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遊走在明末》第140章 班師回朝
朱慈雪低著頭,悄悄地打量著四周的人們。雖然依舊是衣衫襤褸的流民,但是總感覺和她之前在路上遇到的那些人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你要讓她說不同在哪裡,卻又一時詞窮。

 過了一會,幾個穿著黑色甲胄的士兵走了過來,提著一袋子的乾糧,和一桶熱粥。粥是現在喝的,乾糧是裝在懷裡留在路上吃的。

 按照這夥老弱病殘的腳力,從信陽到光州的路程大概要走三天,這還是保守估計。

 端著那碗熱乎乎的粥,雖說米粒不多,但是朱慈雪的眼淚竟順著眼窩留了下來,吧嗒吧嗒。

 老嫗已經喝了半碗,給朱慈雪留了一半,走了過來:“閨女,喝。”朱慈雪紅著眼睛搖了搖頭,指了指自己的,又指了指她的,又搖了搖頭。

 見朱慈雪不喝,老嫗急了,手打著哆嗦,不少湯汁都從碗裡濺灑出來。遞到朱慈雪的嘴邊,讓她非喝不可。

 朱慈雪心裡一暖,怔怔地瞅著老婦人不禁又落下淚來。伸手接過端著的碗,喝了兩口,然後一抹嘴,遞了回去,衝著老婦人笑了笑。

 老嫗見朱慈雪喝了,大喜,點了點頭,又將剩下的喝近喉嚨。有幾顆米粒留在碗底,老嫗用那沾滿灰泥的手指粘出,放進嘴巴裡。

 突然,朱慈雪明白了哪裡不一樣。就是這裡的人對於糧食雖說珍惜,但是卻沒有在別的地方那種哄搶的事情。哪怕是像她之前在南陽的時候,那裡給流民施粥的地方,站在最前面,最前方的永遠是那些身強力壯的年輕人。

 而被擠在後面的永遠都是老人和婦孺。

 也不知道是因為這裡的糧食足夠多,還是壞人到了這裡都變好了,總之,人們都自覺地排成隊,也沒有老人被擠在後面的情況。

 更沒有那種喝完自己的,去搶還沒喝完粥的人。

 有個年紀比較大的老頭,看模樣得有六七十歲,胡子一大把,正笑眯眯地對著一個手裡提著饅頭框的士兵說著話:

 “二娃子,今天怎又是你給俺們送饃饃啊。”

 “俺訓練完了正好沒事,薛大哥他們人手不夠,就過來幫忙。”

 這時,跟在老漢後面看樣子像是兒媳婦的女子張口說道:“二娃子,你今年多大了,有婆娘了沒?”

 聽到那女子竟問自己有沒有婆娘,只見被稱作是二娃子的士兵頓時臊紅了臉,喃喃道:“十九了······還····還沒找婆娘。”

 見那士兵竟這般靦腆,周圍人都善意的笑出了聲。跟著二娃子一起來的那幾個士兵也笑嘻嘻地望著他,挺直腰板繼續發放著食物。

 喝完了粥就輪到發饅頭了,這是去光州路上的口糧,一人五個,不多也不少。發到朱慈雪的時候,發饃饃的二娃子不經意地抬了一眼。

 雖說朱慈雪的臉上故意塗抹了些淤泥來遮掩自己的容貌,但是有個詞叫做氣質,這玩意是真真隱藏不起來的。

 二娃子剛才已經給了朱慈雪三個,心裡不知怎麽想的,鬼使神差地又從框裡多拿了一個,飛快地塞到朱慈雪的手裡。

 裝作不經意又輕輕地抬頭看了一眼,碰巧對上那雙如水的眸子,瞬間臉紅成了蘿卜,提著框就走了。

 朱慈雪低頭瞅了眼自己手上抓著的饅頭,拿出一個吃了起來,把多余的都揣進了懷裡。還熱乎,軟綿綿的,一口咬下去,小麥混著粗糧的香氣在味蕾上跳躍·······

 ·············

 開采無煙煤的工作已經布入正軌,每天都有數萬斤的煤炭從商城源源不斷地往其他的地方運輸著。東邊的金寨還有光州如今已經是運輸的第二批,只有距離比較遠的信陽按照時間,第一批無煙煤這才剛剛到。

 對於這無煙煤,楊晨並不打算收費。同時不僅自己的地盤不收費,等到產量多了,還要運往外邊,能運一些是一些。送給周圍的百姓,讓他們也能用上這無煙煤。

 而且楊晨已經打算好,回到商州便專門組建一個外貿司,專門負責對外貿易。至於人選楊晨早就想好了,而且之前一直沒有給他安排職務,就等著走馬上任。

 見商城這邊的事情基本忙完,楊晨便帶著士兵回到了光州。如今,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年了,從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自己重生以來過得第一個年。

 冬季的土地,蕭瑟是最大的第一印象。地表一望無際的黃,樹木一溜的禿。偶爾遇到條小河,也沒了往日流動的歡快,上面結了冰。

 一行人整整走了一天,這才到達光州,受到了沿街百姓和商販的熱烈歡迎。因為在楊晨的管理下,治安算得上是前所未有的好,同時楊晨對於商業秉持著一種不鼓勵,也不製止的態度。

 其實這樣也算是鼓勵商業發展,在這個時候,你不說製止就是支持。同時對於商業的稅收和田地的租子一樣,同樣都是兩成。

 同時在如今這個市場經濟還沒有健全的時代,楊晨規定有些物資是不允許買賣的,像是糧食、鐵器、食鹽等等。全都做到把控在自己手中,城能夠買到的地方都是郭志遠手下所開設的店鋪。

 價格也是由楊晨統一規定,特別是對於糧食,不僅是限價,更是限量,防止有人蓄意囤積。而且糧店裡不僅僅是賣糧食,更會收糧食。

 收糧食的價格比賣的要低兩成,根據今年的架勢來看,雖說還是買的多。但是楊晨估計,等到明年這一批新的小麥下來後,人們家家都有了余糧,就會往外賣一些。

 到時候便會多出許多糧食來,然後楊晨把糧食都屯起來,這可是戰略物資。

 除此以外,對於那些關系到百姓生活的物資,楊晨也做到統一管理,價格不可過高。

 但是對於那些路邊的小商小販,只要按時交稅,便不會有其他的問題。

 ··········

 朱慈雪等人好不容易到了光州,進了城,只見後面開來一支部隊。領路的士兵趕忙帶著他們來到道路的一側,和百姓混到了一起。

 朱慈雪沒抬頭,低著頭瞅著周圍的這些神情激動的百姓,心裡很是不解。不就是一支部隊嗎,有什麽值得歡呼的。

 而且歡呼聲太過雜亂,若是朱慈雪能夠聽到有人口中喊的是掌盤的話,說不得事情就簡單許多··········

 回到縣衙的第一件事,楊晨便命人把方洲子給叫來。遊走在明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