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衛公子》第543章
第五百四十三章

 中牟城外二十裡,河東上下無數人簇擁等待前面兩人的離別。

 衛寧牽著張松的手,滿臉微笑,而後者受寵若驚的神色已經變成了感激涕零。

 “別駕此去,本侯不能遠送,但請路上多加珍重……”衛寧向身後招了招手,一名宿衛當即牽著馬匹過來,將韁繩抵到衛寧手中,衛寧這才繼續對著張松道,“我見別駕所乘劣馬,一路顛簸受苦,此馬乃河套馴良,乃千裡之駒,先生可乘而騎之!”

 張松沉沉接過韁繩,看向衛寧雙眼含淚,不禁當即跪拜在地,“松本狂人,竟得衛侯如此恩遇,實乃松原不敢想,此行中牟,如夢似幻,衛侯知遇之恩,尤勝常人百倍,松便以死相報,恐不能償。今日,張松歸蜀,必以西川為河東成就王霸之業!”

 衛寧慌忙將張松扶起,連連寬慰道,“別駕不需如此,不需如此!此行歸蜀,順其自然便可,首先保護自己才行,可千萬別做意氣之事!”

 張松抱拳,深深一禮,“衛侯自當放心,張松必以河東為重!”

 另外個時空,以劉備那破落戶的身份,對張松禮賢下士都讓他感恩戴德,以死相報,事實上,張松的張狂只是因為外貌的自卑,但本質上,他只是想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而這份重視一旦在他的心裡有足夠的分量,便會讓他死心塌地。

 而衛寧雄踞北方霸主的身份,這個天下間,能夠如此受他恩遇的,已經是屈指可數。對待他的態度,已經不算是禮賢下士,而簡直就赤裸裸的抬舉了。倘若是旁人,如此受衛寧的禮遇,首先就應該想到被人嫉恨或是受不起這樣的大禮,偏生張松就是渴望受人尊重,而為了這份尊重,他的頭腦發熱,卻是不會考慮,會給他帶來什麽麻煩。

 所以,張松沉浸在那股輕飄飄的禮遇中,卻不曾想過河東其余人會如此想他?事實上,跟隨衛寧送行的不少人,就已經將張松打入了排斥的行列,尤其是以許攸為首的狂妄派,更是見不得張松竟然得到的地位比他們還高!雖然,許攸是知道現在張松的價值,對於河東來說是巨大的。

 一切都很完美,張松此去西蜀,給河東的助力是巨大的,再不濟,也能夠穩住劉璋。只要劉璋不會出現什麽問題,那麽劉表的發難,也有方法解決。

 當然,衛寧如此抬舉張松,可卻也不單單只是為了穩住劉璋就行了,實際上,張松進獻的兩川地理圖,正是河東缺少的。

 河東的地圖很精良,

很大部分是衛寧依靠自己的記憶將輪廓大概給畫出來,但還是要依靠衛五的探子們走遍千山,將地圖補全。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麽地圖測量,沒有地圖坐標,沒有測繪學,都還保持天圓地方的觀念,所以要做出精良的地圖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可即便是如此,通過衛寧記憶中的輪廓劃出來的主要山脈,河流,形成的巨大天下的圖面,就憑這點,一點點的補全他們,就已經讓河東擁有了一道強大的戰略兵器。

 不過,這些補全,在河東治下的地理上,花費了十年的精力才堪堪描繪出三五成衛寧記憶中的景象,其余的地方就差了不少。

 張松的兩川地理圖看上去非常簡陋,但對於河東來說,補全上面的一些地理卻顯得尤其重要。這將會讓日後河東對於入蜀來說,搶佔更加便捷的條件。

 而張松的價值,也不單單是這個地圖而已。他的存在也預示著,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西川文武站在了河東的立場上。

 這才是最重要的。

 衛寧很垂涎蜀中的財富,而要讓這財富為己用,張松在裡面的作用就很大了。

 所以,送走了張松,因為劉表反戈的惡劣心情也終於開始好轉。事實上,當初張松在荊州出現的時候就引起了他的重視,只是沒想到,此刻張松會成為河東的福音。

 畢竟張松也是個人才,或許對於蜀中來說,他是個罪人,但本身的才學,卻也是得到了整個西川的認可。當然了,比起張松來說,衛寧更加期待的是那個一直在西川鬱鬱不得志的法正,如果說諸葛亮之於劉備等於是曹操之於荀彧,都是國相之才,那麽衛寧覺得,法正就應該是和荀攸相等的地位,便是軍系謀士的翹楚。

 以劉璋治劉表,不求殺敵,隻為牽製。比起富庶來說,兩代經營得西川,底蘊可不會比劉表差呢!

 這個天下已經非常明白了,兩個陣營的對立,就是席卷天下的烽火,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其實劉表什麽時候反叛,對於河東來說意義都不是很大,最關鍵的便是兗東的危局,孫曹一日不能打破,那麽他們的危險就絕對不會解除,而以兗西河東數十萬人的兵力來說,孫曹聯軍就算是加上荊州十萬,也不過只是保持勢力均衡稍佔點優勢而已。

 但是,從另外個角度來說,兗東的戰局同樣也影響著河東的勝敗。劉表的介入,將會很大程度上緩解掉兗西孫曹的壓力,而他們抽出手去增援兗東,使得戰局再度拖延下去,這無疑是很不利的。

 所以,河東上下都翹首以盼兗東那十萬大軍早日攻破東郡,帶來勝利的捷報。

 至少,現在兗東的優勢還是握在河東軍手上的。做了那麽多的工作,雖然其中的變數很多,但是畢竟戰略意圖都已經實現了,倘若兗東還不能告破,那麽就只能說是主將之過了。

 而黃忠,典韋或許在統禦力上面比起徐榮之類的差一些,可是衛寧放了徐庶和陳登,可就是為了彌補他們的謀略上的不足。

 雖然是荀彧親臨戰線,可是兩人合力又豈會輸給他?

 事實上,也是如此。

 荀彧沒想到,他翹首以盼的反擊力量,三萬青州兵,就因為夏侯淵的一時激進,而打亂了他的全盤部署!

 他早前讓夏侯淵一擊便走,與其說是騷亂對方,不如說是一種試探。他根本就沒有想到能夠用三萬人就能解除掉钜平的困局,青州兵放棄青州東部南下,他自然知道河東早就應該得到了消息,而這三萬人的路線,肯定最先靠近的就是钜平,河東軍又如何會放棄對钜平的防禦?他要的試探,只是試探對方到底對於拿下钜平是什麽樣的決心,而這種決心,關系到他將東平處於一個什麽樣的定位。

 假如河東軍是勢要拿下濟南和钜平再進軍的話,他自然要將力量專注於兩城之上,而若钜平在受到夏侯淵的騷擾後的反應是激烈攻奪,那麽對方的耐心恐怕也是到了底處,必然將會不計代價的改為將東平作為突破口。

 孤軍深入,固然危險,但是河東軍十萬人,就算犧牲一半,也還有五萬人的力量用於將兗州攪亂!五萬人的力量,必然將會讓兗州最後的元氣化為焦土。

 荀彧並不怕這五萬人,他知道有濟南和钜平不失的話,這五萬人無疑只是自投羅網,可是,他偏偏是不可能接受兗州徹底的陷入戰火中,這無疑是讓曹軍最後的一點底蘊都付之一炬。

 所以,他有了顧慮,自然就會想得更加全面。他想要知道河東軍的決心,對於钜平的一次試探是必要的……

 不過,他根本上還是錯誤的判斷了那些騎兵的身份,單純的認為蠻人除了燒殺擄掠,充滿了破壞性,是絕對不會讓兗州好過的,所以他才死活都不願意讓河東軍有絲毫入境的可能。

 可惜,他就算再多智,也因為那麽一絲失誤而先天上輸了一招。

 夏侯淵輸得並不冤枉,事實上,倘若不是徐庶洞察秋毫,他或許真的能夠一舉解除掉钜平之危,只是他的的確確是太過冒進,完全沒有考慮到河東反擊的可能……

 當荀彧接到夏侯淵被俘的消息後,他隻覺得天旋地轉!

 三萬青州兵的陷落,使得兗東的局勢,再度變得惡劣無比!

 事實上,钜平在配合夏侯淵攻擊城外河東軍的時候,在這一場有預謀的伏擊下,七千守軍喪兵大半!

 並沒有出乎荀彧的所料,不過只是兩天的時間,钜平陷落的消息,便再度放到他的手上。

 這一次, 他不單單是天旋地轉,多年來的沉重壓力,因為這一次的刺激已經完全拖垮了他,當即,荀彧便昏闕過去。

 兗東能夠動用的兵馬還有多少?不過區區三萬兵馬而已,還都是新兵。

 而濟南,钜平兩座堅城犄角,已斷一臂,另外個胳膊的作用就是直線下降,要被再度斬斷,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當前最直面的問題就是,對方已經攻破了钜平,那麽東阿,東平也將迎來對方的大軍壓境!三萬人,能不能守得住?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荀彧縱然有天大的能耐,可供他運用資源實在太少,太少了。而徐庶,陳登皆是一流謀士,掌握的資源更是大大的超過了他,處於攻擊方的顧慮,也遠遠沒有荀彧這個防禦方的多,沒有束手束腳,使得,荀彧的處境更為被動……

 兗東破冰,不過只是時間問題……而孫堅的兩萬援軍,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抵達,就算抵達了,又還有什麽作用呢……

 大勢已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