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80年9月26日,金鹿號帶著滿船的財寶,以及56名船員回到了普利茅茨港,僅繳納給王室的部分,就抵得上王室一年的收入,也因此獲得了爵位。
此時,距離德雷克啟航之日,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年時間,啟航日為1577年12月13日。
應該說,從個人英雄主義的角度來看,德雷克的這次環球探索,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傳奇。
同時,不可否認的是,這段傳奇以及整個“皇家海盜”們日後的貢獻,幫助了處在弱勢地位的英國,敲開了海洋時代的大門。
然而,說到底,這種非對稱作戰方式,雖然能給對手造成麻煩,但終究是不能把國力和海洋實力提升的希望,寄托在這種海上遊擊式的做法上的。
就像德國潛艇的“狼群戰術”,雖然能打擊對手,但不能幫助他們贏得戰爭一樣。
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是,西班牙之所以能夠在“無敵船隊”遭遇重創後,迅速恢復元氣,在於他們在美洲的殖民地,能夠源源不斷的輸出財富。
而英國如果想成為一個全球性帝國,同樣必須擁有自己的海外殖民地。
作為“英美文明2.0版”,米國無疑與英國有著很深的地緣關系。
然而,將米國視為英國前殖民地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英國為米國所留下的領土遺產,僅限於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
由於英國是在米國D立之前的1763年,剛剛通過與法國的戰爭,將殖民線從“阿巴拉契亞山脈”,擴張到密西西比河。
因此真正為英國深耕的殖民地,是位於阿巴拉契亞山脈與大西洋之間的“北美十三州”,更準確的命名,應該是“北美十三殖民地”。
作為D立戰爭的發起者以及最初的D立者,這片由十三塊殖民地拚湊成的小國,可以被稱之為“初代米國”。
就面積來說,“北美十三州”在米國後世佔有領土中的佔比,不到9%。
然而,以這一面積來淡化“初代米國”之於後世米國的重要性,同樣是錯誤的。
因為考量一片土地是否重要,面積只是一個很次要的因素,否則以沙俄的地緣屬性,就將取決於X伯利亞了。
對於地緣研究者來說,尋找板塊的核心區是首先要做的。
一如在在面對同樣領土廣袤的巴西之時,你們一定會有無從下手的感覺,但當遵循“以歷史為經,地理為緯”的研究思路,
將巴西東南海岸這根地緣主線提練出來,籠罩在巴西身上的迷霧,便很順利的被一層層的拔開了。米國之所以成為米國,“初代米國”所生成的基因至關重要。
在米國擴張至太平洋,並且將德雷克曾經錯過的太平洋海岸,開發成另一條重要經濟帶之前,瀕臨大西洋的東海岸地區,是米國唯一的核心之地。
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的角度看,在了解“北美十三州”的成長脈絡後,對於米國的疑問,也就解決了大半。
追根溯源的話,我們的目光還可以進一步聚集。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無論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文明,都會有一個地理上的起點。
對於米國來說,這個起點,往往被定位為1622年11月21日,“五月花號”登陸並創建的“普利茅斯”殖民地。
之前的內容中曾經提到,“普利茅斯”並不是英國人在米國,建立的第一個殖民地。
在此之前,英國至少在米國東南部,還建立過一個名叫“詹姆斯敦”的殖民地。
在很多關於米國歷史的簡介中,這個以當時的英國國王,
“詹姆斯一世”為名的殖民地,往往只是一筆帶過。似乎這個殖民地,對米國歷史的形成,沒有造成過實質性影響。
然而,情況並非沒有那麽簡單。
透過1861-1865年那場“南北戰爭”,米國內部存在南、北問題,算得上是一個常識了。
如果,當年這場戰爭造成了米國的分裂,那麽,位於南方的“詹姆士敦”,將有很大機會成為“米利堅聯盟國”。
即南北戰爭時,南方建立的政權的歷史起點。
至於普利茅斯歷史地位的確定,更多是因為北方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這種情況的出現,實際是一種常態。
一如中央之國同樣存在以長江、黃河為代表南、北地緣差異,而最終源自黃河中上遊的“華夏”概念,成為了整個文明的代言者。
這並不意味著,長江流域進入文明時代的時間點,一定晚於黃河流域。
亦不代表長江文明,在華夏文明形成的過程中, 沒有發揮重大作用。
一切都源於,我國北方在東亞地緣Z治結構中的強勢地位。
既然無論從意識X態還是地緣Z治層面,一定程度的“共識”,都是統一的基石。
那麽,在天朝和米國,Z治主導者身份的北方,都必將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任何事情的發生,背後都有其底層邏輯。
以地緣這個視角來說,其底層邏輯建立在“地理”,或者說物理環境屬性的,“自然地理”之上的。
我國南北方的概念的形成,表面看是兩條大江大河起到了核心作用,但更底層的原因則是氣候。
將人類帶入文明時代的力量來自於“農業”,亞熱帶季風氣候屬性的我國南方,與溫帶季風氣候屬性的我國北方,所滋養的主要農作物就有很大差異。
後世這種南北差異的代表性作物,分別是稻米和小麥。
秦嶺-淮河一線,則為認定為是我國南北方,或者說主氣候區的分界線。
在北美中東部地區,同樣存在這樣一條氣候分割線。
分割線以此的地區,在氣候上,被歸類為“溫帶大陸性氣候”;以南則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
後者無論在光照時間,還是降水上都要好於前者。
鑒於我們現在的目光,只是聚集於“初代米國”所開發的大西洋沿岸地區,這條氣候分割線,可以進一步簡化為一個分割點。
不要擔心,會馬上迎來一個,後世艱澀的英文地名,因為這個分割點,後世的人們都很熟悉,它就是米國第一大港口及城市——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