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布衣青雲》第34章 張9皋的金玉良言
  有人認為使職為“皇帝欽差,權利極大”。

  可以這麽說,也可以推翻這種言論。

  使職之中帶“使”的是朝廷任命的。

  但是不帶“使”的,難道沒有使職?

  毫無疑問,武官方面帶“使”的,權利最大的當屬上任之時,朝廷授予“雙旌雙節”的節度使,這個官職可以被稱為“上將”。是可以開府治事、節製千裡的封疆大吏。還有兵馬使、某某軍使,都是比較出名的“將軍”。

  文官方面,張九皋向高辰道出了宰相屬於使職。

  在唐代,你可以說一名宰相位居三品。但不能說宰相的品級為三品。

  侍中是左相,中書令是右相。

  這是確定的兩名“實質宰相”,即同中書門下三品。

  其余官職如果要被稱為宰相。如吏部尚書、兵部尚書、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仆射、以及各部侍郎被授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三品”、“同平章事”的職稱,那這些大臣便是宰相,可以入政事堂議政。

  還有一種如“參知政事”、“參掌機密”的稱號,也被視為宰相。不過這種宰相相比前兩種宰相來說,權利稍小。在景龍年間有設,唐玄宗時期不設。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等便是一種使職,跟節度使一樣,都是一種已經固定的使職。而且還是一種不必“出使在外”的使職。

  還有如翰林學士、集賢院學士、監修國史、史館職等,以及文武大臣幕府中的判官、推官、掌書記、行軍司馬、虞侯等。

  這些官職都不帶“使”字,但是都是使職。

  不難想象,這些官職都無品、又有實職、又是官位,完全符合“使職”的定義。

  所以,“皇帝欽差,權利極大”是不盡然的。如幕府那些使職就非朝廷任命。他們皆由幕府主人去選。

  唐代“使職”數量龐大、權利重,已經嚴重的侵犯了職事官的權利,使內部爭鬥嚴重。

  特別是節度使一職,可以自主調兵進攻他國,完全助長了邊將的威勢,使邊疆諸胡部落怕節度使,而不怕遠在長安的皇帝。為大唐帝國埋下禍根。

  張九皋曾任山南東道采訪處置使(簡稱采訪使)。唐代的行政單位是“道州(郡)縣”,一道采訪使類似於漢代的“刺使”,都是只有監察權,而無左右州縣政治的權利。多被皇帝臨時派出,監察諸道刑獄、官吏,是皇帝親信重臣。

  張九皋和高辰娓娓而談,中間茶涼了,又被侍者溫熱。

  高辰聚精會神的聽張九皋向他講解“使職”和“宰相”。

  通俗易懂,使高辰將這種龐大的制度記在心中。

  “若非太守,我則一無所知。高辰在此謝過。”

  張九皋向高辰講完之後,高辰舉杯向張九皋拜謝。

  “小友對我有救命之恩。這種舉手之勞的小事,我自是要對小友講明白。”

  張九皋也舉杯相迎,說道。

  “我還有一件事情想請教太守。還請不吝珠玉!”

  落杯之後,高辰向張九皋問道。

  “我們現在的身份如同摯友,不必拘束。”

  張九皋一擺手說道。

  “一個名官吏的品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為什麽巍巍盛唐,沒有一個敢如任俊、蘇章一樣的人?都說後漢衰落,為何名吏如過江之鯽一樣?”

  高辰正襟危坐,連著問道。

  任俊、蘇章都是東漢名吏,與東漢能吏張綱、吳祐齊名。

除此之外,東漢有美德和能力的文臣數不勝數。  “後漢多以舉孝廉入仕,雖然魚目混珠之人,但只是少數。故而持德者重。然所舉之人多世家,寒門很難有出路。我朝重視科舉製,也是大勢所趨。小友問為官者品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德才兼備者,不是更好嗎?”

  張九皋人老成精,當然明白高辰的言外之意。他以後漢的官吏和盛唐做對比,明顯更重視一個為官者的品德。從而貶斥為何偌大一個唐朝,為何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改革弊政。

  是的,在高辰看來,如果大唐不進行一場深有力的改革。即便沒有“安史之亂”,大唐也會走向衰落,直到和後漢一樣,逐漸滅亡。

  德不孤,必有鄰!

  這是高辰的想法,一個雄心壯志、滿身正氣的年輕人的想法。

  “春秋之時,管仲奪得伯氏在駢地(今山東臨朐一帶)采邑三百家,伯氏終生都沒有怨言,這種以德報怨的品德聖人都為之稱讚。從前諸葛武侯在世之時,與廖立、李嚴有非常大的間隙,然而諸葛武侯病死五丈原的時候,廖立聞之而嗷嚎大哭,李嚴聞之嘔血而死。武侯以德行名世,然其依申韓之法治國,其法制中飽含勸善懲惡的一片赤誠,百姓口無怨言,心悅誠服,受罰者刑之而不怨,誅之而不怒。達到了先秦諸子百家達不到的層次。我在想,如果有這樣的人在世,是否還有人敢知法犯法,無視法律?”

  高辰滔滔不絕的向張九皋說道。

  “你還是那麽的固執啊!我從虞城令、虞城尉口中了解了你。也知道你的性格。只是‘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對事的態度,遇事的勇氣,看事的智慧。這是成大事者必備的基礎。非我膽小怕事,如果堅持一件事情毫無意義,又有什麽用呢?”

  張九皋向高辰教導道:“小友這種性格如果不改掉,就算是去了郡中,也難以立足。想要做大事,就要學會忍耐,先把小事做好,等待成為大人物時,再去行大事。雖然我的話有些囉嗦,但全是由衷之言。”

  他的勸告,和高辰身邊好友的勸告,如出一轍。他也聽出了張九皋的心聲。

  作為雎陽太守,能對高辰說這些話,著實難能可貴。

  張九皋的話說完之後,高辰不再說話。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一再堅持,卻被人認為是固執。

  到底誰才是他真正的伯樂呢?誰又懂他的滿腔熱烈?

  高辰不知不覺,拿起桌上的茶杯,仰頭一飲而盡。

  好似喝的不是茶,而是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