年,麥哲倫指明的方向橫穿太平洋,然後走葡萄牙人打通的東方航線,繞過好望角回到英國。
問題在於,英國人可以想到,西班牙人同樣可以想到。
為了徹底擺脫西班牙人的追擊,德雷克在經行巴拿馬之後,並沒有當即選擇西行,而是繼續向北進入墨西哥以西海域。
在巴拿馬以北,最有價值的港口,應該是新西班牙總督所在的“墨西哥城”以南,約300余公裡的“阿卡普爾科港”。
往返於太平洋東西兩端的“西班牙大帆船”,將通過這個太平洋港口,收轉來自亞洲和新墨西哥城的商品。
說起來,阿卡普爾科港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地位,還與我國有關。
我們知道,當年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在地理和地緣Z治上,最起碼有三個貢獻:一是驗證了地球是圓的。
二是發現連接太平洋、大西洋的“麥哲倫海峽”。
三是幫助西班牙得到了F律賓。
麥哲倫本人, 則在登陸F律賓中部的米沙鄢群島時,因參與當地部族衝突而殞命。
這位海盜兼殖民者,當時之所以要卷進衝突,是為了說服,接待他的土著首領皈依TZ教,以為西班牙的下一步殖民打下基礎。
然而,從後來的歷史進程看,麥哲倫的這種犧牲,並沒有什麽意義,因為直到44年後的1565年,西班牙人才重新回到他當日,用生命傳J的“宿霧島”。
在21世紀,宿霧為F律賓第二大城市,位於米沙鄢群島中部,並開始對菲律賓進行殖民。
公元1570年,西班牙人登陸F律賓S都M尼拉,將這個原為綠教商人據點的港口,變身成為了西班牙在F律賓的經濟、貿易中心。
西班牙在F律賓的這一系列動作,與它急於打開我國市場有關。
在登陸馬尼拉之前,我朝正經歷一場,關於海洋政策調整的重大變革,後世稱“隆慶開關”。
從源頭上說,朝庭的這種做法,並非為了對接,來自“西洋”的貿易請求,而是為了緩解,來自“東洋”的壓力。
由於長期堅持“海禁政策”,我國東南沿海的走私商們,不得不與渴求天朝商品的,倭國地方諸侯聯合,形成了長期為患我國沿海的“倭寇之亂”。
其實所謂的倭亂,我朝的士紳官員們心知肚明,發起之人全部是沿海的士紳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