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布衣青雲》第22章 縣丞壽辰
  “我兄長也是一樣,從軍西面。不知何事還?”

  李四娘對丈夫的思念,流露真情,讓高辰感同身受。

  隨著天黑下來,李四娘也下台離開,周圍的人也逐漸散去。

  “虞城之人仰慕李四娘,她的樂藝只是其一。曾有大戶要納她為妾,本可以錦衣玉食。不必再出賣技藝。她果斷拒絕,等待丈夫歸來。其忠貞不渝,更值得欽佩。”

  楊洪開口歎氣道。

  “希望她丈夫在這天寶之中能平安歸來。”

  高辰由衷的說道。

  為什麽是天寶之中?因為過了天寶,“安史之亂”就要爆發了,帝國西面的將士就很難再回來了。

  殃及大半個華夏的浩劫。四分之三的人口都會面臨家破人亡的結局。

  天寶十三載時,戶部尚書上奏皇帝,時天下郡三百二十一個,縣一千五百三十八個,鄉一萬六千八百二十九個,有九百零六萬九千一百五十五戶,人口數為五千二百八十八萬四百八十八人。

  史載:戶口之盛,極於此。

  天寶十三載,土地兼並情況更嚴重,許多百姓被權貴抹除戶口,還有一些百姓不堪賦稅,逃入深山老林。

  按照各類史書的推算,大唐的實際人口,很可能達到七千萬。

  但是當安史之亂被平定之後,戶部再統計戶口之時,發現大唐的戶口僅剩下二百九十萬戶,人口為一千六百九十萬。

  戶籍制度和賦稅制度被破壞,這是戶口銳減的一部分原因。最大的原因,還是竭澤而漁的兵役制度和長達八年的戰亂。

  就算李四娘的丈夫回到雎陽,也不一定能見到李四娘。

  雎陽不僅是豫東門戶,中州鎖鑰。也素有“江淮之蔽屏,河洛之襟喉”之稱,是兵家必爭之地。

  雎陽之戰的殘酷,難以想象。

  猛然間,高辰重重的一捶胸口,眼神煥發。

  旁邊的楊洪被嚇了一跳。

  “司戶這是怎麽了?”

  楊洪開口問道。

  “我不能讓浩劫上演,我要自己找機會。”

  高辰口中吐出一句楊洪聽不懂的話。

  說完,高辰向黑暗中走去。

  這是責任,即便是如履薄冰,也不能讓他停下一步。

  翌日,清晨,戶曹之中。

  “高司戶,聽聞你昨日前往喬氏查閱籍帳了?”

  一大早,縣尉趙興便來到戶曹,向高辰興師問罪,怒形於色。

  “是。”

  高辰點頭承認。

  他知道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但是沒想到這麽快就被縣尉知曉。

  “喬氏雖是鄉紳,但在宋州士林之中頗有威望。更是納稅大戶,沒有縣令的命令,你有什麽資格去查喬氏戶籍?高辰,你險些闖了大鍋。”

  趙興氣急敗壞的說道。

  “卑職不知喬氏在虞城手眼通天,請縣尉寬恕。”

  高辰好似自己承認錯誤,但是言語中卻盡是諷刺。

  “你什麽意思?”

  趙興沉著臉說道。

  高辰拱手,而不語。

  “你能力在眾司之中超群絕倫。我和縣令都十分欣賞你。只要你用心學習,一定可以成為品官。我和虞城主簿都是從流外官做起的,假以時日,你做到我的位置上,也不是不可能的。昔日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換來的結果是什麽?想必你也知道。你想要繼續為官下去,必須學會審時度勢。如果連最基本的為官的之道都不懂,那就沒有必要走上仕途。

”  趙興劈頭蓋臉,就是對高辰一頓臭罵。

  高辰還是不言不語,他的目光對視趙興,沒有回避。

  “你且自悟,不然我也幫不了你。”

  趙興輕哼一聲,然後留下一句話,離開戶曹。

  “縣尉慢走!”

  楊洪為了調節氣氛,趕緊相送趙興。

  高辰重新坐下,翻閱籍帳,只是有些心不在焉。

  不一會,楊洪回來,向高辰說道:“縣尉告訴我,今天是縣丞壽誕,日昳之後,縣丞在府中舉行宴會,縣尉讓你給縣丞一個面子,一定要帶上禮物前去賀壽。”

  “我知道了。”

  高辰回應道,臉色不以為然。

  他與鄭倫的兒子鄭轍有間隙,去參加鄭倫的壽辰,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

  “司戶不能不去啊!縣衙各曹官吏都一定會去,縣令、縣尉、主簿更不會缺席。如缺您一人,恐遭縣丞嫉恨,遭縣衙官員排斥。”

  楊洪語重心長的說道。

  “我去。”

  高辰權衡利弊,點了點頭。

  身在局中,才明白其中難楚。許多時候左右為難,又不得不吞下難楚。

  “只是不知道要準備什麽價格的禮物,才能讓縣丞滿意?”

  高辰又問。

  “我知道前任司戶在縣令壽辰之時,送的禮物價值一緡。據說縣丞五百文的禮物應該就可以了。”

  楊洪看了一眼,回道。

  “尋常人家種一年地也不能有五百文。 縣令一月四千多文錢,縣丞每月也有兩千錢,他們都有職分田和十余石糧食分發。難道不知道我們這些流外官的處境嗎?我哪裡去找五百文去給縣丞賀壽?”

  高辰聽到後,非常吃驚。

  他一個流外官,每個月也就五百文左右。他這一送,就有一個月工資。

  若縣令、縣尉、主簿再擺壽辰,半年白幹了。

  別看一品官(總月錢三萬一千)和九品官(總月錢一千九)相差並非天淵。但是一品至三品官的福利不是下面的官員能比的。

  三到五品官的福利,也遠遠高於五品以下。

  在唐代,三品以上,被稱為“貴”。四品、五品被稱為“通貴”。

  所以,五品以下,是一道非常大的分水嶺。

  無數官員,窮其一生,爭破頭皮,就是為了擠進五品,成為“貴族”。

  九品和流外官,又是一道巨大的分水嶺。因為流外官根本算不上正式官員。

  品官都會分職事田、永業田,他們沒有。

  品官有食料費、庶仆費、雜用費、他們也沒有。

  所以高辰才會吃驚縣丞過個壽辰,就要送價值五百錢的禮品。

  就在高辰要鬱悶不已的時候,好友張抃來到戶曹。

  “張兄來此何事?”

  高辰起身請座問道。

  “司兵說今日是縣丞壽辰,正在準備禮物賀壽。我兄弟幾人知道大兄的錢財大部分都留給家用了。於是湊錢為大兄準備了禮物。”

  張抃將一個盒子遞給高辰,向高辰說道。

  他是雪中送炭來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