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宏指著地圖上,奧匈帝國的地盤說道:”奧軍將領認為;散兵的零星射擊,根本無法動搖一個訓練有素的步兵陣列。
隨著法軍訓練水平的不斷提高,隊形的作用也逐漸受到重視。
通常會有一個營縱隊,跟在散兵線後面給予支持,這種戰術當時收效很好。
拿破侖上台後,歐洲各國軍隊也都引入了散兵線戰術。
法國的散兵線的干擾效果大打折扣,動搖敵方陣線的任務更多的由炮兵來完成。
因此,散兵線被適當削弱了,攻擊縱隊則被大大強化。
拿破侖後期的戰役,甚至動用整師的兵力,形成攻擊縱隊衝擊敵方防禦陣地(滑鐵盧就用過)。
相比較,其他國家的三列線性隊形就有點單薄了。
1806年,奧軍采用了類似法軍的攻擊縱隊。
1807年的普軍、1810年的俄軍也相繼進行了類似的改革。
唯一保持橫隊的是英國(攻防通用),英國的條例規定的是三列橫隊,可是惠靈頓等英國將領,常常采用的是兩列橫隊。
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保持較寬正面,更好地發揮火力。
“營”是當時軍隊的基本戰術單位,由於沒有當時其它國家的資料,隻好以法、英兩國的情況為例了。
早期法軍一個營建制內有8個連,1808年依照拿破侖的訓令,改為6個連.
但是全營的人數並沒有太大變化,只是連的規模增大而已。
無論是6個連還是8個連,均包括一個擲彈兵連和一個獵兵連,其余為燧發槍連。
按照訓令,法軍一個營應該有800人左右,不過多數部隊達不到這個人數。
通常法軍一個營約有600~700人。
滑鐵盧戰役時,法軍平均每營560人左右。
下圖是一個6連營的行進、攻擊縱隊(8個連的類似),後面兩個是擲彈兵和獵兵連。
如果需要形成散兵線,獵兵連會被抽走,後面僅留一個連。
擲彈連並不總在後面,當士氣較低時,較精銳的擲彈連在後面押陣,穩定軍心,防止前面的部隊崩潰。
當士氣較高時,擲彈連通常在縱隊的右前方引導攻擊。
連保持三列橫隊,列與列之間間隔約1米。
連與連之間的間隔約為8~10米,整個縱隊的縱深為25米左右,行進時可能拉得更開一些。
有時,缺獵兵連的營縱隊會采用一個連為正面,五個連依次排開,不過這種縱隊並不多見。
英軍一個營由10個連組成,包括一個擲彈連和一個獵兵連,軍官士兵共計640人左右。
下圖為英軍營防禦進攻通用隊形――兩列橫隊,正面寬約200米。
軍官的圖例與法軍基本一致,黑色圓點為鼓手。
英軍的行軍隊形也是縱隊,每連兩列,10個連前後依次排開。
騎兵的存在,對步兵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雖然展開的步兵隊列,可以應付正面的騎兵衝擊,但是薄弱的側翼和後部卻極易受到攻擊。
步兵對付騎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形成“方陣”――四面向外的“刺刀叢”。
形成方陣涉及一系列複雜的部隊調動,因此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
在情況複雜的戰場上,步兵可能會因為沒有及時形成方陣而遭受重大的損失。
英軍在西班牙與法軍作戰期間,
約翰·科爾伯恩(西頓男爵)將軍的旅,曾被突如其來的大雨遮蔽了視線。 雨停後才發現側翼,有兩個法軍輕騎兵團正準備攻擊。
匆忙間,有三個營沒來得及形成方陣。
結果,短短的五分鍾內,這三個營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80名軍官和1568名士兵中傷亡了1248人。
方陣雖然能有效的對付騎兵,但是也有明顯的缺點。
首先,營的正面被大大縮小了,無法發揮原有的火力。
如果敵方的騎兵與步兵協同得當,就會利用暫時的步兵火力優勢,大量殺傷方陣裡的步兵。
其次,密集的方陣隊形,正是炮兵的極佳射擊對象。
根據一名英軍的回憶,在滑鐵盧,兩個布倫瑞克方陣,在法軍的猛烈炮火下既已崩潰,根本沒有堅持到法軍騎兵的衝擊。
最後,如果在騎兵衝鋒的強大心裡壓力下,方陣的一部分動搖了甚或崩潰了,余下的步兵必然會徹底暴露給敵方的騎兵。
有經驗的騎兵往往會把握甚至創造這樣的機會。
瓦格拉姆會戰期間,法軍騎兵上校 Castex的第20獵騎兵團。
放棄了應該攻擊的那一營奧軍,轉而對臨近一個剛剛開過火的奧軍方陣衝鋒。
還沒來得及重新裝填的奧軍步兵,被突然的變化驚呆了,頃刻之間整個方陣陣腳大亂。
前面介紹的只是營級的基本戰術隊形。
戰場上,更高級的指揮官,會跟據情況靈活使用上述隊形。
另外,以營隊形為基礎,各國軍隊都創造了一些團、師級的隊形。
比如,有三個營的法軍“團”會展開中間的營,而保持兩邊的營縱隊。
再如,法軍的“師”縱隊--師裡每個營均展開成橫隊,以一個營為正面形成縱隊。
以上可以看出,一旦戰場上軍官的指揮,步兵之間的配合出現了問題,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也可以從中看出,騎兵在戰場上一錘定音的作用。
我們再來比一比,過去不久的萬歷朝鮮戰爭,(1592-1598,也稱“抗倭援朝”)。
我必須要提醒大家,統一倭國的豐臣秀吉,提出了一個大陸政策。
豐臣秀吉(1536-1598年)統一倭國後,就處心積慮地要以武力在亞洲建立以倭國為中心的大帝國。
並提出了攻略朝鮮,進取平津,佔領華北, 在東亞大陸列土封疆的對外侵略擴張的戰略構想。
可以說,他是倭國“大陸政策”的最早提出者與實踐者,並兩次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
1578年,豐臣秀吉表明他的“宏大志向”:“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宿志”。
1584年,擔任太政大臣的豐臣秀吉提出了一個帶有時間表的擴張計劃;在佔領朝鮮之後,於1593年初佔領北京,1594年日本遷都北京,然後再進軍印度。
1590年,豐臣寫信給朝鮮國王,“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皆入我俗”。
1592年,日本首次侵朝初期進展順利,豐臣秀吉就開始籌劃遷都於北京,自己“居守寧波府”,以便“尊聖意,佔領天苧印度”。
豐臣秀吉兩度興兵進犯朝鮮,史稱文祿之役和慶長之役,侵略者遭到了我朝的沉重打擊,均以失敗而告終。
隨著豐臣秀吉於1598年病死,其遷都北京進攻印度的擴張大陸的計劃徹底失敗。
然而,豐臣秀吉“滅朝鮮,侵中國”的戰爭思路,卻為後來的歷代統治者所繼承。
大陸政策一共分六步:1.吞並台灣2.吞並朝鮮3.吞並滿蒙4.吞並中國5.稱霸亞洲6.稱霸世界。
對於這個狼子野心,忘恩負義,卑鄙無恥的的撮爾小國。
我的政策是,徹底消滅它,讓後世再無倭國,讓它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陳遠宏一字一吐,擲地有聲,但眾人從中可以聽出,其中徹骨的寒意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