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魏武神》第九百六十章東晉的葬禮
第960章東晉的葬禮

 而就在這個時候,浮橋突然傳來一陣劇烈的振動,於此同時,位於江心島之北三百步左右的地方騰起了一道二十余丈高的水柱。

 原來一艘被弩箭射殺一空的走舸,其中上面有一名幸存的晉軍士兵。這名幸存的士兵恰恰是謝氏的家生奴才,對謝氏非常忠心。由於謝氏對家生奴才還算優厚,這個士兵家裡還過去,多少有點余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貧民要想改變命運,只有投軍這一條路。所以這名幸存的士兵就假裝中箭落水,然後利用其水性好的優勢,濽水遊到了浮橋的底下,這個時候,浮橋上的魏軍士兵根本沒有發現這個危險因素。

 結果這個疏忽卻是致命的,這名晉軍水師士兵從浮橋西側爬上浮橋,趁魏軍士兵注意力都集中在東面時,這名士兵突然發難,他匕首刺殺了一名弩炮操作手,然後奪得這名弩炮手的自衛橫刀,抽出橫刀三兩下劈翻了那些沒有防備的弩炮手。

 一具弩炮和三十余枚弩炮炮彈頓時落入了這名晉軍士兵手中。這名士兵的知識有限,他只是想著點火燒掉弩炮,減少晉軍水師的傷亡,只是沒有想到更加意外的是其他魏軍士兵發現這裡的異常,立即用弩機向這名晉軍士兵射擊,結果剛剛拿火把的晉軍士兵被射死,火把因而落在弩炮炮彈上面。

 從而引起了弩炮炮彈的爆炸,三十多枚弩炮炮彈,不光裝火藥就足足有一千多斤,巨大的爆炸衝擊波不僅在江面上掀起一道高達十丈的水柱,更讓江心島以北那三道八百余步長的鐵鎖其中一道斷開。

 浮橋是利用三道鐵鎖系起來的,其中一道斷掉,從而讓浮橋上的魏軍弩炮弩炮操作手,以及火箭彈發射手以及數千弩手失去平衡,摔進江裡。

 見此機會,謝翀下令全線進攻。這場意外讓晉軍獲得了意外的勝利,不僅順利的奪取了江心島嶼之北的浮橋,順利的把江南部隊與江北部隊完全分割開。更重要的是,水師超額完成了司馬聃下達的命令,這讓謝翀有了封爵的機會。

 對於征南大將軍石越來說,這個結果是難以承受的。好在浮橋還有兩根鐵鎖,晉軍暫時破壞掉,如果真正破掉這剩余的兩根鐵鎖,那麽就可以直接宣布征南軍南下渡江的計劃可以破產了。

 謝石得到水師前鋒督護謝翀傳來的捷報,立即命快船靠岸,向司馬聃報捷。

 得到謝石所傳的捷報,司馬聃果然大喜,一掃連日來的隱晦,興奮的道:“傳朕旨意加封水師將軍謝石為前將軍,封爵吳郡郡公,督護謝翀進龍鑲將軍,加爵武功候。”

 這一下讓謝石和謝翀興奮異常。

 然而司馬聃卻不知道這成了晉軍最後的絕唱。

 失去歷陽橫江浮橋鐵鎖的三道其中一道,而在歷陽的魏國征南大將軍石越卻意外沒有大發脾氣,反而只是一句平淡的知道了,就打發前來報告的錄事參軍權翼。

 沉悶了半晌後,石越突然歎了口氣:“來人,傳本將命令,執行第丙號計劃!”

 橫江渡征南軍舟橋營指揮部內,校尉孟遠恩卻在大發脾氣:“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你們不是早先信誓旦旦鐵鎖固如泰山嗎?”

 而孟遠恩身邊的幾個舟橋營將領幾乎都是孟遠恩的同門師弟,在這個時候自然是不敢說什麽話的,只能是等了小半天后眼見著孟遠恩看上去沒有那麽生氣了,其中一個人才嘗試著道:“本來是非常堅固的,鐵鎖可以抗萬石大船撞擊,而且不懼火燒,至少在半個時辰內,他們燒不斷鐵鎖。可是誰曾想到,那晉軍水師的水鬼居然引爆的炮彈,鐵鎖支撐不住火藥爆炸,這是情有可原的,畢竟晉國沒有多少火藥,也不可能采取火藥攻擊,所以我們沒有考慮鐵鎖遭受火藥攻擊的問題。”

 “沒有考慮到,這就是失職,作為參謀,任何因素都要考慮在內,否則要參謀何用?”孟遠恩冷哼一聲:“舟橋營是師尊親自組建的,作為全軍試點編制,我們每年花費的軍費超過了戰兵營,在朝廷上下遭受非議,壓力本來就大,現在倒好,這可是拿我們舟橋營架在火上烤啊!”

 孟遠恩心裡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現在魏國在統一之戰後整編的消息越傳越廣,無風肯定不會起浪,既然風聲這麽大,那肯定是冉明有意整編軍隊。對於軍銜改革,在孟遠恩看來不大,不過退役制度孟遠恩卻是知道這是冉明有意在軍隊中減少非嫡系比例,利用年齡問題,把學院派軍官安插在軍中。當然在這個時候,他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作為二十七歲才開始進入講武堂的大齡青年,孟遠恩現在距離上校退役的時間不遠了,他這一次卻為自己有前程而擔憂。

 但是孟遠恩級別太低,根本不清楚參謀部作戰處的詳細計劃,參謀部作戰處對征南軍其實有三套作戰方案,其一就是簡單,順利渡過,攻打建康,逼迫東晉投降。當然這個作戰計劃實施難度太大,石越手中的渡船有限,如果沒有其水師干擾,到可以不急不慢,每一天把一萬余人規模的部隊運輸上岸,如果不考慮給養和物資問題,這個數量會是將近一萬五千兵力。最多半個月,慢則十天征南軍主力部隊就可以大部分渡江。然而晉國水師這個變數,可以說征南軍渡江幾乎不可能成功。長江雖然長,但是可以適合大規模部隊渡江的地點就那麽幾個,都是晉軍防守的重點區域。打魏軍征南軍主力,晉軍肯定不夠看的,但是在水師可以斷絕征南軍後續援軍的情況下,把征南軍渡江前鋒萬余部隊趕回長江,這點還是可以辦到的。

 至於丙字號方案,其戰略核心實就是吸引其水師注意力,引誘其水師不能分神兼顧臨海郡方面,為魏國海路突襲贏得寶貴的時機。

 別看動則十萬數十萬兵馬的大戰役,事實上也不是數十萬人馬一下子都壓上去打仗。而是圍繞著若乾戰略要點進行爭奪。在歷陽橫江渡這個戰役中,雙方最關鍵之地其實並不是石良所部的灘塗陣地,而是江心島。

 歷陽橫江渡的江心島面積逞不規模的菱形,東西長而南北窄,面積約二十萬平方米(看清啊是平方米,不是公裡)。就是這麽一個不起眼的小島嶼,就是雙方爭奪的重點。一旦江心島失守,那麽魏國再搭建浮橋的戰略設想就可以失敗了。失去江心島其實對魏國影響不大,由於剩余兩道鐵鎖阻攔,魏國征南軍集中運輸船隊,在鐵鎖東部三百余步的航道上向江心島運輸。各種作戰物資和援軍再通過江心島與江南岸那四百余步寬的浮橋,向石良輸送援軍和物資。

 對於這一點,這是晉軍不願意看到的。得到部分物資的補給,石良所部增強了弩箭,采取遠程壓製性射擊以及百虎齊奔式火箭和燃燒彈、弩炮炮彈的犀利打擊,虎賁軍的攻勢不僅受阻,而且被迫延緩。

 水師大都督謝石看到這一幕,異常頭疼。攻打鐵鎖也不是沒有辦法。晉國滅掉蜀國後,吳國非常緊張,吳國將領吳彥,看見長江上遊有小木頭漂下來,估計晉軍在上遊造船來攻打吳國,所以在長江上鐵索橫江,以防上遊的晉軍順流而下打過來。西晉龍鑲將軍、監梁益軍事王濬率領樓水師四萬沿江而下,采取火燒鐵鎖的方式,破了吳將吳彥的鐵鎖橫江。

 然而,此時魏國的鐵鎖橫江和吳顏的鐵鎖橫江根本就是兩個概念。首先呢吳彥打造的鐵鎖只有一道而且太細,更浮出水面。很容易被火,當然可以被燒斷。但是魏國舟橋營打造的鐵鎖,其目的,其實和曹操當年在赤壁時一樣,只是為了聯接各個渡船,從而搭架浮橋。每道鐵鎖全部懸在水面三尺之下,想要火燒,不是沒有辦法,必須將鐵鎖提出水面。

 可是晉國卻沒有魏國那種滑輪組式的省力機械,這種想法只能呵呵。所以,無奈之下,謝石隻好命水師攻打江心島,從而斷絕石良所部的後續支援,一時間雙方都圍繞著江心島進行了激烈的爭奪。

 魏國自然不能坐視石良所部被殲滅,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戰略要地。或許有人會說,放棄江心島對於魏國也不是致命的,可以直接從水路橫江而渡。關鍵是魏國此時運輸能力嚴重不足,轉道江心島,可以節省三分之一的運輸距離,自然可以提高三分之一的運輸效率。此時別說三分之一,哪怕只有十分之一,魏國都必須爭奪。

 更何況,只要晉國佔領了江心島,就可以通過江心島,把其小型走舸經過人抬著過江心島,從而攻擊其運輸船隊,這對於魏國才是最致命的。

 可是對於江心島的爭奪,對晉國水師部隊非常不順利。江心島雖然只有近二十萬平方米,也放不下太多的兵力,但是相對而言,對於防守一方有利多了,在江心島下遊,暗流洶洶,一不小心就會發生側翻的事故。當然,更何況晉國水師雖然水戰戰鬥力不錯,可是論起陸戰水平,和晉軍陸兵都有差距,更何況是魏國軍隊?經過半個月的反覆爭奪,晉國在江心島上丟了兩千余人,至於傷員更多達四千余人。此時晉國水師的戰鬥力幾乎削弱了三分之一。

 低迷的士氣,讓謝石也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七月二十八號,魏國海路奔襲部隊先鋒抵達臨海郡。而作為全軍前鋒,討逆軍的任務其實也簡單,那就是充當和石良部一樣的角色,作為搶灘登陸,並且鞏固灘塗陣地的前鋒。為了配合討逆軍搶灘登陸,北府軍七軍也在後頭也是步步緊追,免的討逆軍孤軍深入,暴露側翼。其實北府軍已經進行過一次這樣的作戰,那是奇襲燕國龍城(今朝陽)。當然那個時代的北府軍將士已經不是現在的了。那個時候的普通士兵,現在只要不死,稍立功勳也升為隊正甚至都伯級別了,個別也升為校尉。比如原來的北府軍都伯孫鑫,現在已經升為天樞軍主將,從四品武將,而原來的北府軍參軍孫啟,如今是幽州刺史部長史。原別部司馬劉輝,如今也是揚威將軍、天權軍主將兼北府副將。

 然而,讓人非常意外,臨海郡被孫泰叛軍攻克,隨後洗劫了一番,就率領軍隊撤走了。原本孫泰留下了一千余人鎮守臨海,只是由於沒有補給,這支原本宗教叛亂的叛軍,徹底淪為了土匪。

 在胡光的一個先鋒曲,僅僅試探一下,就一哄而散。未傷一兵一卒,胡光順利的佔領了臨海,隨後三天控制了臨海郡。

 八月二日,陌刀軍、鎮國軍主力也登陸臨海,順利的完成了跨海襲擊的先期戰略目標,光陌刀軍三萬余人馬,鎮國軍三萬五千人加上北府軍和討逆軍,共計十七萬多人馬,這些軍隊在陸戰方面,就算傾其晉國一國,也不是他們可以抵擋的。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晉國的局勢更加不妙。幾乎就在與魏國軍隊登陸臨海的同時,孫泰叛軍大將盧悚率領七萬叛軍詐稱二十萬,攻打無錫。要說盧悚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奇葩。他是杜炅的徒弟之一,和孫泰算是同門師兄弟。他是司馬奕的客卿。在歷史上原本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盧悚卻做了一件驚天大事。帶著二百殺進東晉皇宮,意圖擁立司馬奕複位,然而帶著二百人敢去攻打一國皇宮的,除了冉閔之外,就數盧悚牛逼了。

 當然冉閔那是真牛逼,人家可以在三千甲士中手刃敵上將首級。可是盧悚呢,隻帶了二百人;要知道,京城內的守備部隊———王六軍(禁衛軍)就有至少一萬八千人,駐防京城外郊的部隊還有五城兵馬,數萬人。二百人對陣近十萬人,這不是送羊入虎口?恐怕完顏阿骨打也沒有他這麽瘋狂。

 更奇怪的是,盧悚那二百人居然殺進了皇宮,按照《晉史》記載,盧悚的軍隊不但進了皇宮,還進了后宮,不少宮女和太監都在衝突中喪生,內廷武器倉庫都被叛軍佔領。可是盧悚還是沒有找到司馬曜,似乎這時候的禁衛軍回過神來,一萬多人包圍了皇宮,把叛軍一個個拖出去暴打一頓,盧悚也被殺。不過,晉廢帝還是安然無恙,他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盧悚身上。

 在這個時空,盧悚以過人的武勇和手狠手辣,深得孫泰的信任,成了天師將軍下面的四師之一。

 孫泰自認天師將軍,下面設四師將軍,既前師將軍周勰,後師將軍徐馥,左師將軍盧悚,右師將軍孫弼。

 要說放棄無錫,司馬聃肯定是不願意的,因為司馬聃在無錫儲存了大量的糧食和甲胄,這對於晉國太重要了。光糧食足足擁有三百余萬石,這些糧食一旦讓孫泰得到,孫泰馬上就可以拉起百萬大軍。其實那樣倒不用打了,直接用人堆都可以把晉軍直接淹沒。

 可是盧悚擁有二十萬大軍, 當然對於二十萬這個數字,司馬聃是不相信的,可是作為東晉精華的六郡,那裡人口佔據了東晉過半的人口,從人口上看,孫泰拉起數十萬大軍是有可能的。而且就算加上老弱,盧悚的青壯可戰之軍也不會低於七八萬人。

 放任孫泰叛軍,這是司馬聃肯定不願意的。面對魏國征南軍的進攻,晉國壓力本來就非常大,但是依靠將士效命,現在防守起來還是穩穩的。最起碼也能夠形成一種消耗拉鋸戰的狀態。

 現在司馬聃面臨的最大危機並不是征南軍自身,而是孫泰叛軍的繼續東進,己方的後方補給線有可能被切斷的危險。

 無錫不能放棄,那司馬聃就只剩下一個選擇,那就是把孫泰叛軍的東進勢頭給攔下來。只要把盧悚給攔下來,那麽自己未必沒有翻盤的希望。司馬聃現在還是對東晉的江山抱有一定的希望,寄望東晉能夠在未來數天內解除無錫之圍,進而把孫泰的叛軍給滅掉。

 水師與征南軍在歷陽陷入了僵局,句容又打退了魏統的進攻,司馬聃見東晉江防線暫時穩固,就產生了要把孫泰滅掉的心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