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桀宋》第二百零一章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嘁賈形木Wωωω.χ⒏1zщ.còм哽b捌㈠小h

退朝後,因為伐楚的事情,宋君偃又召集了子乾、張烈、黃庸、蘇賀四位重臣在禦書房裡商議前線的戰事。

“華陽大捷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們宋軍雖然奪取了華陽,搶佔了先機,但是襄陵一線的楚軍主力並未受損!楚軍的主將是昭陽,老謀深算,而且在襄陵附近的敵軍就有將近十七萬,匡章也不敢貿然進兵襄陵。”

“所以他已經在戰報上向寡人陳情了。下一步應該先固守華陽,然後伺機攻佔楚魏邊境的重鎮岸門,以截斷楚軍的糧道,與楚軍展開拉鋸戰,將十幾萬的楚軍牢牢地鎖在岸門至襄陵一線!不知道你們對於陽侯的這個戰法有什麽意見嗎?”宋君偃的精神已經恢復了一些,坐在上首,向著四個重臣垂詢道。

伐戰上的事情,張烈是除了匡章之外最有發言權的,所以他第一個說道:“君上,陽侯這麽謹慎是對的。在襄陵附近的楚軍有差不多十七萬人馬,兵多將廣,在軍力上,幾乎與我宋軍、魏軍持平,而且昭陽是楚國的名將,戰功赫赫,在楚軍當中的威望極高,在他的統率之下,襄陵的十幾萬楚軍並不會因為華陽城的失守而士氣萎靡。”

“所以陽侯這麽謹慎的做法還是可行的。畢竟解襄陵之圍隻是佯攻,我們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吸引淮南、九江兩地的楚軍北上增援襄陵,也好伐楚。而這個時候岸門的得失便至關重要了!當此時,岸門已經成了楚軍的門戶,拿下岸門,就能截斷楚軍的糧道,切斷襄陵一線的楚軍的退路,同時也能吸引楚國大軍圍攻襄陵,將十幾萬的楚軍牢牢地拖在岸門!”

“大善!”對於匡章和張烈那犀利的戰略眼光,宋君偃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原本他還在為了匡章這麽謹慎的用兵之法感到困惑,現在經過張烈這麽一分析,頓時恍然大悟了。

“既然已經能跟襄陵的楚軍對峙了,那麽接下來就是伐楚的戰事了。寡人聽聞楚王又征召了十萬的兵力進駐淮南、九江兩地,這麽做,顯然是想派遣景翠的軍隊北上夾擊匡章軍的!而一旦景翠領兵北上,就是伐楚的最好時機。”子偃一股雄心也被激發起來了,看著張烈問道,“張烈,你有什麽具體的進軍計劃嗎?”

張烈對此早就胸有成竹了,所以在子偃發問的時候,他便說道:“君上,此番伐取楚國淮南、九江兩郡的兵馬共計是二十萬,其中包括十五萬宋軍,和五萬泗上諸侯國的軍隊,精銳頗多。”

“臣以為,兵貴神速,可先遣一支三萬人的機動部隊急行軍,攻佔城父,然後大軍南下,分兵收復我宋國原先割讓給楚國的相城、豐邑等地,如此可以打楚軍一個措手不及!”

聞言,子乾疑惑地道:“祭酒大人,這不是太耗時費力了嗎?現在我們商丘城到處都在調兵遣將,各國都有探子在商丘,想必楚王早就得到消息了,不然也不可能再度從國內征召軍隊進駐淮南、九江兩地的。現在楚軍的主力應該駐扎在新野至巨陽一線,分兵攻佔各個城池的話,兵力太分散了,反而容易被楚軍逐個擊破啊。”

子乾的這個顧慮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你分兵攻佔城池的話,肯定要留下一部分的兵力駐守的,可是兵力太分散了的話,很容易被敵軍找到突破點,聚而殲之。

但是不分兵攻佔各個城邑,亦或是不派兵駐守城池的話,也是不行的。因為大軍只顧著向前進兵的話,背後的糧道就很容易被敵軍偷襲,而且也不利於糧秣的運輸,

還有著被敵軍切斷後路的危險。張烈搖了搖頭道:“此戰不同於以往,我們宋國的目的是為了開疆拓土,牟取幅員遼闊的淮南郡和九江郡,順便把之前割讓給楚國的相豐之地收復了。所以此戰,必須要穩扎穩打!”

宋君偃聽到這話,不由得皺著眉頭道:“匡章的軍隊能拖住昭陽的十幾萬楚軍已經很不容易了。而景翠的八萬大軍是增援部隊,可以增援襄陵,也可以回援新野、巨陽,若是景翠接到我們攻伐淮南、九江兩地的消息,很有可能回援新野與巨陽,到時候憑我們這二十萬的軍隊隻怕很難繼續攻城掠地了!伐楚之戰,絕不能打一場拉鋸戰,因為我們宋國根本和楚國耗不起!”

“君上所言極是。”張烈還是成竹在胸地道,“伐楚之戰,猶如火中取栗,虎口奪食!一旦戰事僵持下來,不到半年,我們可能將要面對的,是楚國近五十萬的大軍源源不斷的反擊。”

“為此,此戰不僅要勝,還要勝得漂亮,速戰速決。君上,臣認為可以將城父、豐邑、相城等地先攻佔下來,大軍渡過泗水,可以留下一部分兵馬駐守各地,接下來就是跟新野和巨陽一線的楚軍的決戰了。”

“若是景翠突然率兵包抄回來呢?”

“可以擇一員良將,在派遣五萬精銳伏擊於景翠軍回援的路上。如若不成,也可以讓兵馬死守陳縣或者上蔡,讓景翠的楚軍無力回援!”

善,景翠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名將,當然了,現在還沒有成長到歷史上那麽厲害,成為了和昭陽都可以相提並論的楚國名將。

不過景翠是深諳韜略的,他不可能不知道被夾擊的危險。若是他一意孤行,繞過陳縣和上蔡,直接回援新野、巨陽的話,那麽就更好了,那五萬的宋軍精銳可以聯合主力大軍直接翻過手來把景翠的大軍給殲滅了。

“然後呢?”

“然後,臣已經盤算過了,分兵駐守各個新攻佔的城邑的兵馬,不超過三萬。除去這三萬弱卒,再加上死傷的將士,能用於伐戰的兵力應該還有十一萬之多!”

“而楚王派遣駐守淮南、九江兩地的十萬大軍,還有各地封君的私兵,臨時征召的戍卒、青壯、廝徒、衙役,這些軍隊加起來應該不超過十五萬,而且戰鬥力太差勁了。楚軍的戰力良莠不齊是天下皆知的,到時候隻要伐楚的統帥可以抓住有利的戰機,十余萬楚軍當可一戰而下之!”

“大善。”宋君偃拍手叫好道。

可是,聽到張烈說的這麽容易,子偃不由得有些遲疑了。畢竟伐楚之戰,他可是將宋國的家底全押上去了,戰敗的話他可是吃不了兜著走,說不定連自己的淮北地和睢陽郡都被楚人攻佔了。

子偃害怕偷雞不成,蝕把米啊!

“若是楚人不出戰,隻是死守呢?”子偃疑惑地問道。

這是他最擔心的問題了。楚國的良將可不少,他們都很清楚自身的軍隊是存在戰力良莠不齊,兵員素質偏低的情況的。

而面對勢如破竹,又是虎狼之師的宋國大軍,楚軍真的敢出戰嗎?別的不說,如果讓子偃做楚軍的統兵大將的話,他肯定選擇據堅城而守之,反正能支援的軍隊這麽多,楚國的國力這麽雄厚,一旦展開拉鋸戰,不說能不能擊敗宋軍,耗都能把宋軍耗死在泗水一線!

對此,張烈也是聳了聳肩膀說道:“隻能隨機應變了。畢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若是楚軍死守新野、巨陽的話,我們隻能是從中找破綻,尋找有利的戰機發動攻勢了。”

宋君偃也是無奈地歎了口氣,他知道再完美的作戰計劃,也不可能真的實施到位的。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八個字言簡意賅地道出了伐戰之事的精髓。

作戰計劃,說到底也不過是紙上談兵。很多時候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有張烈這麽一位戰略家從旁計劃,可以制定相應的戰略規劃,但是實施起來就不是那麽一回事了。

在冷兵器時代,其實是沒有什麽具體的戰略規劃的。國家伐戰,就是派出一名統帥,調兵遣將,具體怎麽去打仗還是統帥說了算!

這也是為什麽常言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緣故。

戰事是在不斷地變化的,很多戰事都取決於統兵大將的判斷。在歷史上,打拉鋸戰的將領往往是倍受質疑的,看看樂毅伐齊就知道了,樂毅在攻佔齊地之後,就開始治理齊國原來的疆土,討伐還在抵抗的齊軍,但是這個時候就有人舉報他蓄意謀反了!

若不是燕昭王足夠賢明,也足夠信任樂毅,把那些彈劾他的奏牘都壓下來了,還指不定要鬧出什麽事情呢!

還有歷史上桑丘之戰的時候,匡章遲遲沒有出動,就有人向齊威王彈劾,說匡章想帶著兵馬投靠秦軍。

在當時,由於秦軍是孤軍深入,又必須顧及到後方,惟恐韓、魏二國在後圖謀。所以秦軍隻是虛張聲勢威脅向齊出兵,實際上卻猶疑不定不敢進攻。

匡章充分利用了秦軍欲進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理,在開戰前夕,讓雙方使者多次互相來往。匡章借機變更了部分齊軍的旗幟標記,混雜到秦軍當中,等待配合齊國的主攻部隊破敵。齊威王派往前線的探子不明白匡章的用意,便悄悄向齊威王匯報。

盡管前線三次送來情報說匡章可能降秦,但齊威王都沒有相信,一如既往信任匡章,堅持讓匡章指揮作戰,終於保住了這次抗秦戰爭的勝利。

所以這個時代的戰爭,伐戰之事無論巨細都是交給統兵大將自己處置的。而國君和大臣們隻負責規劃一個戰略,譬如這一次征戰對自己有什麽好處之類的。

戰略家和戰術家的區別就在這裡,優秀的戰術家未必是合格的戰略家,因為目光短淺,而優秀的戰略家卻絕大多數都是傑出的戰術家, 因為他們足智多謀。

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張良和楚霸王項羽、韓信。

張良給漢高祖制定了幾乎完美的戰略規劃,伐取關中,連諸侯而反楚,劃鴻溝而分楚河漢界等等都是十分正確的戰略,說明了張良的眼光獨到之處。

而韓信和項羽都是百戰不殆的人物,戰術上是長處,戰略上是短板,所以他們能不停地打勝仗,卻不知道為了什麽而打仗,一味地征伐,鼠目寸光,最後都不得善終啊。

“張烈,你打算以何人為將?乾驁?還是簡雍?”宋君偃疑惑地道。

這個時候在商丘能征善戰的良將就隻有兩人,一個是乾驁,一個是簡雍,而匡章和熊子丹作為宋國比較出名的將軍都已經出征在外吸引楚軍的火力了。所以在子偃的印象裡,能擔當這個伐楚大戰的統兵大將,隻有乾驁和簡雍兩個人了。

“非也。”不料張烈卻是一口否決了。

他雖然知道宋君偃更傾向於乾驁領兵,但是張烈還是毫不猶豫地否決了。張烈說道:“此戰,絕不可以打拉鋸戰!乾驁和簡雍兩位將軍的能力是足夠了,堪當大任,可是此次伐楚的話,臣有一個更好的人選!”

“誰?”能得到張烈保舉的都是不簡單的人物,所以宋君偃也起了興致。

“貞姬娘娘。”

好色是每個男人的通病嘛。一國之君,你還希望他一生隻有一個女子,那是不存在的。風流是專利,生孩子的話宋君偃或許還能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捂臉)。

要學會享受。

(本章完)

佰度搜索艘賈形木Wм無廣告詞小說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