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魏武神》第一百九十九章吃錯藥了
第199章吃錯藥了

 魏國打敗了燕國,獲得了暫時的和平環境,他們就開始跳出來了。

 事實上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正是因為士族這顆毒瘤,中國才一次又一次的面臨蹂躪。

 沒有張賓的鞠躬盡瘁,就沒有石勒的君臨天下。

 沒有高詡、皇甫真等一些忠臣的皆力輔佐,鮮卑慕容部也入主不了中原。

 沒有范長生的指點江山,氐族成漢也無法在巴蜀立國。

 說到底,五胡亂華都是這些識實務的漢人精英博弈的結果。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異胡沒有一次是不依靠這些漢奸的幫助,才成功入侵了中國。造成漢奸倍出,前赴後繼的這種現象,就是因為士族掌握了國家的文化,而培育的一群漢奸。

 戰亂年代,面對屠刀,這些人會安份一些,但是隻要和平,他們都會跳出了興風作雨。

 “殺戮雖然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但是,卻有行之有效的手段!”

 冉明剛剛想到這裡,不由得為之氣餒。國家的治理離不開人才,隻好是人才,幾乎九成以上都出現在士族門下,除非,他有足夠的官員儲備,否則離開士族,國家就沒有辦法運轉。冉明說到底還沒有資本來挑戰整個天下的士族。

 除非他的學而書院可以培養出足夠成熟可靠的官員。

 冉明在為自己的前途躊躇時,身在鄴城的冉閔卻非常擔憂。

 自從冉閔擊退燕代聯軍,繳獲了牛羊百萬計,冉閔在回師時對魏國百姓也不吝賞賜。每一戶賜兩張羊皮,一頭牛按照人頭,三五隻羊。百姓生活非常艱難,正值嚴冬,他們正愁如何過冬呢,結果冉閔的賞賜從天而降,正解百姓所需,可謂之雪中送炭。

 這樣以來,冉閔在魏國百姓間的聲望再次升高。

 哪怕是冉閔已經回過鄴都一個多月了,可是百姓對冉閔的讚美之詞卻一直沒有停息。

 雖然宮外依舊歡呼聲如雷。可是冉閔卻高興不起來。

 盡管桓溫氣勢洶洶。

 對於桓溫的北上,冉閔卻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作為兵法大家,冉閔可是深知桓溫的死穴。冉閔或許沒有冉明那麽多鬼點子,但是冉閔絕對不會搞什麽伏擊,如果洛陽之戰是冉閔在打,他絕對是選擇一力降十會的簡單辦法,直接率軍直接進攻桓溫的中軍,給他來一個王見王。依靠冉閔的武勇和他那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鐵血雄師,桓溫絕對會望風而逃。

 隻是冉閔內心中也在掙扎,也在不停的反思。自己是不是錯了……

 對於桓溫的奇兵也好,滎陽郡的小動作也罷,冉閔都通過他的“天聾地啞”獲得了第一手的情報,不過他並沒有動作。

 不過,這也不能說冉閔懼怕晉朝,說穿了冉閔是不忍心與晉朝兵鋒相見。

 經過八王之亂的十六年戰亂,漢民族因為戰火摧殘,死傷慘重。加上胡人的殺戮,整個中國的漢人只剩下四百多萬人,漢人流了太多的血,冉閔實在不忍心看到漢人在如此流血,特別是流著同樣鮮血的漢人,自相殘殺。

 司馬氏還是天下的希望嗎?

 冉閔不停的問自己,事實上,司馬氏從來沒有讓天下人失望過,因為司馬氏自從篡位以來,就沒有給天下百姓過任何希望。

 冉閔身後的張平,用手指輕輕的在案頭敲打了幾下,冉閔抬頭。

 四目對視,冉閔不用開口,就知道張平肯定有要事說談,果然,張平從懷中掏出一個密封的信封。

 冉閔拆開一會,嗤笑道:“呵呵,好大的手筆啊!爵魏王,進大將軍,都督幽、冀、兗八州軍事!”

 冉閔想了一會兒,將手中的信放在案上。用手語道:“去請鍾申、條攸、劉群三位令公進宮!”

 一個時辰後,鍾申、條攸、劉群來到皇宮外卻被宦官攔住了“三位老令公且慢!”

 劉群道:“陛下急召我等三人入宮面聖,肯定有緊急的要事,爾不過一介閹奴,承擔得起嗎?”

 不論劉群還是鍾申,他們都對宦官沒有什麽好臉色。宦官在歷史上可是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始皇帝的趙高、漢靈帝時期的張讓、唐朝的高力士,至於大明更是層出不窮,什麽魏忠賢、劉謹,還有慈禧的李連英。

 宦官至所以能有這麽大的權勢,主要是和皇帝的性格有關。

 冉閔並不喜歡宦官,但是皇宮任用宦官這已經成了定例。

 所以,冉閔也沒有辦法。

 這個宦官被劉群一頓喝斥,帶著哭腔道:“陛下已經三天三夜不曾合眼,這樣下去陛下的龍體怎麽能吃得消。現在陛下好不容易才睡著,還望三位老令公捎待片刻。”

 劉群還想出聲。

 條攸卻攔住劉群道:“無防!宮裡還有清茶嗎?老夫口渴了!”

 宦官的眼力最活,他知道條攸這是替他解圍呢。宦官立即笑道:“清茶,這個有,有,請條司空稍待片刻,奴卑這就讓人準備,不,奴婢親自去!”

 等宦官走了,劉群道:“條司馬,國事要緊!”

 鍾申卻笑道:“劉大人尚書省最近可有什麽要務?”

 尚書省是是魏晉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機構,為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之一。相當於今天的國務院,政務,無論大小事全都先經過尚書省初步處理,才能傳達給皇帝。

 劉群一怔,說道:“尚書省一切正常,並無大事發生啊?”

 鍾申撫摸著胡子笑道:“這不就結了,尚書省既無大事發生,陛下召見我等,肯定是會洛陽的戰事而讓我等分析。”

 劉群點點頭,沉默不語,三人隨宦官進入皇宮的一個小偏廳,裡面有糕點和茶水,更為難得的是裡面居然放了幾張沙發,這個是冉明從後世剽竊而來的,雖然沒有後世的精美,但是坐著卻非常舒服,特別對於老人家來說,這簡直是莫大的恩賜!

 劉群進入偏廳,拱手道:“太尉請!”

 “尚書請!”

 三人落坐,美美的小品了一杯清茶。

 條攸眼珠子轉,“鍾太尉,對於洛陽的戰事?您怎麽看?”

 鍾申淡淡的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恐怕這一次桓溫要吃虧嘍!”

 劉群也道:“群以為,恐怕不一定!”

 “何以見得?”條攸眉毛一挑,冷冷的問道。

 條攸這個人什麽都好,就是有一點特護短。原本條攸倒和冉明沒有什麽瓜葛。可是,偏偏條攸有一個孫女,今年隻有十五歲。

 古代的女子比現在更早熟,十二三歲嫁人都是常事,所以十五歲的女孩早已情竇初開。冉明來鄴城時,舉辦了花魁大賽,被條攸的孫女條紋看上了。

 經過五胡亂華,中原的傳統禮樂崩潰,這個時代,也不是後世,程朱理學尚未創立,女人也並非我們熟悉的那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現在倒沒有那麽多的拘束。

 條攸有七個兒子,二十五個孫子。但是孫女,隻有一個。

 有道是物以稀為貴,人也是如此。女兒多了,兒子是掌中寶。但是兒子多了,女兒少,也就成了掌上明珠。條紋就是條氏的掌上明珠,一家之寶。

 條攸耐不住孫女的肯求,就舍出老臉,向皇后求親。

 條氏在百家姓中雖然少見,可是他們也不是賤姓。《左傳・定公四年》:“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杓氏、尾杓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醜類,以法則周公,用即命於周。

 條氏和冉氏一樣,都是殷商遺民後裔。也算門當戶對。

 董皇后把這個事情和冉閔一說。

 冉閔見冉明沒有納正妃,況且條攸在魏國百官中聲望不低,君臣聯姻,也不是什麽罕見的事,冉閔松了口,董皇后就把冉閔的意思透露給了條攸。

 此事雖然沒有最終拍板,但是條攸卻認為冉明就是他的孫女婿。

 聽著條攸話語中充滿火藥味,劉群反而奇怪了“何時得罪這個老頑固了?”

 劉群還沒有說話。

 條攸不依不饒的道:“今天把話說明白,否則老夫和你沒完!”

 劉群是西晉司空,著名的愛國詩人,大將軍劉琨的兒子,正兒八經的西漢中山靖王之後,典型的士家子弟。一看條攸居然翻臉,也不示弱。正準備吹胡子瞪眼大乾一場呢。

 鍾申一看二人針鋒相對,就起身打圓場。

 “二位, 年紀都不小了,何必因一言不合而惡語相向?”

 劉群卻一字一頓的道:“群以為,楚王殿下有勝,亦有不足。楚王殿下士卒皆倉促成軍,殿下雖然智勇兩全,然經驗不足,而溫軍則經滅蜀之戰,挾大勝之威,則溫奉王命北伐,義之所在。而殿下則不足矣。溫麾下人才輩出,郗超、孟嘉、孫盛、王坦之皆高才。反觀殿下身邊則隻有一個聲名不顯的楊暉,有道是一人短,三人計長。溫以眾家之長搏殿下之短,則智勝………”

 接著,劉群從軍士,天時、地利、人和、謀士、聲望、人脈、裝備、機變等多個方面分析了桓溫與冉明的得失,如果再多說一方面,就幾乎成了桓溫和冉明的十勝十敗論。

 說得條攸臉沉入水。

 條攸正準備反駁,就在這時,宦官道:“陛下醒了,請三位令公見駕!”

 條攸狠狠的瞪了一眼劉群。

 鍾申也在奇怪:“這個老東西,今天吃錯藥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