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移民全球》第299章:5年計劃(9)
  “劉叔,我交給你的土豆、地瓜、辣椒、玉米、煙草、棉花、苜蓿培植的怎麽樣了?

  土豆可是我花了大價錢,從上林苑裡買來的,它可是我們以後重要的糧食作物。

  棉花關系到我們的紡織業,苜蓿關系到我們的戰馬和畜牧業問題,我希望明年能把這些作物推廣開來。”

  “放心吧公子,明年一定可以推廣開來。”劉學慧信心滿滿的說道。

  陳遠點了點頭,土豆為什麽在明朝沒有推廣開來?後世的說法不一。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個國家,對於外來物種,都保持著天然的警惕性。

  更不要說,關系到一個民族生死存亡的糧食作物了,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試種試吃,國家是不會把它推廣開來的。

  最開始馬鈴薯是在上林苑試種。

  上林苑是專司蔬菜種植的“菜戶”,在篩選、培育馬鈴薯上有一定技術優勢。

  但它主要的職責是服務於宮廷的機構,既然是試種,就不會大面積栽種馬鈴薯,更不可能將薯種和種植技藝傳入民間。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最早由印第安人馴化並食用,與另一原產作物玉米合稱為“並蒂開放的印第安古文明之花”。

  話雖如此,但相較於口感香甜、賣相討喜的玉米而言,馬鈴薯平淡無味、外形欠佳。

  是以其傳播及推廣之路重重受阻,甚至一度在歐洲被打上“有毒”的標簽。

  1565年,馬鈴薯傳到愛爾蘭。

  不久,愛爾蘭反英起義爆發,傳統農作物受損嚴重,惟有馬鈴薯因深埋地底而安然度過了戰火,並以救災糧食的身份一躍登上愛爾蘭人的餐桌。

  此後,馬鈴薯的食用價值漸漸為大眾所認可,其作為主食逐步擴散到印度、爪哇等地,最終傳入中國與日本。

  關於中國引進馬鈴薯的確切時間,今已無從考證。

  較早有關馬鈴薯的記載出現在明朝末年,如《長安客話》記載:“土豆,絕似吳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而此差松甘。”

  該書作者蔣一葵為萬歷朝進士,《長安客話》是其在京任職期間,走訪北京古跡、形勝與奇事等撰成,因而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無獨有偶,萬歷朝另一文人徐渭亦有五律詩《土豆》一首:“榛實軟不及,菰根旨定雌。吳沙花落子,蜀國葉蹲鴟。配茗人猶未,隨羞箸似知。嬌顰非不賞,憔悴浣紗時。”

  徐渭一生輾轉南北,見聞廣博,卻為區區土豆作詠,將其視作上等美食,足以說明馬鈴薯在萬歷年間仍屬於難得一見的稀罕之物。

  此外,農學大師徐光啟對馬鈴薯也青睞有加。

  如《農政全書》中就有一段與土豆相關的詳盡描述:“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黃獨。蔓生葉如豆,根圓如雞卵,肉白皮黃,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膩衣,潔白如玉。”

  從根蔓形狀、外觀顏色到烹食方法,與現代馬鈴薯近乎無異,可知徐光啟當日所見所食之“土芋”的確是如今的土豆。

  萬歷以後,馬鈴薯逐漸躋身宮廷美食的行列。

  明代晚期劉若愚所寫的《酌中志》記載,一般在正月十六之後,宮中燈市最為繁盛熱鬧,天下珍饈百味雲集於此。

  其中便有“遼東之松子,薊北之黃花、金針,都中之山藥、土豆”。

  在上百種珍味裡,馬鈴薯從口感到賣相均平淡無奇,卻能穩居京都特產之位,必然有其獨特性。

  事實上,對於食遍天下、口味刁鑽的皇族貴胄來說,馬鈴薯最吸引人之處便是其來自異域而已,以馬鈴薯入宴,不過是吃個新鮮。

  如上所述,馬鈴薯在萬歷之前時便漂洋過海,傳入中土了。

  以上出自:中國新聞網,作者:王超群,原題為:《明末馬鈴薯傳入中國當時僅達官顯貴可享用》晚宴過後,陳遠宏把一部分人留了下來,開始商量起了今後五年的發展規劃和方向。

  大家激烈的討論起了山區的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分布和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山區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根據陳遠宏的要求,“一五”計劃所確定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教育、道路、工商業、農業、軍隊建設這五個大項目為中心。

  由194個中小型建設項目組成的農、工、商建設,建立山區的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製的工農業生產合作社。

  以建立對農業和手工業改造的基礎,基本上把私人工商業資本,分別納入各種形式的集體資本的軌道, 以建立對私營工商業改造的基礎。

  隨後,陳遠宏進行了總結式的發言。

  “在“一五”計劃時期,從1624到1629,我大同黨要建立起5萬人的學生幹部群體。

  建立起2萬人的近代化職業軍隊和指揮體系,山區貧困百姓集體搬遷,有計劃的安置10萬流民。

  在自己的地盤內,每人至少有20畝以上的可耕地,人均收入要翻一番,各類人才至少要培養1萬人以上。

  建立起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一個基本的大同主義生產關系確定。

  在我們的所有收入中,國營經濟、合作經濟和公私合營經濟所佔比重由1624年的3.1%上升到1629年的50%。

  建成了一大批礦山、水泥、玻璃,紡織業、瓷器、茶葉、糖、食鹽、小五金產品、鋼鐵,造船,機械製造和重要水利灌溉設施。

  五年內完成基本建設投資總額500萬兩白銀,新增固定資產1000萬兩白銀。

  相當於到1629年底,我們的固定資產總值要翻上一番。

  我的計劃是,在這五年中,我們必須有30個大中型關鍵工程建成投產,初步鋪開我們工業布局的骨架。

  到1629年,我們的糧食總產量要達到200萬石,鋼產量要達到15萬斤,馬匹要有10萬匹。

  煤產量達到50萬斤,黃金要達到5000斤,銀要達到100萬兩,水泥······

  我在這裡鄭重的警告大家,“一五”計劃實施中,我們要防止一些問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