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唐朝好媳婦》第306節 半夜3更
  古代言情
  清風習習,夕陽余照,將天邊的雲彩染得一片醉紅。
  張家莊,這是位於滄州城外十裡處的一處莊院,圍繞著莊外的是一壟壟的菜畦,裡面的蔬菜已經長出了新鮮的葉子,十幾隻母雞探頭探腦地想跑到菜畦裡,剛一靠近,便被放雞小孩子用土圪瘩打得咕咕直叫,慌慌張張地跑回去。
  在距離莊子不遠,有一條小河,河邊種了不少垂柳,一個帶著草帽的小男孩坐在一株柳樹下,悠閑地吹著柳笛,近百隻大鵝和鴨子安靜地在水面遊弋。
  “給我再快一點,注意一下,要把兩端都架起來,角度要大一些,注意方向。”
  莊子裡,張南帶著幾名下人正督促著雇工們散堆排場。
  “聽著,如果今天晚上全搭完,再澆上一遍水,全都有賞,如果再用石灰灑一遍,今天晚讓請你們吃宵夜。”
  張南對著那些雇工又喊著,這些雇工都是雇來的短工,真正受過種植培訓的就是張南和他手下的那幾名下人。
  黑木耳種植一共可分為製種、耳木準備、定植管理、散堆排場和出耳。張南此時讓雇工們做的就是將那些耳木鋪好,這個過程在時間把握上非常關鍵,早了或者晚了都不合適,都會影響木耳的產量。
  張府有一個優良的傳統,凡是主持一個項目的人,只要做好了,就有可能提升為管事,永久的負責這項事務,那可比當一個普普通通的管家強得多。
  張南在得到小婉的吩咐之後,知道這是一個進身的機會,只要一安排完府裡的事情,就帶著那幾個培訓好的下人來莊子上忙活。小婉吩咐過,雖然著天氣的變化,不僅要注意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而且還要注意空氣的流通和光照,特別是防治病蟲害,雖然現在能夠使用的消毒手段有限,但只要勤快一些,多加照顧,一樣可以起到防治作用。
  那些雇工也知道張南是什麽人,聽到有更多的錢可拿,而且還有宵夜可吃,一個個乾得都十分的賣力,他們都清楚應該怎麽辦,其實也沒什麽難度,就是做的要細致一些罷了。
  不過,一些心眼兒活絡的雇工卻想得更深一些,他們打的工多了,鄉下的活兒都是那些,但這次在新東家做的完全不一些,不僅是工錢優渥,而且感覺都不同。一個個還在感歎著哪個人那麽聰明,竟然能夠種植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如果他們也懂,豈不是都可以自己種?
  但是,小婉在吩咐張南做這些的時候,不讓他告訴那些人具體的技術,尤其是製種和耳木,完全由張南他們幾個心腹下人一手完成,那些雇工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滄州城裡,張府大門悄無聲息的打開,兩個人從門裡走出來,大門隨即在身後輕輕掩上。前面一個人提著一個燈籠,青衣小帽,正是張松,而他身後的人自然是張陵,但他此時並沒有穿官服,而是穿了一身青衫。
  “老爺,您仔細著點兒,別摔著”張松叮囑道。
  “張松,你仔細著點兒,別摔著,要是你的燈籠摔滅了,老爺我真的要摔著了。”張陵低聲訓道。
  “放心吧老爺,我就是摔著了,也會將燈籠高高擎著,不讓它摔滅。”張松笑嘻嘻地說道。
  主仆二人低聲說笑著,向刺史官邸走去。二人沒有走正門,而是敲開後院的門,讓看門的人進去通報。看門的人正打瞌睡呢,見有人半夜過來,本想拒絕,等看清楚是張陵的時候,二話沒說拔腿就路去通報。
  別人可以怠慢,這位別駕大人不僅滄州二號人物,而且還是刺史大人的親信……刺史大人有過吩咐,無論這位張大人什麽時候來,都要立即稟報他。
  等張陵進到客廳的時候,刺史王守拙已經穿好衣服,睜著朦朧的睡眼坐在那裡等著,一名同樣睡意朦朧的侍女剛剛給沏好茶水,見張陵進來,打著哈欠苦笑道:“鴻漸,你也太被實在了,就算是有什麽事情,也不必半夜三更的跑到這邊吧?來,快坐下喝杯茶醒醒神。”
  “我不困。”張陵在桌子旁邊的一張椅子坐下,拱手答道。
  “你不困我困啊”
  王守拙瞪了他一眼,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茶:“不過看你這個樣子,肯定是好事,是不是上次說的事情有辦法了?”
  張陵點點頭:“大人彗眼如炬,一下子就猜到了下官的來意。”
  他取出一本折子,遞給王守拙:“請大人詳看。”
  王守拙拿起折子細細地讀了起來,時而點頭,時而蹙眉……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他才放下折子。右手撫在桌面,中指輕輕敲點著道:“重修碼頭,構築商路……這都是好事。但是,鴻漸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別說咱這滄州,就算是整個河北道,朝廷,也撥不出這筆錢修路。”
  “大人,不在於能否做,主要是想不想做。”
  張陵笑道:“只要能夠得到朝廷的同意,便是沒有錢,這碼頭和道路也修得。”
  “嗯,這話怎麽說?”王守拙目光一亮,連忙問道。
  “羊毛出在羊身上,碼頭和路修完之後,都是給那些商人使用的,這錢自然是要讓他們來出。”王守拙說道。
  “可是,那些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怎麽才能夠從他們的口袋裡掏錢?”王守拙狐疑地問道。
  “商人謀利是天經地義的,但是,他們在給自己謀利的同時,也要給朝廷,給百姓謀利才行,否則他們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而且這個錢還不能以朝廷的名義讓他們掏出來,要讓他們自己掏出來才行。”
  “可能嗎?”王守拙十分懷疑。
  “當然可能。”張陵篤定地答道,“大人,您剛才也說過,商人都是逐利的。碼頭修好之後,那些商人自然蜂湧而至,為了賺錢,他們肯定樂於掏錢。”
  “噢?鴻漸此話當真?不是哄我開心吧?呵呵,如果真的能讓那些商人出錢,將碼頭和路都修築好,那這可真是大功一件,只是這件事具體該怎麽錯,你有幾分把握?”
  “大人您別急,聽下官慢慢說。”
  張陵喝了一口茶說道:“自從大人來到滄州之後,就晝思夜想地要為滄州百姓謀劃得更多的好處,想為朝廷庫房增加入項。但是,一個地方要想真正的繁榮,除了看莊稼的收成之外,更要看那裡的商業是否發達。
  大人,細想起來,咱們滄州的特產可不少,再加上河北其它地方的一些特產,就因為運輸的問題,才導致沒有吸引大量的商人,如果我們能夠將河北的東西介紹出去,然後承諾將來給他們一定的利益就足夠了……”
  小婉曾經與張陵研究過招商引資的問題,在前一階段,滄州城乃到整個滄州都進行了一番清理,環境的改變吸引了一些商人。但是,這種改變只是相對而言……就像是一條陳舊的水渠,盡管疏通了渠道,但並沒有擴張渠道和源頭,而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將渠道擴大,發現或創造新的源頭。
  張陵細致地將計劃詳解了一番之後,就恭敬地看著王守拙,等他繼續發問。
  王守拙一邊看那折子,一邊聽張陵在那邊說,剛開始雖然很興,但還有些猶豫,再到後來,已經是十分的興奮,困意早已經拋到了一邊。
  當官的要麽是做盤剝一方的貪官,要麽是想做實事的官。王守拙自從來到滄州,他頗想做一番大事,但由於府庫拮據,很多事情沒錢就難以展開拳腳,雖然目前的形勢有所好轉,但僅能小打小鬧,距離李世民給他的目標還有著十萬八千裡呢。
  修築碼頭和道路的議案早就有了,也都知道這對於滄州乃至河北的發展都是極為有利的。但是,由於財政上的原因和一些不確定的因素,王守拙也是有心無力,如今張陵提出了這個方案,既可造福於民,又能夠使用朝廷節省錢帑,一舉數得,讓他如何不興奮?
  “大人,時間不等人,事情辦得越早、越快,百姓和朝廷就越得利啊”張陵低聲道。
  “那具體該如何做?你可有了章程?”王守拙平複了一下心情,沉聲問道。
  “兩件事需要同時進行。”
  張陵伸著手指頭數道:“第一,下官親自攜帶河北特產趕赴各地,聯絡當地巨商,進行引資;第二,由大人出面組織人員規劃道路和碼頭的設計方案。”
  “鴻漸,你可有適合建頭的地點?”王守拙問道。
  “鹽山縣。”
  張陵早已經胸有成竹,拱手說道:“下官已經人考查過,鹽山縣那裡就有一處叫做鯰魚灣的地方,是天然後的深水碼頭,地勢也好。從這裡放船,上可以直奔遼東,下可以去嶺南,四通八達。”
  “呵呵,鴻漸既然是早有成算,本官自當全力支持,哈哈哈……”王守拙大笑起來,心情十分愉快。
  鹽山縣是隋朝所設,後來以抗日英雄黃驊的名子命名為黃驊市,但與滄州最大的黃驊港相距甚遠,諸位有熟悉地理和歷史的,就不要跟青柳較真了(_)。。.。
  如果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過系統信件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給予刪除。
  你可以在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