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魏武神》第三百零二章貪得無厭
第302章貪得無厭

 趙弘道:“怎麽可能,定襄可是大城,城內儲存糧食超過七萬多石,就是他們五千兵馬,吃一年都不是問題。怎麽會缺少糧食!”

 “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張俊儀又說道:“可能是來了新來了大軍吧!軍隊一多糧食肯定不夠用的!聽說不僅我們馬邑要運糧過去,就連周邊的寧武、代縣、原平縣也要向定襄運輸糧草!”

 “噓,你小聲點,別讓外人聽到……。”趙弘道:“我聽我在雁門郡的從兄說,朝廷準備向代國用兵,以報復當初代國支持崔通叛亂,所以這個消息,千萬不能讓敵人的細作聽到!”

 細作小吏借故離開,把在縣衙內聽到的這個消息報告給他的上線。

 上線急忙動用手中的權力,繼續上報。

 氐秦負責情報工作的是呂婆樓之子呂德世,呂德世接到情報,大吃一驚。

 雁門、定襄、雲中、都在秘密籌措糧食。

 而且這些運作做得極隱秘,並沒有動用普通民夫,而是直接動用的俘虜。

 由於俘虜都是魏軍嚴密看守著,根本不用擔心泄密。

 呂德世為了驗證這個消息的正確性,又展開金錢攻勢,在大量金錢的攻勢下,許多魏國官員見財忘義,把他們知道的秘密賣了出去!

 終於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秦國細作,最終知道了魏軍秘密向定襄、雁門一帶增兵了。就連在潼關、函谷關消失的虎嘯營、背嵬軍也出現在了定襄!

 呂德世大喜,查到這麽重要的情報,苻健定會重賞他。呂德世把這個消息以信使、信鴿、飛鷹三種方式,確保可以準確無誤的傳到秦國!

 然而他們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發現此時密密麻麻的魏軍出現在他們住所周圍,一言不發,直接進攻。

 這些細作,終究是細作,他們怎麽可能是魏軍精銳的對手,要麽成為魏軍俘虜,要麽直接被格殺!不過,呂德世卻逃脫了天聾地啞的追捕。

 當場俘虜的細作在“天聾地啞”專業情報人員的審訊之下,全部竹筒倒豆子,把他們知道的東西都說了出來。

 冉閔密令“天聾地啞”再次出手,在魏國境內清除敵國細作。

 關閉對晉、秦、代、燕的國境線。

 冉閔的戰略欺騙,最終成功的騙過了秦國高層,秦國高層為了奪回潼關,乾掉懸在他們頭上的利劍,全國上下到是暫時的團結在一起。

 太子苻生也急需要軍功來穩固他的地位,而苻堅則需要軍功得到眾人的認可!

 目的一致,二人倒沒有像漢人一樣相互拆台,而是各率各自部曲,各攻一地!

 最終苻堅、苻生依靠抓鬮的方式,確定由苻生率領其心腹部曲,進攻潼關,而苻堅則是進攻函谷關,雙方以戰功來證明各自的能力。

 秦國自然也有很多不甘心受氐人壓迫的漢人向冉閔通風報訊!

 其實就算沒有關中漢人通風報訊,冉閔的“天聾地啞”也知道秦國的動向!

 而關中的秦國,苻健最終依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成功說服了關中氐人各大部落首領。

 魏國永興四年,晉國永和九年,秦國皇始三年十一月三日,秦國皇帝苻健登壇拜將,封苻堅為征南大將軍,率領其部三萬五千兵馬攻打函谷關,封太子苻生為征東大將軍,統領四萬三千人馬進攻潼關!

 皇始三年十一月六日,立功心切的苻生沒有命令部隊休息,直接參加攻城!

 慘烈的戰事率先比魏燕之戰打響。

 消息傳至鄴城,魏國舉國嘩然。魏國就像一個常年饑餓的乞丐,好不容易得到一個饅頭,還沒有來得及吃進肚子裡,卻發現對面一個雄壯的大漢,衝上來搶他的饅頭。

 魏國皇帝冉閔在朝堂召開展開激情的演說:“諸位臣工,剛剛接到消息,關中氐秦發動了對我大魏潼關、函谷關的襲擊,而我們在去年曾與氐秦簽訂了停戰協定友好盟約。單方面的撕毀盟約,不宣而戰,這是對我們大魏赤裸裸的挑釁!昨天,我們大魏忠勇的將士,正在潼關、函谷關與卑鄙的氐人浴血奮戰!

 朕想問問諸位,氐人不宣而戰,襲擊我們大魏的城池,對我們大魏意味著什麽?

 這是無恥的侵略,這是氐人試圖依靠他們的鐵騎來奴役我們。朕作為大魏皇帝,現在詔告天下,對於氐人蓄謀已久的侵略,我們大魏不能坐以待斃,更不能卑微求和,魏國不懼怕戰爭,現在朕命令,大魏全國臣民。拿著你們的武器,為了我們大魏,為了保住我們的家園,與侵略者決戰!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冉閔話音剛剛落,魏國朝臣群情激憤。要知道這些魏臣都是不甘心受胡人繼續欺凌壓迫的,他們反抗胡人侵略,哪怕冉閔死亡,眼看鄴城告破面既,這些魏國大臣沒有想過投降,而換取高官厚祿。他們選擇了最為剛烈的自殺殉國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內心的不甘與不滿。(經有關歷史愛好者考證,大臣殉國這個習慣,就是在冉魏開始興起的。別聽羅貫中忽悠,三國時候根本沒有那樣的忠臣)

 尚書令劉群道:“陛下,我大魏主力業已北上,現在秦國趁我大魏內防虛弱,不宣而戰。臣以為,應當停止與燕國的戰爭,與燕議和,集中力量,抗擊氐人的侵略!”

 事實上,冉閔的戰略布局並沒有告訴劉群,真正了解冉閔作戰意圖的,隻有鍾申、張溫、董潤,還是具體執行者常煒。冉閔非常大度的道:“準!此事,朕已命常尉監出使燕國,商量議和之事!”

 隨著氐人入套,發動對潼關的攻擊,冉閔的布局,正式開始收網!

 盧龍寨關城城牆上,燃燒起來七堆火堆。

 隱藏在暗處的燕國斥候把這個細微的情況匯報了慕容恪。

 慕容恪考慮了很久,終於下定了決心。

 就在慕容恪準備下令時,慕容垂一把拉住了慕容恪道:“四哥,真的決定這麽做嗎?拓跋部雖然與我慕容部不和睦,但是他們終究是和我們同宗同源的鮮卑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慕容恪眼中發出凌厲的目光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們拿拓跋部為自己人,可是你看拓跋小兒做得是什麽事,要吞我慕容部十萬口人,還要我慕容部貢獻他們駿馬十萬匹,牛羊百萬,這是什麽意思,難道你還不明白?這就是讓我慕容部亡國滅種,沒有馬匹,我們還算什麽馬背上的民族,大鮮卑的勇士,都是馬上的健兒,沒有馬匹,他們就成了瘸腿的殘廢。沒有牛羊,我們慕容部的部眾,哪什麽生存,不要等魏國攻打我們,就是餓也會把我們全部都餓死了!”

 “可是!”慕容垂道:“冉閔信得過嗎?這麽做無疑與虎謀皮!況且我們與魏國的仇恨結得太深了,他們怎麽可能……”

 慕容恪苦笑道:“我們還有選擇嗎?”

 慕容垂也是無語。

 他們燕國窮途末路,隻能選擇相信魏國,相信冉閔。

 否則隻有滅亡這一途。

 慕容恪苦笑道:“魏國派出的可不止一路使節!”

 慕容垂臉色大變,驚叫道:“卑鄙無恥!”

 事實上,冉閔並沒有向代國派出使者,這隻是常煒臨時想出來的計策。

 最終,迫使慕容恪與慕容垂向魏國妥協。

 因為他們相信,一旦燕國不與魏國合作,那麽拓跋代國也會與魏國合作,聯手魏國瓜分燕國。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慕容恪隻能抱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辦法,接受冉閔的意見。

 青龍河畔,代國軍隊大營。

 慕容恪與慕容垂率領三千人馬,拉著一千多輛高車,攜帶大量酒水和肉食,以犒賞軍隊的方式,緩緩進入代國大營。

 拓跋代國軍隊將士倒沒有警惕,畢竟現在魏國軍隊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燕國會攻擊燕國唯一的盟友。

 就在慕容恪與慕容垂進入代軍大營時,隨著慕容垂舉起手中的大刀,一刀劈死前來迎接他們的代國官員。

 接著,慕容垂手中的大刀上下翻飛,直殺提代軍士卒人仰馬翻,慕容恪打得比慕容垂斯文多了,他則是帶著本部精銳部隊,在代國大營中連續不斷的鑿穿。

 隻要看到代軍聚集起千人兵馬,慕容恪就馬不停蹄的將他們殺散, 根本不給代軍集結的機會!

 漸漸的天色大亮。

 這時,代軍將領已經發現他們的代王拓拔什翼犍居然丟下軍隊居然跑了。

 剩下的將領一看,“得,頭都跑了,我們還打個屁啊!”

 於是紛紛投降!

 等拓跋什翼犍帶著弟弟拓拔孤等人跑出了一百多裡,直累得戰馬口吐白沫,眼見後面追兵全無,這才停下來。

 拓拔什翼犍回頭一清點自己的部隊,差點哭了。

 十五萬多人出征,跟他跑出來的不足八萬人馬,六萬多人馬丟在了青龍河畔。

 拓跋什翼犍略一思索,就明白了。

 慕容恪肯定是和魏國達到了什麽協議,否則給了借給慕容恪三個膽子,他也不敢在這個得到向自己下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