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布衣青雲》第25章 張9皋
  天寶四載(公元745年),八月。乙酉年,壬寅。

  先天二年,唐玄宗剛登基不久,改元開元。開元,是唐高祖統一幣製所鑄錢的名稱,意為開國,唐玄宗“以為有開天辟地之氣象,遂用之。”

  開元三十年新春伊始,唐玄宗因函谷關靈符,上書有“天寶千載”。又因同輩兩名兄弟死亡,大赦天下,改元天寶。

  天寶三年,此時的唐玄宗沒有開元初年那種宵衣旰食、勵精圖治。他好大喜功,認為自己的功績已經超過了歷代帝王,超過了秦皇漢武,超過了他從小崇拜的曾祖父李世民。

  他認為只有三代之前的上古聖君才能和他比擬。

  許多人吹捧,主上功德,可與唐堯、虞舜。

  唐玄宗欣然接受,為了炫耀“至化”、“淳風”。必有不同尋常的舉措。

  但是唐玄宗改元天寶才三年,再改也沒有意義,又不能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於是,熟悉儒家經典的唐玄宗想到《尚書》中堯、舜的事跡和紀年。又想到《爾雅.釋天》中“唐、虞曰載”的說法,下詔改紀年中的“年”為“載”。史稱“改年曰載”。是時,天寶三載。

  如今,已過了一年多,唐玄宗沉迷在臻於郅治的幻想之中,絲毫不知朝堂政治萬馬齊喑。

  異教徒的鮮血染紅了歐洲大陸,阿拉伯帝國正內外動蕩,白衣大食還沒有變為黑衣大食。大唐帝國依舊是世界最強,沒有之一。

  這一日,唐玄宗正式冊封楊玉環為貴妃,無皇后之名,卻有皇后之實。

  追贈楊玉環父親楊玄琰為兵部尚書,諸兄及三姊皆顯貴,族兄楊釗亦得出入禁中,授金吾兵曹參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百姓以詩歌盛傳長安: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門楣。

  雎陽,虞城。

  “人生天地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住所屋簷之下,高辰手捧《莊子》,仰天長歎一聲。

  是啊!

  自鄭倫壽辰,已經過去五個月了。

  高辰因與之對,聞名虞城。

  但是鄭倫略施手段,使高辰在虞城遭受排擠。

  高辰只是一個司戶,所司不多,處事幹練,讓人找不到把柄。尋常雞毛蒜皮的小事,趙興也不會去過問。

  讓高辰歎的是又過去五個月,他依舊在原地踏步。絲毫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司戶隻一胥吏,高辰早已了如指掌。他不想安於現狀,多次請求謝斐向雎陽太守張九皋推薦自己。但是希望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

  唯一讓高辰心悅的是,在縣衙之中,他能接觸更多書籍。

  閑暇之余,他沒有將寶貴的時間浪費,而是依舊專心學習,博涉經史。

  日暮,高辰奮長劍舞動,風雨無阻。

  期間,高辰多次想要辭官,走向科舉的道路。

  但是皆因為各種原因忍住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虞城各種風氣司空見慣,他的心情越來越強烈。

  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吏員,心中藏著猛虎?

  “你不給我機會,我便自己把握機會。”

  高辰眼神堅定,背書回房。

  房間簡樸,一張桌子,一張床,僅此而已。

  他在桌上展開白紙,執筆書寫。

  一筆一畫,他要讓這“宋體”成為“高體”,成為他高辰的代表。

  高辰在紙上寫了一篇文章。他沒有絕世的文采,但是為了讓張九皋看中,

盜用後世的一篇千古文章。  張九齡是文人領袖,一代文宗。文章雄渾闊達,當代無人能比,是繼燕、許之後的又一“大手筆”。

  張九皋乃張九齡之弟,一定會憶昔兄長,深諳文章之道。

  “明日張九皋至虞城視察,希望這篇文章能吸引張九皋。”

  高辰落筆之後,將筆扔掉,喃喃自語道。

  翌日,正午。

  虞城的街道比以往更加整潔,每個坊市,都有衙役站崗。平靜中透露著不同尋常。

  謝斐親自帶領著虞城諸官吏出西城門。

  今日,他們要迎接一個大人物,雎陽太守張九皋。

  作為上郡之守,從三品官吏,只要政績卓越,可表天下。隨時可以入朝,拜為宰相。

  須知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職事官品級也不過正、從三品。

  謝斐、鄭倫、趙興等人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在他們心中,張九皋有幾率拜相。

  就如玄宗突然召姚崇、宋璟等人入朝為相一樣。

  “此乃張太守上任之後第一次來吾縣視察。諸位注意言行。”

  虞城西門,謝斐正色的對虞城官吏說道。

  高辰赫然在列,他是虞城司戶,有資格跟謝斐一起迎接張九皋。

  諸官吏連連應是。

  謝斐盯著遠方, 這一刻,他流露出緊張的深色。

  一個七品縣官,一個三品大員,相差太遠。

  即便是謝斐入郡中任職,有了做太守的能力和政績,也不會被朝廷任命為雎陽太守。隻可能是四品的中、下級郡的太守。

  “貴”這個門檻,可不是那麽容易邁的。

  在午時五刻之時,遠處官道上駛來一隊車架,合有百人。

  謝斐下令諸虞城官吏做好準備。

  目睹車架越來越近,眾人表情越來越凝重。

  連高辰也微微有些激動,這是大郡之守,三品大員。

  盡管史書上對他記載很少,就憑張九齡之弟的身份,足矣讓高辰動容。

  曲江風度,張九皋有幾何?高辰不禁心想。

  漸漸的,這隊車架停在謝斐等人前面。

  有十余輛馬車,十余名騎士。還有數十名隨從小吏,數十名兵士。

  為首一輛馬車,看起來很簡樸,馬夫掀開車簾子,一名年約五十五歲的老者被隨從攙下馬車。

  他頭戴軟腳襆頭,便衣便鞋,滿臉皺紋,閱盡滄桑。

  這名老人就是雎陽太守,張九皋。

  沒有高辰想象的那樣龍馬精神、氣度不凡。他只是一個知天命的老人。

  “虞城令謝斐,率虞城諸吏,迎接張太守大駕。”

  謝斐上前,長揖一禮,拜道。

  眾皆恭賀。

  “我上任以來,一直在西面處事,還沒來過東面。今日只是來隨便走走,何必興師動眾?”

  張九皋掃視一眼虞城諸官吏,話語中氣十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