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魏武神》第一千零二十五章無可奈何花落去
第1025章無可奈何花落去

 魏國鄴城,大魏皇帝冉明的心腹重臣王猛猶豫了再三,最終還是選擇了開口:”陛下,內閣那裡對拜佔庭帝國引起了爭論,建議大魏與拜佔庭魏國結盟的內閣大臣與反對的大臣持平,現在僵持不下,內閣首相王簡將不日舉行內閣擴大會議,討論此事。雖然就算結盟,此事對我大魏影響不大,不過對陛下說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機遇。陛下的養子瓦倫斯其生父乃拜佔庭帝國的皇帝尤利安,其外祖父又是拜佔庭帝國偉大的皇帝君士坦丁,而他的生母又是君士坦丁的公主,瓦倫斯的這個身份,應該是拜佔庭帝國的繼承人。當然瓦倫斯手中無兵無權,當回國即位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者拜佔庭帝國自從君士坦丁去世之後,就陷入了動亂,一連大戰多年也沒能分出勝負,反而使得整個拜佔庭帝國動蕩不安,國內的百姓也是苦不堪言,甚至有不少人都開始懷念君士坦丁在位時的和平景象,所以……如果我們大魏支持他,他就可以成為拜佔庭帝國的皇帝。”

 冉明聽到這裡,也是眼睛一亮,接著道:“朕明白了,拜佔庭帝國的百姓懷念君士坦丁的統治,若是這時身為君士坦丁真正繼承人的瓦倫斯忽然回到歐洲,肯定會得到不少人的擁護,再加上咱們大魏的武力、財力支持,奪回皇位似乎也不是一件什麽難事,而瓦倫斯是朕的養子,他的母親又是朕的妃子,將來生下孩子,就是瓦倫斯的親弟弟,所以這個皇位遲早都是朕的骨血!”

 “不錯,臣也正是這麽打算的,歐洲已經因為爭奪皇位而戰火連連,這時咱們只需要派一支強大的艦隊保護著瓦倫斯回到歐洲,再顯示一下咱們的武力,肯定可以使得支持瓦倫斯的人數大增,奪回皇位也並不是什麽難事。”王猛道:“此時咱們大魏的海軍反正閑著也是閑著,臣曾打聽過拜佔庭帝國的軍事實力,他們的羅馬軍團采取的還是三百多年前的戰術,這樣落後於時代的軍隊,咱們大魏完全可以以一擋十,現在笈多帝國海軍實力大增,而陳勇的計劃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咱們就可以考慮著布局歐洲的計劃,現在正是個絕好的機會。”

 冉明當然知道王猛說這話的意思,此時王簡身為內閣首相,按照規定,他將有十年的任期,現在看來,王簡再活個七八年絕對不成問題,只要王簡不出大錯,這個首相他絕對可以任期滿才卸任。而內閣之中,將頂替王簡成為第二屆內閣首相的人,非謝安莫屬。如果再讓謝安在首相的位置乾上十年,他王猛就只能再等十七年。如今王猛已經三十七歲了,沒有那麽多時間等待,所以他要另尋捷徑。

 功大莫過救主,次之莫過於開辟疆土,如果能將歐洲納入魏國的統治,王猛將獲得極高的聲望,那個時候他就可以與謝安爭上一爭了,到時候頂替王簡成為帝國第二任首相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王猛考慮了再三,還是決定向冉明說出他的計劃。

 一個面積稍次於魏國的領土,人口四五千萬,光這個市場就可以讓魏國贈瘋了,商人得到實惠暴利,官員因為領土大增而機會更多,將士們也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對於魏國而言,這絕對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看來你是胸有成竹。”冉明淡淡的笑道:“說說你的計劃!”

 “第一步,臣計劃先與拜佔庭帝國建立外交關系。這個期間,我大魏也應該向拜佔庭帝國派遣使節,就陸上絲綢之路的暢通和貿易達成統一認識。其次是由海軍探索去拜佔庭帝國的海路!”王猛說道:“知彼知已才能百戰不殆,所以我們只有在與拜佔庭帝國建立外交關系後,才能把細作安插在拜佔庭帝國內部,便於偵察拜佔庭帝國的情報!臣的計劃是在未來五年內,可以初步建立一定規模的情報網絡,然後物色親華人士。”

 就在冉明和王猛在密議布局歐洲時,笈多帝國華氏城笈多帝國皇宮的議政大殿內幾個笈多帝國高級官員在和沙摩陀羅·笈多在商議笈多帝國的應對措施。此時的笈多帝國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外有魏國這個強敵臨近,內部諸部也蠢蠢欲動,可以說此時的笈多帝國風雨飄搖,稍為不慎,整個笈多帝國都有覆滅的危險。

 “諸位大臣,大家都說說吧,我們笈多帝國現在該怎麽辦?”沙摩陀羅·笈多說道。他是笈多帝國的第二任皇帝,在他在位期間笈多帝國開始了瘋狂的擴張,如今已經擴張了近百倍不止。連續的勝利也讓沙摩陀羅·笈多養成了不可一世的性子,可是海軍全滅,泰米爾納德邦背叛獨立,安得拉邦丟掉超過三分之二,當然他就算在怎麽自大,也知道必須慎重處置了。

 “國王陛下,諸位大臣,塞裡斯裡的進攻,帝國的失敗,讓那些原本臣服我們笈多帝國的土著部落首領和土王們,變得蠢蠢欲動,使得我們笈多帝國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了,只有堅決反擊,把所有背叛者消滅,我們笈多帝國才能雄霸天下。”笈多帝國之中,巴爾拉姆·哈爾維有著較大的聲望,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與沙摩陀羅·笈多進行分庭抗爭。因為巴爾拉姆·哈爾維是笈多帝國的宰相,宰相擁有整個笈多帝國城君級別以下官員任命的人事權,還有財政權力,所以權力極大,而笈多帝國又沒有華夏禦史台的監督,所以在整個笈多帝國,巴爾拉姆·哈爾維的黨羽遍布全國,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沙摩陀羅·笈多也要顧及巴爾拉姆·哈爾維的感受。

 從魏國遠征軍手中用三萬個笈多帝國金幣地那拉贖回瑪尼德·辛格元帥接著道:“國王陛下,諸位大臣。敵人勢大。那些叛軍也就算了,雖然兵力雄厚,但都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以我們的笈多帝國的軍隊,肯定能夠打敗他們的。不過,那些塞裡斯人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很多都是經歷過殘酷一戰的精銳軍隊,比起我們笈多帝國的軍隊,戰鬥力更加強悍。”

 其實自從笈多帝國海軍的全軍覆沒,哪怕他被贖回來,瑪尼德·辛格元帥已經打定注意當一個鴕鳥,一般情況下,他在笈多帝國把自己當成一個聾子和啞巴。可是有些時候,有些話他不得不說,此時整個笈多帝國軍隊死在魏軍手中差不多有三十多萬人馬了,這點損失雖然不至於讓笈多帝國傷筋動骨,可是卻也異常難受。巴爾拉姆·哈爾維不懂軍事,他一通隻圖痛快的發作,很可能葬送無數精銳的士兵。

 可是還沒有等到巴爾拉姆·哈爾維反駁他,沙摩陀羅·笈多卻打斷了他的話:“塞裡斯人距離我們還太遠,他們的海軍確實厲害,但是諸位大臣不要忘記了,他們的海軍戰艦衝不到岸上來,即使魏國派遣他們的精銳部隊,但是數量絕對不是我們笈多帝國的對手,本王相信,我們笈多帝國最終還是可以取得勝利的。”

 巴爾拉姆·哈爾維點了點頭:“諸位。我們已經偵察出魏國在泰米爾納德邦駐軍,總共有隻兩個師,加起來也只不過兩萬多不到三萬人的軍隊而已。可見,他們最重視的,還是南洋,而不是干涉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機會。我們務必要搶在塞裡斯人完全佔領南洋,如果等塞裡斯人完全鎮壓下那些土著叛亂。再調集更多的軍隊進駐泰米爾納德邦,我們將會更難戰勝那些泰米爾叛軍,所以在魏國的戰爭結束之前,打敗泰米爾叛軍和塞裡斯人,也徹底打消那些蠢蠢欲動的土著部落的企圖。這樣,我們才能夠和魏國對抗。”

 瑪尼德·辛格元帥道:“國王陛下,魏國雖然沒有那麽多精銳塞裡斯人軍隊進攻我們笈多帝國,可是他們卻還有無數土著叛軍,整個南洋諸島,土著人數可不止千萬,如果讓魏國把那些土著青壯武裝起來,我們笈多帝國將失去我們的人數優勢。”

 巴爾拉姆·哈爾維大吼道:“瑪尼德·辛格元帥你夠了啊,一個失敗的將軍,一個曾經塞裡斯人的俘虜,我真不知道當時花掉三萬個地那拉把贖回來是不是一個錯誤。”

 不過,此時在場的大臣都陷入的沉默,魏國派出土著仆從軍進駐泰米爾納德邦的消息也不是沒有,有人說是來了三十萬土著,也有說來了五十萬土著軍隊,畢竟魏國的裝備是出了名的精良,就算土著軍隊戰鬥力不高,可是他們也是人,不會站在那裡讓笈多帝國軍隊去殺,只要是戰爭,總要付出傷亡,此時隨著普利和潘地亞叛軍大舉進攻安得拉邦,安得拉邦的大片土地已經丟失,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很多地方,原本臣服笈多帝國的部落和民族都發生了反叛笈多帝國的戰爭,現在很多叛亂已經被笈多帝國軍隊鎮壓了,可是笈多軍隊也死傷慘重,至少三萬余軍隊已經鎮壓叛亂而戰死,至於受傷的士兵至少有上十萬計。這對笈多帝國而言,無疑是一計沉重的打擊。”

 “擴軍,我們必須要大規模的擴軍才行。以華氏城和北部邦為中心,招募廣大的吠舍和首陀羅參加軍隊,保衛我們的國家。”沙摩陀羅·笈多說道:“除了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泰米爾人叛亂,我們笈多帝國西部西北印度河流域以東地區的馬拉瓦人及卡提阿瓦人,他們臣服於笈多王朝,現在也有消息顯示,他們正陰謀叛亂,還有西部沿海地區古吉拉特的塞種人,他們更是明目張膽的圍攻本王派出的官員,殺死本王的將士,本王對所有的叛徒,絕不姑息。”

 事實上,笈多帝國的麻煩遠不止於此,歷史上馬拉瓦人、卡提阿瓦人以及塞種人(既貴霜人的後裔)他們武裝抵抗笈多帝國長達五十余年,直到公元388年,超日王以自己的公主普拉巴瓦蒂笈多下嫁西南部德乾地區的伐迦陀迦王國其國王樓陀羅西那二世,兩國同盟。超日王在西方主要與南北修好,集中攻打塞種人的國家,歷經四年的慘烈戰爭,這才打敗馬拉瓦人、卡提阿瓦人以及塞種人把領土擴張至阿拉伯沿岸。

 一聽這話,宰相巴爾拉姆·哈爾維頓時急了“國王陛下,我們現在的財力,根本就養不起那麽多的軍隊。就算是能夠招募到足夠的兵員,但我們也沒有武器來武裝他們啊!”

 沙摩陀羅·笈多道:“在這個時候,本王身為佛教護教大輪明王,號召全國教徒,應該充分發揚風格,軍餉之類的,完全可以免除,這樣就能夠省下一大筆錢了。至於武器裝備,可以利用我們控制的兵工廠,也要加緊開工生產。”

 沙摩陀羅·笈多卻不知道,他們與佛教的關系原本異常親密,佛教和笈多帝國都是相互利用,可是當沙摩陀羅·笈多讓寺廟承擔軍費的時候,那些寺廟的主持和宗教人士不願意幹了,從而給笈多帝國的滅亡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就在笈多帝國進行大規模戰爭動員之時,位於魏國西域也開始風雲突變,安西將軍下令西域諸部,非我族類,不降既殺。所以西域諸國見魏國勢力大,全部清一水的選擇投降。這個消息傳了出來,西域幸存的漢人不幹了,他們集結起來,圍住了安西大將軍劉科的行轅,高呼著口號,讓劉科給他們一個公道。

 其實西域漢人在這一輪清洗中雖然損失慘重,卻並沒有被徹底殺光,要知道西域這個地方,太平的時間就像下雨天差不多,一年也難得見到幾次。所以在這裡生活的漢人保命的功夫就非常到位的。反而損失慘重的都是那些中亞開發公司的商隊成員和護衛,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西域人敢衝他們下手,結果被打了一個冷不防。

 可是那些常住西域的漢人或漢人後裔,他們早就準備好了藏身之地,有的在家中挖了密室,有的也有密道,躲進深山或戈壁灘上,總之盡管損失慘重,卻仍有不少幸存者,這些幸存者雖然活著,可是大部分都有親人死在這一次的種族大屠殺中,他們自然不願意看到殺害自己親人的凶手逍遙法外。

 要說漢民族會以德抱怨,這其實就是一個笑話,只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政客們才會毫無原則和底線的這麽說話和做事。原本只有數十上百人前來安西大將軍行轅討個說法,可是後來當劉科“非我族類不降既殺”的命令傳開以來,各地的漢人百姓都湧到它乾城安西大將軍行轅,數千上萬民眾和一些被流放的官員手持“還我公道,血債血償”的橫幅把安西大將軍行轅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此時,劉科也急得團團直轉,雖然他手握重兵,但是絕對不能對百姓下手,否則他不光政治前途完了,弄不好冉明可是會殺了他以平民憤,如果被這些憤怒得失去理智的民眾衝進行轅,全行轅的人肯定都會遭殃,就算是他弄不好也會被憤怒的百姓打死。

 得到消息的籍破虜頓時大急,軍事重地被包圍了,一旦衝突加劇,這就是一個兩敗巨傷的結局。冉明雖然愛民如子,可是他還要堅守一個朝廷的威嚴,無論如何,請願可以,但是衝擊大將軍行轅,這可是違法行為,一個處置不當,西域就會血流成河。

 原本準備撤退回鄴城養傷的籍破虜,急忙轉向它乾城,終於在雙方沒有撕破臉的時候趕到了安西大將軍行轅。由於連天加急趕路,籍破虜身上的傷口又因為震動崩裂了,鮮血淋漓,顯得觸目驚心。籍破虜強忍著頭昏目眩的感覺,頑強的爬上馬車的車頂,衝包圍安西大將軍行轅的憤怒百姓喊話:“諸位鄉親父老,本人是西域安撫使籍破虜,請大家安靜!大家憤怒的情緒我理解,我們西域都護府的全體成員都理解,大家可以在大將軍行轅示威抗議,但是不能衝擊大將軍行轅,大將軍行轅是軍事重地,衝擊行轅是違法的,你們相信咱們的皇帝陛下嗎?本人就是西域安撫,一定會給大家一個交待的。現在請你們推選幾個德高望眾的前輩,本特使與代表們一道去向安西大將軍要一個交待。請大家相信皇帝陛下,朝廷和本特使一定會給諸位一個交代!好了,大家都後退,後退到警戒線之外,再不能發生衝擊行轅的的事情!”

 就在這時,正在往後退的百姓突然有人撲通一下摔倒在地上。百姓又一陣大亂,籍破虜上前觀看,發現只是餓昏了。

 籍破虜大聲的衝安西大將軍行轅前的衛兵吼道:“那誰,沒看見百姓都有人餓昏了嗎?你馬上去按排火頭軍,為在場的百姓準備飯食和飲水,如果再出意外,你等著上軍事法庭吧。”

 安西大將軍府的衛士自然不會聽籍破虜這個特使的命令,哪怕是籍破虜代表皇帝,不過這個職責只是在負責安撫西域民政方面,哪怕負責協防北庭城,其實這都不是籍破虜的職責。不過衛士在請示劉科之後,劉科還是點頭同意了籍破虜的要求。

 籍破虜在安西大將軍行轅前的那一番話,其實劉科都聽得非常清楚,此時的籍破虜已經真正長大了,恐怕是諸大臣之子中的佼佼者,僅憑他的北庭的作為,官升三級是肯定跑不掉的,弄不好還能撈一個爵位。

 不過,劉科也在頭疼,百姓要報仇,可是難道把西域人殺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