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嶺南王》第二百六十七章部署
“罷了,一切照常進行!昨日高句麗使臣羅永松上表言,新羅於八月出兵五萬,攻陷邊境娘臂城,想讓大唐勸其退兵,朕本想趁兩國交戰伺機而動。”李世民揮揮手感慨道。

“聖上何必急於一時,以大唐發展速度,過幾年拿下高句麗不費吹灰之力!到時候老臣為聖上牽馬披甲。”簫瑀摸著胡須微笑道。

“新羅國力與高句麗相差甚遠,斷然不是對手,只是因為面對大唐一線,駐兵太多,才被打個措手不及,應該很快就能奪回,而且臣斷定高句麗決然不敢大肆反攻。”李靖也出言道。

“諸位愛卿說得是,朕也明白,只是高句麗欠下中原血債太多,如鯁在喉,一日不滅朕心裡一日不舒服。”李世民心有不甘的說道。

“大唐連連滅國,周邊小國已經猶如驚弓之鳥,不是遠離大唐,就是屯兵邊關,所以!臣以為還是安穩發展兩年,等他們放松以後,再以雷霆之勢,一舉而下。”杜如晦提醒道。

“不錯,各國已經膽戰心驚,恐怕大唐一有異動就會引來拚死一搏,要是聯合起來,事情就麻煩了。”長孫無忌擔心的說道。

“趙國公放心,這一點聖上早已想到,朔方,幽州,劍南道,蜀中,遼西都布有兵力,而且府兵大多都在此處,隨時可以武裝起來,雖然進攻困難,防守還是沒有問題。”李靖作為一個戰術大師,又是兵部尚書,自然早就安排妥當。

可是在場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日後還真的出現了…………

“年後兵部申請擴大水軍規模,加大戰艦製作,便於往來倭島,南洋。”李靖又拿出一本折子說道。

“倭島,南洋並無戰事,擴大水軍是否有此必要?”禮部尚書唐儉問道。

“目前大唐控制的南洋是呂宋群島,真臘等地,嶺南船隊探尋南洋諸島,想尋找一條通往戒日王朝的海路,在一個名叫文萊的地方,發現有數座島嶼上面全是各種香料,數不勝數,取之不盡。

而且有大量土族,這些土著所用武器不過是石頭,木棍,但是身上掛滿寶石,黃金,居住的房屋全是巨大楠木,沉香木。”馮戴文起身拱手道,這些消息是馮家船隊打探到的,但是如此巨大的肥肉,只是靠嶺南開發實在太難,而且馮戴文最希望的不是一家大富大貴,當然就告知了李世民。

商議以後,由兵部提出增兵計劃,馮戴文只是把實際情況說了出來。

“咕!”

大殿傳來一陣咽口水的聲音,而且明顯聽到很多人出氣變粗。

香料在中原價格一直比較昂貴,雖然現在佔領地區也有不少,但是幾乎都在山裡,采摘不是很方便,但是耽誤就不一樣了,就那麽大,而且整個上面都是,自然不用考慮采摘問題,那怕是運到西域去,同樣價值不菲。

“衛國說的可是真的?”長孫無忌聲音都變嘶啞了,喉結蠕動問道。

“自然不敢欺瞞諸位!整整十船香料,正在運到長安的路上,而且用一個盤子,就能換到土人身上一件黃金,寶石掛飾!”馮戴文露出習慣性露出微笑說道。

“土族生活艱辛,以我看來應該讓大唐管理他們才是。”唐儉摸著柳須說道。

“說得那麽文縐縐的幹嘛,以我之見,這麽好的地方,就只能大唐擁有,土族抓起來挖礦。”尉遲恭胸膛起伏,兩隻牛眼泛紅,黑色臉變成紫色,揮著手大聲說道。

一層遮羞布被他揭開,變成了赤果果的侵略,房玄齡略帶尷尬的說道:“南洋土族確實不堪造就,前去開發的世家回報,島上土族十分懶惰,能躺絕不站,而且島嶼食物豐富,基本沒有餓死之憂,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種地。”

“既然如此,不如多抓一些,押著勞動改造幾年,自然就變勤快了。”長孫無忌建議道。

“善!朕作為天子,自當教導天下百姓,南洋諸島,同樣屬於大唐,必須好好改變這種不良風氣。”李世民大義凜然的說道。

“衛國可知道,戒日王朝是怎樣一個國家?為何要探尋他的海路。”工部尚書段綸好奇的問道。

“戒日王朝是一個很大的國家,領地與大唐差不多大小,有點像商周時候,有許多屬國,昆侖奴就是那裡的人。”馮戴文回憶著自己那少得可憐的記憶說道。

“昆侖奴?這個不錯,昆侖奴力大,老實是非常好的勞力,不知道他們的士卒怎麽樣。”李靖感興趣的問道。

“比之大唐相差甚遠,而且盛產寶石,不過就是人口比較多,地方也大, 要想征服難度不小。”馮戴文回答道。

“無妨,今年關內道有二十萬新生嬰兒,還有十多萬懷有身孕,這是去年的四倍,明年還會有更多的孩子出生,等十多年後,大唐就會有足夠的人手去佔領了那些土地了。”房玄齡笑著說道。

“這全靠聖上英明,鼓勵百姓生育,才會有今日盛況。”長孫無忌笑著恭維道。

“歷朝歷代,大家都圍繞著中原大地打死打活,卻不知外面還有如此巨大天地,真是何其可悲!”簫瑀摸著胡須搖頭歎息道。

“所以吾等應該奮勇爭先,為子孫後代打下足夠地盤,就算日後子孫無能,也不至於被番邦欺負,這天下永遠都會是炎黃子孫的天下。”李世民眉頭一挑,語氣加重,拍案說道。

“臣等願意共襄盛舉,為大唐奮勇爭先!”一群人被李世民一席話刺激得熱血沸騰,齊齊大聲道。

“天下如此之大,朕是無論如何也看不過來,鎮守四方,需要諸位臣工共同努力,對大唐有功者,日後朕必然不吝封賞。”李世民空頭支票開得飛起,毫不猶豫的大肆許若。

“臣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定然不負聖恩!”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李世民的話始終很暖人心,而且這裡基本都是死忠分子,當然很吃這一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