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魏武神》第五百四十二章學會文武藝賣於帝王家
第542章學會文武藝賣於帝王家

 魏軍騎兵與涼軍騎兵就像是兩頭憤怒的公牛,紅著眼睛,對衝起來。

 按說,要說戰鬥經驗,還是謝艾涼軍更加豐富一些,而且謝艾軍中以羌人、西涼人居多,要知道西涼地處邊塞,民風彪悍,那些西涼漢人能在群胡環繞下生存下來,無是不是上馬可捉馬的猛人。

 然而,讓謝艾絕對也想不到的是,在高速飛奔的涼軍騎兵卻不時的有人跌落戰馬,隨即就後面的騎兵踏成肉泥,甚至也慘叫都無法發出。

 謝艾也在疑惑,他看得分明,這些魏軍騎兵並沒有放箭。謝艾回頭看了看身邊的親兵,終於發現了端倪。原來一路急著趕路,這些涼軍士卒都非常疲憊,強行軍一千多裡,就是鐵打的人也受不了。即使號稱馬背上的民族,鮮卑人、匈奴人,他們同樣也受了。隻要不是拚命,他們的行軍速度並不算快。匈奴人的一日馬程僅為二百裡。

 “轟隆”一下,兩支騎兵終於撞在一起,一方面是以逸待勞,養精蓄銳,一方面是疲憊之師,甚至大部分騎兵還沒有衝到陣前,就脫力而死。初一交手,頓時高下立判。

 “撲通……”

 頓時兩支騎兵都人仰馬翻,不時的有騎士落下戰馬,他們根本來不及爬起來就被後面的騎兵踏成肉泥。交手片刻,謝艾無奈的發現,他麾下所向睥睨的涼軍騎兵簡直就像紙糊的一樣,被魏軍殺得節節敗退。

 涼軍騎兵雖然氣勢不減,士氣高昂,然而相對於魏軍密集的騎兵衝擊隊形,他們卻一個一個被撞下戰馬,或是被劈落戰馬。那些掉下戰馬的涼軍騎兵,統統都有一個眼神,眼中出現濃濃的不甘之色。

 一邊的山崗上,謝安身穿儒士長衫,晉在五德中屬金德,故晉國人皆尚白色。所以人群中的謝安與謝艾,就他們兩個特別顯眼。謝安滿臉微笑,淡淡的道:“大局一定矣!”

 謝艾突然發現了對面山坡上的謝安一行人。特別是謝安馬前的那個瘦下的身影。

 “王上!”謝艾悲從心起,暗付再也無回天了!

 謝安衝張耀靈道:“歸義候如今立功再既,還不命他們投降?”

 張耀靈就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哪裡見過如此陣仗?他撇了撇嘴,幾乎要哭出來了。裴氏倒是見過大風大浪,她出面道:“大涼的將士們,哀家是涼國太后,爾等都住手,切聽哀家一言,都投降吧!”

 其實不用裴氏勸說,謝艾也不準備打下去了。他無法看著身邊的將士一個一個慘死在他的面前,況且張耀靈在謝安手上,他也害怕謝安傷了張耀靈。

 在謝艾的命令下,涼軍中軍中響了金鳴聲,聞鼓而進,鳴金而退,這是千年不變的道理。

 在聽聞涼軍退兵的消失後,謝安也讓人鳴金退兵。

 然而就在這半個時辰的交手中,黃羊溝已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了。包括魏軍八百余卒在內,共五六千人倒在地上。

 謝艾輕裝上山,身邊僅帶著虎娘一人。

 謝安道:“謝大將軍欲降否?”

 “安石公!艾有三個條件,若安石公答應,數萬涼軍將士盡降大魏!”

 謝安道:“但說無防!”

 “成王敗寇,請安石立誓善待王上以及先主家眷!”

 謝安毫不猶豫的道:“隻要歸義候不思復國,不生反意,安可保他一世富貴!”說著,謝安拿出了冉閔頒布的詔書,詔書中封張耀靈為歸義候,裴氏太后為良鄉君。並在鄴城賜下歸義候府一座,賞百萬錢,布千匹!

 謝艾一看詔書日期,居然是一個半月前。

 謝艾心中掀起巨浪,他心中原本在後悔,如果不是自己招惹冉閔,攻打魏國大散關,也不會招至張耀靈蒙難。現在他倒不用自責了,就算他不打魏國,魏國也會攻打涼國。

 謝艾搖頭苦笑道:“陛下乃明明君,余下的條件倒不必提了,也顯得艾太小家子氣了!”

 根據《魏史》記載大魏永興六年十月,鎮西將軍謝安克姑臧城,擒涼主耀靈以及家眷,再伏涼大將軍謝艾部,謝艾部上下皆下,涼國隨滅。

 ……

 比景縣城,九真太守得知交州刺史朱藩率領萬余援軍被冉明伏擊,損失慘重,朱藩在亂軍中被殺,他自知突圍無望,隨拔劍自刎,余者皆降。

 讓冉明沒有想到的是,他還沒有派出人進攻九真郡,九真郡(包括今天越南清化省、義安省、河靜省、廣平省。)交趾郡突然狼煙四起。這次交趾郡和九真郡大亂,不似以往的民變,準確的說,應該是士紳起義。基本上兩郡十幾大姓、所有地主豪強皆反,他們挾裹百姓,攻縣掠地,殺官反晉。

 雖然冉明和東晉是仇敵關系,可是冉明卻沒有打算袖手旁觀。必竟這裡自漢三國動亂百年以來,由於交州在士燮的管理下,這裡沒有經過戰火波及,居然成了中國相對平和的地區。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中原士紳紛紛移居交州,這些中原士紳帶著大量的錢財、家仆和先進的技術,進駐交州,給讓中原文化真正傳入了交州。

 一旦冉明不過問交州的叛亂,讓晉朝自己處理,恐怕需要到明年才能發兵平叛。等到晉軍發兵平叛,恐怕這兩郡的漢人早已被殺得七七八八了。以晉武帝一統三國,交州歸降晉朝,時交州三郡最南的日南郡為例,日南當時擁有三千戶余漢人,由於范文攻打日南郡,造成日南郡漢人大量被屠殺、驅逐,如今日南漢人原住民不足千人。

 作為一個大魏親王,冉明自然不會坐視交趾、九真二郡漢人無辜枉死。隻要在他這個時候出手,就可以收服二州漢人的真正歸心,甚至有可能從南部威脅東晉。

 冉明最終決定還是插手九真、交趾二郡之亂的問題。可是現在他缺兵少將,無奈隻好召開中南公司各級管理人員,尋找解決的辦法。

 待中南公司各大家族代表到達會場時,冉明開門見山的道:“想必諸位也聽說了,如今九真郡已經亂了,交趾郡也亂了,如今叛亂已經襲卷二郡的各縣,所有晉朝官軍、官吏皆被屠殺,兩郡五十余縣如今正處於無政府狀態。”

 說到這時在,冉明的眼睛一眯,“現在正是我們的機會。以前總有人說,交州乃蠻荒之地,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果真如此嗎?一個小小的日南郡,想必諸位都已經得到了意外之喜吧。像你們如今已經準備開采的鐵礦、煤礦、銅礦以及各種紅寶石、藍寶石、海藍石礦你們願意放棄到嘴的肥肉嗎?”接著,冉明的話鋒一轉,又道:“不管我們如何,反正此事我們已經無法置身事外,若是變民調轉刀口,到時就悔之莫及!”

 “殿下,這次我們無兵無將,恐怕不好插手吧。弄不好就會引火燒身!”鄭簡道:“交州的亂象,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說到根子上,還是晉朝朝廷對這裡壓榨太甚。以往晉朝朝廷委派官吏,這裡都是發配流官的地方。流官要想離開這個鬼地方,無非依靠兩樣,政績和行賄。政績就是教化百姓、廣布恩澤,不過這種辦法見效太慢,通常流官都會采取行賄這一條。既要行賄,他們這些流官就需要大量的錢財,錢財從哪裡來,還不是治下的百姓。”

 其實鄭簡說得這種情況,是中國的一種歷史特殊文化現象。別說交州、就是幽、涼、益、廣同樣都存在這種現象。百姓是犯了罪的刑徒、官員也是犯官。他們都是流配的人,自然談不上什麽銳意進取,幾乎都抱著混日子的態度,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得過且過。這些人對朝廷的忠心都很淡, 如果在盛世還好點,朝廷積威甚重,他們倒不敢任意妄為,可是一旦朝廷出現了亂象,他們就是禍亂的根源。

 冉明在心中默默的想著,以後魏國一定要改變這種政策。把邊縣、邊郡、邊州的任職經歷,作為官員的主要資歷。所有三省六部主官,必須擁有邊州為官的經歷,這樣才能從根子上督促官員,認真教化百姓,廣布恩澤,將魏國的恩澤,布施四方。

 鄭簡道:“晉朝在交州已經痛失人心,除非有強橫的武力威懾,強力鎮壓,否則亂象難以改觀。不過殿下若振臂一呼,這些亂民必然投靠。”

 “哦!”聽到這話,冉明到來了興趣“此話怎講?”

 鄭簡道:“別看這些亂民聲勢浩大,足足十數萬眾,不過他們卻是一群汙合之眾,若非殿下消滅了九真太守以及交州刺史朱藩的軍隊,這些交州士紳也絕對不敢反晉。雖然殿下采取了計策,可是那些亂民卻不清楚殿下的真實實力。他們現在肯定會想,朱藩的一萬六七千軍隊都被殿下輕而易舉的消滅掉,若是殿下收拾他們肯定更加容易。再者,晉朝朝廷也絕對不會容忍他們這樣叛晉自立,快則三個月,遲則半年或一年,晉朝肯定會發兵平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