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富貴人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吃貨要開動了!
  “龍少,你讓我關注陳家那邊在交易所的動向,我打聽到了……”

  “A股現在走熊,他們好像聽進去了,不過除了陳琳琳小姐那裡,其它陳家的投資好像都損失慘重。所以他們一合計,去開了香江帳戶炒港股,只是可惜……”

  “只是可惜又賠了是吧……”

  “嗯……”

  把手裡的大哥大放下,賀子龍摸了下額頭,為內地陳家歎息三秒。

  做為香江股市,因為有些構造與A股不太一樣,所以在A股走熊之後,他們沒有立刻走熊,這給了不少人假想空間,以後那邊走勢不同。是獨立行情,畢竟在牛市了好一會兒嘛!

  然而,獨立個屁,僅僅只是多撐了一會兒罷了。

  歷史上,A股走熊後,那邊沒過多久也是集體開始跳水。當然,期間個股也有反彈。但大勢是並且會比A股還慘,持續一二年持續下跌,買什麽賠什麽。

  當然,如果不是重生的,會上當也屬於難免。

  恆生指數自1964年11月24日公布以來,到201X年總共已現8輪牛市。

  第1輪牛市:早在1969年11月24日,港股市場便推出恆生指數。港股第一輪牛市主要因為恆指推出,以及受益於1972~ 1973年間,中美關系改善、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英關系改善等大事件的發生。

  恆指從推出當日的158點上漲10.23倍,到1973年3月9日的1774.96點。

  第2輪牛市:1975年,經過第一波牛市下跌後的動蕩,香港地區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證金融市場穩定。伴隨經濟逐漸繁榮,港股市場成交額也隨著上市公司增多而大幅增加,隨後兩年港股氣勢如虹!

  第3輪牛市:1984年9月26日,中英兩國政府在北京草簽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和三個附件。恆指從1984年12月2日的676點一路回升,並由此開啟了新一輪長達4年的牛市。

  第4輪牛市:恆指從1987年12月7日的1894點,漲到1992年7月4日12599點。這輪牛市是港股史上首次受益於,內地資金的牛市,期間漲幅5.56倍。

  不少人聽信了所謂的香江那邊的市場是成熟的,而且細數一下,每次的牛市都持續的比上一次久。確實是很有欺騙性,這麽多內地的人轉戰香江股市,然後給坑進去了,好像也挺正常的。

  自己要不是先知先覺,就算不是全倉押進,隻少半倉試水,估計也再所難免。

  “在97年香江回歸之前,那邊看來是牛不起來了。倒是94年以後,股價基本上保持死水,可以緩慢低吸一點……”看了看筆記本上面關於香江股市的數據圖,賀子龍自言自語著。

   1997年香港回歸後,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成為當年推動港股走牛主因,更多內地企業赴港上市,讓恆指從1995年1月23日的6890點,上漲到1997年8月7日的16365.71點!

  股市不管內外皆是不行,暫時不是入場時機。

  買下的地皮幾個月以後政策一變才會開始漲,但是剛漲就出售也是傻子才會做。英語培訓也到達結束,兩個工廠的事兒,隔幾天轉一圈,甚至賀子龍感覺幾個月不去看,問題也不大。因為銀行裡其它的貸款,已經委托基金按時按月,按照計劃表打款。

  突發事件和情況如果要加錢用料,是通知賀子龍才行。

  而時間上,剛進入7月,也就是說,現在回家也行。不回家也行,因為到了所有學校放假的時間了!

  “要不,趁這空檔,去祖國的大好山河旅遊一下,再轉道回家……?”賀子龍雙手托下巴,看著窗戶外面發呆。

  說起來自己也挺可憐的,重生前,旅遊是什麽?能吃嗎?

  除開家鄉的那破山破水,還去過哪?打工的地方外省,也是兩點一線,工廠,公司和住宿區來回走。一生為錢而忙!

  如果說前世是因為太窮,所以有心無力,怕花錢而不去旅遊。倒也說的過去的話!

  那麽重生後,這一世。才重生一年左右,就擁有了無數人,可能幾十輩子都不可能掙到的錢,而且時間上也是有空,那為什麽不去祖國的大好山河走一走,看一看?

  當年看過的《舌尖上的中國》,隔著電視屏幕都在流三天三夜的口水,可惜一直不能去那些地方嘗試一下各種美食。直到死,也沒能如願。

  除開是半個絲襪控,自己還是一個大吃貨,吃貨的願望不就是吃到四方嗎?

  人生在世,若無帝王之志,其它的不就是圖個美色,美食,行四方吃天下,結交朋友,壽終正寢而已嗎?

  若不能如此,光有錢又有何用?帶進棺材裡,便宜盜墓賊嗎?

  賀子龍也算是個行動派,就像魯迅先生說過的,想到就做,今日事今日做。連忙叫來李大為開車,給其它人一個電話大概交代了下, 然後直奔上海灘邊。

  這裡有後世舌尖上的中國所言的本幫菜肴,之前怕龍蛇混雜太多,加上大事沒安,所以賀子龍極力控制自己不來這種地方。但現在卻是,大局以定,不過爾爾!

  上海魔都市,簡稱‘滬’或‘申’,本意是一種漁具。作為臨海的城市,早年的上海飲食以魚鮮為主,講究用料的新鮮。

  百年來,上海匯聚了長江三角洲附近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福建等地的移民,他們不僅給上海注入了海納百川的活力,也帶來了五花八門的飲食習慣。

  這裡將各地飲食口味糅合、吸收、發展、創新,最終形成了獨特而又博采眾長的‘本幫菜’。

  本幫菜的特色又可歸納為十六個字:濃油赤醬、湯汁鮮甜、花色繁多、用料實惠。

  抬頭一看攤店之名,也是乾脆,就是海邊第一家。直接上名(本幫菜飯店)!

  “老板,你們這裡上好的招牌本幫菜,都給我一樣上一盤,比如說這個松江鱸魚,白汁桂魚,八寶鴨,芙蓉蟹鬥,竹筍醃鮮湯,水晶蝦仁……”

  “好嘍,老板微等,馬上就開火上菜……”服務員也是熱情,盡管店裡算不上是多上檔次,但也是不大不小的海灘邊飯店。

  菜都是邊做吃上的,第一道直接就是上松江鱸魚。

  一個大盤端上來,松江鱸魚身體肥圓,體長不過十多厘米。頭大而扁平,口闊而眼小,黃褐色,身披幾道黑條紋,還略帶黑點。魚體已熟,魚嘴卻還在張,一張一合。端是妙不可言!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