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魏武神》第八百八十二章必須立威
第882章必須立威

 孫武事實上講得太過簡單,後人往往把這幾句話給理解偏了,就像《三國演義》中的劉玄德,不忍丟下十幾萬百姓,才會在長阪坡被曹軍追上,以致全軍潰敗,這雖然是演義故事,其中卻正合‘愛民可煩’的道理。

 除了劉玄德,歷史還有無數愛民可煩的將領,無論是契丹、女真、蒙古還是滿清,他們就經常采取掠民攻城的方式,遇到心狠的將領,可以無視這些,無差別進攻,這樣自然可以保住城池,也保住了城池內的百姓,可是大多數迂腐的將領,都是不忍殘殺自己人,結果被敵人破城屠戮城池,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傷亡。

 孫子兵法說“將有五危”,其中的“廉潔可辱”,“愛民可煩”,是最難邁過去的坎兒,很多名將都栽在這上面……仁慈愛民是美德,但戰爭是反人性的,越是品德高貴越容易吃虧,回報他們的往往都是凶狠毒辣,恩將仇報,比如項羽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事情辦得大氣敞亮,有一種坦蕩蕩的君子氣度,最後卻被屬蟑螂的劉邦打敗,還在歷史上落下一個“婦人之仁”的評價。

 李定國是南明第一名將,品德才能都是上上之選,但在對待百姓的態度上,也有婦人之仁的嫌疑。他第二次進攻廣東的時候,攻打新會眼看就要破城,城裡的清軍突然驅趕老百姓發起反衝鋒,李定國沒忍心下手,最後被清軍堵住城牆缺口,功敗垂成,李定國仁慈愛民,新會的老百姓又是怎麽回報他的呢?這些老百姓害怕李定國打下新會之後守不住,清軍打回來之後會血腥屠城,於是堅決幫助清軍守城,誓死抵抗李定國,反正李定國這麽仁慈,就算他能夠攻破新會,也不會為難這些幫助清軍的百姓。

 事實上歷史上冉閔同樣犯了“廉潔可辱”,“愛民可煩”這兩樣錯誤,如果他東攻兗州,或者南下洛豫、完全可以打出一片天地。但是冉閔的底線上漢人不殺漢人,特別是對晉國忠貞的義士。可是在冉閔眼中的那些義士是如何回報他的呢?

 兗州刺史魏統,一戰沒打,直接獻城投降,除了中山蘇林之外,魏國原投降晉國的將領,全部獻城而降。

 所以說冉閔只是英雄,而非梟雄。給英雄一萬次機會,英雄仍然打不過梟雄。

 冉明的態度非常重要,是魏國南征的勝負的關鍵,如果冉明像楊廣一樣,魏國南征必敗。

 看到了冉明的態度,籍羆松了口氣,接著又講了西路軍的進展情況。

 西路軍謝艾所部進展同樣順利,慕容垂與慕容恪兄弟聯手,猛攻劍門關,劍門關局勢也非常危險,特別是接到桓溫撤退巴郡的命令,劍門關蜀軍守軍不戰而逃,慕容垂趁機搶戰劍門關,慕容恪派出大量民夫,一邊運輸物資進蜀,一邊整個金牛古道,並且與謝艾所部在江柚城匯合。

 得到後方援軍的謝艾實力大增,也有了繼續進攻的勇氣,慕容垂率軍東進梓潼,謝艾則趁機南下涪陵,與桓溫麾下大將鄧遐在涪陵酣戰。

 冉明道:“這麽說來,如今我大魏三路大軍,只有中路毫無進展了嗎?”

 籍羆點點頭。

 冉明道:“這可不行,參謀部下令,督促張溫,朕再給他三天時間,不一天時間,必須把樊城攻城,三天之內拿下襄陽城!”

 籍羆露出了痛苦之色,“陛下,這恐怕是強人所難啊!”

 冉明笑道:“打仗光靠蠻力不行,要動腦子,接著,冉明在籍羆耳邊輕聲低語起來,最後冉明大聲道:“采取這個方法,如果張溫再拿不下樊城和襄陽,告訴他隨便找塊豆腐,撞豆腐自殺算了!”

 籍羆緊張命參謀將冉明的命令下達給張溫。在重型榴彈炮沒有發明之前,戰爭的形式其實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中國古代的城牆,只要不是年久失修的殘城,原始的黑火藥炮彈和火箭彈根本啃不動。

 這種情況直到太平天國時期,才發生改變。太平軍用棺材裝上火藥,塞進城牆底下,去炸城牆,就連南京這樣的大城都被炸開了,所以城池變得容易攻破。

 樊城北門外,赫然佇立著一座堅固的營寨,牆高八尺,內外雙壕,以郭銓的眼光來看,這座營寨有些過於堅固,不知花了多大力氣才築成。這倒也沒什麽,營寨修得堅固一點,起碼不怕敵人出城襲擾。但奇怪的是,距離城牆大約三百步的地方,還有一條長長的壕溝,壕溝後面又修幾座小型的土寨子。

 深溝堅壘,也是攻城中常用的法子,如果碰上了難以攻克的堅城,除了長期圍困沒有別的好辦法,就會采用這種戰術。

 但是奇怪的是,魏國只在北門深挖溝壑。樊城有東西南門四座城門,隻堵一座城門有什麽意義呢?

 郭銓想不明白,但是從城牆上卻又看不出什麽,就在這時,一名校尉道:“稟告將軍,城牆聽甕,發現了魏軍正在掘地道!”

 “挖地道,想偷偷進城嗎?”郭銓笑道:“魏軍也把本將軍想得太簡單了!”

 中國歷史五千年,對於城池的攻守之法有了藝術性的進步,想挖地道進城,這個辦法不是沒有,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不過失敗的也不少。郭銓早就防著魏軍挖地道入城,所以他在城中布置了大量的聽甕,就是把大水缸半埋在地下,然後用聽力好的士卒聽著下面的動靜,一旦發現地道口,可以采取放毒煙,灌水的方式,以最小的代價消滅敵人。

 只是這一次,郭銓怎麽也沒有想到,張溫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挖地道進城,而是炸城。

 第759章一招鮮吃遍天

 第759章一招鮮吃遍天

 郭銓作為桓溫麾下的新銳將領,其實對火藥武器非常熟悉,對於魏國軍隊發射弩炮彈和火箭彈,他都著防備的辦法。首先是把松軟的土壤用籮筐裝起來,擺放在城牆時,用來防止炮彈的跳彈。

 其實投石器發射的石彈或是火炮發射的石心彈,最大的殺傷其實不是直接命中,而是依靠二次、三次彈射的動能,大量殺傷敵人。籮筐中的土壤雖然無法避讓弩炮的炮彈殺傷,但是可以將弩炮炮彈的威力減弱三成以上,別可小看這小成威力,事實上經過弱化的弩炮炮彈打到城牆上,還沒有重型投石器威力大。

 至於依靠發射的火箭彈,由於這個時候火箭彈的爆炸方式還是采取原始的引信點燃爆炸方式,這種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不是在沒有命中目標就會凌空爆炸,就是命中目標延時爆炸,而且這個機率不低。有一次意外中,一枚火箭彈正巧命中一個存放水的水缸中,這時火箭彈意外熄滅,這讓郭銓發現了火箭彈的弱點。

 為此,郭銓甚至將擺放在城牆上的灰瓶、金汁都撤下去,騰出空間放置大量的水缸,只要火箭彈落地不立即爆炸,直接把一桶水澆在上面,火箭彈就會廢了。面對一個熟悉火藥的守將將領,魏軍的火藥武器,發揮的效果實在有限。

 對於魏軍掘地道進城,在郭銓看來,這就是一個笑話,古代的生產力低下,如果想挖出一條地道直接進城,這個可能不是沒有,而是難度太大。三天不可能,至少需要半個月,他已經發現了魏軍的詭計,也會采取應對之法,這樣以來,魏軍就會搬出石頭砸中自己的腳。

 在這個時候,魏軍又展開了激烈的攻城,郭銓確信這是魏軍的佯攻,可是這次進攻,卻和以往不同,每次規模都不大,每一次都是一個曲(五百人)規模的進攻,采取緩步推進的方式,慢慢逼上城牆,然後用弩箭壓製城牆上的守軍,如果守軍不露頭,他們就抬著雲梯登城,守軍露頭反擊,那結果更加簡單了,八牛弩、弩炮、火箭彈一股腦的砸上去。

 盡管郭銓有了克制火藥武器的辦法,但是克制不是絕對的,還有那些落地既炸的火箭彈或弩炮彈給守軍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與此同時,魏軍軍隊的工兵開始奮力的進著。事實上張溫作為魏國的驃騎大將軍,也絕非沒有能奈的庸人,他在冉閔時期和董潤一樣,為了自保,為了不讓冉閔忌憚他們,不約而同的采取了自保之計,偶爾打幾下不傷大雅的敗仗。張溫對郭銓也采取了戰術欺騙。

 首先是得到樊城黃進忠的暗中投誠,黃進忠是原樊城守軍,一下子被桓衝剝奪了軍權,心中暗恨。作為樊城當了七年的守將,他對樊城特別熟悉。開元二年黃河大水,其實樊城也遭到了水災,只是沒有河洛地區那麽嚴重,但是樊城城中卻積水三尺有余,為了排放城中的積水,當時在北城西北角挖出了道泄水渠,盡管此時泄水渠已經堵上了,可是那時施工的小吏為了糊弄差事,就用了木板,上面鋪上了泥土。這事後來還是事發了,由於小吏是黃進忠的親信心腹,黃進忠就采取了和稀泥的方式,也沒有重新施工。

 得到這個情報,張溫非常上心。冉明的命令讓他一天之內破城,挖新的地道肯定來不及了,可是如果采取從泄水道進城城牆底下,安裝火藥,實施爆破,或許是最簡單的辦法。

 在黃進忠派出的心腹家丁的帶領下,張溫找到了那道泄水渠,這條泄水渠寬約寬約一丈二,深約八尺,只是此時沉積了近兩尺厚的淤泥,只是稍加清理就可以勉強行人。

 清理淤泥,從開挖新的地道容易多了,僅僅用了半天多的功夫,就清理出了二百多丈的距離,根本測量,差不多已經到了城牆底下。此時,泄水渠的底部突然變窄了,僅是一個三尺見方的小洞,在眾工兵的辛苦勞動下,他們又用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在城牆底下挖出了一個深約兩丈,寬約三丈的大洞。由於是第一次爆破城牆,張溫也不知道火藥能不能炸開城牆,就加重了份量,在城牆底下的坑洞內放置了六十六桶五十斤裝的火藥,整整三千三百斤火藥,而且是最新式的顆粒火藥。

 “稟告大將軍,火藥全部安裝完畢,請求指示!”

 張溫道:“鳴金收兵,把攻城的士兵撤下來。”

 “鐺鐺鐺……”隨著金鳴聲響起,那些登上城牆的士兵,趕緊扭頭就跑,轉眼間城牆上上百名魏軍士兵就撤得乾乾淨淨。

 郭銓擦擦額頭的汗水,今天的情況非常危險。張溫采取的戰術,接近了後世的步炮協同,這讓郭銓吃了一個悶虧,短短一天的功夫,樊城守軍死傷兩千傷,而給魏軍造成的傷亡居然還不到五百人,攻守兩方損失比例居然達到一比四,這樣的戰績恐怕已經破了天荒。如果這樣的戰術再持續幾天,郭銓不得不向桓衝求援了。

 望著落日,郭銓勉勵了守城將士一番,他命令民夫把酒肉食物送上城牆,然後他還要去傷兵營慰問傷員。只是郭銓剛剛走下城牆,還沒有來到傷兵營,就聽到一陣地動天搖的巨響,緊接著大地跟著晃動了起來。

 “怎麽回事?地龍翻身嗎?”郭銓穩定心神,趕緊衝身邊的士兵問道。

 就在這時,身邊的士兵卻無人回答,郭銓看到那些士兵,全部目瞪口呆的望著西北方。

 此時西北角的城牆被炸塌了一道二十余丈的大口子,守在這個位置上的上百名士兵,全部變成了一堆碎肉。

 戰場似乎停止了下來,城牆上的其他蜀軍守軍全部嚇傻了,他們望著被炸塌的城牆,像失去魂魄的行屍走肉。這時守城校尉反而清醒了過來,他大聲的呼喝著,只是那些士兵仍沒有任何反應。

 其實也不怪那些士兵不聽命令,只是巨大的爆炸聲讓城牆上那些沒有受傷的士兵,全部失聰了,有很多人可能終身難以恢復。那些士兵全部看到他們的校尉嘴巴一張一合,根本沒有任何聲音。

 守軍雖然愣住了,可是那些早已有了準備的魏軍士兵,卻沒有愣住。負責攻城魏國破虜將軍的苗汝霖大吼道:“將士們進攻,大魏萬勝!”

 “大魏萬勝!”

 蘇嘯拎著鬼頭刀,吼道:“大魏萬勝!”

 魏軍進攻部隊是兩個整編部,共兩千人,其中弩手和橫刀勇士參半,這些人馬距離城牆缺口還有一百多步時,那些守軍也反應了過來。他們不是抓緊時間搶佔有利地形,展開反擊,而是一陣大亂,無數士兵驚慌的喊道:“城破了,真的破城了!快逃命吧……”

 遠遠還能聽到他們的喊聲。

 看到這個情況,張溫狠狠的一拳砸在自己的胸口上,大吼道:“成了!”

 這次城牆爆破非常成功,很多城牆缺口附近的士兵很多都炸暈了,幾乎沒有經歷什麽戰鬥,魏軍就衝進了城牆。

 在冷兵器時代,幾乎沒有什麽巷戰經驗,以往只要攻破城牆,衝進城內,戰鬥幾乎都可以算作結束了。郭銓還要拚命抵抗,只是非常可惜,他無力組織士氣潰散的士兵了,就連他自己也被自己的親兵挾裹著,從南門奪門而逃。

 樊城既克,張溫當夜就命令部隊對襄陽實施包圍。

 蜀軍俘虜也被抓住了六千余人,當晚隨軍跟進的商賈就請求購買戰虜。參軍拿著文書讓張溫簽字。

 張溫把文書扔在一邊怒氣衝衝的道:“除了黃進忠之外,把所有伍長以上的軍官全部殺掉。”

 參軍一聽這話就傻眼了,伍長以上,那需要多人啊,以一個部一千人為例,這需要兩百過伍長,一百個什長,五十個隊正,十個都伯,兩個曲候。這樣算下來,六千人需要斬殺至少一千余人。

 “大將軍,這麽做恐怕不妥當吧,陛下早已嚴令,對晉國和對待胡人不同,沒有必要大肆殺戮!”參軍道:“殺掉其中一千余大小軍官,這可是要白白損失五千多萬錢呢!再說大將軍以後的路還長著呢,要是落個殘忍好殺的名聲,對你可沒半點好處!”

 “你不必多說了,本將軍意已決,這些人必須要殺,本大將軍現在就是要給他們立一個規矩。”張溫道:“我軍攻城之前,已經對城內蜀軍射書招降,他們既然敢於頑抗到底,就要承擔這麽做的後果……”

 參軍腦袋裡露出一個念頭:“殺人立威”

 這不光是張溫要給自己立威, 事實上也是冉明給自己立威,他需要打破那些晉軍將軍的幻想。放下武器,爭取寬大處理,既要抵抗,那就準備死吧。反正魏軍的講武堂已經成熟了,冉明不需要什麽歷史名將為自己打拚江山,在軍校裡,將領可以源源不斷的批量生產。

 這樣做或許在剛剛開始時,這麽做反而會引起敵人更堅決的反抗,但只要堅持這個原則,只要“寬大處理”和“堅決消滅”都能得到貫徹執行,敵人慢慢就會接受這個原則,頑固的不用說了,有些將領就可能放棄抵抗,舉手投降。

 這一招事實上是冉明向滿清學的,和滿清殘酷的屠城政策比起來,冉明做得已經仁慈得太多,他隻殺軍官,不殺士兵,更不殺無辜的百姓婦孺……滿清可以用屠殺征服漢人,蒙古人也可以用屠殺征服,冉明更沒有必要采取籠絡的辦法。

 人性有時候就是這麽犯賤,特別是在後世,冉明看到李定國進攻新會時,明明是明朝漢人,他們居然甘心當滿清的走狗,李定國圍城,新城城內糧食耗盡,那些新會人堅決抵抗李定國,哪怕是烹食婦孺都再所不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