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兩天改回來)
但不可否認的是朱元璋很強。
歷史上農民起義很多,但從一個農民不借助任何血緣外力,成就一大帝王的很少。
以少馬之南方,向北開拓疆土,成就一大皇朝之人更少。可以說朱元璋算得上千古無一。
若非明四代之後賢明君主太少,大明帝國也不至於如此!
在得知自己的處境後,朱元璋破釜沉舟的勇氣更強於項羽。
這也是就是為什麽朱元璋出兵二十萬,且攜帶大量錢糧的原因。
不得不說朱元璋到底是朱元璋,因為這番舉動,他被劉宏看在眼中,故而在無形之中消除了一場禍患。
出兵二十萬的舉動在諸多諸侯乃至於皇室裡面都算得上前四,這種大手筆使得他獲得了不少義士的好感。
收獲不少武將謀士不說,朱元璋這個人也就此邁入百家的眼中,得到百家支持的朱元璋也算是真正的有了底蘊。
這也算得上禍福相依吧!
截止今日,朱元璋已經趕路七天,再有七天便可趕到漢陵長城。貫穿整個大漢,從最南腳至北部長城,僅僅隻用了十四天時間,其速度和效率甚至比之董卓麾下精銳還強上一些,也算是朱元璋統兵有方。
漢陵長城之事掀起了氣運國度上一番大動蕩。
如果說普通的凶獸進攻或許也只能成為大漢的養分,可是現在由諸多半聖牽引,千萬凶獸的進攻使得這一戰徹底成為了不輸於帝國之間的強悍戰鬥。
作為天下四大帝國中隱隱約約的最強者,大漢的這一戰卻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諸如羅馬、安息、貴霜三大帝國,他們根本不希望大漢獲勝或者滅亡。
獲勝這代表大漢有一次積攢底蘊,貧瘠的氣運得到補充。甚至有利於不久之後的異人大戰。
那個時候的大漢絕非宙斯等梟雄在想要看到的。
而若此戰慘敗,其結果更是難以想象。大漢都敗了,那說明此戰凶獸一方卻是強大無比,這也預示著他們也無法抵禦。
大漢若滅,集結其他三大帝國也無法奈何的了凶獸一族。
這種結果同樣是羅馬等國不願意看到的。
最好的結果自然是雙百兩敗俱傷,讓他們三個過來摘桃子。可是這種事情根本無法預料。
在特殊條件下,三大帝國都不約而同做出了同一個決定,暫時性的支援大漢。
除卻羅馬帝國派遣五萬士卒、三大軍團、一大軍魂、三大半聖外。其余兩國各出了一隻軍魂以及一尊半聖。
總共五大半聖,他們名義為支援大漢實際上為見機行動。若是大漢一方不佔據優勢,那幫上一下也無妨。
若是大漢佔據優勢,那估計結果就會反著了!
這些軍事力量集結成一個聯盟,在五大半聖的統帥下來到西域,駐扎在這附近。
名義上為聯盟總腦的自然是羅馬冥王哈迪斯,麾下兩大半聖為吉爾伽美什、黑暗大邪神佐克內洛法。
安息帝國是四大帝國最為衰敗的一個,但七十二邪神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獻祭自己儲存數百、上千年的氣運、念力後。這群本來連上位王都難以達到的家夥有了質的突破。
七十二魔神中除卻幾位被白起斬殺魂飛魄散者,大多數都複蘇。其中還誕生了五六位半聖級別存在吧。在底蘊上面絲毫不遜色於大漢與羅馬。
此次來到這裡的就是曾經隕落在白起等人圍攻下的至上四柱之一的阿斯莫德。當年隕落,用盡各種辦法,他才重新複蘇,這種殺身之恨他一直記在腦海之中。
此次,阿斯莫德就是主動提出來到。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報白起這仇恨。
本以為自己實力有了質的突破,阿斯莫德便可以縱橫。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曾經不比他放在眼中的那個家夥現在的實力比他更強。
阿斯莫德實力達到了半聖,可是作為當世唯一的統帥無上,白起單單自身實力就達到了半聖。加上殺戮規則戰獸的輔助,當世第一軍魂鐵鷹銳士的加持。
其實力變化之大是根本無法想象的。曾經在小世界中,底牌全出的白起曾經和突破為聖的贏革試探性的一戰。
其結果就是不分勝負!但其實大家心中都清楚,若是沒有天道的限制,說不定白起會更強。
這不是玩笑,贏革雖然突破,可是掄起本源底蘊,華夏歷史上能夠超過他的人傑有二三十位。他之所以能夠突破,那是因為董卓或者說系統的原因。
如同洪荒仙俠小說中的一樣,華夏歷史上排進前五的人傑白起足以當的上主角。
主角能夠越級而戰又怎麽了!其實董卓心中也明白,白起實力之強主要還是因為鐵鷹銳士,系統精靈天妃乃是兵主妃子之一,活了數個時代,眼力自然不差。
她都稱讚鐵鷹銳士在白起帶領下乃是第一軍魂,評價不可謂不高。這也說明了白起的實力到底如何。
甚至,系統精靈都曾經和董卓探討過,若是沒有天道限制,類似白起、嬴政、項羽、許煌等人,在洪荒之中絕對能夠掙得一個聖位!
話題說的有些遠,回歸阿斯莫德,他想找白起復仇的願望算是徹底破滅。
只是只有等到他邁入漢陵長城時,才會深深感受到這種絕望。
貴霜帝國是傳統的神之國度,本來一手信仰操作玩得就強於希臘神族,這些年他們之中除卻本來就邁入半聖的濕婆還誕生了幾位強者。
此次來到的就是其中的一尊半聖孔雀大明王!孔雀大明王乃是佛教的頂級強者,傳說與釋迦摩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當初龍樹菩薩突破無上後,被諸多佛教傳人所排斥,甚至貴霜三大神都若有若無的表露出自己的龍樹的不喜,支持其他佛教傳人。
在一次戰鬥後,龍樹菩薩重傷,在瀕死時刻,一隻孔雀從虛空落下,化身為一個男子自稱孔雀大明王。
其不僅護住龍樹菩薩,助其整合貴霜佛教,甚至與濕婆神大戰一場。
最終結果無人知曉,反正濕婆等三大神再也沒有限制過貴霜佛教的發展。
這一次不止為何孔雀大明王主動請纓,來到大漢。
緣由濕婆未知,但他心中確是十分開心的。
五大半聖並沒有隱藏自己的身形,輝煌的力量猶如大日一樣曝曬著整個大地。
房間中抱著孫子兵法身穿一身金色金烏袍服的宋昊陽不由得眉頭一皺。
“看來這群家夥也無法安耐住心中的野心啊!
你說,這群家夥是不是找死啊!”
似乎是在自言自語,似乎又是在詢問著什麽。久久,宋昊陽身邊一陣沉默,並沒有出現什麽聲音。
嘴角微微一笑,撫摸著自己的前胸,宋昊陽放下手中書籍,推開房門。
門外,戰神帝闕已經準備好了,雖然不過瀕臨半聖的修為,但自負的他可以為主公當下兩尊半聖。
縱使無法擊敗這五位,也足以殺一殺他們的銳氣。
“不要那麽緊張,我們是去看老朋友的,不是去打打殺殺。”
說著兩人向前一邁,明明是磚石堆砌的城池,可是在這一步邁出之後卻顯得格外的空曠。
五大半聖傲立虛空,對面是一前一後的宋昊陽兩人。
帝闕護衛主公,手中帝闕劍被他拔出,大有一言不合就要開打的局面。
“宋將軍不要誤會,我們是來幫助大漢的,並非開戰。
若是可以,你可通知你大漢半聖前來,我們絕無任何異心,只是對凶獸之禍患感到擔心而已!”
哈迪斯的話帶著友好的善意,作為奧林匹斯十二神明之中的超級強者,修為達到半聖的他並不是一個老古董。
相反對於宙斯那種包辦婚姻之人,他並不喜歡。對於宋昊陽和雅典娜的事情他自然知道,對於這件事他也是抱著支持態度的。
對於哈迪斯,宋昊陽也並沒有什麽敵意,再說,這也是是娘家的叔叔,一些禮數他自然不會遺漏。
只是這一次,對於哈迪斯的話他並沒有聽進去,眼神有些迷離,看著陣營中的一個男子。
“好久不見!六太子殿下!”
孔雀大明王開口,這讓哈迪斯一愣。有關自己的這個同盟男子,他知道的不多,對於孔雀大明王的來歷哈迪斯一無所知。
只是知道這男子實力甚至不輸於他的兄長宙斯,比他還要強上一線。
眼前的對話更是讓哈迪斯產生了疑問,“六太子?孔明王似乎和宋將軍是舊相識,不過我卻從來沒聽過什麽六太子之說,是不是孔明王認錯人了?”
聽到哈迪斯的話,孔雀大明王順便清醒過來,對著面前幾位一笑,“卻時是我認錯人了,宋將軍長得太像我以前的一個故人。到時孔某無理了!”
“哈哈,宋某在大漢也就是一個不起眼之人,沒有什麽特殊,就是長得比較大眾。明王認錯了也是正常的!”
宋昊陽哈哈一笑,姿態顯得十分輕松。
只是若非他的目光一直盯在孔雀大明王身上,這番話或許會更加可信。
“好了,你們的來意吾已經知道!
這一戰確實需要你們的幫助,爾等就暫時休息。明日我們啟程大漢!”
雄渾的聲音傳來,一個比宋昊陽還有高上一頭的男子踏碎虛空,與宋昊陽類似的面容,同樣材質的衣服,更為霸道的氣質。腰間還纏著一個古樸的金色青銅鈴鐺。
“見過太一閣下!”,哈迪斯神情一愣,眼神之中帶著謹慎。
論述大漢半聖,最令哈迪斯感到神秘與強大的自然是龍尊,其二就是東皇太一。
諸多半聖悄悄打量這東皇太一,並未察覺到什麽不妥。
“可能令諸位失望了,雖然與那家夥一戰受到了重傷,不過經過一年左右的療傷,我已經完全恢復。”
東皇太一那裡還不明白這群家夥打得是什麽主意。
“既然你們是來幫助我們的,那也無需客氣,不久前董使君向我發來信件求援,諸位的來到正好!”
…………
有著異心的不僅僅是四大帝國,東瀛荒島。
這麽多年過去了,這裡也發生了不少糟心的事情。
作為無冕之王,八岐大蛇遠呂智的生活本應該是愜意的。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也就在十年前一個人覺醒了!
說覺醒也不完全,本身就是因為重傷而閉關,在閉關之前,這位強者剝離出自己的一絲神念,秉承著自己的一些記憶。
這家夥就是被東瀛妖神之一的九尾狐妲己。沒錯,所謂的妖獸妲己並非那個惑亂一朝的妖精,僅僅只是一個分身一絲神念。
惑亂一國的妲己本應該隨著商紂王一起自焚,誰也沒有想到,在最後關頭帝辛竟然用自己僅存的人皇之氣護住妲己一命。
妲己活了下來,但受到重傷,逃的了東瀛。為了保全性命一個假的妲己被造了出來。
不過因為某些原因閉關之中的妲己蘇醒過來,她預感到自己內心的那個人似乎轉世成功。
哪怕只是一種隱約的念想,確認妲己有了乾勁。
對著分身妲己進行搜魂,妲己發現自己現在並非處於洪荒,先是驚恐再是歡快。
這也預示著她在意不用受到那些聖人的調遣,同時,妲己發現這東瀛乃是一塊寶地。
蘇醒過來的妲己發現自己的實力僅僅只有半步絕巔,她是見識過更強大的高手,所以她迫不及待想要突破。
原因之一就是為了彌補紂王對她的好。既然感知到帝辛轉世,那妲己就下定決定這輩子一定要好好回報。
可是從分魂之中妲己也明白大漢並非那麽簡單,其中還有著不少聖人的後手。
半步絕巔,依舊是一個螻蟻。
結合瀛洲的寶貴之處,慢慢的,妲己心中就有了算計。
無意間一抬頭,妲己發現這個被自己搜魂的分身並沒有神魂禁滅,只是失去了一段記憶。卻依舊存在著靈智。
妲己也不僅心軟了,一揮手,一道妖光灌輸入分身腦海。
“從此,你我再無瓜葛,賜你名玉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