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魏武神》第八百九十九章人性啊人性
第899章人性啊人性

 按說作為東晉的軍事重鎮,無錫的外圍第一道屏障,無論如何也要堅守一段時間吧。可是偏偏范汪在石越大軍快要抵抗京口時,向司馬聃提出年老病重,不堪重任,請求致仕。這就像一個響亮的耳光,打在了司馬聃的臉上。

 匆忙之間,司馬聃隻得改袁虎為安遠護軍,統領京口軍務。這個袁虎還沒有到任,京口守軍直接向石越投降了。兵不血刃拿下了京口,石越沒有留下休整,直接向晉陵行去。(晉陵既後世常州)

 晉陵境內又僑設蘭陵郡,在這裡蕭氏的影響力不小。因為蕭樂子的存在,在晉陵郡,石越大軍才算是遇到真正的抵抗。

 蕭樂子一直在學習冉明,一直也在進步,對於冉明的某些東西,他是學不到。不過有一點,卻學得非常好。那就是冉明的人民戰爭模式,蕭樂子自然不可能發動真正的人民戰爭,可是他卻發動了士紳戰爭。在這個時代,士族階級的力量還是非常龐大的,特別在東晉。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私兵家兵,這些士族家兵和私兵和朝廷的軍隊不一樣,他們的裝備更好,訓練也有素。雖然很少數,可是在蕭樂子守土抗敵護境安民的宣傳下,這些士紳很多都站在了司馬聃一方。

 石越很快就償到了什麽叫做人民戰爭。從京口到晉陵,在短短不到二百裡的距離,好像一夜之間湧出百余支大小不等的“義軍”,這些義軍日夜不息,攏襲石越所部。雖然他們給魏國造成的實際結果不大,但是卻讓人煩不甚煩。石越在無錫也受到了頑強的抵抗。

 就在這時,一股陰謀也在魏國內部漸漸形成。隨著冉明南征隨駕而行的一些中樞大佬,可是留下在眾臣則更多。然而在這個時候,這些留守大臣似乎在暗暗串聯著什麽,此時王猛已經交出了天眼的情報大權,無法了解個中內幕,不過作為一個政治家敏銳的嗅覺,讓王猛感覺到不同尋常。作為鄴城令,王猛雖然沒有什麽情報組織,卻有暗中力量可以使用。那就是街頭混混,這些人雖然不是情報人員,不過卻消息靈通。

 小關羽曾是鄴城南城有名的混混頭子,當初接受苻寶雇傭,暗殺過冉明。在得知冉明的真正身份後,他嚇得就跑去了鄴城。只是非常可惜,冉明根本無意與他這種地痞流氓一般見識。逃出鄴城的小關羽躲了幾年,慢慢派人回來打探消息,發現他既沒有上朝廷的黑名單,也沒有通緝。小關羽就潛回了鄴城,發現鄴城安全後,慢慢的小關羽又成了鄴城的黑暗世界的一方霸主。

 不過這一次小關羽學精了,他不再張揚,而是低調做事。也改變了風格,像以前欺負良善,收取保護費這種事情就洗手不幹了。可是他麾下也有幾百名小弟需要養活,小關羽找到了一條財路,那就是隨著魏國的商業的發展,外地客商大量湧進鄴城。小關羽就利用地頭蛇的優勢,幫助外地客商完成交易,收取傭金。慢慢的小關羽就形成了一種類似後世中介公司的組織。

 像什麽青樓想要新人,工坊需要奴隸,或者是外地客商想在鄴城開鋪營業,購買商鋪等,小關羽的業務范圍非常龐雜,不僅拉皮條,也有時充當情報販子。小關羽有點忐忑的進入了鄴城令王猛的府邸,當然他不會天真的以為,這是王猛請他吃飯喝酒,肯定是想從他那裡得到什麽有用的情報。

 作為鄴城令,小關羽根本不敢得罪王猛。因為小關羽非常清楚,王猛要想收拾他只需要一句話,別看他現在家產萬金,風光無限,在王猛這種高官面前,他永遠都是一隻小螞蟻,沒有任何反抗力量。

 “隨便坐吧!”此時的王猛越來越有上位者的架勢了,別看只是一個區區六品鄴城令,可是沒有人敢小視王猛。因為王猛才是冉明真正的嫡系,心腹中的心腹,如果沒有差錯,登堂入相那是早晚的事情。

 “謝王公!”小關羽唱了一個諾,輕輕坐下。說是坐,其實也就是屁股挨了一下椅子的邊而已。

 “你是聰明人,那王某也不跟你繞圈子了!”王猛道:“陛下南征,留下猛在鄴城,就是為陛下看家守院。然而這件事猛並沒有做好,好像事情有些脫離了掌控。”

 小關羽“王公高見,這事說到底,也就是那些商賈有些不安分了。”

 “哦!”聽了這話,王猛非常意外,他沒有想到居然是華夏商盟出了問題。

 事實上冉明組建了華夏商盟就是借助了商賈的力量。在冉明最初的擴張過程中,除了遵循軍事原則,也遵循商業原則,對於境內的財勢者采取交換原則,凡是對魏軍的展有利者都會讓渡政治資源或者物產資源,助其家。以劉原、張詢、王成為代表的幾大家族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武人與商人的這種互動,軍事與商業的這種結合,也是魏國能夠在過去幾年迅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後來,不甘願成為商盟老三的王成率先叛變了冉明,與冉智合作。華夏商盟三大元老家族、王氏被吞並瓦解,劉原的商號徹底並入了冉明的私產中。張詢的實力也大損,在這個時候,以鄭簡為代表的士族門閥商號開始快速發展。不過冉明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戰前押寶,即是那些在勝負未分之前、魏軍窘困萬分之中能夠給予財力支持者,魏國政權在取得勝利之後才會論功行賞,通常會返還遠比其付出為大的資源作為報償,至於那些在戰前踟躕猶豫,不肯就將寶押在魏軍勝利這裡,等到勝利之後再來湊熱鬧的,就比較難在戰後分一杯羹獲取暴利了。

 造成這樣的局面,那就是張詢、鄭簡等超級商賈越來越富,勢力越來越強。而那些傳統商賈,影響力和實力就會越來越弱。如果不是有了中南開發公司和南洋開發公司,恐怕這些商號都沒有了生存空間。

 中國人老祖宗非常聰明,用一句話概括了人性。那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現在階段,這些天下大勢這些商賈看得非常清楚,一旦冉明取得勝利,天下統一。華夏商盟那些頂級越級大商號將會借著政策上的優勢快速發展,以十倍或百倍的速度擴張著。這些疏遠的家族將會很快被邊緣化甚至被吞並。

 要想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唯一辦法還是借助政治力量。借助政策扶持,像當初王成一樣,成為新貴。

 得到這個情況,王猛不由得一陣頭疼。這些商賈不可怕,因為他們都是有恆產恆業的人,就是跑了和尚也跑不了廟,最關鍵的還是他們身後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可怕。現在鄴城官員的串聯,不過是風暴來臨的前奏。

 “頭疼啊,這是想要逼宮啊!”王猛揮退了小關羽,他知道這個事情已經足夠了,其他細節問題,就不用問了,因為再怎麽問小關羽這個層面的人物還接觸不到核心機密。

 這個幕後的人是誰呢?冉操?一個才八歲的小屁孩,冉睿更不用提了,才五歲多。接著排除法很快排除了二人,王猛突然間在腦袋中閃出一個名字,頓時他就驚出了一身冷汗。冉智,別人或許不清楚,王猛卻非常清楚,當初他是想利用楊運暗中控制冉智,可是王猛卻小看了冉智,結果這個楊運被冉智神不知鬼不覺的乾掉了。王猛安插在冉智身邊的細作,不是死了,就是叛變了,這讓冉智徹底自由了。

 別看冉智當初失敗了,不可否認,冉智在政治上比冉明更有優勢,他是嫡長子做了九年的太子,培養了大量的人脈關系網絡,哪怕冉智雖然消失了一段時間,可是誰也不知道冉智手裡還有什麽後手和底牌。

 王猛的的眼神黯淡了下來,似乎是想到了往事。要說士族門閥對冉智的政治觀點和理念,還是有著先天性的好感,可是冉明卻不一樣,他重用商賈,又重用寒門,開創學堂,這一切都在潤物細無聲的改變士族門閥對統治權力的壟斷,雖然是冉明采取了溫水煮青蛙的漸進方式,但是那些士族門閥中玩了一輩子政治鬥爭的老狐狸,肯定早就看穿了冉明的真正意圖。

 在地利、天時、人和都在冉明這邊的情況下,這些士族門閥隻得暫時蟄伏。可是一旦給他們機會,他們肯定會跳出來生事。

 現在恰恰是魏國正虛弱的時候,鄴城不僅防衛空虛,而且沒有可以威懾眾臣的大佬。這樣最容易出問題了。王猛突然靈光一閃,他隨即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魏國前太尉,現太傅申鍾。申鍾是魏國碩果僅存的開國四十八功勳之一,不過現在申鍾已經非常老了。七十多歲的人了,不僅耳聾眼花,就連開個朝會,他也能流著口水睡著。

 王猛雖然不想麻煩申鍾,但是沒有辦法,這個時候必須讓申鍾站出來威懾宵小。可是還沒有等王猛去找申鍾,皇后謝道韞已經派大常秋楊環前來通知王猛,緊急入宮議事。

 王猛不敢怠慢,立即換上朝官,隨楊環入宮。一路毫無阻擋,來到太武殿中。此時只見謝道韞滿臉難以掩飾的惶急,而王芷、王寶寶,就連可足渾氏、海倫娜都全身甲胄,殺氣騰騰。

 “臣,王猛拜見皇后娘娘!”

 “王卿免禮。”謝道韞沒有客套直接道:“王卿看看這個吧,這該如何是好!”

 王猛打著一個奏折,發現居然是皇家特衛最高級別的密信。這個密信的內容,讓王猛更加吃驚。冉裕率領一萬五千精銳,自黃河而上,在陽谷縣被鎮東將軍冉烽率領一萬余騎兵截擊。然而雙方交戰半個時辰,突然從冉烽軍後方出現三四萬土著軍隊,這些土著軍隊戰鬥極強,裝備精良,打仗全不要命,冉烽寡不敵眾,被迫擊敗,損失四千余眾。”

 “這怎麽可能?”王猛疑惑起來了

 也難怪王猛會非常吃驚,冉烽是冉閔的養子。也是冉閔培養的一員將才,在原本的歷史時空裡,冉閔的朱龍戰馬倒斃,冉烽把自己的戰馬,讓給冉閔。可是冉閔卻沒有同意。或許那個時候,冉閔和窮途末路的楚霸王一樣,心灰意冷了。但是不可否認,至少在兵法方面,冉烽是深得冉閔的真傳。

 對於這個打仗喜歡中規中矩的將領,是事實上這樣的將領才最難以對付。只有堂堂正正之師,憑借力量才能穩壓他,任何計謀都會適得其反。王猛雖然只是一個鄴城令,但是作為冉明真正的心腹,他得到的情報,遠比他的這個職位來得更多。

 盡管當初冉閔把安北軍的三個營調出安北軍,去支援冉明,其實就是發現籍羆,不準確的說是籍破虜在秘密建立培養自己的嫡系軍隊。調出這三個營,目的也是為了切斷他們與籍羆的聯系。對於這三個安北精銳步兵營的情況,無論當時的“天聾地啞”,還是當初的天眼,都留下的相對的記錄。根據這些記錄,王猛知道這三個步兵營,雖然裝備不錯,但是卻是沒有經歷過惡仗的新兵居多,輔以籍羆的家臣家丁作為軍隊基層骨乾,但是戰鬥力卻不一屬於一流的。特別是步兵面對騎兵的劣勢,縱然籍破虜有了充足的準備,冉烽所部一萬余騎兵也不應該吃虧,特別是傷亡近半,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了。

 王猛更慎重的是那三四萬仆從軍,到底是什麽樣的存在。

 龐大的船隊行駛的黃河上,緩緩靠近了漳水的交叉口。冉智站在甲板上,背手而立。在大船最底層的船艙內,無數倭人被驅使牛馬一樣,驅趕到狹窄的船艙裡,他們吃力的搖動船槳,為大船提供動力。每天辛苦的勞動,勉強換取兩三個果腹的窩窩頭。在船艙裡,還有一些等級較高的倭奴國人,這些人穿著嶄新的麻布衣服,手持皮鞭。只要看到那些動作稍稍遲緩的倭人,馬上就是一聲暴喝道:“八嘎!”接著皮鞭就像雨點一樣抽打下去。

 冉智也是無可奈何,南洋諸島早被冉明佔據,冉智在夷州,渡過了最初的困難時期,在傳授了土著漢化農耕之後, 這個寶島同樣不缺少糧食,但是他卻缺少人力,臨海郡人口早已被他劫掠了一半多,隨著冉智大舉登陸東晉沿海地區,這些地方的百姓為了避免被劫掠,不得不向內地遷移。這樣以來,冉智想要在晉國劫掠人口越來越困難。可是要向深入魏國沿海劫掠人口,冉智不僅害怕引來冉明的瘋狂報復,無奈之下,為了避免被冉明發現,他隻得向東北的大海上探索。

 終於冉智發現了倭國。這個時候,倭國還沒有真正的統一。至於所謂倭國的天照大神的原型卑彌呼,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刑馬台國的女王,因為三個時期魏國賜於親魏倭王印,這才名義號稱統一。事實上進入壹與(台與)為王時,內亂就開始了。依靠自身的力量,壹與(台與)不得不派出人尋求中國的支援,這才派出人抵達的建康。只是東晉在這個時候,能給倭國的支援非常少,最終褚蒜子派出了一支一百多人的僧侶、使者團,出面調停倭國內亂,然而使團出發十幾年卻沒有傳回來任何消息,就連使團成員生死也不知道。

 不過,冉智卻發現了倭國的好處,那就是這個國家的人口很多,短短幾年時間,冉智先後在倭國劫掠了十多萬青壯人口,這些基本就是倭國所謂的武士戰敗被俘虜的。冉智發現這些倭國人非常溫順,作戰卻非常勇猛。冉智也非常喜歡,就武裝了一批由倭國武士組成的仆從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