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移民全球》第622章:大國崛起(22)
對於在地中海,有大量市場可供爭奪的腓尼基、熱那亞商人。

或者在地中海沿線,擁有強大空間的羅馬帝國來說,這片遠離大陸的無人島並沒有什麽價值。

然而,對於急於進行海外擴張的葡萄牙人來說,意義卻大為不同。

首先葡萄牙人的海外擴張,需要中繼點。

盡管遠離非洲岸線,看起來為接下來的南下探險之旅,直接幫助不大。

但當你在探索一片未知世界時,誰又能確切知道哪一步是最有價值的呢?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後,馬德拉群島成為了,橫跨大西洋航線的首要補給站。

這一點在航行時間較長的風帆時代,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經營一片殖民地,最重要的就是,這片土地有沒有自給自足的能力。

在商貿價值體現之前,這是一片氣候宜人、植被茂密的無人島。

比起在北非的荒漠地帶,在馬德拉群島上進行殖民活動要容易的多。

葡萄牙人所采取開發方式也頗為原始,那就是放火燒荒。

這件事情放在今天,也有一些地方,還有這種原始的操作。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以時人農業開發的角度來看,在這種原始地帶,也實在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需要重點提到的,是葡萄牙人為馬德拉群島,引入的經濟作物——甘蔗。

基於海上運輸的高風險性,日後在殖民貿易中種植的農產品,基本都是諸如甘蔗、咖啡、煙草,這樣高價值的經濟作物。

甘蔗和馬德拉群島,便是這一切的起始點。

葡萄牙乃至歐洲並非甘蔗的原產地。

這一能提煉蔗糖的重要經濟作物原產於印度,後經由阿拉伯帝國,傳播至北非、伊比利亞半島。

天朝引入甘蔗種植的時間要更早些,一種說法是西漢開拓絲綢之路,經由中亞傳入。

另一種說法,則是在周代時,已經由中南半島傳入中國南方。

需要注意的是,引種甘蔗成功與掌握蔗糖提練技術是兩個概念。

就像人類很早就發現海水是鹹的,但學會將鹽提練出來卻要晚得多一樣。

最初的製糖術得到的,只是顏色淺褐的粗糖,也就是俗稱的紅糖。

只有用亞硫酸、石灰等,進一步澄清脫色後,才會進一步精練為白糖。

天朝最初的白糖提練技術,也是從印渡輸入。

一個存疑的引入者,是一人滅一國的M族英雄——王玄策。

一如推定怛羅斯之戰中,阿拉伯人能夠從天朝戰俘中,獲得造紙術一樣。

王玄策在印渡所取得的軍事勝利,有可能讓其獲得,掌握蔗糖熬製技術的工匠。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天朝後來在蔗糖精練技術上,發展的更有優勢。

又將更好的白糖提純技術,反輸回了印度。

以至於後世在印地語中,“白糖”一詞(cīnī)的意思,便是“Z國的”。

甘蔗種植傳入伊比利亞半島之後,歐洲人也同時獲得了製糖技術。

在日後的蔗糖貿易中,歐洲人一般會將,產至殖民地的原料,先提練為粗糖,然後再運歐洲,進一步提純為白糖,進行銷售。

從地緣角度看,甘蔗種植與蔗糖生產工藝的普及,並不僅僅在於方便人類,品嘗到五味中,最能讓人產生愉悅感的“甜味”。

在此之前,產量偏低蜂蜜是甜味的主要供應者。

要知道,人類活動所消耗的能量,有70%是靠糖類氧化,所產生的熱量來維持的。

在食譜中,直接加入代表高熱量的“白糖”,

以及掌握大量“糖”資源,其在戰略層面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對馬德拉群島的農業開發,讓葡萄牙人真正獲得了,第一片“海外”殖民地,並獲得了經濟上的收益。

然而就尋找“黃金帝國”,或者更崇高的“普萊斯特?約翰王國”目標來說,馬德拉群島所能發揮的價值卻是有限。

葡萄牙探險家接下來可以有兩個方向,一是以馬德拉群島以基地,向西做新的探索。

二是繼續沿著北非岸線繼續南下,去完成原定目標。

已經決定走外海擴張之路的葡萄牙,並沒有放棄任何一種選擇,而是同時向兩個方向,派遣了探險船隊。

一定要比較的話,沿非洲岸線南下之路,優先級將會更高。

在這個方向上,葡萄牙人的第一步,有非常明確的方向,那就是加那利群島。

之所以會如此目標明確,是因為這個群島,不需要葡萄牙人去發現,甚至可以說,不需要葡萄牙人代表歐洲人去征服。

在葡萄牙人決定啟程之前,柏柏爾人和代表西班牙的殖民者,已經登上了這片土地。

地理位置決定了,加那利群島,很早就被影響力觸及西北非的腓尼基人、希臘人、羅馬人所發現。

有一種說法是,加那利之名原意為“有狗的島嶼”,得名則是因為那些早期發現者,發現島上出產一種巨大的狗。

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證實,後世被命名為,“加那利犬”的西班牙猛犬,只是借用了這個傳說罷了。

與遠離大陸700公裡的馬德拉群島不同的是,加那利群島與大陸的距離,僅僅為100公裡。

即使在在風帆時代,跨越這樣的距離發現一片新大陸,也是大概率事件。

同時,這樣的距離,也足以保證群島與大陸的交通成為常態,並使得移民成為可能性。

當然,上述概率和可能性,還取決於大陸的人口狀態。

就加那利群島群島的位置來看,它恰好面對的是,後世摩洛哥與西撒哈拉的未定國境線。

而這條有爭議的行政線,同時也是一條地緣分割線。

阿特拉斯山脈向西南延伸的影響力,大體便延伸至此。

從氣候角度看,算是地中海氣候向熱帶沙漠氣候過度。

也就是說,從摩洛哥向南進入西撒哈拉境內,便是正式進入撒哈拉沙漠地帶了。

上述地緣特點,從西撒哈拉的人口也能看出。

整個西撒哈拉境內,僅有北部靠近海岸線和摩洛哥邊境的“阿尤恩”,勉強算得上是一座城市,人口有13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