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蜀漢紀》第87章 董卓論廢立
  董卓進宮,首要目的並非為部下索要官職,而是想看看那個不被靈帝喜愛的皇子,究竟是一副什麽模樣。

  待見過之後,他才明白:靈帝雖然一生糊塗,但是在立太子這件事情上,還是看的蠻準。

  一個大聲就嚇的發抖的皇帝,能成了明君?他要是能成了氣候,那世上真是人人能做皇帝!

  再想想先帝遺詔,一個計劃在董卓心中已經壓抑不住了!

  “文優,你可算來了!球的!我猜劉辯小兒不適合做皇帝,你還叫咱進宮看看。這不白費力氣了!咱家今日進宮,在劉辯面前稍微把音調說大了些,劉辯小兒便嚇的直哆嗦。就他這樣子能做成什麽皇帝?

  咱就說劉宏雖然昏庸,但應該不至於眼神也不好。如今看來,果然是陳留王更適合做皇帝。你看那天咱們遇見陳留王,嘿!八九歲的孩子那麽鎮定!天資聰慧,臨危不亂,可比劉辯強多了!我看明天我們就帶著詔書進宮,擁立陳留王為帝!”

  董卓進京,部下自然為其在雒陽購置了一處府邸,眾部下也居住此地。這邊進宮歸來,一回府上便叫李儒前來。李儒剛一到,董卓便把這些話說了出來!

  李儒滿心疑惑,一臉震驚。

  董卓要廢立皇帝!一個臣子要廢立皇帝!一個外將進京第一天便想要廢立皇帝!

  一進門就是這麽勁爆的,正常人聽到大概都會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哪怕李儒智慧超群,一時也有點懵。

  待他鎮定下來後,仔細一思考,發現此事其實未必便完全不可行!

  董卓手握詔書,便有輔政之資。而且他是順應靈帝之意支持陳留王登基,便不是完完全全的大逆不道之事。

  當今皇帝背後有何太后以及何氏家族的影子,即便將來掌控在手也會多出許多枝節,生出許多事端。陳留王則不然,其母早亡,其背後再沒有任何外戚撐腰。

  廢舊帝,立新帝,董卓一時間便成了他背後的靠山。

  到時候董桌便可挾天子以令諸侯,誰又敢不尊皇命?

  只是……

  “主公,這廢立之事固然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好處,但如此之事終究不該由臣子來做。若如此作為,必然要遭到諸方躬親大臣的反對!到時候成為眾……”

  “球的!咱家倒要看看,誰敢反對!”董卓直接打斷了李儒的話,“誰若敢反對,咱一刀劈了他,一個反對殺一個,十個反對殺十個,一百反對咱照殺不誤。咱最煩的,便是這些整天什麽事都不做,只會嗡嗡嗡吵個不停的大臣們了。到時候他們全反對最好,咱一次性把他們全殺了,倒也省事了!”

  董卓如今的身份地位全都是靠自己一刀一刀殺出來的,所以他嘴上如此說,心裡也確實是如此想。而且西涼之地本就是胡漢爭鬥的焦點地區,信奉的就是拳頭至上主義,誰拳頭大誰就是老大。但若再把這一套用在中原地帶,尤其是帝都雒陽……

  董卓說的輕巧,但李儒卻明白其中道理。

  李儒無奈的搖了搖頭

  “主公,如此不可行!名流儒生雖然麻煩,但不可盡殺!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亦將自家數百年的基業殺沒了。若我們如此做,恐怕也將盡失天下人心。”

  董卓皺了皺眉

  “那咱們該如何辦,才能讓陳留王順順利利當上皇帝?”

  見董卓語氣如此堅定,李儒知道自己再想改變他的想法已不可能。便來回踱步,仔細思考如何作為,

才能由從此事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過了片刻,終於站定,回過頭對董卓道:

  “主公既已決定廢立新帝之事,應先探探朝中諸大臣心中的想法,到時看看有幾人支持,幾人反對。不若今晚宴請雒陽各方人馬,在宴上提出此事,若支持我們的自不用管,反對者也好個個誅除!”

  董卓一想確實是這樣的道理,便同意了李儒的要求,著令如此去辦。

  當晚,董卓便在自己的府上大擺宴席,邀請朝中的,進京的諸方大臣將守共議大事!

  如今的董卓,雖然比不上歷史上的他那樣一手遮天,但是在雒陽城內,也是最重要的一股勢力!

  為他所邀之人,自然也是極為重視。有的不敢得罪,有的想要結交,有的想看看他究竟想要如何作為。所以大部分人皆前往赴宴。

  但耐人尋味的是, 雒陽重要人物董卓基本全請,唯獨劉誕卻不在今日宴飲之列。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在董卓心裡,劉誕已然是反對他的一派了。即便不是,也自動被他歸結到反對者一派了,又有什麽好請?

  其他諸多臣下也因為劉誕毛頭小子,卻先升右將軍一職,又升衛將軍一職頗為不滿。所以自然沒人提出此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待諸方喝嗨之時,卻聽端坐於主位的董卓放下了手中杯盞,大聲道:“諸公且慢飲,咱有一事要和諸公商議商議,不知諸公可聽?”

  坐在下位的袁紹眼睛眯了眯

  “不知董公有何見教?”

  見眾人都不再言語看了過來,董卓緩緩站起身來:

  “先皇曾有一道遺詔,詔令如今的陳留王繼承大統。不知怎的,先帝離世時候,此道詔書卻沒大白於天下,咱救下陳留王時,得了到此詔。既得此詔,咱家就有義務替先帝辦了此事。

  今日咱護送陳留王回宮,覲見了陛下。天子為萬民之主,咱家以為惟賢明人,才配的上這萬民之主的位子。然而咱今日去見陛下之時,卻見陛下過於懦弱無知。凡事皆要請何太后抉擇,這是皇帝該有的模樣?

  反觀陳留王,當日咱帶五千兵馬到來,氣勢那是頗足,見當時場面之人,沒那個不露出驚慌之色的。但陳留王卻冷靜沉著,對答如流,未露一絲驚慌之色。嘿!這才是明主之資嘛。

  咱今日請諸公來,一方面是情諸公府中一聚,另一方面便是咱家欲請諸公見證,行這廢立之事,不知諸公意下如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