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魏武神》第三百零一章戰略欺騙
第301章戰略欺騙

 如果是從前,燕國拿出十萬匹戰馬倒不是什麽難事,可是現在,燕國卻不比從前。

 十萬戰馬雖然可以拿得出來,隻是拿出來以後,就會讓馬背上的鮮卑族三分之一的牧民需要依靠雙腿代步!至於牛羊百萬,那就是在害慕容部的命,是要把慕容部往死路上逼!

 就在慕容恪一籌莫展之際,突然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冉閔的秘密使者常煒抵達了燕國龍城!

 弱國無外交!蜀漢名相諸葛亮最先提出這個觀點。事實,無論《晉書》還是司馬光寫的《資治通鑒》都給冉閔捏造了一個倔強固執,自以為是的形象。把冉魏真正滅亡的原因,歸納為冉閔沒有戰略眼光,不會處理對外關系,一致被燕國一戰滅其國。

 事實上並不是那麽回事,冉閔在稱帝號之前,分別曾遣使往東晉和龍城!願意向晉稱臣,並替晉鎮守北疆。然後東晉朝廷則認為冉閔為石虎的養子,卻推翻後趙,屬於典型的白眼狼,不肯納其降。不僅不接納其投降,反而斬使斷交!

 至於燕國遣使,則是為了緩和與燕國的矛盾。

 公元三五零年,後趙武興公冉閔率(後趙)軍於凌水河畔大敗鮮卑燕軍二十萬,擒斬燕軍七萬余人,斬首上將以上三十余名,焚燒糧台二十萬斛,奪鮮卑北燕郡縣大小二十八城,威震中原。

 沒有辦法,這一下冉閔把燕國得罪狠了!正式登基為帝的冉閔,就想利用常煒能言善辯,通曉經史,知識淵博的才能,出使燕國。

 然而,常煒非但沒有完成冉閔的任務,成功說服慕容h,反而讓慕容h從冉閔求和的急切之心上,看出了魏國的虛弱。

 所以慕容h引傾燕之兵南下,進攻魏國幽州!

 在這個時空,因為慕容恪以聯姻的方式來緩和與魏國的矛盾,同樣讓冉閔看到了燕國的虛弱。趁其病,要其命,隨即就引發了這場戰爭!

 慕容恪讓常煒代表魏國,晉見燕王慕容曄。隨即二人展開秘密會談。

 閉門會議,二人召開了一天,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雙方滿意而歸。至於會議的內容,反正無人知道,也沒有留下隻言片語。

 隨後,慕容恪以燕國攝政王的身份頒布了一條政令:“為了抵禦即將到來魏國鐵騎的進攻,燕國不得不采取措施,為了減少燕軍勇士的傷亡,為了打擊魏軍的士氣。攝政王打算采取漢人肉盾,來保護大燕勇士,防止魏軍鐵騎的進攻!現將燕國境內,各部落內所有漢人俘虜、奴隸、以及自由民(漢奸),無論男女老幼小,全部押解龍城!當然,為了避免有足夠的肉盾,所以漢人奴隸,自由民,不得虐待,要給足衣食,讓他們活蹦亂跳的到達龍城!”

 這條政令一出,燕國上下無人反對。

 因為很簡單,以往他們進攻中原,遇到抵抗堅決時,通常都會采取這種措施,逼守軍無法抵抗。雖然慕容恪利用秦興和其部漢軍士卒,激起了燕軍的士氣。

 可是,在燕軍將士心中,冉閔帶給他們的恐懼太多了。哪有那麽容易消除的。

 凌水河畔大戰,燕軍二十萬大軍被斬擒七萬余人,特別是廉台之戰,慕容恪的十四萬大軍,更差點全軍覆沒。采取這種方式,或者可以敗中求勝!

 經過半個月的準備,燕國各部落總共陸續送到龍城的漢人超過十七萬人,其中大半數為青年女,余者皆為兒童,青壯男子,幾乎十不存一!

 於此同時,魏國七萬六千騎兵,抵達盧龍寨。

 盧龍寨其實就在後世的盧龍縣境內,位於徐無山麓的最東面,坐落於兩山之間。左側是梅山,右側是雲山。這裡人傑地靈,這裡屬於遼西郡,歷史有名遜讓君位的伯夷、叔齊,其故裡就在這裡。西漢時名將李廣曾駐守這裡,箭穿石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說起這些大家或許可能有點陌生,但是如果提起盧龍寨的另外一個名字,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喜峰口。

 在血和淚寫的近戰史中,長城抗戰的記憶,我們無法從腦海中抹去,在這場敵我力量懸殊的搏鬥中,二十九路軍大刀隊用原始的冷兵器,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勇士舉起大刀的形象已經固化為人們心目中抗日戰爭英雄的印象;大刀也成為團結統一、無畏拚搏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當然,喜峰口也成了歷史的見證人。

 當然,歷史滄海桑田,千萬變遷興衰,盧龍寨的重要戰略地位並沒有改變。

 七萬六千魏軍精銳,抵達這裡以後,就開始了翻修盧龍寨,盧龍塞是依山修築的城池,有三道城牆構成一個“日”字形的防禦體系。

 外圍主城牆高五丈,寬三丈,長一百丈,由石塊從裡到外整體碼堆而成,中心豎有一兩丈高城樓,叫望日樓。在主城牆兩端,依著山勢修建了輔牆,城牆上也各有一樓。矗立在梅山上的叫梅樓,修建在雲山上的叫雲樓。

 由兩邊輔牆開始,向更遠的山上延伸。

 明朝以前,並沒有在綏中修建山海關,因為盧龍寨的戰略地位,替代了海山關的作用。每每異胡入關,都會在這裡碰得頭破血流。從西漢景帝開始,繼續百年,共經過數十次有記載的大規模翻修,最終一道大約兩百多裡的城牆。

 但是自從晉朝的八王之亂,晉朝實際上就名存實存,異胡根本沒有把晉朝當作一回事,所以盧龍寨毀壞非常嚴重。

 鍾申命令魏軍部隊,緊急修建盧龍寨!

 並且,命令後方開始向盧龍寨轉運糧草!

 隨著大量糧草、各種補給輜重經過轉運,抵達盧龍寨,而燕國與魏國的緊張局勢,越來越嚴峻。

 永興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拓跋什翼犍為主帥,匈奴右賢王劉辰東、白部鮮卑、獨孤部鮮卑、拓拔部鮮卑,北部大臣劉庫仁,駙馬賀野乾、高車部等十五萬騎兵,抵達青龍河雙子山下,與慕容恪率領的燕軍五萬八千余軍隊,勝利會師。

 交戰三國集結了將近三十萬步騎兵,這樣規模的騎兵戰爭,中國歷史上僅發生過一次,就是完顏阿骨打完勝遼國的河店之戰!

 魏國在盧龍寨閉門不出,而代燕聯軍則在一百二十裡外的雙子山下。

 雙方雖然沒有隨即展開劇烈衝突,但是雙方的斥候卻展開了你死我亡的拚殺。

 ……

 陰山山脈,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西走向。山地大部由古老變質岩組成,在斷陷盆地中有沉積岩分布。同時,這裡也是魏國和代國的天然分界線。

 所謂的這條分界線,隻是雙方有意識的行為,當魏國虛弱時,這條分界線就是虛的。許多代國部落都會在秋高氣爽,駿馬長膘時,南下劫掠。

 當然,現在魏國軍力強,不但沒有代國部落越過陰山南下,反而躲得遠遠的。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此時這裡牛羊倒是沒有,駿馬倒是成群,大約三萬余騎代國精銳如臨大敵的緊張的防守著這裡。

 七天之前,關中探子探得先前支援潼關虎嘯營不知去向。苻健當既就猜測到,魏軍很可能是準備趁代國空虛,對付代國。目前這個消息,必須得到確認。所以苻健就啟用了他的死間!

 寧武、代縣、原平縣、東榆林、山陰縣、以及神池縣,這些城池都是魏國兵馬北上的必經之路。所以六縣前秦細作開始瘋狂活動著!

 馬邑城,既現在的山西朔城區,歷史上漢武帝策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結果被匈奴識破,沒有成功。

 後來,幾經沉浮,馬邑城的戰略地位仍沒有動搖。

 作為雁門的前沿,魏國在此布置了一千軍隊。當然一千軍隊肯定不能抵抗代國的傾國之兵。甚至連代國的一支前鋒大軍都無法抵抗。

 一頭雄壯的獅子,都是用尿液在領地周圍畫一個圈圈,以宣示主權,任何試圖進入這個尿液的圈子,就被示為挑釁,直接一擊撲殺。

 如果中原王朝國力虛弱,軍力低下,即使布置一萬大軍,仍會面對隨時隨地的打擊。

 然而,魏國越是咄咄逼人,代國越不敢輕舉妄動!

 這天早上,一個馬邑令小吏,突然看到縣丞張俊儀精神萎靡不振,雙眼布滿血絲。

 主薄趙弘上前打趣道:“張俊儀,昨天晚上又去郭寡婦家了?”

 “屁話!”張俊儀大急道:“你前幾天告假,倒是在家裡樂得清閑,而原本是你趙主薄份內的事,卻讓我來做。又是糧草調撥,又是民夫派遣,徹底沒有合眼,累死我了!”

 有道是說著無意,聽者有心。

 一個安插在馬邑縣衙門內的秦國細作側耳傾聽起來。正巧大嘴巴的趙主薄又替他解惑了:“現在秋收已結束,公務早已處置完了,哪有什麽事情!肯定是你去了郭寡婦家,被郭寡婦快吸幹了。”

 張俊儀笑罵道:“就知道你狗嘴裡吐不出象牙。昨天正準備返家,兵部卻下來的行文,命我馬邑郡準備八千石糧食,二萬石草料轉運費到定襄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