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魏武神》第五百五十六章最了解黑火藥的人自然知道弱點
第556章最了解黑火藥的人自然知道弱點

 冉閔默然點頭,這麽一路走來,他感覺到了有些疲憊。不過,看到周圍百姓面色紅潤,衣著得體,冉閔就忍不住自豪。

 魏國的百姓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有一個親民的好皇帝。魏國的百姓是自豪的,他們的皇帝不會外聖內王。魏國的百姓同時也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了一個膠東王,千年皇糧,都可以在他們這代人中實現免糧。

 這都是我努力的結果,這是朕的天下,朕的江山。

 “你們知道嗎這種水泥據說可以百年不毀,堅硬似鐵!”

 “是啊,以前可沒有這種東西!”

 “哎,這東神物怎麽能修路呢,路再好,不如城好,用來築城豈不更好,這樣胡人就不能攻破我們的城池了!”

 後趙的殘暴統治,歷歷在目。口口相傳,他們仍不會忘記那數十年當牛做馬的日子。就在這個時候,突然一個神色匆匆的人走到金奴身邊。在他耳旁低語一陣。

 金奴的臉色突然大變。

 冉閔感覺到可能有重大的事情發生。他衝金奴揮揮手。

 金奴上前道“主上,南邊出事了!”

 說著,金奴將一張條遞給了冉閔。冉閔臉色越來越寒“軍報來嗎?”

 “軍報比較慢點,想來最遲明天應該到了!”

 “快回宮!”

 冉閔飛身跳向朱龍戰馬,衝鄴城跑去。

 在戰馬上,冉閔顯得有點激動,也顯得有點落寞。

 由於冉閔臨時出城,“天聾地啞”的情報第一時間沒有到達冉閔手中,隨著冉閔回宮,桓溫一日之內連克南召、宛城的消息,像長了翅膀,飛到了朝中重臣的手中。這個消息,讓朝中重臣目瞪口呆,桓溫的西府軍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強了,這個伏火丹是什麽東西?

 魏國自從冉明重生以來,打敗了燕軍的進攻,這樣從原本孤城一座,漸漸的變成了如今的八州之地,可是南陽郡這種郡城一日之內易手這種消息,讓誰也接受不了。

 冉閔沒有追究這個失地的問題,反問道:“諸位愛卿,這個伏火丹是什麽東西?”

 或許是冉明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整個魏國居然沒有人聽說過伏火丹,不過工部尚書王猛卻道:“臣聽過這種東西,聲音巨大,威力無窮,有開山裂石之力。”

 冉閔道:“景略可知如何預防?”

 王猛搖搖頭:“臣隻是略知皮毛,不過這伏火丹卻是葛仙翁發明的,想必他應該怎麽如何破解。”

 王猛道:“這個,葛仙翁如今不在鄴城!”

 “不在鄴城,那他在哪?“冉閔正色的道:“無論葛仙翁在哪,請他去洛陽,幫助張驃騎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軍情如火,遠水難解近渴!”冉閔的臉上的笑容,漸漸隱去,冷冷的道:“不知眾卿有何良策!”

 劉群想了想道:“陛下,以臣之見,桓溫有伏火丹之威,此器犀利,非血肉之軀可擋。陛下可命驃騎將軍采取節節抵擋的策略,以“拖”為主,以待晉朝異變!”劉群是冉閔的心腹謀士,盡管他的才智並非超一流的。可是他卻對冉閔極為忠心。冉閔派出慕容恪領軍從海路伺機攻打徐揚沿海城池的消息,他是知道的。所以,目前最好的辦法還是等待慕容恪的消息。

 冉閔自然知道劉群所指,不過他卻道:“宛城雖然不比洛陽,到底是天下有名的堅城,然而卻一日之內被桓溫攻克,南召失陷甚至不足一個時辰,從南召至洛陽,除去陸渾關,也不過四五個小城,即使采取拖延戰術,又能拖延多少時間?對於洛陽的局勢,朕非常擔心……。”

 滿堂魏國朝臣都沉默了,畢竟火藥這是劃時代的產物,盡管威力不怎麽樣,可是對於軍心士氣的打擊非常嚴重。宛城守軍盡管不算一銳,到底還是魏國主力正規軍,可是在那種情況下,僅僅逃出來區區數百人。最可怕的是,逃出來的魏軍殘部現在還談晉色變,毫無戰意。

 就在這時,王猛打破了沉默:“陛下,臣有一計可拖延一些時日。”

 “景略有何妙計,但講無防!”

 王猛道:“陛下,怎麽忘記了我們還有水泥?”

 “水泥!”冉閔疑惑的道:“那個霹靂火箭能不能打破水泥!”

 王猛道:“成不成試試不就知道了?”

 冉閔點點頭。

 王猛又道:“若欲破解桓溫的伏火丹,除了葛仙翁之外,陛下還需要另外一人!”

 冉閔道:“景略指的是明兒?”

 “其實這伏火丹還是膠東王殿下提示葛仙翁製造出來的。也是膠東王殿下第一次使用,當初固守啟明書院,若非有伏火丹之助,恐怕啟明書院定會陷落敵手!”王猛道:“在膠東國將作監,膠東王殿下曾讓葛仙翁改進伏火丹,以作軍用。可惜,葛仙翁一直沒有找到正確的辦法。”

 冉閔默然點頭。

 戰爭說到底拚的還是國力,如果是永興三年的魏國,這仗根本不用打,魏國必敗。可是現在,魏國有了很多底氣。若說魏國實力不濟,也不盡然。如果冉閔強製征調百姓手中的糧食,魏國就是跟晉朝再打一年,糧草也足夠用。隻是冉閔不想傷民。

 冉閔其實在軍力上已經擁有了征服晉朝,統一天下的實力。所缺少的隻是賑濟所佔領區域百姓的能力。現在晉朝的百姓非常貧困,一旦戰爭打響,晉朝肯定會強征百姓之口糧,魏國每打下一座城池,每佔領一個郡,都要背上十數萬張嘴。

 晉朝不是燕國,冉閔也不可能依靠以戰養戰,依靠劫掠百姓之財,養活軍隊。統一戰爭,打的就是正義,爭的就是民心。如果連讓老百姓吃飯的辦法都沒有,這場仗隻能讓兩國百姓遭殃。

 冉閔不僅不能搶奪百姓的口糧,而且還要無償補償他們。哪怕是一塊新佔領的縣城,光安撫百姓口糧、種子、耕具,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目。魏國目前僅能勉強維持溫飽,若背負著四百余萬人口的負擔,冉閔至少要準備數百萬石甚至上千萬石糧食。要不然,一旦赤地千裡,魏國就算勉強統一,也不會坐穩江山。

 所以,冉閔需要等待,也需要修養生息。

 就算魏國整個國力不如晉朝,可是一旦國家機器動員起來,威力也是相當不俗的。固守陸渾關,這也張溫的既定戰略。可是因為桓溫的伏火丹,帶給了張溫非常大的壓力。

 然而,並不是所有古代人都比現代人愚笨。事實上張溫並不傻,他通過斥候抓舌頭,就得知桓溫手中犀利無比的伏火丹,也有致命的缺點,比如特別懼怕火燒。隻要火燒,非但不能傷敵,反而會傷已。

 就這樣,張溫並沒有退縮。他召集軍中健卒,組成了四百余名死士。

 桓溫兵馬前鋒抵達陸渾時,張溫出人意料的派出兵馬攔擊,結果沒有防備的桓溫軍前鋒劉泓近人馬,被被張溫出城伏擊,打得大敗,士卒傷亡過半,其余皆逃。劉泓無奈,隻得狼狽撤退向桓溫中軍大營靠近。

 然而,劉泓並不知道,他的三千余殘部已經混入了四百余名魏軍死士。

 如果說在撤退途中,混入敵人士卒。在後世這種現象是不可能想象的,可是在古代這種事情非常常見,在府兵製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天下軍製都是半軍半民,戰時組織起來,經過簡單的訓練,拿著兵器就上戰場了。這樣的部隊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以地方宗族為部曲。士卒與士卒之間,相互熟識的也隻是區區一小部分人。或是一屯之內,或是一曲之內的人相互熟識,可是屯與屯之間,曲與曲之間,則不認識了。

 劉泓剛剛回營,這些魏軍死士趕緊在右臂上綁上白巾,以作區別。他們拔出兵刃,就向周圍晉朝士卒砍殺起來。

 劉泓看到這一幕嚇得魂飛膽喪,瘋狂的大叫:“這是怎麽回事?”

 很快, 這些魏軍死士就攻破外圍營壘,進入晉軍大營內部,晉軍大營頓時大亂。然而就在這時,馬蹄聲滾滾,莫約四五千騎魏軍騎兵趁勢殺入大營,騎兵對步兵本來就有先天優勢,特別是在對方毫無準備,沒有組成牢固防線的情況下,這簡直就是一面倒的大屠殺。

 桓溫見此情況,氣得無話可說。好在,桓溫嫡系兵多將廣,慢慢扳回了劣勢。

 特別是毛虎生組織了五千弓箭手,對準混戰的雙方士卒進行了無差別射擊,魏軍見損失慘重,隻得撤退。

 然而,就在這撤退的時候,意外再次發生,只見桓溫大營中爆炸聲連響,塵煙滾滾。

 不用看桓溫也知道他的伏火丹完了。

 原來,張溫襲營是假,破壞他的伏火丹才是真正的目的,四百余名死士本來就穿著晉軍軍裝,在大營混亂的時候,趁人不注意,就解下白巾,向後營跑去,反正當時到處都是亂兵,也沒有人注意。隨著前營局勢越來越危險,特別是毛虎生把防禦輜重營的弓箭手調走後,就給了這些死士可趁之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