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唐朝好媳婦》第305節 種木耳
  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藥、可補,尤其是銀耳,歷代皇家貴族將銀耳看作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中國種植木耳是有著淵遠歷史的,早在唐朝,川北的大巴山、米倉山、龍門山一帶的山民就開始用‘原木砍花’的方法種植黑木耳,這種原始種植方法持續了上千年。
  所謂的‘原木砍花’法,就是在入冬之後,三九天的時候,將落葉樹伐倒,依靠黑木耳孢子自然傳播繁育,純粹是靠天收獲,產量極低,種植范圍也不廣。
  小婉所學的方法還是從一個林場學來的,滄州城外別的樹木不少,椴樹可不少,張南當天下午就購置了一大批椴樹原木,而且還從鄉下收購了一批麥麩子,小婉接到稟報後,去查看了一下……材料沒有問題,但場地卻出了問題,張府的後院雖然寬敞,便如果用來養殖黑木耳的話,地方似乎有些不夠。
  “夫人,這些木料有問題嗎?”無錯不跳字。張南看到小婉若有所思的模樣,不禁心中有些忐忑,以為地方做得不夠好。
  “木料沒,很好。”
  小婉略為沉吟之後:“張南,你把這些椴木給刨成木屑,然後加入蔗糖和麥麩,用鐵桶裝好,將木耳弄一些裝進去……對了,注意保持溫度,最好是蓋一些東西,保持一定的溫度。”
  “溫度?”
  張南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夫人,這溫度是?”
  “這溫度是……”
  小婉發現自己有些說不清楚了,她微一沉吟,道:“這樣,張南,這溫度你就控制在比人的體溫略低一些就成,關鍵要鐵桶裡面時候長出白色菌絲……也就是白毛的時候,那就算是成功了,但那些白毛千萬不要動。”
  正常來說,製種需要的溫度一般是在25~28℃,但現在可沒有溫度計,這溫度只能用觸感來感覺……溫度計
  小婉突然想到,製作溫度計的第一個難題是玻璃,而現在這個問題已經不存在了,懷柔的玻璃廠現在已經能夠生產一些小巧的玻璃製品,雖然生產不出來精密的溫度計,但原始一些的沒關系。
  “婉姐,你時候學會種植木耳的?”張陵很無奈的站在書房的桌旁,隨手拿起一張圖紙端詳著。自從吃完晚飯之後,小婉就將書桌霸佔了,那圖紙畫得一張一張的。
  “我會得多了,這木耳種植的方式還是聽一個山民說的。”
  小婉說道……她這可沒有撒謊,種植方法確實是跟一個山民學來的,只不過是偷換了一個時間概念而已,那個‘山民’可是林場的種植專家,當初那家夥就在砍樹、尋找菌種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古墓,所以二人談得很多,這林中種植的像是木耳、蘑菇等都是他告訴小婉的,而且還興致勃勃地領她去參加種植場,這些方法就是在這個時候知道的,不過從來沒有實踐的機會——她一年到頭在外面跑,連家都落,哪有機會搞那個實踐。
  “可你這上面畫的是?”張陵指著其中一張圖紙問道。
  “那叫耳木,是用樺樹製的。”小婉點頭圖紙說道:“選擇直徑10~12厘米的樺樹,砍成1~1.2米的長段。”
  “為要刷石灰。”張陵問道。
  “當然是消毒,將耳木處理好後,放在通風向陽的地方架好、晾曬。嗯,阿陵,我們得買個莊子了。”小婉想起這件重要的事情,雖然家裡的事大多是她作主,但張陵是一家之主,很多事情她還是要告訴張陵的,這是尊重。
  “買莊子?怎麽突然想起買莊子了?”張陵愕然。
  “辦種植場。”
  小婉說道:“既然要搞,就搞一個大的,我打算買一件大一點兒的莊院,除了種植木耳之外,我還準備種植蘑菇。”
  “你還會種蘑菇?”張陵更加吃驚了。
  “那有可奇怪的?”
  小婉還是樂於在丈夫面前表現自己的得意:“種植木耳和蘑菇,不過小技而已,將來我們還要在滄州開設鹿鳴春分店,那些木耳和蘑菇除了外賣之外,還可以給鹿鳴春供貨。”
  “那你幫我想想,有辦法給朝廷賺錢?”張陵問道。
  “憑啊?”
  小婉畫完最後一幅圖,然後說道:“你是朝廷命官,給朝廷想辦法是你的事情,關我事?”
  “呵呵,”
  張陵笑了,他眨眨眼睛道:“婉姐,你可別忘了,你也是朝廷命官,為皇上分憂解難也是你的職責。”
  “我?”
  小婉愣了一下,這才想起自己還是公主府女官,也算得上是朝廷命官,但她轉念一想,她笑道:“阿陵,我是公主府的女官,跟你負責的不同,這一點你休想混淆概念。”
  “婉姐,你不是在教我們念書的時候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現在我們的日子好了,就應該讓天下的百姓同樣過上富足的生活。”張陵書生氣十足的說道。
  “你覺得我們有能力改變天下百姓的生活嗎?”無錯不跳字。
  小婉反問道,她本來想加上一句,“除非你或者我做上皇帝。”
  但這句話在這個時代來說,有些太驚人了,既便是至親,小婉也不會這麽魯莽。
  張陵認真地答道:“我們不能,但是朝廷呢,就算改變不了所有人的生活,至少能夠讓滄州的百姓得到改變。”
  “書呆子。”
  小婉微微一笑。張陵可不是書呆子,他文武雙全,懂得變通,否則也不會如此受上官的賞識。
  “呵呵,我是書呆子,所以才需要賢妻指點一條明路。”張陵也不生氣,雙手扶著小婉的肩膀笑嘻嘻地說道。
  “窮則變,變則通。你既然都想到了明‘路’,那怎麽就不知道變通呢?”小婉笑道。
  “你說的是——”
  張陵突然想了起來:“碼頭?”
  “當然先要將碼頭建起來,就跟你整頓滄州城一樣,如果不是先將滄州城的環境治理好了,那些商人又怎麽會來,碼頭同樣是這個道理,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小婉說道。
  “還有呢?”
  張陵追問。
  “桌子擺好了,客人上桌了,那就該上菜了,你現在想的是應該給客人提供菜。”小婉說道。
  “菜?”
  張陵沉思起來,滄州有‘菜’呢?他當然不會真的以為小婉說的是滄州鐵獅子頭,但他確實是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對。你不能指望著商人們自己整貨物來,商人們將本求利,你應該想想滄州有東西可以往其它地方運。”小婉提醒道。
  “金絲小棗?”
  張陵靈機一動。
  “沒錯。還有鹽、海魚、我們馬上就要種植的木耳、蘑菇,玻璃大棚的菜,滄州有沒有礦?可以找一找,當光修路、建碼頭不行,要有吸引力的話,還要拿出實實在在的東西。”小婉說道。
  “可滄州現在沒有太多的東西,而且你的木耳不知道時候才能夠長出來,玻璃大棚的菜冬天才能夠出來。”張陵依然皺眉。
  “再想一下,河北可不只滄州一個地方有特產,你的目光不要只看著滄州,完全可以將滄州作為河北的一個交通樞紐。”小婉說道。
  “交通樞紐?”張陵輕輕重複道。
  “對。”
  小婉取一張紙,在上面劃了一個圈,“這是滄州,這裡的碼頭可以到其它地方,河北各地的道路都通向滄州,只要將各地的特產都匯聚到滄州,這貨物的種類自然就多了。”
  “可是……從陸地也可以運這些貨物。”張陵皺眉道。
  “如果僅僅是河北內地,當然是陸上或內河運輸最為方便。但你不要將目光局限在河北,要讓大唐的其它地區也能夠享受到河北的特產,走海路不僅快,而且貨物的損失比較少。”
  小婉將海上貿易的好處說了千千萬,就差將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總結了一遍,其實唐朝挺注重海上貿易的,尤其是與日本的海上貿易,在當時還是相當發達的。而在陸地上,在南北朝時期,中原已經開始與阿拉伯地區進行貿易,到了唐朝,更是達到了鼎盛時期。
  大約半個多月左右,張南命人帶著一個鐵桶來見小婉,裡面已經生滿了菌絲,感覺上時間似乎有些提前,估計是沒有精確控制溫度的原因。
  “夫人,這樣行嗎?”無錯不跳字。張南忐忑不安地問道,在他看來,這就是‘長毛’了,表明東西壞了,擔心小婉訓斥。
  “挺好的。”
  小婉點點頭:“張南,耳木準備好了嗎?”無錯不跳字。
  “是,耳木都準備好了,莊子也收拾了。”張南回答道。
  那天跟張陵說了買莊子之後,第二天就讓雲飛揚幫忙在外面買了一座莊子,裡面原本就有幾名下人,小婉又讓張南招了幾個人,將莊子按種植場的要求布置好。
  “用高純度的酒精消毒,然後將菌種塞在耳木的孔裡,一定要按緊,按緊之後將預製的樹皮蓋蓋上,不要露出縫隙。”小婉吩咐道。
  “是,夫人,就這樣嗎?”無錯不跳字。張南問道。
  “菌種接種之後,就應該上堆發菌,將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同樣要注意溫度,還有濕度,當菌絲已伸延到木材表面並產生少量耳芽時,再進行下一步。”
  “是,夫人。”張南恭聲應道。
  你可以在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