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魏武神》第九百三十章不負如來不負卿
第930章不負如來不負卿

 “母后,您好偏心啊,你和父皇一樣,都偏愛老二!”冉智哭得鼻涕眼淚橫流:“你看孩兒身上的疤痕,就可以知道,孩子能活到現在,見到母后是多麽的不容易啊。”

 要說起來,其實冉智也不容易。雖然是冉閔是魏國的開國皇帝,可是自從冉智被冉閔冊立為太子之後,從青龍元年到永興三年,這三年之中,大部分的時間冉閔都在率領軍隊打仗,而魏國的內政事務,都是由頂著監國太子名號的冉智打理。

 魏國的成立,雖然代表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然而有得既有失,新生的魏國首先觸犯了各地士紳豪強的利益,當然這些士紳豪強基本都是後趙國的既得利益者,雖然那個時代沒有漢奸這個詞,可是他們的行為,卻是實實在在的漢奸行為。這些頑固的地方勢力,依附在後趙羯族政權的庇護之下,他們對漢民進行敲骨吸髓,論殺戮漢人而言,他們有時比羯人更狠。

 冉閔在驅逐了羯、匈奴、鮮卑諸胡後,又展開了對頑固漢奸勢力的清算,這些漢奸勢力與東晉朝廷勾結在一起,他們利用金錢攻勢,分化瓦解了大部分魏國軍隊。在這個時候,冉智就開始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班底,對頑固勢力進行打擊、分化和安撫。永興三年之前整個魏國局勢動蕩,可以說是因為冉智才慢慢穩定下來的。

 和冉明這個後世之人不同,冉智無論如何出色,眼界和思維方式,永遠跟不上冉明的節奏。特別是冉明善於理財,發展經濟,這讓苦於戰爭折磨,渴望和平的士紳百姓擁護了冉明。同時也對冉智的缺點進行了放大性處理。這種情況詳見後世歐美各國針對排華反華事情,只要涉及了華人就會用放大鏡去宣傳。

 當然,冉明強勢的出現,給了冉智極大的威脅。特別是冉明特別能打仗,又會賺錢。古往今來,打仗就是打錢的本質從來沒有變過。冉明用賺到的錢,瘋狂的擴充軍隊,居然達到了魏國將近一半的精銳力量,這讓冉智感覺到了威脅。在冉智想來,哪怕他不反擊冉明,恐怕冉閔死後,擁兵自重的冉明,也不允許冉智平穩上位,肯定又會像後趙末年石虎諸子爭儲一樣,無所不用其極。所以這才有了一系列的暗殺迫害等等。

 被冉智這麽一哭,董太后也感覺心裡不是滋味。冉智偷偷的打量著董太后,看到她聽進去了自己的話,暗呼僥幸。

 “請母后救救孩兒吧!”冉智道:“如果母后見死不救,明年的今日就是孩兒的祭日。”

 董太后擦擦眼淚,哽咽道:“可是智兒,你太讓哀家失望了,你居然要毀掉鄴城,你日後有何面目見你父皇?”

 其實董太后對冉智也非常失望,冉智不僅暗殺冉閔,而且多次暗殺冉明,甚至發動政變,一度推翻了冉閔的統治。對於冉智與冉閔、冉明的鬥爭,董太后內心裡非常痛苦,因為這些鬥爭的三方,都是她至親至近的人,面對兒子丈夫不死不休的戰爭,讓董太后經常淚洗滿面。況且在這個時候,冉智居然拉起了十數萬大軍,佔領了魏郡周邊包圍鄴城,並且對鄴城進行了慘烈的戰鬥,哪怕是冉閔死後,幾乎是青燈古佛渡日的董太后,也多次聽說冉智的惡行。沒有見到冉智時,董太后甚至有了掐死冉智的心,可是當看到冉智這一番淒慘的情景,她那顆心又變得柔軟起來。不過,董太后是冉閔的發妻,也知道政治是怎麽回事。冉明已經控制了魏國並且用自己的行動獲得了魏國重臣的認可。冉智是鬥不過冉明的,因為直到目前,魏國的各地都沒有出現響應冉智的行動,就連魏國兵權最重的籍羆也隻得接受冉明那個明升暗降的調令。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董太后道:“趁著陛下大軍尚未回援鄴城,你率領你的部曲逃吧,逃得越遠越好。”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到如今我們魏國統一天下在既。兒臣又能逃到哪裡去呢?”冉智痛哭道:“母后您就如此狠心嗎?如今您已經失去老三(原太原王冉胤。)現在你要眼睜睜的看著我與老四也要被老二殺掉嗎?”

 聽到這話董太后這才想起,這一次可不是冉智自己叛變,其中還有老四冉裕呢,歷朝歷代對待叛亂都非常殘酷,一旦冉明回援,不僅冉智會兵敗身死,就連老四冉裕也有可能被處死。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六個兒子其中三個被殺,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是何其殘忍的事情。這一刻,董太后母愛泛濫了。她失聲道:“不會吧,事情會這麽嚴重?”

 只是董太后的語氣毫無底氣,說出來不會的話,恐怕她自己都不會相信。

 “天家無親情啊!”冉智道:“兒臣不是想當皇帝,只是想活下去,這次攻打鄴城,真正的目的就是挾持老二那一家子,控為人質,逼老二妥協。若是沒有老二顧忌的人質在手,恐怕孩兒必死無疑。”

 董太后深深的歎了口氣,董太后當然不是褚太后那樣的政治女強人,連冉智這麽淺顯的騙術都看不穿。如果冉智隻想活下去,在聖泉鎮以教師作為掩護身份,冉明肯定不會對付冉智。可是冉智還是耐不住寂寞,組織部曲出海,佔據夷州,建立修武國,說穿了冉智還是賊心不死。當然,如果冉智只是佔據夷州自立為王,冉明也會聽之任之,只要冉智不竊土分疆,冉明肯定會默認冉智為修武王的事實。只是冉智費盡心思,利用晉魏之戰的機會,突襲鄴城,目的絕對不是為了活下去那麽簡單。

 能佔領鄴城,控制魏國中樞,采取封官許願,甚至不惜地方自治的方式,獲得封疆大吏的支持,與冉明展開最後的皇位爭奪。即使失敗了,有鄴城七十余萬眾作人質,冉明肯定會同意冉智分封的計策,冉智可以說是進可攻,退可守,佔據了絕對的戰略優勢。

 董太后還是中計了,因為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如呂後、褚太后、竇太后、武則天那樣擁有敏銳的政治眼光,在政治方面,董太后其實就如一個平常的母親,他不看中什麽國家社稷,最看重的還是兒子,親情。

 只是冉智的打算非常好,可是他卻碰到了王猛這個對手,要知道歷史上苻堅之所以能從一個宗室藩王成為氐秦皇帝,並且統一了北方,打敗了燕國、代國、涼國、仇池國等分裂政權,以及各地的地方豪強,其實依靠的還是王猛一已之力。

 就在冉智把董太后請入中軍大帳,進行密議的時候。王猛也準備好了突襲冉智的器械部隊的最後準備。燃燒彈和猛火油最大的區別就是一點,粘附性。如果是采取猛火油櫃發射的火油,和後世的燃燒彈一樣,粘到哪裡就點燃哪裡。可是猛火油並不一樣,這是經過初級提煉的火油,主要目的是防止毒氣和燃燒產生的黑煙,熏壞眼睛。經過大甕加溫,石油會產生雜質與油質的初級分離,這種如同水質的猛火油雖然燃燒效果比石油好,可是卻沒有頑強的粘附性,這樣以來,除了燃燒固定物體,易燃物體,持續燃燒的效果並不好。

 王猛在這個時候為了避免傷亡慘重,下令反擊部隊中挑選出來一千余人的敢死隊,這些敢死隊成員全部身穿麻衣,不著甲胄。雖然面對箭雨會傷亡慘重,可是一旦遭遇猛火油襲擊,就可以及時脫掉衣物,減少傷亡。

 為了減少傷亡,王猛還加大了對百虎齊奔火箭的使用,用來壓製冉智軍防衛器械部隊的弓箭手。

 董太后穩住了冉智,同時也給王猛了機會。緊急調集的四百輛百虎齊奔發射車密密調到了南城方向,四百輛百虎齊奔發射車,一次性就可以發射四萬隻火箭,相當於四萬名弓箭手一次齊射。除了百虎齊奔射,王猛還調集了一百五十輛單發式射程可達六百余步的火箭彈。布置在南城方向的四十余具弩炮也加入了打擊之列。

 可能許多朋友要奇怪,既然王猛擁有這麽強大的實力了,為什麽現在才對鄴城東南一線的冉智軍發起致命一擊?道理其實很簡單,隨著計劃退守外圍城郭,王猛麾下的火箭和火箭彈、弩炮都分散在鄴城之中,這樣戰鬥力就會很自然的稀釋了。

 秘密抵達作戰位置的火箭發射車,撕掉偽裝網,在一聲一聲的號令,快速調整發射角度。

 “轟……”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傳來,事實上百虎齊奔火箭發射的聲音並不大,可是四百輛多達四萬支火箭發射火藥被點燃,聲音之大,可想而知。驚天動地的轟炸聲接踵傳來,整個鄴城東南方迅速被一聲聲石破天驚的爆炸掀起的烈焰,照得一片透明。四萬支拖著橘黃色尾焰的火箭,帶著死亡的尖嘯向冉智器械營陣前的弓弩手陣營飛去。

 冉智軍弓弩手頓時大驚失色,別看弓弩手都配備了甲胄和防護盾牌,面對這種覆蓋性的火箭打擊,甲胄可以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黑火藥作為反作用力火箭的動力源,這種動能是確實不能撕開甲胄的防護,可是再怎麽堅固的鎧甲也承受不住如此密集的打擊。因為道理也很簡單,就像防彈衣,縱然可以防止防彈衣被擊破,可是子彈的動能,還是可以給人體造成傷害,輕者骨折、重者則直接震碎脾髒。

 一千余名敢死隊成員,幾乎是跟著百虎齊奔箭的尾焰,發起了亡命攻擊。在這一千敢死隊之後,則是整整兩個營一萬輕裝步兵攻擊隊形。

 就在冉智中軍大帳中的大長公主淺雲百無聊賴的時候,突然意外的看到了一陣陣亮光。淺雲道:“母后,您看那是什麽?”

 董太后一片茫然之色,可惜這只是白天,如果是夜晚,流星火雨比現在要壯觀得多了。然而,見多識廣的冉智看到這一幕卻露出了驚恐之色。只見鋪天蓋地的流星火雨,向冉智軍的弓弩兵陣地飛去。不用去問結果,冉智已經知道他的弓弩兵肯定遭受了重大的損失。要知道這種百虎齊奔式的火箭,準確率雖然極差,有的有可能距離目標相差十余步,可是架不住這種箭矢足夠多啊。“卑鄙,無恥,下流。”一連串惡毒的咒罵聲從冉智嘴裡脫口而出,只是急弩攻心的冉智也氣得吐血昏迷了。面對這種規模的火箭打擊,他的弓弩兵根本沒有反擊的機會。

 ……

 在茫茫的夜色中,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繞是蘇林異常大膽,也不禁激起一身雞皮疙瘩。在這個時候,四周的殺氣越來越濃,蘇林緊緊握住手中的長槍,小心翼翼的把身體的主要部位掩藏在左手執的盾牌中。

 帶著十數名家丁,蘇林小心翼翼的搜索著,終於他找到了殺氣的源頭。蘇林不禁憑住了呼吸,緊握著長槍,慢慢的向前挪動著,終於橘黃色的火把照亮了夜空。這團朦朧的火把開始點燃所有家丁的火把,十數隻火把點燃了夜空,讓蘇林眼前的視界,這得清晰起來。蘇林看到一個披頭散發的人,這個人非常年輕,俊俏的臉頰,顯得稚氣未脫。不過這蘇林吃驚的是,這一名年輕男子的臉上、頭髮上、身上、手上、以及散落在身邊的矛、戟也都沾染著斑駁的血跡。

 就在一名家丁看到這個年輕上身上插滿了箭矢,遍布著觸目驚心的傷口,忍不住發出一陣驚呼,就在這時,這個年輕人突然驚醒,雙手各執矛、戟大吼道:“殺!”

 在甲胄的腹裙處,露出了一道幾乎一尺余長的傷口,隨著年輕人這麽一掙扎,鮮血像決堤的河流一樣。米黃色的戰袍已經全部被血染紅,在微弱的燈光下本不是那麽刺眼的血跡,卻因為他那蒼白的臉色和滿身滿臉的血跡而顯得觸目驚心。

 這是蘇林與冉閔第一次相見的情景,當初就連蘇林也沒有想到冉閔可以在那種傷勢下活過來。冉閔最早出現在歷史記載中就是因為後趙建武四年(公元338年)的趙燕昌黎之戰,石虎在昌黎之戰中大敗,後趙各路軍隊都棄甲潰逃,只有冉閔帶領的一支軍隊未遭創傷,由此冉閔威名大顯。

 也有很多歷史學家推斷,冉閔所以能保全部曲,是因為這一支三千漢軍的偏師沒有遭遇燕軍追擊,潛意思是冉閔是沾了好運氣的光。然而歷史就是一個小婊子,任由勝利者肆意打扮。其實不然,因為所謂的昌黎之戰只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騙局,鮮卑段部首領段遼遣使向後趙請降,中途反悔,又遣使請降於燕,並與前燕合謀設伏,欲消滅趙軍。時後趙皇帝石虎已派征東將軍麻秋、司馬陽裕等率兵三萬前去受降。前燕王慕容皝自統大軍前往迎段遼,派慕容恪帶精騎七千埋伏於密雲山。趙軍毫無防備,進入了燕軍伏擊圈,在三藏口(既今天河北承德境),七千騎兵圍攻趙軍步騎三萬,趙軍措不及防,死傷大半余者皆潰敗。是役,後趙時任征東將軍麻秋徒步逃亡,司馬陽裕被俘虜。

 冉閔所部三千漢軍步卒因滯後,所以在燕軍伏兵盡出時有了防備,冉閔命令部曲以駑馬、輜重車輛建立防線,層層抗擊。胡人其實任何民族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的紀律松懈,陣形松散,勇則勇矣, 然而卻沒有漢人軍隊的那種堅韌。事實上誰都知道,步兵在行進途中遭遇騎兵突襲,其實就是一個有死無生的局面。可是一旦步兵有了防備,拿騎兵特別是輕裝騎兵去衝擊步兵建立完備的陣地,就是一個兩敗俱傷的慘烈戰鬥。由於騎兵在馬背上,在這個時代騎兵裝備的弓箭,一般都是指七鬥弓(一石為十鬥,約合一百一十斤。七鬥弓的拉力約合後世相當於九十一磅。)

 可是冉閔所部漢軍裝備的腳踏弩則是屬於三石強弓的范疇,這種腳踏弩穿透力極強,射程也非常遠,燕軍在采取騎兵奔射的時候,根本佔不到便宜。而且冉閔也沒有被動防守,而是弩機攢射,擊退燕軍的時候,率領少數騎兵進行反攻。冉閔所部冉氏乞活軍三十余鐵衛在舍命衝殺之下,終於讓燕軍膽寒了,所以冉閔才得已從容後退。可惜,冉閔的三十余鐵衛全部陣亡,而冉閔本人也受重創,差點慘死。

 每當回想起過往的種種,蘇林心中都有說不出的疼痛。蘇林當時見冉閔氣質不凡,就引以為友,對其大力扶持。當然,歷史記載中,冉閔所部甲胄精良,也和中山蘇氏有著莫大的關系,沒有辦法,人家蘇氏就是依靠販馬、冶鐵起家的。蘇林也是一個文武全才,為魏國開國之初時期,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只是隨後蘇林淡出了魏國的朝廷,當然,這其中也有一個非常大的隱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