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移民全球》第588章:我們的航路(44)
鹿耳門水道能夠“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選擇,至少證明了兩點:

一是這條水道在漲潮時已具備通行大船的條件;

二是足以讓大船通行的潮水,並不是什麽多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奇事,而是在短時間內,會出現的周期性常態。

要想了解這背後的原因,就得先來看看潮水是如何產生的,又有著什麽樣的規律。

受太陽和月亮運行的影響,地球上大多數海岸線,一天都會感受到兩次的海水水位的變化,俗稱“半日潮”。

所謂“晝漲稱潮,夜漲稱汐”,潮、汐兩種現象本質,都是指海水的漲落現象。

唯一的區別只在於一個出現在白天,一個出現在晚上。

以大員西海岸的情況來看,Y林縣及其以北地區,屬於正規半日潮。

J義、T南,G雄地區最北端,則為“不正規半日潮”,指的是兩次漲、落潮的時間、高度不相同。

G雄大部,岡S區以南及P東縣海岸線,則屬於“不規則全日潮”。

指大部分日子為全日潮,少數日子為半日潮。

現在大家就知道了,無論是鄭C功、S琅還是S世驃,都會在抵達大員當天,看到水道變深、變寬。

現在的問題,只在於潮水上漲的高度,是否能夠達到通航條件。

這取決於兩個要素:一是潮差;二是船隻的吃水。

就潮差的情況來說,大員西海岸的情況同樣不盡相同,呈現出兩頭小、中間大的情況。

中部如T中港可達4.4米;南北端如G雄、T北就只有0.5米上下。

至於T南的話,約在2.6米左右。

明鄭船隊的大型主力戰艦,吃水亦在2.6米左右。

這意味著,如果鹿耳門水道在低潮時,顯露沙洲的話,漲潮時仍是無法法供大船出入的。

悲劇的是,鹿耳門水道在當時正是這種情況。

其在低潮期時,並不能顯露出航道。

即使在漲潮之時,也僅能通行小舟。

這也是為什麽,荷蘭人一直沒有在鹿耳門附近設防。

對於在大員內海,駐守有大型軍艦的荷蘭人來說,敵人如果選擇用小船接駁進入內海,無異於以身飼虎。

然而正如我上面所說的那樣,“人類雖然有改造自然力的能力,但這種能力在自然力面前,還是顯得十分渺小”。

荷蘭人算漏的一點在於,在大員水道逐漸淤塞之時,海洋力量在鹿耳門水道的一系列自然現象,卻呈現出了相反的作用力。

簡單點說,鹿耳門水道在潮汐和歲月的磨礪下,不知不覺的已經具備了通行條件。

這種現象其實並不難理解,對於人類來說,沙洲之間的接口是通行的水道。

而對於塑造這一切的海洋來說,它們只是為自己預留的潮汐通道。

受潮汐和風浪影響,沙洲的形態和位置關系,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中。

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一旦某條水道被堵塞了,潮汐勢必會另尋出入口。

將鹿耳門水道的變遷情況,放置在更長的歷史時期,能夠讓我們更加清楚自然力量,在當中所發揮的作用。

在鄭C功入T後不久,尤其進入清朝統治時期後,變得越來越通暢的鹿耳門水道。

逐漸取代淤塞嚴重的大員水道,成為了進入台江內海的主通道。

這一變化,甚至使得原來鹿耳門水道之南的“北線尾島”,更名為“鹿耳門島”。

水道之北的島嶼,則變身成為新的“北線尾”。

滄海桑田的是,曾經繁忙無比的鹿耳門水道,到了19世紀初同樣淤塞至不堪大用。

已經更名為“安平”的大員水道,重又成為了T南最重要的港口。

用“上天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一定會為你開啟一扇窗”這句話,來解讀大員水道與鹿耳門水道的相生相克,實在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只不過,在老天爺的視角之下,同樣的門、扇可不只會關啟一次。

我們並非沒有辦法接受這一視角,從技術上看,所謂“老天爺的視角”,就是找到事情發展的規則。

可以這樣說,相比世界其他族群,國人在哲學層面,是最接受擁有“老天爺的視角”的。

善於總結和記錄歷史的國人,很早就對這些周期律,以及平衡之道有了深刻的理解。

道家的陰陽哲學,可以說是對這一認知的最好闡述。

這種文化底蘊,在鹿爾港水道的發現過程中,便起到了作用。

在鄭C功決心攻島之前,一名為荷蘭人服務的天朝官員, 以“三年水朝東,三年水流西”的認知,對鹿耳港水道現狀,進行了實地勘測。

這一情報並沒有上報給荷蘭人,而是和精心準確的其它情報一起,送給了鄭C功。

至於荷蘭人自身,他們在大員的時間來說,並不足以幫助他們,認知到兩條水道,互為因果的特殊關系。

同時比之國人來說,西方人對這種陰陽相成的變化,缺乏敏銳的感知力。

在清朝攻取大員後,有歷史記述者認為,在鄭C功接到的報告中,鹿耳門在漲潮時的水面之下。

已經顯露出了一條,深約四尺的航道的航道,也有明鄭入T後的實測數據表明,航道水深為七尺。

朝廷現在的尺寸,一尺的長度大約為32公分。

現在的問題在於,如此換算下來,即使是采信更為可信7尺的數據。

鄭C功的主力戰船,也是不可能順利進入台江內海的。

然而客觀事實卻是,鄭C功的主力船隊,在1661年4月30日這天,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的進入了台江內海。

以至於當時的明鄭將士,大都認定自己的軍隊,得到了上天的幫助。

對於這支軍隊的統帥來說,自然也是願意讓將士相信神跡的存在。

甚至引導後者相信,是自己的精神力量和虔誠的供奉行為,感動了上天。

畢竟對於一支軍隊來說,士氣和凝聚力,往往比人數和裝備更為重要。

又有什麽比上天的神跡更有說服力呢?

揭開這層神秘面紗,從科學角度看,說鄭C功得到了上天的幫助,其實倒也不為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