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布衣青雲》第71章 再遇吐蕃騎兵
  孤軍深入,是最危險的事情,高辰沒必要再以身犯險。

  大唐的戰士,身披鱗甲,胯下戰馬,縱然只有十一騎,但是皆好戰,渴望邊功。

  懷著不同的夢想,眾人一路猛絕。

  “稟戍主,賜支九曲一帶的吐蕃我有所了解。吐蕃在其北邊境的兵力多分布於祁連山、青海一帶,在那裡與我唐軍主力對峙。此時賜支九曲一帶只有吐蕃騎兵五千,步兵五千。只有在我軍麥子成熟之際,吐蕃才會大舉兵馬,來搶奪糧食。其主力屯兵之所,定是在牧場周圍,我等不可貿然前去。”

  一名叫做王文武的騎兵在奔馳的過程中,向高辰說道。

  王文武是江南人士,有世家的背景,因之而接觸過騎射。

  積石軍是整個隴右軍的主要屯田區之一。

  麥子覆蓋方圓,只要收成,夠數軍之用。

  吐蕃人眼饞那成片的糧食,每當麥子成熟之際,便派遣大量騎兵前去搶奪。

  由於派遣騎兵的規模太大,積石軍不敢攖其鋒芒。

  只能龜孫在軍營之中防禦,站在塢堡之上,眼睜睜的看著吐蕃騎兵將麥子收割的一乾二淨,然後揚長而去。

  一年過後,積石軍的將領知道這一年還可能會來。

  但是有大片的耕地在,難道荒廢不種嗎?

  只能硬著頭皮,再種上麥子的種子,希望成熟之際,能及時收獲,不待吐蕃騎兵的到來。

  然而吐蕃騎兵在糧食快要成熟之際,必回趕來,猖狂大笑,收割唐軍的糧食。

  一年又一年,積石軍的糧食只要成熟,吐蕃騎兵永遠也不會缺席。

  所以,積石軍的屯田地,得來了一個稱呼:吐蕃麥莊!

  一個在唐兵眼皮子底下的田地,一度被稱為“吐蕃麥莊”,這對積石軍上下將士來說,是最大的恥辱。

  “這麽說來,我等只要不去吐蕃牧場,就不會引來大量的吐蕃騎兵。我們只在這黃河旁狩獵,至日昳返回。”

  高辰聽到王文武的話後,向眾人吩咐道。

  “遵命!”

  眾人領命的同時,抖擻精神,目視八方,準備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吐蕃騎兵。

  在開元中期、中後期,是大唐與吐蕃關系的緩和期。

  赤嶺為西海屏風,草原門戶,是中原入西藏的咽喉。

  在咽喉要道上,開元二十一年,唐、吐蕃約定每個月都會在赤嶺舉行一場“互市”。

  唐人將茶葉、瓷器、絲綢、糧食等賣給吐蕃人,吐蕃人用馬牛羊等牲畜交換。

  穩定了很長一段時間。

  開元末,吐蕃與大唐的矛盾愈演愈烈,根本無法再心平氣和的進行互市。

  一場一場的戰役打響,這個夾雜在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之間的吐蕃,極有韌性。

  雖然敗多勝少,但國力依舊在蒸蒸日上,隱隱有形成“帝國”的風范。

  須知帝國這個詞可不是一般王朝就能冠得上的。

  廣義上的帝國任何一個王朝都可以自稱。但是後世不會將他的國號後面,冠以帝國二字。

  狹義上的帝國是指經濟、文化、軍事、政治在世界上有著極為強大的影響力。經濟實力、政治能力、軍隊戰力、文化等級都在同一期的世界上名列前茅,這樣的王朝,即便是沒有帝國的稱謂,也會被世人冠以帝國的名號。

  以前的大漢帝國,現在的大唐帝國。沒有任何爭議。

  天寶年間,赤德祖讚認為自己有和大唐一決雌雄的能力,

屢屢挑釁,屢屢自討苦吃。  在戰爭中,使大唐百姓與吐蕃百姓彼此敵視。

  吐蕃士兵寇掠大唐州縣,燒殺搶掠。

  大唐士兵看見吐蕃的牧民,也不會手下留情。

  進入吐蕃領地之後,高辰糾結一個問題。

  如果遇見手無寸鐵的吐蕃百姓,到底搶還是不搶?

  這是穿越者和古人之間衝突,由眼界和對文明的領悟,產生不同的思想。

  也許,真正面對,才有答案!

  直到正午,高辰等人也沒有發現吐蕃騎兵的蹤跡。

  他們並不奇怪,因為他們是沿著黃河往上奔的,看不到吐蕃騎兵實屬正常。

  但是高辰發現了一個奇特的地方,這裡的曠野看似一望無際,其實山山相鎖。

  如果能在這裡修建幾座城池,駐扎幾支軍隊,一定可以牢牢的控制住賜支九曲,使這裡成為“大唐牧場”,以洗刷“吐蕃麥莊”的恥辱。

  “戍主,前方有情況。”

  荔非元禮一拉戰馬的韁繩,他敏銳的感覺到了什麽,向高辰提醒道。

  高辰一伸手,十余騎皆勒馬停下,周圍安靜了下來。

  隱約間,眾人能聽到前方有牛羊的叫聲,而且還是不少。

  “我估計是吐蕃牧民將馬牛羊趕到黃河邊飲水。”

  荔非守瑜推測說道。

  “吐蕃多有善騎好鬥人,普通百姓也不例外,而且吐蕃部落之中, 有吐蕃騎兵守護。”

  高辰沉定了一下,然後斬釘截鐵的道:“如此之近,我等很可能已被發現,準備戰鬥!”

  眾人一聽,無不稟容。皆取出弓和矢,等待高辰的號令。

  果然,在高辰話音落下沒有多久。

  一隊騎兵出現在前方的高坡之上,距此有兩裡,約有十幾人。

  “調馬,撤!”

  高辰高聲一喝,率先調轉馬頭,準備離開。

  “戍主為步兵之時,能刺十幾名吐蕃騎兵下馬。現在有了戰馬,反倒是怕了前方那十幾人,這是為什麽?”

  荔非元禮就要策馬衝過去的時候,被高辰潑了一盆冷水,極為不爽。

  在他看來,自己等十一人衝過去,只是一合將那一夥吐蕃騎兵全部刺下馬,何用“望風而逃”。

  “我知曉欲擒故縱,只是不知吐蕃人是否懂得窮寇莫追。我帶你們出來,就是為了建功立業,可不想你們有所閃失。那裡是吐蕃人的主場,誰能保證只有十幾騎?如果被包圍,我等必死無葬身之地矣!”

  高辰並沒有慌張,正聲向荔非元禮解釋道,也是說給其他人聽。

  “戍主深謀,是我衝動了。”

  荔非元禮頓時覺得羞愧,然後跟隨高辰的步伐。

  作為刺頭的荔非元禮都被折服,其他人自然沒有異議。

  兩裡外的吐蕃人,看到高辰等人紅色的盔甲,頓時大怒:“哪裡來的唐兵,竟敢窺覷我牛羊?”

  見高辰等人撒腿逃跑,人數比他們還少,領頭的一聲令下,向高辰等人追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