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移民全球》第362章:扶搖直上(10)
車船店腳衙牙,算是江湖行業的代表性人物。

要想要求這種人身世清清白白奉公守法,有如椽木求魚,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漢江船行建行不到一年,就成多家船廠最大的木材供應商。

船行最大的東主是一個叫劉禮的漢中人,另外幾個東主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沒人見過。

船廠佔地面積非常大,不下十畝。

木材堆積如山,陳遠宏走進船廠時,工人們正揮汗如雨,忙得熱火朝天。

船塢裡停著一艘差不多200石的平底漕船,差不多要完工了,看來年底就能交貨。

船塢很大,可以同時造各種型號噸位的船隻不下十艘。

“公子,幸不辱命,現船廠在湖廣排名可擠進前十。”陳遠宏剛一坐定,劉禮在旁邊說道。

他點了點頭:“很好,你做的不錯,以後你們要把精力放在製造戰船上面。”

陳遠宏一邊喝茶,一邊用手指敲著矮案考慮著。

自從鄭和率領最大規模的艦隊七次遠航之後。

朝庭已經布威嚴於四方,萬國來朝,逐漸的歌舞升平,刀槍入庫,已經不再需要一支強大的艦隊。昔日的巍峨的寶船,也只能慢慢的等待著被腐朽的命運。

從此將海洋的控制權拱手相讓,而此時西方的殖民者已經將觸角伸向上了全球。

荷蘭人已經佔領了大員,葡萄牙人佔領了濠鏡澳,殖民者開始大規模的入侵東南亞。

“製造寶船的師傅,你們找了多少?”

“花了大價錢,在龍江關找到了三位。”

“製造風帆戰列艦的夷人呢?”

“黃、張、柳三位總師正在全力尋找。

他們已於今年6月各帶了一百太白軍官學校的學員。

分赴馬尾、崇明、金陵,執行公子的龍騰大海計劃。”

劉禮恭敬的給陳遠宏口述:“公子在外作戰大半年,書信送達不便,有些消息未能及時送達,因此可能不太了解情況。”

“南剛和袁浩呢?我的馬場建立起來了嗎?”

“建起來了,頭三年初步估計可以培養一萬匹軍馬,以後逐年遞增。”劉禮說道。

船和馬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不是短時間可以建立起來的,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時間。

特別是船,想到這裡,陳遠宏不免有些焦躁。

“找到了會造戰列艦的人,讓他把夷人的軟帆技術,和咱們的硬帆技術結合一下。

盡最大努力研製出一種,遠近適宜的大帆船。”陳遠宏有些煩惱的揉了揉眉頭。

歷來中國的帆船都使用硬帆,硬帆一般都用細竹篾或蒲草葉子編織。

硬帆的好處是綜合效率高,可以圍繞桅杆旋轉,甚至可以完全的利用各個方向的風。

單位面積的硬帆和軟帆相比較,硬帆對於風力的利用遠大於軟帆。

但是由於硬帆自重過沉,越大的船帆也越重。

有的大船甚至“非數百人莫能舉動”,所以帆面積會小於軟帆的西方船。

但西方船的軟帆有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因為帆面的綜合效率低。

他要把桅杆建的非常高才行,而桅杆過高隨即就又帶來了桅杆的強度問題。

為了增加桅杆的強度,又必須在桅杆上綁上眾多的繩索,來增強桅杆的強度。

這樣的話,帆面就無法像中國式的硬帆一樣圍繞桅杆轉動,有一部分的風他就無法利用上。

就是利用上了也由於它是軟質船帆的原因利用效率極其低下。

所以說軟帆效率最高的時候就是順風的時候,這個時候單位面積內它的效率和硬帆相比不相上下。

但是軟帆由於重量輕的原因,它的面積可以做的很大很大(有的高達6000平米以上)。所以在順風的時候可以獲得的推力遠超硬帆船,也可以驅動更大型的船隻。

當然海上航行不可能大多時候都是順風行船。

根據白努利效應,軟帆船對風力的最大利用是側順風的時候。

當然效率低的也有側逆風的時候,而為了利用前側方刮過來的風,就必須利用三角縱帆。

三角縱帆雖然利用側風和逆風的效率較高,但是順風情況下其效率又比較低。

中國式的硬帆卻根本沒有這麽多的顧慮,只要一種帆,就可以利用所有方向的風,俗稱八面風。

正因為如此,就是到了清朝末期,滿世界都是軟帆的時候。

中國造的“耆英”號風帆戰艦,依舊使用的還是硬帆。

硬帆的缺點就是因為是整帆升降,面積做的不能太大,否則人拉不動。

桅杆的高度也不能太高,否則桅杆的強度要受影響,要不然軟帆和它相比也就沒有任何優勢。

當然到了現代,除了為了旅遊而建造的那些帆船以外。

為了節省能源,貨輪上使用的風帆已經全部都是硬帆的天下了。

不過現代的硬帆都是采用鋁合金材料製作成的,完全電腦控制的硬帆。

看來我們及早的發現了軟帆的缺點,摒棄軟帆船,鍾情於效率高的硬帆。

這些大大超前的意識,卻由於當時科技技術的落後而落後。

而在這個使用材料被限制的年代,三種帆裝各有各的好處,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環球航行殖民來說,大型橫置軟帆最適應於深海遠程航行。

而對於一個區域內的貨運而言。

使用人數比較少的硬帆,是比較好的經濟的選擇,這樣可以節省運輸成本。

而小型以速度見長的快船來說,則是三角縱帆效果比較好。

所以隨著航海知識的增長。

西方逐漸采用了大型橫帆船,加三角帆和支索帆的布局,適用於順逆風。

而中國一直使用硬帆來適應八面風。

當然這時的帆船桅杆,也和西方帆船的桅杆有很明顯的區別。

此時帆船的桅杆因為在高度上遠不及西方船隻。

對於強度的要求,也就不像西方船那樣嚴格要用密密麻麻的繩索固定。

西方帆船的桅杆是由3或2段獨立的桅杆通過桅樓組合成的。

桅杆高聳,有的甚至達到四分之三船長。

後期的戰艦還有附加翼帆,所能懸掛的帆的面積,會遠遠超過了中國帆船。

因此在航速上的優勢也明顯優於中國。

此時的大帆船普遍可以達到11節。

而中國帆船由於帆自重過大,造成面積小的原因,所以速度很難超過7節。

記得關於鄭和下西洋的記載中,船隊長期處於時速3-4節的情況。

當然這是平均速度,歷史記載的最高航速折合現在為7節左右。

想靠這個龜速去殖民全世界,洗洗睡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