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布衣青雲》第33章 了解“使職”
  “今日刺客知我等要來此,事先埋伏。一定擁有幫凶。虞城令,今在你所轄地界,限你盡早破案。”

  雎陽別駕秋後算帳,向謝斐責道。

  “遵命!卑職一定傾虞城之力徹查,盡力而為。”

  謝斐汗滴鬥大,有的是熱汗,有的是冷汗。

  誰都知道,刺客多養於權貴之門。追其根源,難免會遭到無妄之災。

  “罷了,這件事不歸虞城管,我心中有數。”

  張九皋擺了擺手,示意諸官不要為難謝斐。

  “謝太守體諒。”

  謝斐謝天謝地,躬身向張九皋一禮。

  直到這時,雎陽的騎士才姍姍來遲。

  張九皋下令這些騎士收斂屍體。他還不忘下令,秋收在即,不得踩踏農田。

  高辰將劍還給其主人,才開始深思今日之事。

  此時的張九皋還沒有舉薦高適參加“有道科”的考試,不可能被殺。

  但是今日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他,張九皋必定九死一生。那名女刺客的身手遠非後來這三名刺客能比擬。

  在後世有個著名的事件。

  在熱帶雨林的一隻蝴蝶偶爾煽動一下翅膀,在幾周後,一個橫跨大海的遙遠國家很可能形成一股龍卷風。這種混沌現象被稱為“蝴蝶效應”。

  他這隻小蝴蝶似乎已經改變了一些歷史軸跡。

  還有那個女刺客,到底是誰派來刺殺張九皋的?

  並且張九皋還沒有深究!

  “小友,是否在想始末?”

  此時張九皋早已恢復了淡定從容的表情,他向高辰問道。

  “官卑職小,不想多想!”

  高辰搖頭回道。

  “明日我要歸郡治,今夜想與你促膝長談,可願?”

  張九皋知道高辰少年老成,今日之事,讓他更為器重高辰,更想深入了解一下高辰。

  “能受到太守指教,正是我所希望的。”

  高辰長揖一禮。

  張九皋明經及第,為官大半生,又當過經略使、采訪使這種官職,歷經滄桑,閱歷豐富。

  他要向張九皋請教唐代制度,以解心中疑惑。從而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

  謝斐年不過四十,又因品秩低,知之有限,高辰又不喜歡謝斐的老奸巨猾,和他討論,許多事情都放不開。

  許多制度,書上是沒有的,即便是名士也不可能知道。這需要向一個德高望重的人請教。

  一眾人擁護著張九皋,重返城中。

  諸郡官經過今日的事件之後,知道高辰要不得了了,對高辰的態度也變得前倨後恭。都有意結交高辰。

  高辰被張九皋請入住所,侍者上茶,高辰開始向張九皋請教問對。

  他第一個問題,就是問“使職”和“宰相”。

  張九皋只是高深莫測的看了高辰一眼,便開始向高辰講述高辰所問。

  他一字一句,講解清晰,並沒有因為高辰官職卑微而不耐煩。

  唐朝的官職有四種,職事官(正式官職)、文武散官(階官)、勳(因功而賜)、爵(門蔭而來)。其中散官、勳官和爵號都無兼官,都屬於有職無權的閑職。只有職事官都並帶散官、勳官和爵號。

  如張九皋曾擔任的采訪使不在四種官職之內,屬於“使職”,即“使職差遣”。

  所謂的使職差遣本指臨時派某官離開其原來的職守去任某事,這是自古而然的現象。

  但是開元、天寶年間的“使職”又和其他時代的“差遣”不一樣。

成百上千的使職,其中有的已經成為了固定化。  熟讀唐史的人會發現,唐代許多官職後面都會加一個“使”字,有的是文,有的是武。

  甚至如李林甫這種權臣,光是兼“使職”,就四十多個,看起來非常厲害。

  從某些方面上將,使職,類似於後世的“欽差大臣”,但因為唐代使職的複雜,又不一樣。

  在後世,由於《唐六典》和《通典》流行於世,許多研究歷史的人必會去翻閱。所以人們不難理解“職散勳爵”這四種唐代主要定義。

  在後世高辰一直對這種“使職”模糊不清。

  是不是唐代官職後面加“使”的,就是使職?

  那威風八面,掌握一地軍、政、財的“節度使”到底是幾品官?

  後世許多人猜想應該是正二品或者從二品。

  言出立刻有人反駁,唐代宰相不過三品,一個節度使比宰相品級高,合理嗎?

  如果是三品、四品,又覺得不對,天寶年間的節度使一般節製數州,領精兵數萬,能左右附屬國家。

  上州刺史都是三品官,節度使怎麽會只有三、四品。

  張九皋解開了高辰心中的疑問。

  世人先入為主,因為“職散勳爵”都有品級, 所以世人認為節度使有品級。

  實際上“使職無官品”!

  一個“使”字,就代表為朝廷所使,為皇帝所使。使職權利大小,聽從皇帝,這就夠了。

  唐代一品、二品職事官都是養老的官職,如太師、太尉、太傅、太子太師之類,無實權。還有如三京牧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大都戶,這種受朝廷節製太嚴,很難發揮。另外一種就是天策上將、尚書令,這種李世民曾經擔任的官職,權利太大,自李世民登基之後,便不再設。

  尚書令為三高官官,自李世民後,分為左右仆射,左右仆射依舊權利很大,如房玄齡任尚書左仆射,為首席宰相。

  後改尚書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天寶年間改回左右仆射。

  實際上在唐高宗時,尚書左右仆射已經不能被成為首席宰相了,如果不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連宰相都不算。鹹亨年間複舊。

  但是玄宗時又改,以門下高官官侍中為左相,以中書高官官中書令為右相。其余加“平中書門下章事”者,為宰相。

  唐初以左尊,盛唐時期又恢復秦漢時右尊。所以中書令為首席宰相,現任宰相李林甫便任中書令。

  中書令有兩位,玄宗時期隻設一位,又因開元中期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機構,大有架空六部的趨勢。再之,唐玄宗上任之後一改之前一朝時同時擁有五到十位宰相,嚴格將宰相控制為兩人,一正一輔,多的時候有三人。這造成了“中書令”權利極盛,遍觀全唐,沒有哪個時期有這個時代的宰相權利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