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羅馬帝國雇傭兵之王》第64章 我們煮鹽吧!
  趕回特塞爾島後,馬林開始視察自己的領地。這可是1496年新年後,馬林首次對自己的領土進行全面的巡視。

  在巡視到和陸地隔海相望的特霍倫徹時,馬林驚奇地得知,有行商,從漁船上,搬下來一麻袋進口的英國鹽,要在全島銷售。

  “怎麽,咱不是海島嗎?為啥還要進口英國的鹽?”馬林迷惑不解道。

  施瓦茨在這邊呆了些日子,倒是恰巧知道點情況,於是回答道:

  “老大,是因為英國人柴火足夠,可以大規模煮鹽。而低地地區(尼德蘭地區)缺乏柴火,所以沒啥人煮鹽。因此,幾乎整個低地地區的食鹽,都是從英國進口的。”

  “哦,這樣嗎?”馬林眉頭挑了挑,似乎抓住了什麽重點。

  然後,馬林叫來那個鹽商,詢問相關事宜。鹽商是個猶太人,面對領主,可不敢隱瞞。這年頭,猶太人在歐洲沒啥地位,尤其是小的猶太商人,經常被領主欺壓打劫。所以,他可不敢激怒馬林。

  “回領主大人,小的這批鹽,是在阿姆斯特丹買的,成本是4.5先令每誇特(英國鹽零售價是4先令每誇特),運到特塞爾島,要賣6先令每誇特……”

  “6先令每誇特……這麽貴?”馬林有些吃驚,這可是海邊啊。

  “領主大人您不知道,這還是在海邊,算好的了。要是在內陸一些地區,每誇特鹽估計能賣到七八個先令呢!”

  “那煮鹽豈不是很賺錢?”

  “賺錢?領主大人,咱們低地地區,缺乏木柴,不能大規模煮鹽啊!據說,英國佬那邊木柴很多,所以煮鹽多……”

  馬林笑了笑,他可是知道的,英國人之所以鹽價低,其實是因為英國人使用儲量豐富的煤炭來煮鹽,根本不是用柴火煮鹽的。

  北海沿岸地區,風雨較多,溫度也不高,想曬鹽比較困難。你曬很多天,沒準一場雨就讓你的努力白費了。就像華夏的四大鹽場,多半是降水少或者降水有季節性規律的地區,比較好控制曬鹽。

  至於西北歐地區,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多,溫度低,適合曬鹽就有鬼了。南歐沿海,其實倒是適合曬鹽。因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旱,最適合曬鹽了。可是,歐洲人目前還不懂曬鹽,就連大明,也要等到明末時期,徐光啟才推廣曬鹽之法呢。當然,眼下明朝部分地區大約已經有曬鹽的技術了,只是還沒推廣,煮鹽還是主流。

  所以,在西北歐這種溫暖多雨的地方,煮鹽才是很好的選擇……

  “等等……煮鹽……英國人能用煤炭,我為啥不能用煤球?”馬林腦中靈光一閃,終於抓住了重點……

  “煤球……煮鹽……哈哈哈哈……”馬林開心地大笑起來。

  施瓦茨站在一邊,則莫名其妙……

  “老大,您在笑啥啊?”

  “施瓦茨,我找到發財的門路了!”

  “啥門路啊?”施瓦茨隻對軍事感興趣,其他方面都很小白。

  “咱們要煮鹽!”

  “煮鹽?老大,島上的情況您也知道的,缺乏柴火啊,怎麽煮?”

  “你笨啊,你忘了我家裡是幹啥的了?”

  “霍夫曼莊園?”

  “對啊,咱家是開煤礦的煤老板啊……”

  “您是想……用莊園的煤炭來煮鹽?”

  “還算不笨,我已經讓科勒聯系船隻了,下一船煤,估計過兩天就到。對了,施瓦茨,咱們去選一下煮鹽的地點。

”  “是,老大!”

  然後,馬林帶著施瓦茨等人,開始在特塞爾島四周沿海——嘗海水……

  之所以要嘗海水,馬林是在嘗試島上四周的海水的鹹度。既然要煮鹽,肯定要考慮使用含鹽量最高的海水來煮。這樣,也能節約燃料。

  馬林前世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種說法——煮鹽,一擔鹽,耗費400斤柴禾。

  而煤炭的熱值是柴禾的兩三倍,所以,煮一擔鹽,最多要200斤煤球。而一擔鹽是120斤的樣子,折合4.7誇特。可是,200斤煤球才幾個錢?一查爾特隆(1.5噸)才不超過4個先令。折算下來,200斤煤球,最多3.2芬尼。可是,4.7誇特鹽,按照4先令每誇特算,能賣到18.8先令,折合225.6芬尼……

  當然,煮鹽的人力投入較大,不能只看燃料成本。但即使如此,,使用煤球當燃料,一擔鹽的成本最多不超過10芬尼。這還是往高了估計的,保守估計的話,最多6芬尼的成本。

  這樣算的話,使用煤球煮鹽,收益估計得達到二三十倍之巨……

  “瑪德,真是好賺錢啊!英國人靠賣鹽,也算能發財了啊。”

  據說,漢薩商人,之所以在英國設立貿易站點,就是為了把英國的羊毛賣往佛蘭德地區。同時,把英國的“廉價”鹽,賣往低地國家和波羅的海。

  其中,波羅的海地區,鹽價特高。因為,波羅的海是世界上含鹽量最低的海。因為周圍淡水注入很多,加上溫度很低,蒸發量小,導致波羅的海含鹽量很低。即使想煮鹽,那也極度耗費燃料。

  所以,那邊的鹽價那叫一個高。那邊內陸地區的鹽價最高時一磅鹽能換一隻羊,大約是10先令左右。而波羅的海靠海地區,雖然沒那麽誇張,但英國鹽運過去,每誇特鹽賣到10先令以上, 那是輕飄飄的。

  馬林吃了很大的苦頭,嘗了不少海水,終於確定,西海岸的海水,比東海岸的要鹹一些。所以,煮鹽自然是在西海岸好。

  而且,東海岸人類活動頻繁,海面汙染大。時常還能看到一些垃圾漂浮在海面上。這邊海水也不適合拿來煮鹽啊。

  西海岸西風大,人類活動少,海水相對乾淨多了,加上鹽度高,很是適合煮鹽……

  不過,把煮鹽地點放在上風口,會讓下風口受到空氣汙染。因為,煤球燃燒放出的黑煙,會順著西北風,飄向東南方向。

  馬林原本打算在西海岸附近的德科赫設立煮鹽基地的,但德科赫下風口就是馬林居住的登堡。作為一個重視健康的人,馬林最終取消了這個打算。

  事實上,特塞爾島西北角上最適合煮鹽。那邊鹽度最高,海面也很清潔。但是,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特塞爾島西海岸和東北一帶海岸線,因為潮汐,經常退潮露出淺灘。這也導致了,特塞爾島,只有南邊和東南的特霍倫徹和奧德斯希爾德適合作為港口。

  而萊茵河運來的煤,肯定是在特霍倫徹卸載的。所以,馬林也必須考慮到煤炭從特霍倫徹到煮鹽地點的運輸問題。

  思來想去,馬林最終把煮鹽地點,放在了特霍倫徹西北邊的西海岸沙灘上。這個地點,把特霍倫徹卸下來的煤炭運過去比較近,方便運輸。而且,即使煤煙飄散,在西北風的驅使下,也是禍害特霍倫徹的人,禍害不到他馬林男爵大人所在的登堡……嗯,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