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緣故?”吳兌面現思索之色,斟酌著問道:“求真可是擔心皇上那兒……”
高務實沒有正面回答,反而道:“近來小弟悟通了一件事,早年間我常聞一語,曰:‘德莫高於愛民,行莫賤於害民。’是故,董仲舒曾言:‘受祿之家,食祿而已,不與民爭業,然後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
這話吳兌自然也知道,點頭道:“拔葵去織,確有此說,不過如今能這般做的人不說早已絕跡,至少鳳毛麟角。況且愚兄記得,求真你並不同意這話的意思吧?”
高務實剛才那段話的意思是,吃國家俸祿的人,不得和老百姓去爭奪利益。從古至今,“不與民爭利”都是最基本的執政理念,被稱為“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
“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史記》裡講,公儀休擔任魯相後,規定所有為官者不得經營產業、與民爭利,並以此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
當公儀休吃到自家種的爽口蔬菜,就“拔其園葵而棄之”;看到自己家有人在織布,立即“疾出其家婦,燔其機”,還十分生氣地說:“欲令農士工女安所讎其貨乎?”自此,“拔葵去織”便成為一個流傳千古的成語,屢屢被後來者引以為戒。
如《隋書》記載,當時因百官所需費用不足,中樞和地方都設置用以放債的公款,“以息取給”。時任工部尚書蘇孝慈認為此乃官府與民眾爭利,“非興化之道”,就“上表請罷之,請公卿以下給職田各有差”。
《資治通鑒》裡也講,說武則天垂拱年間,管理皇家西苑的尚方監裴匪躬建議把吃不完的果蔬拿到市場上去賣,“以收其利”。時任宰相的蘇良嗣斷然叫停:“昔公儀相魯,猶能拔葵去織,未聞萬乘之主,鬻其果菜以與下人爭利也。”
按理說,自家織點布、種點菜,官府放貸收息,吃不完的果蔬拿去賣,這都不是什麽大事,但從公儀休、蘇孝慈到蘇良嗣,何以個個大發雷霆“小題大作”呢?
道理很簡單,意蘊也很深遠。從表面上看,這樣做會對民生造成一定的衝擊和傷害。但深層次的危害在於,他們認為這個口子一旦打開,以後只會越開越大,越來越多的人就會跟進和效仿。
而且在古代社會,政府和官員手中都握有權力,以這樣的公權力與“手無寸鐵”的百姓“爭利”,孰強孰弱高下立見。如是長此以往,弱肉強食之下便可能是民不聊生,最終必然百弊叢生、積重難返。
更為可怕的是,“爭利”開始往往是公開的、含蓄的,但逐漸就演變為敲詐,甚至搶劫了。如《梵天廬叢錄》載,韃清時某太監打著“老佛爺”的旗號,到開封為宮廷征取過冬用炭,對縣令說:“汝需備炭三十斤。”
這事並不難,可他隨即提出苛刻條件:“每枝長須一尺五寸,圓一寸五分”,且“不可有節”、“不可有裂紋”。當縣令面露難色時,太監就恫嚇道:“萬一老佛爺凍著,汝罪不小!”
此時自然有人出來打圓場,道:“有銀子便好商量。”結果縣令便被敲去一千多兩白銀。從這個故事表達的意義上講,“拔葵去織”、“罷公廨錢”都是未雨綢繆之舉,目的是把禍患消除於萌芽之中。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把治國的經濟政策分為五等:“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為什麽“與民爭利”被視為最低下的經濟政策?這是因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人心,其實正是最大的政治。
“若爭小可,便失大道。”與民爭利無異於竭澤而漁,是對民心民意最大的忤逆和傷害,爭到的是利益,失去的是民心。“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唐太宗舟水之喻,興衰之理,不能不令人警醒。
高務實把這番道理說與吳兌聽了,吳兌的臉色便有些將信將疑,猶豫片刻,沉吟道:“求真是說,你我做這些物流買賣,也是與民爭利,因此本就應該罷手?
倘若道理如此,則你將此買賣轉而讓給朝廷,那不還是與民爭利?無非這爭利之人由你我換成朝廷罷了——可朝廷歸根結底乃是皇上啊,皇上與民爭利,豈非更大的壞事?
《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鹽鐵論》則言:‘故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喪。’若你我及諸官都不能行此‘爭利’之舉,皇上又因何可為?”
高務實早料到吳兌聽完自己那番話之後必稱孟子,不錯,孟子一句“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成了後世儒生三句不離嘴的名言。
這話什麽意思?就是作為一個皇帝,你不要總是去把利益什麽的掛在嘴邊,這太庸俗了,你應該每時每刻都把仁義放在心裡,這才是人們喜歡的好皇帝。
《鹽鐵論》當中的儒生賢良說得更清楚一些:故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喪。
按理說這話的道理其實沒錯,如果皇帝不與民爭利,而且把仁義時刻掛在心裡,那麽天下也會因此而過得很好了。但問題是這句話到了明朝,因為對於一個字的理解的差異,導致了滿口仁義的明朝文官親手毀掉了大明王朝!
哪個字?“民”字。
何為民?
一個現代人看到這個字,自然會想到公民即為民,換句話說,普通老百姓便是“民”。
然而這個觀點在古代可未必是真理,不說一定是錯的,但至少一定有爭議,一定可以混淆。
剛才提到過的亞聖孟子,除了表達過一大堆的“民本”思想之外,他其實還說過一句可能“不太出名”的話:“為政不難,無獲罪於巨室。”
什麽意思?意思是治理國家很簡單,只要你不得罪那些大家族就好了,有他們的支持,你就可以無往而不利。
科舉製實行之前,對於當時那些官員來說更是如此,只要他們替各自的家族發聲,他們就可以在官場上穩如泰山。哪怕是偶爾被罷官了,過不久又會有人把他舉薦上去。
隋唐以降,科舉成了當官的必經之路,情況因而發生了一些改變,世家大族如果不能長期在科舉一道上保持興盛,往往也會家道中落。但也正因如此,越是在位秉權的官員就越發有斂財之心,因為越是將財力投入在子孫後輩的教育上,便越能確保自己家族的長盛不衰。
在現代漢語裡,“人民”是一個詞匯,表達的是一個意思,但在古代社會,比如現今的大明,“人”與“民”並不是同一個意思,它們所表達的含義其實是不同的。
與此類似的還有“群眾”,在後世那是連起來表達同一個意思的詞,但在古代社會亦不然:群就是群,眾就是眾,兩者並不統一。
甲骨文中的“人”字,是一眼就能看出其表達意思的,“可以直立並走動的”就是人。因此你在人字右邊加一個木字,木是障礙物,所以“休”,停止走動了;你在人字右邊加一個言字,那就是這個人去帶話,就是“信”,口信的信。
所以,人是自由的,擁有自行決定行止的個體。
民則不然,民在甲骨文中是先畫一個眼睛,由眼睛再衍申而出整體。郭沫若有一個著名的論斷,認為“民”是“橫目而帶刺,蓋盲其一目以為奴征,故古訓言‘民者盲也’。”
郭沫若認為,在殷商時期,“民”字這個象形字就是用一個錐子刺瞎左眼,這樣的人就是民,而民也就是奴隸。
但後來有些學者開始提出質疑,並且提出了新的說法,認為該象形字的意思,那個所謂的“錐子”其實指代的是“目光”,目光向下即為民。
什麽叫目光向下?就是低著頭看地面,指不敢抬頭平視——當然,不敢平視的對象是指統治者,或者統治階級。
於是這樣一來就可以得出結論:“人”的地位高於“民”。
這不是隨便說說,看看經常性的組詞就知道,“仁人志士”、“人定勝天”、“敢為人先”等,都包含著強烈的褒義,而民字固然也有褒義的地方,但更多的卻是如“賤民”、“草民”、“暴民”等這類貶義組詞。
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古人取名的時候是很少使用“民”字的,這和紅朝以後的取名風格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對比。
但也可能有人會問,那“李世民”怎麽解釋?他被取名的時候固然還不是秦王,更不是皇帝,可隴西李氏當時也是八柱國級別的門閥啊,為何就有了“民”字在他這個世家公子的名字裡頭?
那是因為李世民的“世民”絕非“世代為民”,它的本意是“經世濟民”——濟民啊,什麽叫濟?救濟的濟,其代表的意思是拯救萬民。
正因為“人”與“民”在古代社會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無論在《論語》還是先秦的其他文獻中,“人”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人”指區別於萬物的“人”,所有的“人”;狹義的“人”是指與“民”相對的“士”以上階層的“貴族”。而“民”則是指除狹義的“人”以外的平民百姓。
古漢語中“誨”字從言,與“言語”有關,“教”從反“文”,與“武力”有關。孔子“誨”的對象是“人”,“誨”的內容是“知(智)”;“教”的對象是“民”,“教”的內容是“戎”與“戰”。
搞明白這些就會發現,原來對於“人”,孔子主張“誨人不倦”,對於“民”,孔子則主張“不可使知之”。可見《論語》中“誨人”和“教民”的結構涇渭分明,孔子對此二者絕不相混。
到了大明朝,由於文官集團已經牢牢掌控了社會話語權,並且用各種民本思想來限制和約束皇權,故而對於“民”的歸屬,他們也出現了態度上的變化,有時候甚至有些精神分裂。
比如在說“教化萬民”的時候,文人士大夫們是把自己排除在“民”以外的,認為自己高“民”一等,是教化者而非受教化者。
但如果牽涉到利益,尤其是與皇權衝突的利益時,文人士大夫們的態度就變了,認為自己是“民”——我連爵位都沒有,官職也不能世襲,顯然不屬於“貴族”,那我憑什麽不是“民”呢?
因為我就是民,所以你皇帝不能與我爭利。這也正是歷史上東林黨認為收他們商稅就是“與民爭利”的基本思想來源。
至於你要問,那為何田賦又能收呢?嗯,因為田賦是歷朝歷代一直都要交的,是有歷史的慣性的,而且他東林黨本身又不需要交田賦,即便要交也交得極少,那當然沒有問題。你要是跟東林黨說以後官紳一體納糧, 你看東林黨會有什麽反應。
然而眼下擺在高務實面前的難題在於,東林黨是利益集團的朝中代表,實學派難道就不是利益集團了?
顯然不可能,實學派本身也逃不出利益集團這個窠臼。如果說有什麽不同,那就是當初以高拱為首的實學派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保皇黨”性質,其利益在早期基本依附於皇權而形成。
在高拱時代,實學派依靠皇權取得官位、取得朝堂上的話語權,但經過郭樸、張四維時代,實學派已然逐漸做大,此時又怎麽可能不考慮自身利益最大化呢?
這時候大家發現,要想利益最大化,有一個現成的門路,只要搭上這艘大船,利益就能確保——這艘大船就是京華。
依托高務實點石成金般的神奇力量,實學派官員逐漸進入“泛京華”體系,如果京華是一棵樹的主乾,那麽他們就逐漸成為了枝和葉。
“師兄家中別院可有園丁?”高務實問道:“園丁剪除冗枝雜葉,是為了整棵樹能夠長得更加乾高葉茂。”
吳兌眉頭大皺,道:“那這些‘冗枝雜葉’你又打算如何處置呢?愚兄方才已經說過,你若棄而不用,只怕有的是人願意收攏起來。”
高務實道:“豈能棄而不用?小弟不是也說了麽,去掉冗枝雜葉是為了主乾更高——師兄,我們在江南地區要和那些人見真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